第 654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21      字数:3573
  老实说, 作者登顶这种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他必然有着前期大量的积累, 所以也不是说登顶就登顶,登顶之前的状态肯定是准登顶,而且大众对于这位作者的登顶早有心理准备。

  但是, 这件事又确确实实有一个准确的时间节点,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只有经历过了这个时间节点和事件,这个作者才好像一夜之间登顶成功一样。

  现在的连翘也是这样,各方面已经到位了, 差的就是临门一脚——她得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以此作为她登顶了的象征,充满了仪式感。

  在这件事上连翘不算怠慢,但要说有多么专心致志, 那也是不至于的说起来这种事似乎总是这样,能够登顶的作者不太在意,因为总会有人筹办,不会耽误登顶。反而是不能登顶的作者心心念念, 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有那么一回!

  连翘不紧张这事儿,自然有人紧张!相比起旗下作者众多, 关键是本身和作者绑定紧密的三吴报馆, 和作者们若即若离,更多商业合作,‘人情’这一重关系反而比较淡的东华书社出手了。

  也是, 三吴报馆毕竟要考虑旗下其他作者的心理观感,若是这些特别细腻、感性的作者觉得自己受到了慢待,被报馆差别待遇了,那该怎么办?只能说报馆和作者一开始维系关系就参杂了太多人情的因素,以至于报馆还一直强调‘像家人一样相处’。

  在这个资本还没有完全渗入的时代,有这种理念并不奇怪。

  只不过这种理念存在有的时候也会有不那么方便的时候,比如说现在。就好像是家里孩子很多的父母,就算心里对某些孩子有所偏爱也不能表现出来,至少表面上得做到一碗水端平。

  书社就不一样了,他们大可以按照赚钱与否决定一个作者的待遇,而且将这种红果果的差别待遇放在明面上。书社的这种行为固然显得不那么‘亲切’,但这更接近于公司管理办法,适应了之后也没什么好说的。

  眼前他们就热热闹闹地帮连翘办起了庆祝会!

  庆祝什么?庆祝连翘的《二头刻》创下销售奇迹,拿下有史以来销量(有记录的正办)最高纪录——现在庆祝似乎晚了一点儿,但从业界一般的运作规律来看,现在办这个庆祝会其实还算是合适。

  这和单行本销量的统计时间有关,一部并不是说刚刚出来的时候就能确定卖了多少,销售需要时间,统计也需要时间,更何况这还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数字。

  之所以之前就已经知道《二头刻》破掉了丁一新创下的销售记录,只不过是当时有限的反馈数据表明这件事已成定局。而这件事要真的确定下来,特别是确定新的销售记录落脚到何处,等完结一年后再看,这属于常规操作。

  实际上,完结后两三年再看也不怎么奇怪。以这个时代的传播速度,一部经历传播出去,然后为人所知、创造销量,这个过程很有可能是缓慢的。所以,理论上来说,一部完结后几年内都会有比较不错的销售数字。而在那之后销售也不会停,只不过没有前面那么值得统计而已。

  现在东华书社要搞这么个庆祝会,而且要大办!请帖迅速发遍了整个苏州,甚至湖州、杭州至于整个江南地区有名气的作者也都收到了请帖,只不过来不来就是客人们的事情了。

  而这些作者又怎么会不来!

  这并不是东华书社的号召力有多么强,当然了,东华书社的号召力确实很强,但绝对没有这种‘一枝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这种程度。之所以会有这种八方云动的效果,只是因为大家意识到了,这是来‘共襄盛事’的信号!

  说起来每次作者登顶都可以看成是一次业内的狂欢,这就像是王者莅临天下,就算主角不是自己,也不耽误与会者热闹热闹。

  不管这些人是不是真心觉得连翘有资格登顶实际行恐怕不少人觉得连翘没那个资格(事实上,每一个登顶的作者都面临这个问题,连翘是这样,丁一新、宋志平都是如此,有多少人喜欢就会有多少人厌恶,纯然受人喜欢的人是不存在的,神在天堂)。

  但,既然绝大多数的人都觉得连翘有这个资格,并且造起了这样的声势,让整件事变得尘埃落定。那么即便是反对者这个时候也会来参与这件事,这就像是登基大典,反对党一样会参与。

  这件事本身就是超出个人喜恶的。

  反而是这种场合不到现场会让人怀疑——是和这位新登顶的大佬不和到了这个地步,还是本身没什么名气,根本没有收到请帖(这里的作者指的是有条件来的,万里之外的作者自不必提)。

  “东华书社这次是真的舍得下血本了,恐怕要花不少钱呢!”金凤相当有研究地查看了这一日庆祝会的方方面面,从请来的戏班、百戏班子,到宴席上用的菜肴、酒水,最终确定手笔真是小不了!

  “这可不是那种看着好看,实际上不甚花销的宴席,一桌下来没有三四十两打不住!主桌更是几百两一桌了!”金凤啧啧称赞。

  古代的宴席说便宜也便宜,说昂贵也昂贵,如普通小老百姓所以为的鸡鸭鱼肉,放开了用、放开了吃,一大桌估计也就是一二两银子,对于有家底的人来说九牛一毛。但真要说顶尖的宴席,鲍参翅肚等等珍贵食材随便用,有名的厨师可着劲儿地请,一桌菜吃去上千两又有什么稀奇的呢。

  但一般来说这种要摆上上百桌的流水席,席面档次能维持几两银子一桌就算是不错了!再加上宴会上还有菜肴酒水以外的其他开销,这样一次也要话一两千两了。

  而按照这一次的搞法,恐怕要近万两银子才能拿下!

  听到金凤这样说,在这上面更有研究的唐宋嗤笑一声:“东华书社早该如此了!乔琏先生每年替他们赚了多少钱,算过账么?这本就是应该的,羊毛出在羊身上罢了。再者说了”

  说到这里唐宋顿了顿,过了一会儿才接着道:“这也不纯是为了替乔琏先生庆祝,也有他们的私心在。”

  这话唐宋并没有说透,但同样是行内人,而且颇为通透的金凤怎么会不知道呢。

  这一次的庆祝大会同时还是连翘登顶成为这个时代引领者级别作者的一个象征,来的作者可不少了,江南地区有头有脸的作者都会来!可以这么说,这就是一次大型的庆祝晚会。而东华书社作为本次大会唯一的赞助商、承办商、官方合作伙伴,在其中又能获得多少利益?

  这可不好估量!

  其他间接的不好说,就说直接地,在江南一地众多优秀作者中间刷脸成就是达成了。这次庆祝大会又办的高端有格调,不免让这些作者对东华书社印象大好!日后谈合作的可能性也要大一些呢!

  是,这或许只能带来一点儿小小的影响,但很多时候作出决定就是受这么一小点儿影响左右!

  而这次参加庆祝大会的作者全都是优质资源,是东华书社最喜欢的客户,可以说是针对目标人群的精准打击了。

  其次,这也是打响品牌效应的好几回。东华书社在江南地区确实是顶尖级别的大书社了,但他并不是没有竞争对手的。再加上还想对外扩张自己的事业版图这中间要做的工作可不少,提高影响力就是其一。

  可以想见,这一次庆祝大会之后,伴随着连翘登顶,很多宴会中的细节都会流传出去。无论是从各大报纸那里,还是从与会者的口中。在这个过程中,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的东华书社无疑会被多次提及。

  这个广告花费很大,但所得同样惊人。

  “买的没有卖的精,东华书社本就是做生意的,难道会有赔钱的时候?”唐宋哼哼了两声,相当肯定地下了定论。

  事实也是如此,这次宴会确实花了不少钱,但东华书社觉得很值,甚至是超值!要知道,一般的打广告机会随时都有,这次的广告却是天时地利人和所至,错过这么个机会,下次就不知道遇不遇得到了!

  要知道连翘的《二头刻》打破记录这是肯定要开庆功会的,以连翘的咖位、东华书社的业内地位,这还不能瞎对付过去。不然传出去对两方都不好,连翘不必说,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她都这个级别的作者了还没有相对排场,人家就要怀疑咖位了!这就像是演员的片酬,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能放低的,即使以他们的收入来说不一定在乎片酬低那么一点儿只是这是他们身价的体现!

  至于东华书社这边,也是一样的。都那么大个书社了。还在这种地方舍不得花钱,难免让想要签约的作者们踌躇——是的,我不了解这家书社,不知道他和其他书社有什么不同,但是我知道,对作者这点付出都吝啬的,和他签约肯定没前途!

  就是这样。

  只不过如果没有连翘登顶这回事儿,这场庆祝大会可能会办的没有这么大、这么高档而已。

  而现在遇上了连翘登顶说起来,想要成为连翘登顶的标志性事件,这还是他们争取来的呢!

  这件事的决定权在连翘,连翘大可以找个别的理由促成登顶标志性事件。不说她自己完完全全能轻松负担,就是想要经济一点,让别人出钱,恐怕也到处是人愿意买单!

  有的人愿意出钱,那是因为对连翘的喜欢、崇拜,这就跟后世的众筹一样。有的人则是想蹭热度,搞点流量。甚至苏州业、报业协会也愿意以官方的姿态主办这样的活动,这毕竟和他们息息相关。

  然而对于东华书社来说,这很有可能是他们最接近‘登顶标志性事件’的一次了。作者登顶这件事也不是大白菜,年年都有的看,事实上好几年、甚至十几年一次这都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