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4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18      字数:3571
  如果要问本年度苏州界、不, 是天下界最大的新闻是什么, 在九月份之前谁能说得准呢, 往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 而且各自也有支持的理由。但在九月份过去之后, 所有人的说法被统一了起来

  西湖客与乔琏要喜结连理了!

  好吧, 现在只是提亲了,而且女方答应了婚事而已, 离喜结连理显然还有一段路走。在成婚之前解除婚约的人多着呢!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尚早。但不管怎么说, 苏州暗暗传了这么久的绯闻终于官宣了,大家受到的震撼还是不小的啊!

  大家都不知道这两个人怎么不声不响就搞了个大新闻,感觉上没有人在这件事发生之前察觉到一点点风声啊!就算是和两人走得近的朋友意外也一点儿不少——他们知道两人大概关系暧昧, 但关系要转化为婚事, 此前却是没有预兆的。

  是两个人保密工作做得好, 还是自己的观察水平太差?以王思齐为首的八卦小队不由得陷入了很深沉的思考。

  其实要两人来说, 事情的时间线是很简单的。八月十五前回家过中秋节, 许文华提出了要去连翘家提亲。家里人反对, 然后许文华想办法解决,九月上旬的时候家里人总算答应。

  然后就是和连翘商量提亲的事情, 连翘中间回了一趟家,她觉得这种事还是得自己亲自和吴美娘说才好。虽然写信更能说出口一些, 但这种事情理应用最重视的态度去做。

  对于许文华, 吴美娘是有印象的,也对这个长相‘英俊’(重点)很有好感。只不过这个时候都说到婚事上了,就不免要打听一些别的东西了。许文华自身的条件当然不错, 和连翘也属于志趣相投,很有共同语言。

  这样能说到一起玩到一起,同时在物质生活上没有任何忧虑的小夫妻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神仙眷侣了。虽然吴美娘知道连翘若是想,是可以嫁入豪门的,但她更看重女儿的幸福。

  但是,许文华的家庭就得好好问一问了。

  关于家里的情况,此前连翘也是雾里看花,毕竟此前两人的关系还没有到这一步,自然不可能将对方的家庭情况挖出来。只大概知道他家里有几口人,原来是在苏州城乡下做小地主的云云。而真正见过的就是许母了那显然不是特别美好的记忆。

  但这一次,商量媒人提亲的时候连翘问了。不是说这方面不好连翘就要悔婚,只是她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而且吴美娘肯定会问这件事。

  连翘认同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事。但是她也不觉得因为家庭的缘故,婚姻就变成一种妥协。最重要的还是看两个人——她知道许文华家里,至少许文华的母亲是很不满意自己的。但是既然许文华能够搞定家里人,让这场婚事顺顺当当,那么她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说到底,只要两个人拿的住,婚事还是两个人的事情。

  至于说很多人担心一开始的时候可以靠真爱维系,后来真爱淡去,家庭的反对就会开始发挥作用。嗯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可能性但是就因为这个可能性就否定了之前的所有,那未免也太可笑!

  这就像是怕孩子生病的父母早了一座无菌房来供孩子生活居住,由此孩子的免疫力得不到锻炼,最终一辈子出不了无菌房

  典型的因噎废食。

  连翘很实在的对吴美娘介绍了许文华家的情况,然后道:“许家伯母不是太喜欢我,不过不要紧,我又不是和她过日子!”

  对此吴美娘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好的主意,早年间她没有婆婆。后来有婆婆了,可是那个情况也和没有差不多了。

  所以和婆婆相处这门高深的课题于她而言,那也是空白。

  其实听到许文华家里的情况,吴美娘就觉得有些拖后腿了,再加上有个难缠婆婆,吴美娘更不满意。如果是她早年间对连翘婚事的考虑与畅想,这种便宜女婿她老早就淘汰出去了。

  但这几年过来,吴美娘也算是看出了很多连翘中意一个人不容易,如果没有了这个,哪还那么容易找下一个。

  只是这样一来她反而替连翘委屈起来:“这个许家公子什么都好,就是这个家里我怕你将来吃婆婆的亏。如今他心里爱重你,这种事情他自然是挡在你前头,不让你吃苦头的。就怕将来情意转淡,情势就不同了。”

  “母亲永远都是儿子的母亲,母子之情是不会变的,但男女之情就”

  连翘倒是不太在意这个,宽慰吴美娘:“这个不要紧,许文华说了,因为他如今比家里兄弟出挑的关系,家里的东西都给他大哥继承。这样一来,他肯定是不会回老家居住的,到时候要住在苏州——我和他家里人又有多少相处的机会呢?”

  这话说的很不孝顺,倒像是她一开始就没有将许文华父母放在心上一样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现代人思维。对配偶的父母能够承担义务,但真情实意什么的,至少在人还没有结婚之前哪来的呢?相处都还没相处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古人或许因为受教育情况不同,社会风气不同,和现代人的观念不同。但在市井之中,连翘这番话大家表面上不同意,内心恐怕也是认同的。

  感情都是相处出来的,能指望一个没过门的女孩子对男子那边的父母有什么深情厚谊?那太胡扯了。

  连翘见吴美娘还有担忧之色,又补了一句:“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我是一个最能自得其乐的人。若是有朝一日过的不痛快了,过不下去了,我和他好聚好散就是了。”

  “嗐!”吴美娘惊的不行,她早就知道连翘胆子大,但她没有想到大到这个地步这样的话也能说出来!

  连翘却不以为然,以自家身边的例子说服吴美娘:“这有什么的,您看看咱家这条巷子里原来的街坊,就是胡婶婶家,胡伯伯天天只知道和一帮子狐朋狗友耍,胡婶婶日子过的什么日子!后来还得见着胡伯伯往家里带奸生子——你们是怎么劝的?”

  这都是连翘小时候的事情了,她口里的胡婶婶当年年纪也不大,只三十岁左右。平常格外亲厚的小姐妹都说,那样过日子还不如和离了算了!

  后来果然和离了。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是那些贵族的事情,市井里头的升斗小民过日子讲究实惠。日子都过不下去了,那还过什么!

  连翘笑着指了指自己:“我难道不比胡婶婶强?好歹我有不小的身家,又有顶立门户的本事,自己过也绰绰有余了。”

  这当然不是说连翘好的不想想坏的,这还没有定亲呢,就想着一拍两散了。只不过面对吴美娘的忧虑她将最坏的情况设想给她,然后让她知道即使是最坏的情况也不过如此。既然是这样,那么也就没什么了。

  吴美娘一方面觉得连翘这么想好像哪里怪怪的,但仔细一想又觉得没什么问题——恭喜,您已经被带着跑偏了!

  吴美娘是土生土长的古代女子,最多就是思想开明一些。但因为连翘是她唯一的孩子,‘爱蒙蔽了她的双眼’,有些事情明明不合适,但因为这对连翘有好处,她就没办法真的反驳了。

  再加上连翘时不时有惊人之举,这锻炼了她的神经,以至于这个时候她也说不出什么不好来。

  于是这件事就定了下来,又过了几日媒人上门,将之后的事情安排起来——虽然吴美娘很着急,觉得连翘的年龄不小了,事情越早办越好。但连翘显然不那么觉得,十九岁年纪很大吗?她还没玩儿够呢!

  所以强烈要求小定和下聘都放到腊月里,至于之后的事情,总不好在过年的时候忙碌吧,所以就只能安排到明年正月之后了。

  考虑到女方这边要备嫁,稍微有体面的人家从下聘到真正成亲之间都会隔不短的时间,少则半年多则数年的。连翘知道‘数年’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就商量着明年年底或者后年年初成亲。

  吴美娘稍微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连翘没有下家的时候她怎么想怎么觉得她年纪大了,但真的定下了又觉得她年纪不大啊!明年连翘也才二十岁呢,如今二十岁出嫁的女孩子不要太多哦!如果再考虑到连翘从事的特殊行业,二十几岁嫁人完全就是常理中的常理啊!

  连翘晚一些嫁人,她多留留连翘,这样反而更让她欢喜

  这件事连翘并没有和许文华直说过,但也多少透露过意思。所以媒人将连翘和吴美娘的意思传给许文华的时候,许文华虽然觉得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样,却也一点不奇怪(按照许文华的想法,这件事自然是越快越好)。

  他倒是还想商量商量,至少再提前几个月啊!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主要是联想到连翘之前的说法,他知道这恐怕是连翘的底线,事实上连翘本想着多拖几年还好——事实上也是如此,只是考虑到许文华的心情,这才定了后年年初这个时间。

  连翘并不是爱玩‘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把戏的人,更不会在这种事上耍小手段。

  再仔细想想,一场有些样子的婚礼也不是随便就能得的,前前后后布置数月很奇怪吗?就算他和连翘就是平民出身,没有那等讲究,但他们朋友多啊!这次的帖子总得发到五湖四海。人家来不来是一回事,他们发不发帖子就是另一回事儿。而既然发了帖子,那就必然得给人留下赶到婚礼的时间,不然就更得罪人了。

  所以时间放到后年年初反而没什么说的了。

  再加上成亲之后他就不打算住如今的河房了,按照他的想法,得搞个园子。就算不太大的,也得精巧漂亮。

  这种园子要是有现成的自然好,如果没有,那就得买人家的园子改建——这要话多少时间?这样一说时间竟然还有些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