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3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18      字数:3540
  许文华并没有解决提亲的事情, 提前回到了苏州心里有一点点心虚, 真的就一点点——换位想一想, 和女朋友说好了跟家里提结婚的事情, 结果家里不干, 这件事没有办成, 呃,之后怎么搞?

  怎么搞都觉得没办法收场啊!

  但许文华心虚的事情一直都没有发生, 连翘自从回苏州之后, 接连十来天,或者在家写书、自得其乐,或者与朋友相聚, 中间和他相处也多, 可就是没有问提亲的事情一句!

  如果是普通女子, 还能够脑补为害羞, 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女子能迫不及待地追问自己的婚事呢?就算当今民风开放, 也不是那么玩儿的啊!

  但是连翘就不一样了, 连翘在很多时候比一般人还守规矩(其实不是守规矩,是现代人的某些三观在发挥作用!只能说古人比现代人保守不错, 但在一些事情上却是比现代人毁三观的)。可在更多的事情上连翘是一个很有自我主张,根本不会受人摆布的人。

  这件事她不问, 那就是真的不想问, 而没有什么别的理由!这么一想,许文华就不禁联想地很多了

  如果连翘知道许文华是怎么想的,那她可能会大喊冤枉了。她确实不为这件事害羞, 但也没有想过要主动询问这件事啊!

  说到底,并没有人教导她应该怎样应对这件事,而她按照自己的直觉,也觉得不需要问——在这种事上她是一个比较被动的性格。如果她再三追问,那又算什么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连翘其实已经被名声、周围的崇拜者宠坏了!

  再加上一点点‘少女的矜持’,主动询问这种事下意识地就被她排除在外了。

  许文华已经有些了解连翘的真实性格了,但是他显然还不够了解‘少女’这种生物。

  就在许文华为自己的脑补东想西想,几次犹豫着要不要和连翘开诚布公的谈一谈——我觉得你有点儿不重视我们的事情啊,这件事我有点不开心,你说怎么搞吧!这样的。然而突如其来的家人来到打断他的想法。

  这一次家里人倒是来得齐,许父许母、大哥大姐都来了,只有大嫂没来,据说是在家里照顾侄儿侄女外加两个外甥,许家大姐的两个儿子也在老家。

  许文华觉得这个阵仗挺大的,但心里并不着急,反而有些安定下来。如果是不同意自己的想法,想要搞破坏。按照自家母亲的作风这个时候就要直接打上门去了(所以他才让老家的马车夫多看着一些家里,一旦家里要来苏州,立刻请人给他报信,他也好早做准备)。

  马车夫的口信也不知道是捎谁来的,反正只比家人过来早了一些些。不过这也够了,因为根据口信他也知道,家里人并不是来找连翘麻烦的,而是来找他的。

  这件事就是一个风向,许文华心知肚明。

  既然不是来搞破坏的,还这样大的阵仗,事情的真相也就呼之欲出了。

  “文华,你真要讨那个女子做妻?”许母其实心里已经有底了,如今再问也只是不死心而已。

  许文华眼睛都不眨一下,当即果断道:“我这辈子要么不娶妻,要么就是她!”

  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说实话,他知道家人对自己早就不如小时候真心了,这些年多了不少自己的小心思、小算计。这个时候话说的这样绝对反而容易被人拿住把柄——但是,但是他不会用恶意去推测自己的亲人。

  许文华被很多人评价为‘不近人情’,因为他有时候行事实在是太太过随性了,以至于有些不顾他人的感情。就比如之前许母给他安排相亲,不说他向别人家的孝子贤孙那样乖顺,至少也不能乖张啊!

  然而他就真的乖张了!

  看起来真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呢,连父母都不肯体谅。

  但实际上许文华是一个很感情用事的人,他的‘不近人情’其实也只是感情用事的一部分表现。他是一个很忠实于自己感情的人,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也受感情的左右。他会因为家人对自己的算计不开心,而且绝对不会选择任他们算计,同时也不会真的将自己的家人当成是大奸大恶的人。

  父母对孩子,兄姐对弟弟的感情并不是假的。他让他们知道他到底有多重视这件事,这真正关系到他一辈子快活不快活

  最先说话的是大哥许武英,清咳了两声:“咳咳,文华既然这样喜欢那姑娘,娘就答应了吧。说到底将来要和文华过一辈子的是人家姑娘,也不是娘啊!”

  这话用戏谑的口吻,既不会太刺激到许母,又非常明确地说清楚了事情的核心问题——的确,许文华的妻子最重要的还是许文华的意见。至于说心中的那些小心思,无关大雅的时候动一动没有什么,但真的在这种事上还要一意孤行说不定一个家就散了啊!

  按照古人的观点,没有为了自己的亲事就和父母决裂的道理。但这件事不是这么看的,而是明明是一桩好婚事,结果父母就因为自己的私心,硬是破坏了。这在当事人眼里还是一桩婚事的问题吗?更重要的是这件事表现出来的父母对自己的毫不重视!

  让人觉得受伤的不是家人有了自己的私心,而是家人为了自己的私心完全罔顾自己的心意,毁掉自己的幸福。这已经不是私心了,而是没有将自己当成是家人。

  许母瞪了大儿子一眼,看起来很凶,但并不是要发火的样子。只是依旧不满道:“说的好听,老人走过的桥比你们走过的路还多,难道不会比你们更会看人?那女子就是个小妖精,看着好呢,实在不如我原来看中的那些合适娶回家”

  絮絮叨叨一大堆,然而大家知道这已经是一种抱怨了,而这种抱怨往往是不得不承认某事之后的反应。

  显然大家也知道这个,许武英立刻笑道:“娘担忧这个事情做什么?他们年轻人自己事情自己去处理,儿孙自有儿孙福,娘只要舒舒服服受儿女孝敬就够了!更何况这种事情女子那边要担忧的多真要是处不好,为难的是女子还是男子?”

  这是个很现实很微妙的问题,就算许文华和未来的老婆成亲后脑子都能打出来,吃亏的就是许文华了吗?自来婚姻大事更容易吃亏的就是女子!许文华又不是一个随便就能受人摆布的,老婆不好,就算他没有纳妾的想法,难道不会休妻或者和离吗?

  这种事对男女的名声、今后婚嫁市场上的行情都有影响,但绝对对女方比较严重。而以许文华的情况,又能有什么影响呢?

  许武英能说出这样的话倒不是他这个人有多刻薄,只不过是就事论事而已,他肯定是站在自己亲弟弟这边的,所以能毫不犹豫地说出这样的话。

  只是许文华却听着有些不爽,拧着眉头:“大哥!”

  “?”然而许武英看他的时候只有满脸迷茫他当然不明白许文华为什么不爽,按照他的思路,他现在是在为许文华说话啊!

  看他神色迷茫,许文华还能说什么呢?对方根本不明白自己因为什么不满,他就算说出来了也是抛媚眼给瞎子看,纯属多余!

  许文华不再多说什么,另外一边家里其他人都劝许母——其实在家里的时候都劝的差不多了,如果没有劝说好,这个时候又怎么会来苏州?之所以这个时候许母又表现出这样不满的样子,就是在许文华面前下不来台,还要摆摆架子而已。

  果然,随着大家一起给他铺台阶,她最终‘颇感屈辱’地答应了这门婚事。只是依旧再三强调:“提亲的时候我是不去的,哼,你自己想办法。”

  这其实有些失礼,虽说提亲的时候多是由媒人去,可是许母此时说的显然不是一般的提亲,而是指的下聘。一般来说这个环节都是由男方的母亲主动带着聘礼,在媒人的陪同下去女方家里下聘。相对于插定这种小定,这是大定,小定尚且需要母亲亲自出马,大定就更不用说了。

  但如果许母这样要求,许文华也宁愿如此。许母即使被说服了,心里也是很不满意的,让她去主持这些,到时候要与连翘还有连翘的母亲见面。如果‘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弄出事情来,最后不能收场怎么办?

  至于说小定和大定的事情,这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小定是插钗之礼,只能由女性长辈来做,到时候请本家的哪位相厚的姑母伯母就是了。至于下聘的事情,这个事情男性长辈来也不是不可以,让父亲跑一趟也就是了。

  母亲不出场是不是不太好?有点儿但只要理由找得符合道理,那就行了。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许家人让许文华先找个媒人上门,与人家家里商量清楚什么时候插定,什么时候下聘,什么时候交换庚帖,什么时候安排婚期等等。古代结婚比现代结婚更注重仪式,里头事情多着呢!

  一旦定下了这些事情就让告诉家里,家里也好上门将这些事情一一做下来。

  之所以家里人没有主动安排媒人,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家里人其实本来就不太喜欢这桩婚事,也就没了为此奔走的热情。第二个就是他们都很清楚许文华主意大得很,既然大家没什么意思管太多,许文华自己又很想去管

  那就随他去吧——其实现在许家人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现在既然只能顺许文华的心意,那大家还积极个鬼?回家洗洗睡吧!

  许文华送走了家人,第一件事就是去找连翘。至于之前想的乱七八糟的事情,这个时候好像都变成蝴蝶飞走了在有更加提神醒脑的事情发生之后,之前的事情自然就变成毛毛雨了!

  他想要找个媒人去连翘家提亲,这件事当然要和连翘通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