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8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14      字数:3598
  连翘当然不知道王思齐因为她的剧本想了那么多, 发现了很多她自己都没有发现的问题。现在的她只不过是和周莹同上了一辆车, 听她说自己的内心悸动而已

  其实也是巧合,周莹最近很喜欢看话剧,所以常常往百果园跑。跑的勤了,在那边认识了一个话剧的死忠粉丝。这人并不是连翘的朋友, 之所以能够常常去看话剧,纯粹是人家舍得砸钱,每次都买高价黄牛票。

  两个人因为喜欢同一个演员的关系,每次结束演出之后都会去后台关照演员,送点礼物什么的。久而久之,有相同爱好的两个人就渐渐有了意思。

  这本身是好事, 但是周莹心里十分不安。

  “我比他大三岁呢而且这才认识了多久,就说起成亲的事情了实在是”周莹羞羞答答的, 仿佛怀春少女。

  不过说起来以周莹的年纪,如果放在现代, 也确实是一个年轻妹子,出大学没有多久的那种。有这样的情态,倒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连翘倒是很为她高兴, 至于她介意的年龄问题, 这个古人比现代人更加看重,但也不至于看重到哪里去。至少三岁这个年龄差还算好的, 毕竟,有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嘛。只要当事人自己不介意, 外界并不会施加什么阻力。

  相比之下,连翘反而比较在意周莹所说的,认识不久这个问题。如果认识的时间不够长,很有可能就会无法及时发现对方身上的问题。而等到两人成亲之后再发现虽说不是不能够和离,但这种事在古代是更加迫不得已的选择。

  围绕这个问题,两个人咕咕唧唧了好久,连翘又是鼓励又是做参谋的,倒是把周莹逗笑了:“不知道的人还当你是个长辈了,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吧?”

  连翘故作生气:“是你心中不安才说给我听的,结果这个时候倒是说起我的不好来了,这难道不是过河拆桥?”

  “我的错我的错!”周莹赶紧安抚小朋友:“嗯,平日我到你家去吃早饭,带上清泉斋的十八品点心,怎么样?”

  清泉斋是苏州有名的私房菜酒楼,尤其是早餐的餐点,非常有名!因为是非常精细的点心的关系,每天限量供应。而所谓的十八品点心,这是一个早餐套餐,而且是爆款的那种。

  连翘满意地点头,放过她了。

  等到了两人不同路的地方,马车停了下来,连翘上了许文华的马车,周莹则一个人坐着马车往另一个方向去。

  许文华此时一脸的晚娘样,好像连翘欠他八百万一样。连翘故意不去理他,打开自己的荷包,发现还有一小叠彩色纸笺,便干脆折纸玩儿。千纸鹤、小心心、小青蛙、玫瑰花

  “这是什么花?”忽然许文华冷不丁问道。

  “嗯?”因为完全投入进去了,连翘还有一些反应不过来。反应过来之后连翘点头道:“徘徊花。”

  其实就是玫瑰,不过在古代,如果不是用作香料,玫瑰花都被成为徘徊花、离娘草之类。不同于现代社会玫瑰花大受欢迎,在古代,玫瑰被认为是很俗气的话,根本不入品。

  只不过因为香气浓郁,很适合做香料,提取精油什么的,所以在花谱上面有些名气,算是很多人知道的花。

  许文华并没有问连翘为什么折这个,他是知道的,连翘很喜欢玫瑰花香,有用过这个香味的头油、胭脂什么的——实际上他刚才也只是没话找话而已。

  轻巧的放过了这个话题,许文华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忽然提起玉梨班新剧:“玉梨班的新戏,到时候一起看?”

  其实这也是没话找话,这一点就连连翘都看出来了!那时候新戏出来,她肯定是要邀请好朋友们去看的。而许文华绝对在邀请之列,而他却是对话剧感兴趣,所以

  连翘倒没有趁此机会打趣调侃许文华,而是清了清嗓子,故作正经道:“当然了,到时候一定一起去!”

  新戏《淮上商人》是玉梨班进入苏州就开始准备的,直到腊月初才开始表演,这个时候正是年末。一方面是一些人日子越发紧巴巴,另一方面也是一年工作之后难得的休息。大家一边准备着过年,一边尽情娱乐。

  大街上人越来越多了,一应娱乐业都火热起来。不过这些倒是没有太影响到玉梨班。主要是百果园的上座率自从玉梨班来到这里就普遍是百分百,即使最近生意好了很多,玉梨班也不可能再更好了。

  不过,场外的热度还是有不同的。特别是新戏《淮上商人》,一些已经所有剧目都看过,平常只是偶尔过来再看看的普通粉丝也提起了兴趣。特别是不差钱的,首先就联系了黄牛。

  至于普通人,就只能更加艰难地排队了——连翘倒是不想这样,她希望黄牛炒戏票少一些,这些人赚的又不会给玉梨班。也希望不要有那么多粉丝那样辛苦地买票然而这种操作做不到。

  即使她来自现代,她也就是一个普通女孩,这种事即便是在现代也没有解决,这个时候自然是更加无解。

  而就在《淮上商人》首演这一天,连翘和许文华一起去了百果园首演是晚场,不过这个时代没有宵禁,特别是这些喜欢玩乐的人,更是颇为习惯夜生活。在夜晚的灯火下,他们更加兴奋也说不定。

  连翘到的比较早,因为她是玉梨班的老板,肯定要去后台看一看,然后和自己请来的宾客说说话。

  后台的事情很简单,玉梨班已经不是当初的菜鸟了,这种事早有一套流程,也不会过于紧张。而且进一步说,连翘虽然创建了话剧团,实际上她对于话剧团的具体操作其实没有太多的了解。这个时候,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来,她在其中其实也没什么意义。

  很快从后台出来,这个时候戏台前面和二楼的位置已经渐渐充盈了起来。大家热情度都很高,而且表演也确实快要开始了。

  这个时候王思齐、周莹、唐宋、宋文静等连翘最好的朋友也纷纷到场,这些人都和连翘坐一桌,或者隔壁桌。连翘只和他们简单地打了一个招呼,这个时候反而是其不那么亲密地人应该更周到地照顾。

  这也算是一种‘客气’了,而真正亲密的人反而不用那样客气。

  这样来了一圈,等到报幕员上场的时候,连翘总算可以坐下——她这一桌除了正席,还有左右手两边可以坐。按照道理来说也就是三个人一桌但等到连翘回到这里,发现舒服的靠背椅被春凳所取代了。

  春凳其实就是现代人所说的长条凳,城市已经不常见了,乡间却是很多人家都有的。大多数是家人团聚,或者摆酒席的时候,就用这个围着圆桌坐,一桌能够坐下更多的人。

  说实话,因为是坐在第一排的,这样坐也不耽误看戏,但是会让观众坐的不那么舒服。

  看到连翘疑惑的小眼神,已经坐在正席右边的周莹拍了拍春凳左边的位置,笑着道:“快来快来大家都想和你这个写戏本子的人坐一桌才这样的。”

  原本只能坐三人的位置已经坐了五人,分别是许文华、金凤、唐宋、王思齐、周莹,加上连翘的话就是六个人了。

  虽然觉得理由有点奇怪,但连翘觉得没有什么好追究的,也就是顺着周莹的手坐下了:“和我坐一起又有什么?真有关于戏本子的东西想问,明日大家再说话就是了”

  连翘说话间,台上的报幕员已经说了几个开场的笑话了,气氛热烈了一些。然后就是表演一些小节目,唱曲、简单杂技什么的,等到气氛差不多了,观众也安静了下来,除了舞台上以及周围,其他地方的烛光熄灭了三分之二,这样台上就显得更明亮清楚了。

  随着旁白声和悠扬的乐队前奏,故事渐渐展开。

  说实话,一开始王思齐等人都要和连翘坐一桌,原因还真就像周莹说的,非常简单。话剧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东西,恰好他们都觉得话剧很有意思。其中唐宋更是动了念头想要办一个话剧团——如今他的报馆已经度过了最初的创业期,开始平稳起来,他也有了余钱做点其他生意。

  所以,关于话剧他们这些人都有很多问题需要向连翘请教。在一出新戏首演的时候和她坐一起,中间幕间的时候拿出来问,也能得到更好的解答。

  但真等到《淮上商人》这部新戏上演,大家的关注点就成了这部戏本身,也只有这部戏。

  这个时候的话剧或许并不成熟,相较于连翘印象中的现代话剧,多有不足。但是玉梨班的大家都非常认真,服化道做到了他们的极限,用很多巧思解决了古代难以解决的问题。更别提演员的表演,或许少了一些成熟的技巧,但不用怀疑,他们普遍更加认真,也更有激情。

  不要说第一次看这部戏的人了,就算是连翘这个原作者也投入进去了!

  结果就是等到结束,大家其实也没有说什么话。最后的时候演员出来谢幕,大家都拼命鼓掌,王思齐也是鼓掌的一员,知道谢幕谢了三遍,真正结束了,他才发现自己巴掌都拍痛了。

  对此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好笑他又不是那种容易兴冲冲的年轻人好吧,他的性格还是非常‘兴冲冲’的。但是能够这样专注地投入一场戏,之后还不自觉地表现地这样热切,这确实是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淮上商人》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作品,即使连翘的每一个作品都是独特的,这也很是不同。王思齐在连翘整理衣服,准备去和玉梨班开庆功宴的时候忽然想到了这个。

  非要说的话,这部戏其实没什么感情线,本意也不是说这个。但是王思齐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连翘在这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要自如了很多——她终于开始面对自己、表达自己了。

  王·老父亲·思齐忽然笑了起来。

  “?”连翘一脸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