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3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05      字数:3624
  朋友们的想象中, 连翘所谓的新戏估计也是玩笑一样。他们这些人有钱有闲,虽然不好和这个国家顶尖的富豪相比, 但也是来钱相对容易, 又比较会玩儿的一批人了——这就好比做艺术的人,容易搞出一些普通人不会搞的事情。

  而在这搞事情的队伍里,人实在是太多了,其中成功的也有,但大多数也就是玩票而已。弄出来的东西没有太多的可说之处,等过了心中的热度, 自己都不会太在意。现在连翘做新戏,在他们看来就是这个了。

  不过不管出来的成品是什么样的, 既然连翘都邀请了,大家也就没有不去的道理了。只是捧捧场而已,当然都踊跃的很!

  他们可不知道, 连翘是真的非常认真地做这件事!

  过了几天连翘又去了城郊的大杂院, 这次玉梨班相比上次又有了一个档次的提升!连翘眼看着和上辈子见识过的专业话剧团依旧没什么可比性,但是参照对象换成是她曾经做化妆师助理的大学生话剧社, 差的已经不是很多了!

  大学生话剧社大多数人没有那么专业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在于大学生话剧社的成员往往是一个普通爱好者,并没有相关的经验。而这些玉梨班的戏曲演员就不同了,不说戏曲中一些相通的东西, 就说一条,他们至少熟悉舞台,这就已经秒杀大多数普通大学生话剧社成员了!

  普通人对于当众表演总是会有抗拒心理的, 这种要将情绪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他人看的行为,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难以做到,这也是为什么表演课上常有‘解放天性’的说法。再加上面对人群的紧张,这些方面戏曲演员已经解决啦!

  这样一来,即使才摸索着训练几个月,也多少能和大学生话剧社级别的对手相比了。

  做到这一点,连翘已经很高兴了。在这之后玉梨班还会进步,等到真的登台,随着面对观众表演,那又是一重打磨——一定会越来越接近她印象中话剧的样子的!

  所以这个时候有些事情她就非做不可了。

  一个是做舞台道具,另一个是给玉梨班联系场地。

  做舞台道具是必须的!很多外行人会忽视这一点,但连翘好歹是见过话剧社运作的,怎么可能忘记这个!

  有一些道具和生活中用到的东西无异,但是有些东西还需要特制总之就是适应舞台表演。而类似小型道具,包括演员的戏服之类的,这些都还比较容易,联系可以作者写的工作,花钱下订单就是了。相对而言麻烦一些的是某些现在很难找人做的,譬如大的背景板、舞台用的大道具

  这些东西在原本的戏曲表演里都是不存在的!戏曲表演往往将这些东西虚拟化,通过一些比较容易得到的东西代替,再不然就是让演员无实物表演。

  一个很普通的例子,如果西方话剧中要表现一群船员划船,那么他们真的会造一艘小船,染后在底部安上轮子以适应舞台表演(前提是经费足够)。而在华夏的戏曲中,这就是另一回事儿了,如果一艘船出现在了舞台上,这就是个笑话了。至于船员划船的事实,完全靠演员肢体表演传达给观众,

  连翘打算做的是话剧,这方面当然不会忘记——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她有钱搞这些。不然的话,就算她再有艺术追求,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放弃掉这些了。

  而这些大型道具工人没有经验,连翘还得自己去和工人沟通着做,可以说是很艰难了。

  大型道具并不是说将大型事物照搬过来做就行了,其中有很多讲究。譬如最好是可以拆卸,毕竟戏班子上舞台表演,弄一个太笨重的大家伙,这是非常麻烦的。另外轻巧之类的要求也同理可得,总之需要适应舞台表演。

  在此基础上,这些大型道具要做的尽可能真实,甚至精美,这也是很有讲究的。如果没有相关经验,只用过去的经验照搬,很有可能事倍功半,时间、金钱花费下去了,结果却不怎么理想。

  连翘多少曾经在话剧社帮过忙,比划着能对工匠们提出一些要求——有要求就比没要求要好!她虽然也不会弄,但至少能够给工匠们指明一个方向,给予一些启发。这些工匠是很聪明的,有她做的这些,他们就算做不到现代舞美的地步,肯定也要比现在自己直接做要好得多!

  道具上经过和工匠的沟通,在最开始的焦头烂额后慢慢地进入了有条不紊的阶段。这个时候连翘才有空开始考虑玉梨班公开亮相的问题该怎么搞呢

  一般来说,戏班子想要找个戏园子登台,这是很容易的。这件事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戏园子的主人主动,另一种就是戏班班主出手接洽。不过过程是差不多的,都是一方找上门来,如果对方也有一些意思,那就坐下来谈条件,条件差不多了就签订契约。

  这种契约说的很清楚,最重要的条款也就是表演时段安排、契约期限、收入分配这些。这种契约有一个特色,就是对于戏班班主来说基本上是没有风险的。虽然说维持一个戏班的日常运转是需要钱的,但是普通的戏班也能做到了。

  如果一个戏班连收支平衡都做不到,那还有必要继续做下去吗?

  相比之下戏园子主人风险要大一些,若是一个戏班子并不赚钱,分成也分不了多少,他就亏了!戏园子的维护是要花钱的、戏园子里也有不少的员工!若是戏园子本身就是他们租下来经营的,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了。

  然而这就是一般来说了,当然还有不一般的做法。

  主要是玉梨班如今名誉扫地,没有戏园子的经营者愿意和他们签订契约。更何况他们是做新戏,这种还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的东西,一般的做法是先在外头不固定地唱,然后渐渐有了名声,这才联系戏园子,站稳脚跟。

  至于说戏园子的经营着,他们一般是避免这种风险的。

  这样一来,也就逼着连翘做不一般的了。

  租下一个戏园子的时段,给戏园子的主人或者经营着租金,租金中甚至包括戏园子员工们的一部分工资(例如管茶的、跑堂的这些人,如果戏园子规模大,基本上是不可能由戏班子自己出人的)。

  这种做法的话,戏班就能独享利润了——前提是有利润。

  这种搞法一般是那种特别厉害的戏班子,人家根本不愁观众,在面对戏园子的时候他们是非常强势的!根本不愿意分割利润给戏园子。

  不过这种戏班子戏园子依旧是抢着都要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抢到了这类戏班子,戏园子的人流量就会大大增多。这样一来,同样入驻在这个戏园子的其他戏班子就会收益,从而戏园子增加收益。

  另外打响戏园子名号等等隐形收益这就不用多说了,总之是好处多多,大家都是争抢着的。

  但是,也不仅仅是这类特别厉害的戏班子。还有另一种极端,那就是丝毫名气都没有的戏班子。

  有些戏班子初来乍到,市场对他们信心不足,但他们本身非常有信心。再加上底子比较厚,有这个本钱。这样的戏班子也会联络戏园子,以这种方式和戏园子签订租约。从这个角度解释,玉梨班现在就属于这一种。

  在连翘的财力可以应付的范围内,可以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情!找这样一家戏园子就更不用说了。

  更何况连翘也不是什么初来乍到摸不着头脑的投机者,她有自己的资源!

  京城作者圈子里她的朋友不多,但是凡是有过交往的,都是能够托付事情的!连翘在某个聚会的小场合说了这件事,请他们帮忙寻一寻——要那种客流量不错的场子,可不能在京城偏僻地方!另外地方也要大、戏园子老板人不能太难缠

  听起来挺复杂的,不过这类事情为了避免日后麻烦,就要丑话说在前头,难处摆在最开始。不然这会儿抹不开面子,随便了事,后面有的是苦头吃!

  这些圈子里的朋友不少是京城的坐地户,就算不是京城人也在京城生活十几二十年了。又因为身份的关系,社会各界人士都认识一些。这种事情,小事儿,一个个都拍胸脯保证能轻松拿下——事实上事情确实办的很顺利。

  顺利的过头了第二日就领了一个戏园子的老板来和连翘谈这单生意。

  连翘去看了戏园子,真的无一处不好,完全符合连翘的要求。而后说到钱的方面,对方也非常大气,说了一个相当实惠的数字,然后对连翘道:“我本想给乔琏先生免了这个钱的,只是我也听白先生说过乔琏先生的脾气,肯定是不愿意受这个好处的。这个价钱提出来,我是肯定不亏的,乔琏先生再不能推辞!”

  连翘本来还想推辞的,听了这话还能说什么呢?

  对方是典型的豪爽汉子,合约说签订就签订,后头还一起吃了一顿饭。因连翘喝酒爽快,直笑道:“传闻果然不假,乔琏先生风度最好不过!回头我要好好谢谢白先生和郭先生,没有他们做中间人,今日如何能交乔琏先生这个朋友!”

  他口中的白先生正是白明星。

  事后白明星也对连翘解释道:“你不用将这件事放在心上,那是个真正的大财主!京城和天津这人都有几条街的铺面——他姐姐正是宫里的孟贵妃!他是个善于经营的,平常做生意十分精明。不过他这个也不是掉到钱眼里去了,平常结交起朋友来,疏财仗义的时候好多呢!他原是你的迷,听说能认识你,立刻上赶着要促成这件事!”

  连翘这才知道其中还有这段故事,不过知道是知道,她也不是那种理所当然享受粉丝好处的人。手头给准备了一份礼物,也不强调值钱(相比这位贵妃的弟弟,她的财力并不算什么),关键是礼物非常用心,是打听了对方的喜好来的。

  对方也没有扭捏,爽快地收了下来。连翘这才满心安定,能够专心准备话剧公开演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