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3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02      字数:3573
  “乔琏先生如今有这个本钱做这个事情, 再者说了是好, 已然有保底的成绩了。”包玉龙说着好话, 又道:“说起来如今乔琏先生的《鸳鸯蝴蝶剑》正在登载, 北边也多有拥趸,打出乔琏先生的旗号, 到时候差不到哪里去!”

  连翘听他说《鸳鸯蝴蝶剑》有一些恍惚虽然《鸳鸯蝴蝶剑》是她写的没错, 而且如今还在连载当中。但是作为一部已经写完了的, 她其实已经很久没有关注了。特别是她现在人不在苏州, 没有周围的人一再提起,忘记的就更快了。

  实际上, 如今天下南北这部都很火!

  在她的大本营, 江南一带不用多说, 光是她的名字都可以保证这部会十分受追捧了。而延伸出去,无论是往北, 还是往南,这部都不少拥趸。

  那些外地的铁杆粉丝们以前只能跟着书社的进度买书, 往往要比苏州的读者晚一些读到。后来《鸳鸯蝴蝶剑》实在是勾出大家的瘾头了,于是一起想办法早一些看到这些——如果是作者没有写出来, 那就算了, 没有办法么!但是这是作者已经写出来了,甚至已经发表了的啊!

  只要一想到苏州地区的读者总是能够先睹为快,其他地区的读者就心痒痒的。

  靠近苏州的其他江南地区,譬如杭州、湖州之类,这还好一些, 写信去报馆,邮购订阅《新竹报》就是了。只不过相比起一般的读者需要付出邮费,和寄信的价钱差不多,对于一般的市民阶层,还算是可以接受。

  但是再远的地方这种方法就不行了,且不说邮费节节攀升,每天都要花这一笔钱,一般人家难以承担。就说寄过去,路上也是需要花时间的。有这个时间,单行本就出来了!

  在这个问题上,类似京城这样的大城市好一些,东华书社无论是在当地有印刷点也好,和当地的书社合作了也好。单行本都是在当地生产出来的,所以进度慢于报纸,却也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真正辛苦的还是那些小城居民,若是追这篇,进度可就慢得多了。从附近大城将运过来花时间就不说了,更让人生气的是,这些大城往往在这种事上很磨叽。一般来说,最常见的就是结束了才将全套一次性送过去。

  这对于不爱追文的读者来说很友好,但对于天天等更新的追文党就是煎熬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很多小城读者自发地向最近的大城邮购。甚至因为邮费颇贵,开展除了集体购买的业务。

  简而言之就是书迷聚在一起集体雇佣一个人乘船坐车去大城购买,这样一来成本就是来往运费,以及雇佣别人的工钱了。平摊一下,相比起邮费,似乎还要划得来一些。

  这件事后来上了一些报纸的新闻板块,传为业内佳话之一——想必将来这也会成为一个典故,流传后世。这样一想,自己也成了活传说了呢!连翘了解到这一点的时候颇为沾沾自喜。

  《鸳鸯蝴蝶剑》的火热其实只是说明一个道理而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武侠是华夏人的浪漫,也是成年人的童话。在现代时能够打动读者,这是有文化基因上面的原因的。现在换成是这个时代,也是没有问题的。

  在此之前虽然已经有了武打,但是武打只是强调武功而已,对于‘侠’的精神刻画不深。虽然也能凭借其对于武功的想想打动人,但在连翘看来,始终是差那么一层意思的。

  如果没有她,没有《鸳鸯蝴蝶剑》,这层薄如窗户纸的意思应该也会被捅破,只是捅破的时间,再推迟个两代人,那也是很正常的。

  武功让大家着迷,就如同科幻迷着迷于科幻中宏大的想象力一样。但是一篇科幻如果仅仅只有关于科技关于未来的想象,这其实只是一种浅尝辄止的刺激。好的科幻往往包含着作者自身独特的思考,包含了足够深刻的人文内涵。

  在这一点上武侠也是如此,只有武功是不够的,加上一些思考和足够激励人的精神,这才是这类真正做大做强的路。

  此前的武打也被不少书评家评论,‘不知所云’‘十分鄙陋’。主要原因是因为武打没有一个足够伟光正的主旨,甚至没有主旨,行文结构松散,人物往往没有足够的理由就打作一团,让人摸不着头脑。

  读者虽然多,但和顶级的主流还是有差距的。

  然而《鸳鸯蝴蝶剑》一出,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急速膨胀的读者群让武打作者看到了面前的一片蓝海,之前的成绩做不到如此,并不是这类的前途只在这里,只是他们没有找到突破的方向而已。

  与此同时,读者喜欢上了《鸳鸯蝴蝶剑》之后就会迫不及待地寻找类似的看,找来找去也只有旧派的武打。不看,没书看,看,又觉得没意思。还是地下作者们手脚最快,小型书商一约稿,他们就写出同人,或者仿写作品来了。

  连翘的叫《鸳鸯蝴蝶剑》,他们的就能叫《明月清风刀》、《鸳鸯箭》、《蝴蝶飞刀》,甚至更直白,《鸳鸯蝴蝶剑≈ap;lt;前传≈ap;gt;》、《鸳鸯蝴蝶剑≈ap;lt;外传≈ap;gt;》等等,一时之间占据了书铺好大一块地方,还都卖的不错!

  弄得许多作者赶紧纷纷学习,研读《鸳鸯蝴蝶剑》,然后匆匆连载新,题材当然就是武侠了!

  另一个,就是在书评家们那里评价好了很多。在连翘笔下,女主董圆圆的女侠做派,重承诺、恩义,生死置之度外,人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救死扶伤、收拾恶霸,甚至捣毁为祸一方的暗黑势力也不在话下。

  这样的做派,让女主角的武功显得可爱而很有必要了。这群武林中人,有一部分被称之为‘侠’,他们并不适用武功打打杀杀,他们用来做好事!

  此时《鸳鸯蝴蝶剑》已经连载到了四个部分的第三部分完结,只剩下最后一个部分了!

  所谓第三个部分,就是所谓的‘海誓山盟’篇章,由男主角傅青城英雄救美后开始写起。女主董圆圆依旧在前面闯荡江湖,而傅青城再也没办法看她在江湖上危险地行走。只要想到有一日这个姑娘可能会被人所杀,他就忍不住握紧了手中的木剑。

  他不能接受那个姑娘的喜欢,正是因为他希望那个姑娘一生平安喜乐,无有灾祸!若是看她不小心死在江湖,他简直不敢想!

  于是他选择了在她身后跟随,她知道他在跟,只是故作不知而已,酸酸涩涩的底下,又有一些甜。他知道她知道,但还是要装作她不知道,不然的话,他的跟随又算什么?

  在这一段里连翘借鉴了一些古龙先生的写作方式,这当然不是指潇洒飘逸的文风,写意的行文,实际上就是连翘想学,也学不会啊!她借鉴的只是将推理引入武侠这一点而已。

  想当年《陆小凤传奇》和《楚留香传奇》凭借这一点,认真风靡万千读者呢!

  在当时,推理并不算新鲜东西,也不是什么主流——实际上除了东瀛,也几乎没有国家推理是主流。

  而武侠呢,虽然正是最好的时候,但写武侠的人何其多也!古龙先生固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如果没有开创性地将武侠与推理融合,恐怕古龙先生也没有后来那样高的地位。

  主要是这对当时的读者冲击很大,实在是独树一帜的写法。

  连翘也在《鸳鸯蝴蝶剑》这个部分尝试性地放进了案子——事情的起因在于董圆圆的朋友,那位之前就已经出场,堪称铁骨铮铮、光明磊落的魔教教主周易!

  周易这个人的人设是巧用反差萌的结果,明明是魔教少主,结果是一个个性比谁都磊落的人。性格是铁骨铮铮的典范,然而面对喜欢的人却最是温柔。另外,他也是情路坎坷的代表,喜欢的人是一个不会武功的官宦人家淑女。

  结局是什么呵呵,都知道了。

  好不容易娶了心爱的人,结果爱人体弱多病,任他再是武功高强,再是豪气干云,这个时候也要英雄气短。

  最开始的时候这位魔教少主和女主不打不相识也是为了给妻子‘报仇’。

  爱妻死去,一个说不上原因的原因就是江南名医不肯去魔教救治妻子,若是这位名医愿意,说不定就不会死了。然而这只是迁怒而已——人在那种困境中会迁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当时的董圆圆正好也在寻名医,于是就和魔教的人打了起来,是这样一个故事。

  而现在他再次找上门来,是有事情想要让女主帮忙。

  在此之前的一次英雄大会上,江湖上有数的头面人物,仁义无双宋大侠莫名其妙地死了。后来查来查去,竟然查到了魔教头上。

  说实在的,魔教做的事情是什么样的大家心里都有数。少主是个好人,但是他爹完全不是啊!这种事倒也正常。

  之所以少主来找女主,这是因为这件事不是魔教做的,结果栽到了魔教头上。少主他爹显然对此非常不爽,不爽的结果就是打算去搞事情——你们不是说我们魔教如何如何么,担下这个名声不能白担啊!

  可以这么说,少主来找女主想查清楚这件事,一方面确实觉得不是自家的锅自家不能背,另一方面其实是为了保护名门正派的各位。不然真的让他爹去搞事情,到时候武林又是一片腥风血雨!

  而女主呢,之前他就认识。在当时事件中女主董圆圆表现的有勇有谋,十分聪明,还顺手破过案子。说实话,少主认识的名门正派人士并不多,也就是女主还能托付这件事——至于名门正派之外的人士,就算查清楚了这件事,恐怕也不足以给魔教‘伸冤’。

  因为大家肯定会表示‘不-相-信’,一定是外道人士互相勾结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