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6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01      字数:3548
  京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城市, 这种城市在古代不多见, 在现代更是绝迹——所以对于连翘来说, 这种城市是只存在于书籍资料中的, 现实生活中根本没见过。

  这里的特殊并不是指的别的地方, 仅仅是指这座城市消费者的构成而已。

  和苏州、福州、广州等等大城市不一样,京城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整个京城的消费得以支撑, 并不是依靠城市居民中占比最大的工商业者,而是广大官员, 以及王公贵族。

  官员之类的人消费能力不错, 这是后世也有的。大城市还不明显,去到十八线小县城就能清楚地知道了,在那样的城市生活不错的最大群体就是公务员和老师,次之有销售人员。不过销售人员也只是做的好就有高工资拿, 离生活舒适就差得远了。

  但即便有这种现象,让一个现代人相信有一个城市纯粹靠公务员支撑起来, 他们能信?这是很难的, 因为这违背了一个人平常的生活常识, 这个人会本能地抗拒。

  然而现实会告诉每一个人, 很多违背常识的事情在切切实实发生。不论你多么抗拒, 事实就是事实, 它本身不会因为你的抗拒而一丝一毫的变化。

  只能说很多人是乍一听这个事情就摇头说不可能了, 并没有仔细算一笔账。仔细想想,京城这个地方有官员三千多人,听起来不多, 但要想到这三千多的官员都是正经官员,一个衙门往往还要配备比官员多得多的吏目,按照后世的算法,这也算是公务员了,只不过级别低一些而已。

  官员不是他们一个人,往往有一大家子。出身贫寒人家的,一家口,不用下人,生活的比较俭省。不过总体而言靠官员养家不成问题,其他的家庭成员不用出去做事,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家庭,

  至于出身富贵,或者做到高官位置的那就更不用提了,进的大院子,满院子的主子,仆人几十上百。依靠这个官员,所有人都是优质的消费者。

  吏目的道理也差不多,不用进行生产也能生活。在油水厚的单位能捞大钱,在清水衙门,不济也能养活自己。

  至于王公贵族们就更不用说了,想想《红楼梦》中的贾府,一大家子的人口,再加上围绕在主子身边的仆从奴婢,随便一家也能带来几百上千的人口——算账就能知道了,再底层的主子,如赵姨娘、贾环之流,身边也有三四个使唤的,至于做院子里粗活的,那就更多了。而说到牌面上的主子,如贾母、贾宝玉,身边都是几十个人,这也是没有说那些粗使的。

  而读过《红楼梦》的都应该知道,除了做细活儿的内房丫头,院子里还有的是粗使丫头、粗使媳妇,外房洒扫、粗活儿杂活儿等等,都是他们的!

  一个贾府尚且如此,京城里又何止一个贾府呢?

  从这个角度来说,京城这个城市的繁华不依托于切切实实的制造业或者商业,完全就是依靠这个城市里生活的一小撮人。除了官员、吏目、王公贵族之外,剩下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的人。

  这样的现实情况,再加上京城属于天子脚下,最是讲究,个人的力量被压缩到了极致。所以这个城市完完全全被权贵所掌握,普通人在这里根本一点浪花都翻不起来。类似连翘在苏州看到的大富商那堪比王侯的场面与气魄,这里是绝对看不到的。

  同时,也因为这些原因,这座城市是国家改革的,外界的一切变化都从这里来,但这里本身却是最守旧、最顽固的代表!

  这里运行的是旧社会的一套,同时新生的种种力量在这里被削弱到了极致,以至于无法对抗旧社会本有的东西。

  “小姐,咱们接下来去哪儿?”春儿拎着好几个包裹跟在连翘身后,走了一个下午,她的脚已经非常酸痛了。

  连翘与吴美娘来京城已经有十来日了,这十来日过的非常忙碌。一方面要找一个住的地方,适应京城的生活。另一方面还要与连家相交,现在吴美娘与连翘每三天去一次连家,给连老太太请安。有的时候其实没什么事,略说几句就告辞了,有的时候则留的久一些,会吃饭再走。

  当然了,这是因为到现在为止吴美娘与连翘还没有遇到连家有事儿。不要说过两个月有连老太太生日,就是连守信、连大太太两人中的一个过生日,那都是要上门的。不只是当日要留下来吃饭吃酒,还要住在连家——这种庆祝都是要弄的很晚的,说不定晚上还有戏班子唱堂会,不留宿几乎是不可能了。

  除了生日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可以用来庆祝的日子,只不过现在母女二人还没有遇上而已。

  这十来日里,除了去连家的日子,连翘一般陪着吴美娘去看会馆小厮推荐的房子。在这之外就是出门闲逛了这边又没有认识的朋友,不出门闲逛,实在是没有多少消遣的方式了。

  而在这没有多少的消遣方式中,算是连翘比较喜欢的一种。

  以前遗留下来的好作品已经被连翘看的差不多了,她速度快,以前积累下来的存货根本不够她消耗。如今支撑连翘的是新出来的作品,南北各位大家的出名作品自不必说,还有一些没有跳出小圈子的作品,连翘也会读。

  这里所指的没有跳出小圈子,指的就是地方性作品。譬如有的作品就是只在苏州卖,书商觉得向外地推广得不偿失,再不然就是作者本身没有太大的名气,合作的书社本就没有外地销售的资源。

  这种作品中也有非常不错的,只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所以才会成为小圈子作品的。之前连翘人在苏州,能够接触到的当然只有苏州的小圈子作品。现在人跑到京城了,这就意味着京城存在大量她没有看过的小圈子作品。

  这对于一个正在闹书荒的读者来说,完全就是打瞌睡送来了枕头!

  连翘最近就经常出来逛书店,快乐的就像是一只掉进米缸的小老鼠。只不过她也不能整日呆在家中看书,好歹是来了京城一趟,怎么能不了解了解这边。因为这个,她现在的主要消遣才是闲逛,而不是宅在会馆读

  逛了半天,连翘买的东西却并不多,至少不像某些爆买族一样,大包小包,最后甚至出现完全拿不下的情况。这不是连翘对购物有多么谨慎,纯粹是古代商品就那些,实在是支撑不起她的购物欲啊!

  很多人厚古薄今,连翘如果能回到现代肯定会对厚古薄今的专家们嗤之以鼻——抱有这种观点的人就应该扔到古代生活一段时间,只要一个月就足够他们骂娘了!

  古代有很多现代快要失传的手工艺品,古代有很多东西也很值得后世惊叹。但现实就是现代才是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古代,哪怕是历史上有名的盛世,相对于现代也毫无可比性。

  商品这一点,别看《清明上河图》画的东京汴梁商品多么的丰富,实际上对比现代就知道了,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在古代逛街,就跟一个现代城市人参加小乡镇的赶集活动一样,一开始还有一些新鲜感,后面就没有丝毫兴趣了。

  没有购物欲支撑的逛街,逛街者也更容易感受到自身身体的疲惫与痛苦。所以春儿一表现出疲惫,连翘也不坚持了,立刻道:“那边有个茶楼,咱们在那边坐会儿,顺便吃些小点心,然后买一些外头的酒菜带回去给娘!”

  在会馆里当然是不能自己做饭吃的,所以要么吃会馆里的,要么出去吃。会馆厨房出的饭菜便宜实惠,但是味道一般,所以吴美娘和连翘两人一般都是从外面酒楼叫一些饭菜。

  春儿立刻点点头,跟着连翘进了茶楼。

  茶楼生意最好的时候是中午前后——能逛茶楼的人,最多的就是闲人。这些人往往起床很迟,午前来的就是这一波。至于午后,那也是一天中最闲适的时候,客人也多。不过这是夏天,所以客人以午前那一拨为主。等到天气冷的时候,那就是午后的天下了!特别是有着暖阳的午后,点上一杯热茶,乐呵呵地听着茶馆的评书、小曲儿,美滋滋~

  这时候都接近傍晚了,正是茶楼生意惨淡的时候。连翘与春儿进来,跑堂的立刻一甩肩头的白毛巾,上前引路道:“小姐几位,是坐楼下大堂,还是做二楼包厢。”

  连翘不喜欢大堂,也不想坐包间,一下看到了二楼挨着栏杆的走廊,用屏风做隔断,隔出了很多既独立又彼此分隔的小空间。便道:“两个人,就二楼的雅座罢!”

  跑堂的连忙引路,将连翘和春儿引到了二楼那些半隔开的位置上。因为这会儿没什么人,所以连翘可以随便选位置。连翘选了个最方便看一楼大堂中间舞台表演的这时候是一个唱大鼓的女子正在表演,别说,水平还真不错!

  舒舒服服坐下,点了茶水和点心,连翘就开始饶有兴致地观察一楼的各色人等。

  连翘从苏州来,感觉到此时各地之间人的差别比现代的要大,有的时候这种差异大到了观察这种现象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这也是她特别坐在二楼雅座的原因之一,十分方便观察。

  正高高兴兴的,那个唱大鼓的女艺人下去了,换上一个拉胡琴唱小曲儿的,连翘听的出来这是一首挺欢快的小曲儿,也很适合生意场所。毕竟身世凄苦的卖唱女在别人的经营场所唱身世飘零、天道不公啥的,那也就是里而已。换成现实生活中,老板立刻就要赶人的!

  只不过这小曲儿听了头几句连翘就觉得不太对了,其中最大的不对就是小曲的唱词。因为有方言夹杂其中,又没个字幕或者歌词本啥的,所以说不清楚。但是从可以听出来的意思看,基本类似《十八摸》这样的‘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