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1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58      字数:3721
  “连小姐如今在苏州做事, 对苏州恐怕知道的比我还多, 倒是我多话了。”穿白衣的清秀男子非常客气。

  连翘摆手道:“这倒是没有的事情,我又不是苏州土生土长的,也只是知道皮毛,一点表面上的事情而已。”

  迫近年关了, 连翘也从苏州回了嘉定。对此最高兴的当然是吴美娘了,平常连翘不在家, 她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只偶尔去姐姐吴慧娘和娘家走动。连翘一回来,这个青石板小巷里的小院子,立刻热闹起来。

  其实只是多了连翘和春儿两个而已,但是为了连翘, 吴美娘一直上下张罗。今日买年菜、做腊肉, 明日叫裁缝家来做新衣服,后日还要带着连翘去亲戚家走动可不是热闹忙碌了好多!

  但是对于吴美娘来说,其余的事都比不上一件事来的重要, 那就是连翘的亲事!

  连翘翻过年去就是十七, 表面上看还有时间,但是在家长眼里就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了。更何况连翘现在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等到十七还没有个动作, 十□□的时候成婚显然就困难了。

  若是事情拖到二十岁, 这是吴美娘不愿意的。这就好比后世女孩子二十大几三十岁嫁人的越来越多,但是家长还是不会愿意看到女儿二十大几才嫁人的。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女孩子二十岁才嫁人,但这关吴美娘什么事?她想的是不能让连翘那么晚嫁人。

  念头可不能仅仅是个念头, 吴美娘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从去岁她将满嘉定门当户对人家不错的青年都搜罗到了连翘的相亲簿上,这就知道了!。今年她可是再接再厉,有找到了一些相亲的人选。

  而且和去年只看重相亲对象的能力、家庭不同,今年不怎么看家庭了,能力之外又加上了性格的要求,性格要符合连翘的要求。至于家庭差一些,只要不是家里的长子或者独子,也可以考虑一下招个赘婿。

  招赘一个女婿,这是吴美娘从前没有想过的。想当初连翘的爹一文不名,是连翘外公的小学徒,招这个女婿的时候吴家也没有让他入赘。这是因为吴美娘的爹娘很清楚,招赘很有可能后患无穷!

  一个赘婿,按照道理来说地位是最低的,能打能骂,老婆的地位可比他高——然而真的招赘,那是很伤自尊心的。或者没有招赘,还能随便差遣,毕竟本来就是岳父岳母么。但若是招赘了,稍微差遣一下,对方可能就要多想。到时候苦的不是别人,还是女儿。

  吃力不讨好!

  这是当初吴美娘爹娘的考量,也是后来吴美娘的考量。所以明明丈夫去世了,她又只有连翘一个女儿,也没有考虑过给连家招赘这条路。

  但是现在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了,吴美娘发现自己的女儿不是一般的姑娘——一般的姑娘能挣下现在偌大的名声?就算她不怎么关注、报纸那些,也知道有‘乔琏’这个人了!

  幸亏此时的报纸提及乔琏的时候很少提‘连翘’这个笔名,类似后世提起明星,凡是有艺名的,也不大提起本名。除非是对此有特意关注的,不然是不会知道的。不然,此时连翘的名字早就被亲朋知道了!

  虽说可以糊弄说是同名,但是想想‘乔琏’这个人的活动轨迹,从嘉定到苏州恐怕糊弄不住什么人。

  普通的姑娘又能赚到这许多钱?连翘现在赚到的钱大多都是自己支配。做投资,或者看到什么喜欢的东西,古董、珠宝什么的,也会买下来。但是对吴美娘这里,她常常买东西,或者送钱。

  说实话,那些东西和钱,吴美娘拿的烫手。

  实在是太多了!

  也更加理解连翘为什么要对亲戚朋友隐瞒自己的身份和工作,说实在的,如果是觉得女作者的身份有些不体面,这是不至于的。

  这就好比后世,中产阶级的家庭出了一个大明星,这有什么不体面的?拿不出手,那只是对那些真正有地位,而且作风非常老派的家庭。

  连翘当初说服吴美娘隐瞒这件事,拿出的理由是,陡然之间比亲戚朋友富有这么多,必然会招来麻烦的。借钱、打秋风的还是小事,怕的是旁人看她们孤儿寡母好欺负,想到送男丁过来‘继承家业’,再不然更恶劣一些,绑架勒索也不是不可能啊!

  这些事情都挺狗血的,连翘上辈子在各种新闻和八一八中看了不少,所以说起来有鼻子有眼的。而吴美娘也不是什么纯真少女,丈夫去世后一个人拉扯女儿,心里也是有算计的,承认连翘说得对。

  于是事情就按照连翘说的办了。

  但当时只是觉得连翘说得对,所以那样办了而已。现在不断地收钱收东西,才真实地感觉到连翘的先见之明。

  连翘手上到底有多少钱她不知道,也没有特意去问。但是家里出了连翘这样一个,她当然对作者们的收入做了一个了解——虽然外界对著名作者的收入始终雾里看花,但一个大概范围还是有圈定的。

  再加上连翘有时候在信件中的只言片语,她估计连翘手头能够几万两银子!

  这个数字算出来的时候可把吴美娘吓了一跳!她小时候吴家挺兴盛的,而嫁人之后家里也渐渐起来了,所以也没有吃过苦。吴家、连家,那都是此时典型的城市中产阶级。也就是家庭殷实,颇有富余,但是要说富贵,那确实是没有的。

  她估计娘家三个兄长,大房、三房条件好一些,家底能有一两千,二房就差一些了。这个数字并不是说存款,而是说家里所有的东西,动产不动产全都算上,得出来的家底而且这还是多算了的。

  连家的顶梁柱虽然走的早,但是当初留下的遗产颇丰,再加上吴美娘会算计,倒是更好一些——而且家里只有连翘一个孩子,所以连翘很多地方看上去都比自己的表亲们要来的优越。

  但这样的连家依旧和吴家在一个社会阶层内。

  突然说发财了,几万两银子,而且随着时间推移,钱还会越来越多。吴美娘可以想见,到时候连翘预料的那些麻烦,肯定会一点点显现出来的。

  今年年底的时候吴美娘就差不多亲眼见过一件事,更坚定了她这个想法。

  住的很近的一户人家,儿子跟人家出去跑船,也不知道得了什么机缘,总之是发财了。按照外面的传说,上万的身家是有的(根据传说总爱夸张的套路,吴美娘估计也就是大几千两银子罢!)。

  然而就是这样一件事,立刻在他们亲朋的圈子里传开了。立刻各种认识的、不认识的亲戚朋友就贴了上来,有借钱的,有要合伙一起做生意的。有说日子过不下去,求求救济的,各种名目。

  吴慧娘和这家熟悉一些,私底下对吴美娘就道:“人家认真对我说的,若不是在嘉定住了几辈子了,真想搬走,实在是受不得这些烦恼!”

  当时吴慧娘还笑谈:“这人啊也是奇怪,看不上穷鬼,对那些富裕的亲朋也不见得亲热。要想好好相处,那就得两家差不多——也不对,最好是差不多的基础上,比自己稍稍穷一些。”

  吴慧娘的经历比吴美娘复杂,日子有自己的苦楚,对人情世故有一番见地。这话说的实在又透彻,连翘回来之后吴美娘将这个话说给她听,道:“那可是真难了,要不多不少,正好稍稍穷一些。”

  “但姨妈说的极对呢!”连翘击节称赞,永远不要小看任何人,说不定人家就有一番见识。吴慧娘这个说法直指人心,准确地可怕。既有心理学的微妙,又有行为分析的精准。

  精彩!!

  总之,吴美娘已经彻底接受自家姑娘不是一般人这个情况了。这种情况下,原本不被考虑地招赘也放到了台面上——反正女强男弱已经成了很有可能的事情了,招赘又何妨呢?当然,吴美娘还是想努力一把的,能不招赘还是不要招赘。

  连翘非常认真地和吴美娘讨论那些‘有为青年’,也很诚恳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买卖不成仁义在,就算这一回相亲的事情不成,吴美娘也不会特别责怪连翘,毕竟她真的很配合很认真了。

  眼前这位穿白衣的公子姓王,家里做着一些小生意,常去苏州那边进货,所以和连翘不知不觉地就说起苏州那边的东西了。

  吴美娘对外宣称连翘是去苏州报馆做事的,虽然也有人背后嘀咕,嘉定的姑娘特意跑去苏州做事有些奇怪。但转念一想,说不定就是人家想将姑娘嫁到苏州去呢这年头很多中等人家放家里女孩子出去做事,图的不是补贴家用,而是钓个金龟婿。

  这么一想,又觉得寻常了。

  连翘和王公子聊的挺好的,感觉得到,对方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长相清秀、家境不错、脾气很好,一番交谈下来也不是不能交流的,颇为投契。

  说实在的,这到底是在古代,想要像现代一样完全的自由恋爱,以及婚后要求一夫一妻之类的,不太可能。至于保持独身,有的人能够顶得住压力但连翘不太可能。这是性格上的原因,她算不上人云亦云,但来自社会和亲朋的压力对于她来说是很有存在感的。

  所以原本在她的设想中,有一个这个王公子一样的人,差不多就能凑活着过日子了。按照这个说法,她应该高兴的回去之后和吴美娘说,就是这个了,然后皆大欢喜。

  然而事情并不是这样的,当王公子颇有风度地将她送上了马车,连翘在车上想了很多。穿越之后经历的事情零零星星浮现在眼前,所以说,她真的打算就这样了?

  吴美娘倒是很高兴,因为转头她就从联络相亲的老婶子那里听到了男方的说法,显然是非常满意的!只要连翘这里点头,他们就能接着见面。按照此时相亲的套路,见个两三次面,彼此没有改变最开始的感觉,亲事就算是确定下来了。

  接下来就是提亲、下聘、定亲之类。

  但是当吴美娘问连翘的意思的时候,连翘迟疑了。

  某一个冬日寒凉的夜晚,灯火阑珊,有一个人一直看她,认真地问她。

  “今岁我也会有许多相亲,我对家中人说有心仪的女子。若是有人追问,说你的名字好不好?”

  她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