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1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57      字数:3627
  过了中秋天气就渐渐凉了下来, 等到了九月, 暑气完全消散。这个时候天气又不会太冷, 算得上一年之内最舒服的几个时段。这时节大街上来来往往都是人,许多无所事事的整日游逛。

  这些人大多没什么正经职业, 一般做的是有钱官人身边帮衬的活计。所谓帮衬, 就是大官人宴请客人, 他们就在一旁陪客。大官人去秦楼楚馆之类的地方,他们也跟着吃吃喝喝。偶尔有什么生意上的小道消息,他们也去联络官人们,在中间做个中间人,两头吃拼缝。

  这样的人正经人是不愿与之往来的,他们风光的时候跟着大官人们吃香的喝辣的, 有什么搞不定的事情,他们一封帖子就能搞定。别看他们不起眼, 实际上连通着地方上有权力的人物。但是他们落魄的时候也是真的落魄, 前者许多外债,连一碗素面也吃不起,这是常事。

  “兄弟你算是发达了,龙头这样器重你,若是让你分管这条街,以后这边街面上就要看兄弟的脸色行事了!”一个帮衬的正在给另一个穿短打的男子敬酒。这男子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生的高大,看他的样子,是个练家子。

  此时听着帮衬这样说, 脸上也有些得意,只不过要稍微收敛一些而已。一口饮尽杯里的烧酒,笑着道:“这种事情还说不准,可不能提前说出来若是事情不成,岂不是尴尬?”

  说着又提醒了一句道:“二哥,以后别叫龙头了,得叫‘坐馆’。”

  “怎么回事?”帮衬的突然被提醒了这样一句,显然是不清楚情况了。

  穿短打的年轻人解释道:“这你就不清楚了,我们大哥如今正迷着一部市面上的,叫、叫什么来着?《江湖》,对对对,就是《江湖》!这部里头说的是咱们江湖人的事情。大哥嫌弃咱们原来的各种称呼和规矩没有来历,就学着这部里面的,重新安排了一番。咱们底下做事的还重新排了一个讲究的字辈。”

  帮衬的大惊:“竟有这样的事?哎呀,这也算是大事了,怎么能不说一声呢!咱们这些人也好上门送个礼呀!”

  短打年轻人笑着挥挥手:“可别说了,按理说这样的事是个极好捞钱的名目,就好比一家铺子换招牌,虽说没什么变化,可这也是正经的大事呢!但是我们大哥心里有些过不去——到底是因为一部起的,不好拿出去说,所以私底下安排了一番也就是了,不欲其他江湖中混的大佬晓得。”

  面子上过不去嘛~懂懂懂。

  这就像是后世一些中二少年,私底下自己房间弄成了杀马特风格都是有可能的。但是面对其他人,羞耻心就会觉醒过来。

  帮衬的笑了起来,不再多说,这些大佬的事情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他这个时候口没遮拦的,说不定就要给自己招祸。所以转移话题道:“说到这部叫《江湖》的,如今读的人也多呢,真挺有意思的,我也读。”

  短打年轻人十分好奇:“我也听说这个十分有名气,说的是咱们江湖中的事情。但是我不大识字,平常没有看的时候,也就没有读过怎么,真那样有意思?”

  消遣是一个再安全不过的话题了,帮衬的立刻道:“那自然是有意思的,说起来若是不好,你们龙头能这样?”

  这个短打年轻人说自己不识字,那是比较谦虚的说法,如今的世道,如果是穷乡僻壤当中有不识字的老农,那还差不多。像城里,大街小巷都是蒙馆,就算不为着孩子将来能看懂告示、契书,能算清楚账目,为了能找个地方圈住正顽皮的孩子,也是要送孩子去读两年书,学几个字的。

  常用字能有多少?只要上过蒙馆,不说别的,常用字总是能大概认识。

  这个穿短打的年轻人就是这样的典型,写不得几个字,也从来不动书本子的,读个却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时候听了帮衬的这样说,又想起自家大哥也这样喜爱这部,就算是投其所好,也应该读一读这的。于是转头就进了书铺,问书铺买了《江湖》所有出来的单行本。

  书铺的伙计一面给他包起来,一面道:“小爷来的赶巧了,这书实在是卖的好,拿多少货就能卖多少。小爷稍晚来一会儿,说不定就买不到了!”

  听到这样说,穿短打的年轻人只当他是吹嘘生意。不以为意道:“既然卖的这样好,为什么不多拿一些货,难道你们老板放着有钱也不会赚?”

  没想到小伙计十分认真道:“我们老板倒是想多拿一些货,只是这货也不是想拿就拿的——各家都想多拿货,书社那边印的根本不够!写这书的是一个大家,书又极好,满天下都要出货,实在是到了极限了。”

  说着小伙计朝书铺角落里一些落了灰的角落努嘴:“小爷可别不信我的话,这行当里一向就是这样,旱的能旱死,涝的能涝死。似这这样的,怎么卖也卖不够!等货也心焦。似那边那样的,拿货不过本,说不定半年也卖不出去,最后只能做旧书处理了。”

  穿短打的年轻人听住了,他是觉得这小伙计说的话有几分道理。似乎所有的行当都是这样,好的就会更好,无尽地好。坏的就会更坏,在此之前甚至不知道能坏道那个地步。

  因为这一番话,他对这部的兴趣真正高涨了起来。回到家就开始读了起来对于一个不怎么读的人来说,《江湖》这部可以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有意思的事情。

  又一个年轻人陷入了大坑

  《江湖》的风潮从苏州刮起,吹遍了江南,然后进一步蔓延天下。这个时候的连翘并不是发《神仙书》之前的连翘,更不是《海上归来记》时的连翘了。哪怕是在北边也有她的名字流传。

  可不要小看这种名字的流传,作为一个非本地活动的作者,一个作者出书能不能被当地接受,很大程度上就要看名气了。如果名气不够,本地是不会冒风险接收他的作品的。之前东华书社已经在尝试和京城的大书社合作,销售连翘的了。然而由于之前的名气还不够,所以只能叫做尝试性地合作。

  也就是说,对方愿意让连翘的走自己的渠道销售,但是他们不会在这件事上分配其他的资源。

  而经过了几部的积累,‘乔琏’这个名字在北方各个城市也有了自己的名气。而且这个名气分基础非常牢靠,并不是虚浮的那种。这些名气大多数是读者真喜欢她以前的那些而形成的,当她再出的时候往往很容易变成销售量。

  也因为这个,《江湖》出来的时候,北边合作的书社也愿意加大宣传力度,并且同步销售了。

  在这种情况下,‘乔琏’这个名字的荣光来到了新的巅峰。在此之前,连翘虽然已经晋升到了大神,但是和许文华这种大神是有差距的。哪怕在江南地区的影响力已经可以拼一拼了,但放眼天下,又是多有不如的。

  而从现在的趋势看,等到《江湖》完结,这种差距就会进一步缩小。

  其实这也是连翘出名时间太短了!仔细算算,因为她的质量够高,基本上本本都能当作代表作,代表作可不少了!要是换成别的作者,有这些代表作的时候往往已经是全国范围内都极有影响的大神了。

  但是换成是连翘,她从发表第一篇文字到如今只是接近三年而已!这个时候的传播条件又比较差,名气的发酵也是需要时间的啊!

  《江湖》是一部冒险类的,里面提及的很多都是下九流的行当,市井生活娓娓道来。对于生活好一些的人来说,看的是新鲜,看的是冒险,这已经足够精彩了。对于底层生活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有亲切感的。

  是的,连翘并没有完全写实。因为这种东西就是这样的,他来源于生活,却必须高于生活,简而言之,比生活精彩不然何必看呢?

  但是,即便是没有完全写实,书中的世界很多细节还是竭力描摹了他们生活的浮光掠影。

  千金之子不坐垂堂,那些生活无忧的人有的时候并不能体会中一些人物的无奈与悲情。而底层生活着的人会懂得生活的重担能压垮一个人,为了活下去,为了活的体面,很多人不得已走上了邪路。

  别的地方都没有给他们机会,而光明之外,阴影之内,这里给了出路,至少是活下去,出人头地的出路——即使这个‘出人头地’让很多人不齿。

  “我本想做个好人的,但是当年谁给我机会呢?”主人公一行人破了大佬被杀的案子,被人追杀总算停止了,也不用再亡命天涯。这个时候和道上一位真正的大佬促膝长谈,这位大佬最后说了这样的话。

  “至于现在,已经不能回头了。”

  故事里说到灰色世界里那些人如何艰难求生,夹杂在其中充当亮色的,除了主人公一行人之间惯常的插科打诨,就是那些兄弟情义了。

  就像是大量港台黑帮电影中总是会描绘的主题一样,兄弟情总是逃不开的。混江湖,义字当头么!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加让人热血沸腾?

  这些混江湖的,有些人浑浑噩噩,有些人却是难得清醒。前者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进入这个世界,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跟着别人不知不觉就进来了。相对来说,前者要幸福一些,因为后者的清醒带不来什么不同,只是因为清醒,所以更加痛苦而已。

  然而无论是浑浑噩噩的,还是难得清醒的,这些人到了关键时刻都是能为了兄弟挡刀的人——或许有的人认为这是身处那个环境中被洗脑了,热血一上头,往往就能做出不太符合常理的事情。一旦脱离了那个环境,便再也不会那样了。

  这话或许是对的,但也正是因为此,所以那个能够让人热血上头,充满着男子汉痛快、热烈、血汗泪、酒肉,以及浪漫主义的世界,这才会让人血脉喷张、激情澎湃!

  作者有话要说:  稍后还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