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0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57      字数:3954
  除了塑造出一打富有魅力的角色外, 《江湖》的成功之处就是剧情了。应该说, 凡是有所成就的, 剧情总不会差,只不过在这上面《江湖》做的超出一般的出色, 实在是太成功了。

  这其实也是由的性质决定的, 一开始连翘写《江湖》, 就定位为冒险类的,这类基本上都是强剧情的。而且考虑到这类强剧情的在古代非常不常见,这也是要为剧情加分的——一个常见的剧情和一个少见的剧情,在剧情同样很牛的前提下,当然是后者的评价更高。

  男主角魏师道和男二号组成主角团,然后在第一次做生意的路上遇到了小偷团伙。在这一段剧情里整个盗贼行业的内幕进行了起底, 与此同时,女主人公出场了。

  女主人公并不是小偷集团的人, 她需要填补的其实是男主角和男二号所缺乏的武力。简而言之, 她是从小被批命格克亲人,然后被送到山中修行的小姑娘。人很单纯,不会使心眼儿,而且武力值赛高!

  她因为曾经得到带孙子看病的老人的帮助,饿肚子的时候吃了一顿饭,心中感念一饭之恩。所以知道老人家钱没了之后,后来也追了出来。

  一开始并不知道男主人公和男二号是帮助了老人,还以为这也是坏人,还要动手来着。不过不打不相识, 经过这么一遭,两方都算是互相认识了。女主角知道了男一男二是‘好人’,魏师道和男二号也知道了女主角心地善良靠得住,还有一身好功夫。

  其实这里也是对时下女性人物的一种突破,此时的中虽然已经出现了与文弱书生男子相对应的强健侠客女子,武打中甚至还不少!世情也有类似《儿女英雄传》中女主角是这样。

  但这种人物往往本身属于女性身份的诸多特征并没有被抹消,以《儿女英雄传》中女主角的经历为例。她本身是一等一的女侠,作品中对她的描述完全是超出时代的。但是她本身是贵族家庭的女儿,所以除了因为行走江湖多了一些见识,很多时候她依旧保留了那个时代女子的一些特征。

  至于后期,她嫁给男主角之后甚至回归了贵族妇女的生活,丝毫没有前半段的品格,成为封建时代女性的一员,那就更不用说了!

  在这一点上,连翘在《江湖》中塑造的女主角显然走的更远。她塑造的女主角兼有之前这类女性角色的武力、外貌、侠义心肠,但是她并没有水晶心肝玻璃肚肠。比方来说,这类型的女性角色此前都是‘黄蓉’一样,而到了连翘的《江湖》,就是一个郭靖核心配上黄蓉的其他条件了。

  呆呆的、笨笨的。

  这会让读者不喜欢吗?并不会,有的时候还真就偏爱这种!

  黄蓉机灵古怪惹人喜爱不假,但很多男人见到她,往往从智力、武力等诸多方面被她完全压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人都羡慕郭靖可以和黄蓉共度一生。但设身处地地想想,不见得每一个人都想成为黄蓉的郭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女主角笨一点反而比较受欢迎——当然了,这个笨需要在限度范围之类,必须要让人感受到其可爱。如果真的因为这种呆笨惹来各种麻烦,那就不是可爱,而是可恨了。

  对于男性读者来说,稍稍呆一点儿的女性角色更加‘弱势’,他们面对的时候也更加自信和有勇气,甚至会让他们觉得可爱只要作者能够写出那种可爱。对于女读者来说也是一样的,毕竟如同黄蓉一样聪明的女郎还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女子都是普通人。

  相比之下黄蓉并不能让广大女青年有代入感,呆一点笨一点平凡一点,这才能让大家觉得亲切。想想后世大量的电视剧中出现的女主角形象,心里还没有一点逼数吗?

  这一场风波之后男一男二拉女主入伙,包她吃住,给些月钱,算是请了一个打手、护卫。虽然请一个女孩子做这些怪怪的,但他们本就是江湖儿女,不拘小节,也没有谁觉得这样有哪里不对。

  集齐了主角三人团,就可以进入下一个单元的故事了。

  接下来正式进入黑道故事这一块的剧情连翘非常慎重,虽然打听来了如今的黑帮是如何运作的,但是她基本没有按照现实地写,现实的东西她只保留了一个空壳子,剩下的都是她的艺术化加工。

  事情她知道是知道,但是真的不敢写,写了之后要是出什么事,那就糟糕了!

  而那些不能写的内容,她就用了后世电影和中的东西做填充。

  后世的资讯多发达啊,所以他们都知道了港台黑帮、意大利黑手党、南美杀手、日本黑社会、美国黑道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灰色一面,而诞生出相应的组织,又因为具体环境的不同,有了一定的差别。

  港台黑帮知道的最多,因为那时候的港台电影说这个的很多。哪怕是完全不懂这些的恐怕也学到了一些名词,坐馆、揸数、双花红棍、山主、白纸扇之类的,内部如何运行的,文艺作品更是侧面描写不少。光是根据这个,连翘都能编织出一个绚烂江湖了,何况远远不止。

  港台黑帮只不过是众多风景中的一种而已,在主角团因为经商的原因游历天下,和各种各样黑帮打交道的过程中,港台黑帮作为黑帮的一种,成为连翘笔下某个地方的黑帮模式。至于去到其他的地方,自然有别的样子。

  这个篇章的故事起源于主人公一行人卷入了一场帮派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中间死了人,死了重要的大佬。不论他们愿意不愿意,他们都被动地和这个世界真正的‘黑社会’有了深入的接触。

  在此之前,哪怕是盗墓之类的活动,那也只能称得上是与黑道世界相关联的活动俗话说‘下九流是一家’嘛,所以笼统地说。而现在,确确实实进入了之前只是徘徊在外围的世界呢!

  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一行人被迫亡命天涯,中间有惊险刺激,有九死一生,还有破案解谜,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n多的动作戏,是不折不扣的冒险当然了,还有暗生情愫。

  最后主人公破掉了之前大佬死掉的疑案,在这个过程中连翘用上了自己写推理的功底。可别说,这个时候少见推理,连翘又写的与时下不同,确实让读者看的酣畅淋漓!

  一边是动作戏干脆利落,另一边则是男主魏师道秀智商。来了一场智力戏,最后的恍然大悟也仿佛带着大脑高速运转后的爽快。

  在这一段剧情里,所有的读者算是见识了好几种黑帮运行的模式,说实话,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黑帮是这样的!

  后世的普通人大概能够知道,所谓黑帮,其实一开始都是苦命人,不是过不下去了,谁会做这个?只不过在后来的逐渐发展变化中一切变了味道。

  所谓黑帮,最开始往往是青壮年男子结成的、以团结起来保护自身为目的的团体。类似古代的漕帮、盐丁、码头搬运工这些,他们没有结成一股力量的时候往往受人欺辱,后来发现绑在一起之后别的人就不敢欺负了,于是这就有了组织。

  还有另一种更加严密的黑帮,往往与王朝更替、宗教信仰挂钩。譬如连翘上辈子整个清朝都在活动的‘反清复明’活动,这一类活动催生出了比一般秘密结社更有组织的团体,并且使之迅速形成战斗力。

  毕竟一般团结起来的组织一开始的打算也不似乎形成战斗力,只是懵懵懂懂被推着向前,不知道怎么回事,最后就变成了那个样子。而这类本身就目的明确的结社不同,从一开始他们就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只是一直向目的地走去而已。

  至于宗教信仰,最典型的大概就是‘白莲教’了。之所以两者放在一起说,这是因为与宗教信仰挂钩,最后十有八九也是要和‘造反’之类的活动联系到一起的。

  这些吸引穷苦人信教的举动往往就是将这些活不下去的人绑到了一起,最后的目的么若是太平年景,这些‘白莲教’们当然是引而不发,可若是遇到个什么危难,譬如地方上遭灾了,国家弱了,就自然有人跳出来搞事情。

  黑帮往往是这样来的,这对于现代人来说算不上什么秘密,但对于此时的读者,甚至帮派中人自己,都算是解疑了。

  这些来历让读者们怔然思索,同时他们内部那种严密的机构,以及多种不同的运行方式也刷新着读者的认识。原来他们认定中的大老粗、亡命之徒,在正常生活中是这样的!

  他们不是草台班子,不是沐猴而冠虽说看起来还是充满了草莽气,但经过上百年打磨出来的规矩,积淀出来的种种讲究,终究还是显现出了时光的力量。读者读来,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强大浑厚的气度。

  黑帮篇是《江湖》连载以来前后绵延地最长的一个篇章了,不过这是值得的,因为这确实是足够重要的篇章。在这个篇章里各种各样的大佬和底层小人物粉墨登场,如果说之前主人公们接触到的所谓‘黑道’,还有一些遮遮掩掩的感觉,只能算是同在下九流,打个擦边球而已。

  到了‘黑帮篇’,身为作者的连翘彻底地放飞了自我。此前没有提及、不想提及的问题全都浮出了水面——这里连翘借鉴了一点儿韩国黑帮电影的风格,不同于港台黑帮片的迷离浪漫,那是一种现实的存在。

  没有太多的煽情,也没有太多了不起的大事。种种没那么丑恶的丑恶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看场子、要债、对付仇家通通不是传奇中会安排的事情,因为太普通了。但是实际上,这就是真实黑帮的日常。

  连翘下死力气描述了一次黑帮要债的过程,对于真的拿不出钱来的债务人他们也不能姑息。因为黑帮很清楚,如果因为这个债务人真的拿不出钱来就放过他,以后的业务就不用做了。所以哪怕是杀鸡儆猴,对于那些真的拿不出钱来的人也得做出‘处理’。

  这里的‘处理’就是真的处理,不带一点儿感情色彩的。

  连翘从负责讨债的底层黑帮的准备写起,写出了整个讨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债务者并没有被看成是一个人,他被肆意物化——所有讨债者都成了理所当然的加害者,并不觉得对一个债务者做出这样的事有什么了不起的。

  当连翘描写一个隔着一丈不到的距离就能见到阳光的巷子,在光明与阴暗如此接近又如此遥远的地方。债务者仿佛死狗一样被打了一顿,讨债的人将一封针对其他人的警告书用一把匕首钉在了债务者的胸口,一下没有扎好,于是小心地扶着匕首再扎了一次——仿佛是平常在家里钉挂画的钉子一样。

  描写的太过漫不经心了,这当然是作者故意为之的漫不经心。这种漫不经心让读者读这一段的时候确实感受到了刻骨的凉意那个离着光明不到一丈距离的世界,遥远又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