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3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54      字数:3627
  现代的经济体量是肯定要大于古代的, 但是在古代很多生意利率要比现代高。这是因为相对于现代,古代做生意的竞争烈度要低一些,更容易形成范围内的垄断。另外, 也和经济发展不够,市场上面处于卖方市场有关。

  所以在连翘的印象中很多生意利润率让她这个现代人咋舌不过即便是这样, 这些生意中也有一些生意的利润堪称天花板——除开某些走私、完全垄断生意外, 普遍性比较大的生意中,当铺、高利贷已经算是到顶了。

  忽然有一个生意说是比高利贷还要高, 连翘首先想到的就是有问题。

  这大概是一个来自金融诈骗颇多的时代的女孩,正常的第一反应。到连翘那个时代,金融业发达,网络发达,种种因素都为各类诈骗提供了支撑。原本还需要门槛的骗局,到了那个时候已经非常简单了。

  困难的只不过是那时候的人不容易上当而已,不过这世上总是不少傻子的。再者说了, 人也越来越多,就算傻子的比例降低,傻子的总数也不会让骗子觉得不够用。

  “这个人这个人您给我详细说说!”

  听连翘对这件事有兴趣, 丁一新就给她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这个事情。原来这件事三四个月前就开始了, 只不过当时规模小, 连翘又主要收集的是票券的消息, 对票券的经纪并不怎么关注,所以竟一直不知道。

  当时有一位年轻股票经纪小范围内宣传他能保证半年内有五成利,如果金主愿意投钱给他, 他甚至可以签订合约。半年给足五成利,或者一个月给出半成利——无论哪一个都是巨大的诱惑,话说有哪个经纪愿意做出签订合约的承诺的?

  一开始的时候一些生性小心谨慎的人非常迟疑,因为这个利润实在是太反常了,姓李的那个经纪也不肯解释,只是神神秘秘说自己有自己的办法。但一些热爱投机的人心动了,觉得这个人或许有一些自己的关系在那些大商家,所以敢保证投资稳赚不亏。于是尝试着投了比较少的钱,并且订立了每个月半成利的合约。

  一个月之后所有金主都拿到了半成利润,与此同时他们也可以将本金拿回。但是这个时候已经初步建立信任关系的人怎么可能会将本金拿回?他们又尝试性地增加了自己的本金,甚至一些本来在观望的人也加入进来。

  一开始的时候信任是薄弱的,但随着三四个月连续拿到利润,这种信任越来越多,量变引起质变。最近大量玩票券的人,不论是丁一新、连翘这样小有资本的,还是那种只拿几十两银子参与的小散户,都奔着这位李经纪去,求着他收下钱。

  有的依旧投那种一个月分一次利的,有的胆子大起来,已经投那种半年拿五成利的了。而且这种胆子大的往往还出手阔绰,属于金主中钱比较多的!

  丁一新感慨地摇了摇头:“我原本还觉得这件事有古怪,毕竟半年五成利还是太骇人了一些。但是看连小姐你的手段,又觉得事情还真有可能是真的——若不是亲眼看到连小姐你的手段,我也不会相信有人能做到这般或许那位李经纪真有大背景。”

  连翘皱着眉头,脑子转的很快,最终缓缓地摇头:“不对,这不对!”

  “什么?”丁一新微微怔住。

  连翘猛然站起身来:“那个什么李经纪,不对劲!”

  连翘相比起这个时代的人,因为是站在后来者的角度,所以看的清楚的多。此时的票券和其他投资可以做到半年五成利吗?可以!当然可以。但是那得是在种种极端条件下,这才能完成的。

  实际上,随着资本越来越厚,这个目的也会越来越难,极端条件之下都会变得不能达成半年五成利——合法赚大钱的生意总归是有限的,资本达到现在积累的程度,根本没有多少好生意还剩下了,硬逼着只能退而求其次做其他不那么赚钱的投资。

  连翘想到这里面掺活的资金体量,觉得脑子都疼了,毫不犹豫地往外走。许文华想也不想追了出去,他直觉连翘是要去干大事的,虽然不知道是干什么大事,但追上去一起简直是想也不用想的事情。

  丁一新愣了愣,稍迟一些也反应过来,立刻跟了上去。

  虽然不知道是干什么,丁一新还是赶紧指着自己的马车:“连小姐要用车,就用我的罢!”

  连翘点了点头,上了车。

  丁一新的马车很宽敞,后头许文华和丁一新上来也不显得拥挤。丁一新想询问到底是什么事,连翘却只是咬着指甲焦躁道:“我不知道我只希望这件事是假的,不管怎么样,待会儿再说——车赶到知府衙门!”

  听说是知府衙门,丁一新更加惊讶了,就连之前一直没什么脸色变化的许文华也紧紧的皱起了眉头。

  连翘在知府衙门是认识人的,三班六房有家里的故交,平常都有拜访。不过今日连翘并不来找他们,而是找当初来找过自己,又因为甲骨文之事和自己见过面的知府幕僚谢归尘。

  有钱能通神,给了门子钱,立刻就有人进去知会谢归尘有一位连翘姑娘来找。连翘的名字在谢归尘那里还是有分量的,于是三人非常顺利地见到了谢归尘。

  “谢师爷,这件事虽没有查清楚,但我心中有八分把握——我实在没时间去查,怕事情查清楚之前就出现变故,也是怕打草惊蛇。”

  “这件事关联到的人、财实在太多,即便最后是我闹了个乌龙,我也得说!”

  说着连翘深吸一口气,郑重道:“最近出没在票券市场那边有一位李经纪,不知道谢师爷知道不知道”

  连翘听到这位的事迹,首先不是想到了巴菲特老爷,而是想到了‘庞氏骗局’。

  1919年的时候一个名叫庞兹的美国意大利裔投机商宣称他能够在三个月内给投资人带来40的利润,这个利润让很多人怀疑的同时,又让很多人忍不住去尝试。当他真的开始兑现允诺的利润的时候,人们疯狂了!

  许多人将钱交给他,最终投资者在七个月的时候达到三万。

  然后在一年的时候,人们识破了这个骗局。实际上如果这个庞兹能够做到不那么贪心,不那么执迷不悟,收手之后带着钱悄悄离开美国,或许带来的危害会更大——如果计划周密的话,在那个年代是能够做到的。

  庞氏骗局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用后来投资者的钱弥补先投资的那些人的利润。只要不断有新的傻子进场,这个骗局就能够一直维持下去,直到账面数字越来越大,整个崩溃掉。典型的拆了东墙补西墙,说不上有多高明,只不过当时的人没有见过,所以一开始没能识破而已。

  话又说回来了,即便是连翘穿越之前的时代,其实有很多骗局基本上也就是‘庞氏骗局’这种。只不过外面披上了一层复杂的外衣,而且具体操作上面精细一些。然而追究本质核心,其实是一样的。也就是这样的骗局,在她那个时代还不是有的是人上当受骗?

  当连翘将自己的怀疑说出,并且指出对方的操作手法。谢归尘当即一拍桌子:“正是这样了!”

  其实这个李经纪身上的疑点实在是太多了,他说的投资基本上是保密的,票券交易那边并没有太多的记录。有人就说他有自己的门路,怎么能告诉别人呢?但是谢归尘一想就明白了,真有那样的门路一开始就能纠集一大帮有钱人了,做什么费老大的劲儿收了那许多散户?

  是的,现在整个市面上真正的有钱人大多还能保持冷静,毕竟真正的有钱人要么是富一代,要么是富二代,见识可比一般的泥腿子强。事出反常即有妖,往往不会下场,或者下场了,投的钱也不多。

  正在投钱给那个李经纪的还就是最穷苦的一些人,再就是中产阶级,平常玩玩票券算是乐趣的那些。一开始的时候是后者比较多,而到了市面疯狂起来,就是前者比较多了。

  穷苦人哪有钱玩票券,一开始都不知道有这号人。还是李经纪的名声渐渐大起来了,他们才有所耳闻的。穷苦人的日子难熬,受限于家庭条件,往往见识也少。这时候听说有一个这样就能轻松赚钱的方法,很多都动心了。

  一开始只有几家人家借遍了亲朋打算孤注一掷赌一赌,当最开始的几家人家赚到了利润,一切都不同了。应该说在这些人中间的连锁反应要比在中产阶级中还要剧烈!没办法,他们是被生活逼的太惨了。

  这其中很多人没有钱,找亲朋也借不到——亲朋也大多穷苦,而且这时候亲朋也会想着投钱。于是找当铺抵押所有能够抵押的东西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如果真的是骗局,弄到最后这个李经纪,以及他那个团伙的人卷款逃跑,恐怕苏州城都要乱起来!

  要知道根据最新的消息,有五万人参与其中了,这其中恐怕有三四万是穷到一无所有的。一旦投出去的钱收不回来,这些人要么去冲击官府,要么去排队跳苏州河!

  明白这件事严重性的谢归尘丢下一句‘连姑娘,还有两位先生,在在衙门里呆着。我这就去与府尊说这件事’,然后人就走了。行动之间十分仓促,似乎一秒钟都不能耽搁。

  许文华皱着眉头:“让我们留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信不过我们吗?”

  丁一新这时候已经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了,安抚了许文华几句:“那位谢师爷恐怕不是怕你我泄露出去,而是怕事情不到尘埃落定,我们遭逢意外!”

  谁知道那些人到底有多少同党,要是把人全部抓干净之前有漏网之鱼报复怎么办?

  说着两人忍不住看向临窗站着的连翘,小姑娘似乎因为刚才的事情有些心不在焉。丁一新是惊讶,虽然早就知道连翘聪明,但是她反应这样快,真的能做出大事,这依旧是惊讶的。

  至于许文华,看了连翘一眼,觉得多看一眼也怦然心动迅速地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