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2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54      字数:3590
  梅雨季节一过, 就算是进入夏天了。苏州虽然是水乡,可是夏天依旧是非常难熬的。蝉鸣声不住,屋子外面像是要烧起来一样, 而躲在屋子里的人绝对不出去。只是初夏而已,已经非常可怕了。

  连翘住的是河房, 现在又只是初夏而已, 所以还算是扛得住。要是再热一些再热一些就只能大量用冰了!作为一个穿越之前夏天靠空调续命的少女,连翘充分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过过了现代舒适生活,在古代这个世界里,即使是当一个有钱人,也不会觉得开心啊

  “这就是你整日都不肯出门的原因?”许文华冷笑一声。

  连翘表示完全不懂他为什么这个脸色:“日头这样大难道不是大事?热起来多难熬你不知道么?”

  前两天许文华办聚会,连翘没有去。如果是在他家里办的,连翘肯定是跑不脱,毕竟就几步路的事儿。关键是他是在大茶楼里办的, 连翘在家里躲日头,决计不肯出门的。

  连翘将手放在许文华的手旁边:“看见了没有,我是个女子!白一些才好看呢!日日跑来跑去, 晒一会儿就该红了, 等到红色一褪, 就得黑一层!”

  徐文华的皮肤在男子中间已经算白的了, 但是和连翘的一比,那还是活生生地黑了两个度——这种女子对外貌的执念,还真是一个强大的理由啊!就连许文华也被憋住了。半晌才悻悻道:“女人就是麻烦!”

  连翘哼了一声, 不和他计较。

  旁边围观了整个过程的丁一新快要笑死了,走远了才对王思齐道:“文华真是一个极聪明又极愚笨的,平常在别处倒是精明,这时候怎么成了个蠢的?将来可怎么办啊!”

  丁一新说的隐晦,让他直白一些说的话,现在脑子里进的水,都是日后眼睛里流的泪!

  王思齐摊摊手,似乎是觉得丁一新有些少见多怪:“这算什么,前些日子他许文华更好笑的事情不知道做过多少!唯一聪明的地方是知道整日围着人家小姑娘打转,这样旁的人就不好意思靠的太近了哼哼,不然早就有他着急的了。”

  丁一新摸了摸下巴,忽然不怀好意起来:“既然是这样,我靠上去就是了我就是想看看文华到底会怎么着急!”

  看着丁一新光明正大地坐在了连翘的另一边,王思齐也学着他的样子摸了摸下巴。心里跟明镜一样——丁一新这人看着是个老好人,平日里也大都符合一个老好人的样子,但一旦促狭起来,也是鲜有对手的。

  丁一新这样捉弄许文华也不全是因为许文华很有意思,也是因为他确实挺喜欢连翘的。聪明人总是喜欢和聪明人交流,遇到一个愚笨的,那真是鸡同鸭讲,抛媚眼给瞎子看。而聪明人就不同了,说了上句人家就能接下句,不用说完就心领神会。

  简直轻松愉快。

  更有意思的是,连翘会思考很多很深的东西,不论是非常实在的经济民生、政治风向,还是显得非常虚的‘道’、哲思这些。和她说这种的时候她是真的完全了解,并且往往能说出相应的见地。

  诗词歌赋之类的很多‘才女’都能说,但是能说这些的,实在没有几个人了。

  “之前连小姐建议我买‘湖州皇庄竹木’来着,我心里虽然信服,但却是胆子小了一些,只吃了三千两银子的。若是大气一些,买个三万两,赚的就要翻十倍啊!”丁一新说起来之前苏州票券市场里买票券的事情。

  当时他惊异地发现连翘在那里有一个小房间。

  票券市场有一个小房间并不难,丁一新自己也有,等到他回益州的时候,这小房间就借给别人使用。

  按照规定,只要证明自己投入票券市场的钱超过一万两就能自动申请一个小房间。拥有这个小房间之后,入仓平仓都能优先办理,并且还有票券市场主动提供的市场动向——这个东西虽然注意收集资料,自己也能做,但是有人家帮忙做了,这也省事儿了。

  一万两银子对于这个时代的顶级富豪来说只能算一笔小钱,但对于普通人家已经是一笔巨款了。就算是中等的中产阶级,全部家当加起来也是不值这个数的。他们这些当红知名的作者虽然赚钱,但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一点小钱玩玩也就罢了,出手上万两银子?这实在是少见的。

  而且在他的印象中连翘入行不过两年多一点,就算红的早,每本书都赚钱,一万两相对身价来说也不是个小数字了再说了相比起更享受票券市场中仿佛赌博一样乐趣的男子,女孩子本身也应该更喜好安稳?

  见到连翘才知道什么叫做打脸,她平常并不经常去票券市场的小房间,只让家里人来拿说明动向的小报。她手里除了几样非常稳妥,适合长线持有的票券。其他的票券都是来了之后短线操作,来的时候买,走的时候卖。或者走的时候买,第二天顺脚过来卖掉。

  相比起长线,大多数情况下短线是更考验能力的!算是一个‘老股民’的丁一新心里很清楚。而就在他的旁观下,连翘不受干扰地进行操作,每次都能进行四五笔交易,而且几乎每一笔都是赚钱的!

  对于连翘的能力他这才算是真的信服了,偶尔还会向她咨询一下自己买什么票券好。两人并不像一般的金主和经纪之间订立和约,但是丁一新一旦赚了钱,就会立刻给连翘转一成的‘佣金’。这个比例的佣金算是很高的,只有最顶级的经纪可以拿到,而丁一新一点也不怀疑连翘就是那个最顶级的!

  连翘能怎么想她根本什么都没想。说到底,不是她眼光有多好,只不过她有着后世股市的一些常识,通过现有的资料进行分析——其实现在的‘股民’们也在做,面对票券的涨跌,他们也有一些理性分析判断,但是相对于后世的综合分析、成体系地分析,甚至数学的应用,肯定是不如的。

  甚至对于同一条情报,古今都有不同的看法呢!有一次连翘见到利好,真是撸起袖子就要上。但是旁人一个个都恐惧的很,只剩下断尾求生的本能。只能说,时代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代沟了。

  连翘对丁一新的‘贪心’不置可否:“不行的,竹木,还只是湖州皇庄的竹木,盘子实在是太小了,三千两银子还能勉强压的住,三万两银子下去,整个盘子都得砸塌掉——说实话三千两都已经很惊险了,我还以为你会知道不能投太多的。”

  就像后世玩期货,石油这种大盘,无论多少钱放进去都吃得下。但是如果换成是弱一些的盘子,不说太弱的花生、咖啡之类的农产品,就说铜,一口气砸下太多钱也容易一下将价格打穿!

  一旦进入其中,不止要考虑到外部的影响,也得想到自己这笔钱会不会有影响(当然了,钱少的话就不用想了,需要考虑这种事情的,怎么也得是一个大财团级别了。

  但是这是在古代,各种产品和资源本来就分散,做成票券的话盘子大都小的可怜。三万两银子,这已经能决定很多东西了。

  丁一新也明白这个道理,现在说这些只是玩笑话而已。实际上下了三千两已经是很有风险的了,只不过他喜欢这种玩法而已。之所以现在还特意拿来玩笑,那是因为在其他人都抛弃这个的时候,连翘却逆流而上,偏偏选中了这一家的票券。

  “几回连小姐的做法都让旁人惊诧,神也鬼也?连小姐能不能透露一些经验之谈,哪怕就一句话也成啊!”丁一新比连翘大了一辈,行内也是大前辈,这时候却非常殷勤地给连翘倒茶、剥花生。

  正在另一边敲核桃的许文华怒目而视,不爽道:“剥那么多花生做什么,吃多了花生伤舌头呢!”

  然而两个当事人并不想理他,连翘只是享受了一番业内第一人的殷勤,好好摆了一回谱。总算松口道:“能有什么想法?算了许多东西复杂了一些,三言两语根本说不清楚,只说一样。”

  丁一新眼里兴味更浓,连翘非常不要脸地拿来主义了一下:“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盗用了股神老爷子的名言,连翘还是有一些小心虚的。不过很快她就摆正了心态——这句话并不是单纯为了装逼,她是真的理解了这句话,并且依靠这句话赚钱。

  在穿越前她知道这句话,但是她将这句话当成是‘心灵鸡汤’一样的玩意儿。或许有一些道理,但是想要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并且依靠这个赚到钱,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或者这就是成功人士的装逼反正他们说出来的话大家都会解释出一番道理。

  实际上世界发展到那时候,已经很少有什么道理是新鲜论调了。道理他们都知道,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但是穿越之后,在苏州玩票券的这两三个月,她改变了看法,或者说她理解了这一句‘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不是股神老爷子玩高深,而是他所看到的东西与普通人看到的东西,就像是现在连翘看到的东西和这个时代的人看到的东西一样差异巨大。

  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了,还指望做出一样的选择?

  丁一新嘴里默念了几遍‘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忍不住击节称赞:“连小姐只这一句,已经将所有玩票券的人比了下去,光是格局就全然不同!”

  说着他赞叹了好一会儿,笑着道:“若不是我舍不得连小姐写本子上的才华,都想拉你做个票券经纪了。话说如今做票券经纪的人也多,他们到底比一般人了解行市。相比什么都不知道瞎赌,还不如交与他们帮忙呢有一个姓李的经纪你知不知道,说是半年内能有五成的利,嗐!这都超过高利贷赚的了!”

  连翘听到这话忍不住皱眉:“这个人这个人您给我详细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