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2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52      字数:3584
  “春儿姐, 这些, 还有这些收到哪里?”一个扎着丫髻的小姑娘指着桌上几个锦盒问春儿该如何处理。

  春儿一见便道:“那是唐公子和朱公子送的乔迁礼物, 你先启开, 看看是什么东西, 记在账单上, 然后再按照类别存放。用得着的就使用, 用不着的就先存入库房!”

  扎着丫髻的小姑娘脸色一红,低声道:“春儿姐,我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并几个数字。”

  春儿这才想起来这个小丫头是家里刚买的,穷苦人家出身, 不识字也是常理。于是摇摇头道:“你替我送甜汤给小姐,我来做这些罢!”

  小丫头得了这个吩咐,欢喜地应了一声,然后就踩着木制的楼梯往三楼去了。

  连翘和春儿几天前从明月坊搬出来——搬家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此之前多多少少要将新买的三层楼河房修整一番,加上一些自家习惯的改造。等到差不多了,这才在几天前搬进来。

  这种买房置产的事情当然是大事, 远在嘉定的吴美娘甚至为此来了一趟苏州!对于连翘收的‘龙骨’能换到这样的好房子她是非常赞赏的, 这种赞赏甚至超过了连翘写得来大笔收入之后的认可。

  重点可能不是在于钱的多少, 而是古人对于房产地产这种不动产的崇拜!

  不过吴美娘也并没有因此在苏州呆多久, 她主要就是看看房子怎么样,又在哪一个地段。然后就是替连翘买了三个使唤的人连翘身为一个现代人,不要说对于动不动就买卖人口非常的不适应, 就是雇佣仆佣也是很难转过弯来的。

  毕竟现代的人工贵,有钱人家里很多也就是一个保姆、一个司机而已。她现在身边有春儿照顾,很多事情她都能自己做,哪里用得着再买人!

  然而这件事她说话并不管用,吴美娘说需要就需要!

  连翘既不能和整个社会的蓄奴风气做斗争,也不可能和吴美娘对着干,所以只能接受这件事。

  不过站在吴美娘的角度,买几个人是很有必要的!吴美娘并不是没有见识的女子,早些年随着丈夫在苏州过日子的时候,家里也使唤着好几个人,不是非要那许多人,只不过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场面罢了。

  她给连翘买的三个人,一个是个三四十岁的妇人,正是力气大能做事的时候,以后连翘这边有什么粗活重活就不用发愁了。不然连翘和春儿两个小姑娘,有许多事情实在做不来。

  还有一个小丫头名唤晚秋——吴美娘这取名的习惯一直就没有变,春儿、冬儿、晚秋

  晚秋是个才扎丫髻的十二三岁小姑娘,能做事了,跟着春儿做房内的细活儿,正好协助她!

  最后却是个十一岁的小厮!

  连翘这边一屋子的女人,别的也就罢了,偏偏她并不是关起门来过日子的。很多时候需要一个跑腿的、送信的,这让丫头或者仆妇来都不妥,倒是一个小厮方便很多!

  反正只是一个小男孩而已,并没有什么忌讳。

  等到一应都料理完毕了,吴美娘就回了嘉定。对于苏州这个丈夫去世的地方,她没有什么好感,并不想久留。实际上如果不是连翘,她可能这辈子都不会踏入苏州一步了。

  连翘这边则是安排搬家,这时候乔迁也是真正的大事呢!否则不会有‘乔迁之喜’这样的话。

  如果是换一个地方租房,那也就算了,就算其他人凑趣,连翘也不好意思为此兴师动众。但是她是真正买下了房产,要在一处常住了,这时候自然不可能对付过去!

  连翘倒是没有借此渔利的想法,所以并没有收份子钱,只是在酒楼里开了几桌宴席而已这就好比后世在酒店里办宴席,比在家中弄要来的简单轻松,总归只负责出钱就可以了。

  但是请来的客人们又不是傻的,人家不收份子钱就什么表示都没有了吗?所以大家都各自买了礼物,‘略备薄礼,以贺乔迁之喜’云云。

  连翘喝了晚秋送来的甜汤,点点头称赞道:“云嫂做的好甜汤呢你们喝过没有?”

  云嫂就是那个三四十岁的妇人,不止可以做各种粗活,也会做饭。比不得专门的厨娘,但家常的饭菜和一些汤汤水水还是来得的——新搬的家自然比租房方便,厨房之类俱全,家里自然可以开火。而最近已经进入深秋,正是该进补的时候,连翘不知道吃了多少云嫂做的滋补品了。

  晚秋摇了摇头:“还没有,春儿姐姐说了,先给小姐送来,然后才能吃。”

  连翘笑了笑:“那你现在就去吃!”

  小丫头才刚来,还有一些拘谨,怯生生地看了一眼连翘的脸色。见连翘满脸和善,这才脆生生地应了。

  见晚秋转身下楼,连翘这才接着动笔写。等到一回文字完了,活动活动身体。又眺望了一会儿河上风光,这才下楼。

  “这是在做什么?”连翘才下楼,发现春儿正对着一堆布料比划。

  春儿拉出一匹绒布道:“之前收拾祝贺乔迁之喜时送来的各种礼物,各有各的用处。这些布匹是收拾了其他东西才弄出来的,我想着这几日不再忙了,给小姐做几件冬衣。”

  连翘摇摇头:“我冬衣还有许多呢,去年的甚至没有穿遍,今年又做?”

  春儿笑着比划了一下连翘的身高:“小姐今年又长高了,去岁的冬衣恐怕有些不合身。”

  其实改一改就可以了,但是春儿怎么可能让连翘一个冬天都穿去岁改的冬衣!所以改是要改的,新的也是要做的!

  连翘无法,这种事情上她是没什么发言权的。不过看到桌上的几匹布料,她忽然有了想法。

  此时做冬衣的料子有限,其中最普遍的就是棉布或者绸缎里面絮上棉絮,这就是棉衣了,里头再穿上几件中衣,除了没有毛衣,一切和后世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除了棉衣之外,有钱人家还有很多种不同的布料。譬如有一种很类似后世呢子料的厚绒布很贵,一匹要几十两银子。这还是这些年技术进步,织造的成本降下来了,放在前朝得要一百多两银子才能有一匹!

  再有就是皮衣和毛织物了,皮衣不用多说,来自关外的狐皮、貂鼠皮等等都是非常名贵的衣料,这种料子比绒布还要贵,做上一件一般的也得几十两银子。当然,皮衣也有便宜的,老羊皮之类,穷人家也能穿。

  至于毛织物,其中最有名气的就是拿各种羽毛捻线,然后织成布匹,最后做衣的。《红楼梦》里面有病晴雯补过的雀金裘,指的就是这个了。

  此时桌上搁着一匹石青色绒布,这是许文华送来的。当时春儿还抱怨呢:“许公子送来的东西是好东西,这样好的厚绒布得花不少银子呢!只是颜色算是怎么回事儿呢?小姐这个年纪穿石青色?”

  以往连家是没有用过绒布的,因为贵!这并不是一般殷实人家用的起的布料!但是因为连翘赚钱了,家里用度不比以前,春儿才能有这方面的见识。

  石青色是一种接近于黑色的深蓝,也就是玄色,在古代这是最深的颜色之一了,很少有少女穿这个颜色。

  连翘却不觉得这个颜色不合适,或者说这个颜色真是极适合她!她生的明艳动人,就得有这种颜色才能压得住!

  想了想,连翘对春儿道:“你可会做男子衣物?”

  男子衣物春儿是会做的,这是因为学剪裁的时候不管用得上用不上,该学的东西都得学!再者说了,古代的衣服剪裁就那几个规则,学会了之后其实很容易。只不过有的人做得好,有的人做的差而已。然而基本功不错的人,无论做那一种衣服,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会是自然会的,只不过小姐怎么问这个?”家里又没有一个男子哦,不对,如今有一个小厮小虎了,但是总不可能连翘还特意过问起他的衣服来。

  连翘笑着比划道:“给我做一身如何?”

  男子穿女装在古代其实挺常见的女装大佬们玩的其实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在当时的风气,这叫做服妖,王朝中后期更多——正常,王朝前期往往艰苦朴素为要,哪有这么玩的!

  而与之相对,女子穿男装,这倒是少见,但也不是没有。

  民间有各种故事流传,譬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女驸马》等等,这都是有名的男扮女装故事。先不说这些故事其中有多少不合理的成分,至少故事能被大众接受,这就说明女子穿男装,甚至女扮男装是早就有的。

  连翘看到这匹石青色绒布,忽然就想到‘女要俏,三分孝;男要俏,一身皂’这句俗语,孝指的是白色,皂指的是黑色。然后就有了兴致,想要做一身男装穿穿其实就是想试试看能不能引领潮流!

  话说前一段时间许文华戴了一顶檀木冠,大不同如今的金冠、玉冠之类,几场聚会下来就成了潮流了。如今满苏州城看过去,都是戴木冠的。差别只在有钱人家用上等好木,并且镶珠钉宝,家境一般的‘唯朴素要’而已。

  得益于当世风气开放,春儿并没有觉得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反而兴致勃勃:“小姐穿男装?那倒是可以就仿佛许公子写的《郭寿全传》一样么?”

  《郭寿全传》的主人公郭寿是个女子,只不过自小被母亲当作男子养大——她是遗腹子,母亲希望家中有个可以顶立门户的男子。这其实就是后世挺常见的一个题材,不过在此时还是很出彩的。写《郭寿全传》的许文华也算是开了一个先河,凭借此书正式跳上大神的位置。

  连翘想了想,觉得这样说似乎也没什么问题,所以点只是点头:“对,正是这样的——你看啊,我们可以做一件石青色的大袖衫或者道袍,里头做一件豆青色的长衫最好外面还有一件玄色的大氅!这便体面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