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5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50      字数:3584
  “小姐睡醒了!”本来正在扫地抹桌的春儿听到响动, 抬头就见连翘披了一件外衫, 穿着中衣站在卧室门口。

  “已经入秋了, 再不像夏日一般, 穿中衣走动实在是不妥, 当心着凉呢!”说着春儿立刻去翻找衣裳。

  连翘笑着接过衣裳, 躲到床后的屏风后, 悉悉索索换上。至于春儿则是去兑温水给连翘洗漱——古人也有类似暖水壶的东西,保温效果并不比现代的暖水壶差多少,最多就是造价贵一些。

  等到连翘和春儿适应了苏州这边的生活, 各种物件也置备了起来,暖水壶就是其中一样。连翘想着冬天肯定会越来越冷, 那时候早起下楼打开水就是一个折磨了,所以买了两个暖水瓶。前一夜打上两瓶,完全足够第二天早上两人洗漱之用。

  连翘洗漱的时候春儿就在铺床叠被,等到连翘洗漱完毕,她已经在梳妆台前等着了。普通的妆点连翘还可以自己来,唯一就是梳头,这一头厚密的长头发实在难以自己打理, 必须要春儿来帮忙。

  春儿小心地将头发梳开, 这个时候已经用水银镜了, 而且还很普遍。不过大块的水银镜对于小老百姓还是一个奢侈品, 也就是成亲的时候会买一块而已。明月坊的屋子里没有配镜子,还是连翘自己买了。

  透过梳妆台上的水银镜,连翘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春儿专心的样子。想了想道:“今日我出门去——你在家看屋子也好, 出门消遣也好,都随你。对了,吃饭的话从家用里面拿钱就行了。”

  明月坊的房子没有厨房,而且出于防火的考虑,这样也比较安全。只不过这样一来,住在这里的姑娘们就得顿顿在外面吃了。

  这些日子连翘常常外出,或者是带了笔墨纸砚出去找个茶馆写,或者是消遣玩乐。这种情况下对春儿的安排都是随她自己,家务做完之后她愿意呆在家里做一些零碎针线活也行,愿意出去玩也随意。

  所以这个时候听到连翘的安排也不惊奇,应了一声就继续专心梳头。

  等到一应料理完毕,连翘将自己的文具包挎上,这就出门去了。

  相比起后世女孩子标配之一的包包,这个时代显然还不是‘包’的时代。一般人就是用荷包装点小东西而已,再不然就是包袱和褡裢了。但是日常没有人用包袱,褡裢则是不太美观,几乎没有女孩子使用。

  这个文具包是连翘解释、画图,然后让春儿帮忙缝的。使用的是此时十分厚实的绒布,里面还有一层里衬,做成后世最普通的大挎包的样子。里面还分了许多层,加上了方便装各种东西的小口袋,满足她如今出门常带笔墨纸砚以及其他零碎东西的需求。

  这个时候已经不算早了,明月坊的女孩子们该上班的都上班去了。只有零散个人还在进进出出,连翘就是其中一个。

  最近一段时日,她每日除了写就是享受这个时代的城市生活。整个苏州不敢说,至少是附近的‘阊门大商圈’已经是彻底摸透了。

  穿过一层民居的小巷,立刻就到达了阊门的一条大街上。这时候什么都不做,先到了一家早茶店——虽然是古代,但是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最发达城市的有钱人来说,日子过的并不比现代人差!

  此时五湖四海的人来到苏州讨生活,不仅有国内的,甚至还有数量不少的外国人!这些人在充盈苏州人口、活跃苏州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地许多不同的东西,而美食就是其中一样。

  这个时代各个菜系都已经成熟,类似连翘原来世界的明清时期。也就是说,连翘曾经能吃到的东西,现在都能吃到。而且由于很多好吃的东西还没有被吃到珍稀、绝种,实际上对吃货是更加美好的。

  而这一家早茶店,连翘只听说老板和厨子都是福建人。各种小点心做的好也就算了,还因为福建较早有许多西洋人定居,西洋点心逐渐流行开,各种后世西点的祖宗也弄了出来。

  嘉定虽然不错,也有港口进行国际贸易,但是很少有外国人在哪里定居。这种西洋点心偶尔有点心铺卖,但是都是最普通的那种,也不正宗。

  甜食控连翘已经沉溺在这天堂中了,最近每天都来这里吃早饭至于说那高的可怕的热量,咳咳,每天多散散步,晚上练习练习仰卧起坐!

  大概是最近常来的关系,连翘一进早茶店,女服务生立刻上来迎道:“连小姐今日来的稍迟了一些呢——每日只做一百个的香橙奶冻给您偷偷留下了两个!”

  后面一句话才是重点!香橙奶冻其实就是香橙布丁,连翘吃过一次之后再也不能忘怀!不知道是此时的原料比较好,还是师傅手艺高明,连翘觉得这个布丁之香滑嫩爽比现代时吃过的还要好。在这里第一次吃到之后就喜欢的不得了,每日必点!

  对于给自己留下限量版商品连翘自然笑纳,说起来这也是熟客的待遇了。

  连翘却不知道,这种早茶店做的点心,无论中西都是用料、手艺很讲究的,在后世就是米其林级别。这样的店一般的苏州市民不是吃不起,只是不能常吃。而有钱常吃的呢,往往是家中就有专门的厨子做饭的,也很少有人会日日来吃。

  似连翘这样捧场的客人,实际上是很少的。

  连翘出手又大方,立刻给早茶店里的‘服务生’留下了印象——高端餐饮店就是这样的,不只是卖商品,更是卖服务。只来过一次的客人都会有印象,何况连翘这种天天来的。

  她的口味早就被记得牢牢的了,此时连翘点单,只用一句‘照旧’,就再也不用多说什么了。

  二楼临窗的屋子吃早茶,顺便俯瞰此时这个东方帝国最繁华城市的早晨,也是一种享受了。不过连翘懒,此时已经错过了早晨那一波热闹,街面上有些慵懒起来——看行人不紧不慢的步子就知道了,这个上班时间还能在大街上没有一点紧凑感地闲逛,绝对和连翘一样属于闲人。

  舒舒服服地吃完了早饭,连翘去到了一家茶楼。这家茶楼别的不突出,一是地段好,位于一个路□□界处,而且往下看就是穿城而过的河流,有船只来来往往。另外就是足够高!位于这栋建筑物的第四层和第五层。

  ‘阊门大商圈’发展起来之后,这里的地价也开始像坐上了火箭一样往上攀升。而这个路口的位置更不用多少了!于是当初在这里建商铺的业主经过考虑,修起了五层高的楼房!

  要知道此时修五层楼的房子还是挺麻烦的,其成本绝对不是五栋一般的房子加起来那么简单。每加一层上去,对于材料、技术等方面的要求就会完全不一样,地价如果不够高,这么做是毫无意义的。

  偏偏这里的地价就是足够高,所以五层大楼修成了之后立刻就赚大了!

  五层楼分别租给了三家,第一层是一家绸缎庄,第二层第三层是饭庄,第四层和第五层是茶楼!相比起普通的只能租给一家的平房或者二层楼,这当然好得多!

  站得高看的远,此时的帝国除了佛塔,就算是皇家建筑业很少见高楼的。所以登上第五层,基本上能够俯瞰大半个苏州城。冲着这个景象,这家茶楼茶水和茶点的价格虽然平白比别人贵,连翘也忍了。毕竟空中餐厅嘛,价钱当然不一样。

  非常幸运的,五楼靠窗的位置竟然还有空桌!连翘赶紧占下来,这才对跑堂的道:“要一壶红茶,点心先只要一些松子糖,另外还要一些瓜子——葵瓜子,还有核桃、杏仁。”

  刚刚吃完早点,茶点就无福消受了,还是干果好,当作小零食,一点儿一点儿就吃完了。

  红茶是茶叶发酵之后的产物,一开始并不符合华夏人的口味,走红起来算是出口转内销的典范——因为其口味更加平和,所以颇受女子喜爱。

  这时候国内产红茶的地方只有福建武夷,所以说要红茶,并不需要说种类,店家自然知道。

  至于说瓜子强调是葵瓜子也是有原因的,在古代,如果不强调是哪一种瓜子,那么瓜子其实指的一般都是西瓜子,这和后世葵瓜子占主流相差非常远。

  相对于西瓜子,南瓜子因为南瓜引进国内较晚还没有流行起来葵瓜子的问题在于葵瓜子可以榨油,普通人舍不得当作零食吃掉,所以没有取代西瓜子的地位。

  趁着等上茶的时候,连翘打开自己的文具包,铺纸、发墨、舔笔,一应准备好后,正好茶来。喝了一口热茶,看了看楼下大半个苏州城的景致,心中开阔,等到放下茶杯之后立刻下笔如有神起来。

  四层有唱大鼓的艺人正在咿咿呀呀,五楼则是个拉小调的。这个时间能泡在茶楼的,至少都是有些钱的闲人。这些人一般靠着祖业不担心生计,平日里就是舒舒服服各种消遣度日就好。

  这时候一杯茶、一碟小点,有的正在低声说自己新收的一个物件,有的打开鸟笼看新养的百灵,还有的手边一份报纸看的津津有味。

  连翘其实将这里当成是古代的奶茶店、咖啡馆用,在现代的时候她也常常是带着笔记本电脑去一个家附近的奶茶店,一杯奶茶可以呆半天——家里不是不能写网络,只是相对于一个人的家里,人来人去的奶茶店可以不孤独。

  享受这个时代的生活,而大概是因为苏州这个城市很多地方已经和现代很像了,所以连翘将很多以前的习惯捡了起来。

  专心致志地写,偶尔停下来眺望眺望远方,保护眼睛,同时喝点茶,补充一点糖分。连翘忽然想起好像很多作家的写作地点就是咖啡馆之类的地方,这样的话会不会有朝一日她在文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在茶馆写作的事情也被传出去,最终变成后世作家的一种习惯呢?

  这样一想,忽然就觉得非常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