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49      字数:3656
  苏州这边流行的女子公寓一般都是一室一厅的格局, 别的户型非常少。而在明月坊这边, 非常好运, 正好空出了一间三室一厅的。

  同样有一个带着看房子的经纪, 谢大姐, 她一看连翘的神情就知道今日这个生意稳妥了。于是赶紧道:“小姐您要是看得好, 最好快些定下来。这样的大房子少, 要是给别人租出去了,再想找一样的就难了。”

  这话就是危言耸听了,这样的户型之所以少, 就是因为租的人也少,平常流通的是很慢的。

  连翘对这个有底, 也懒得戳穿。便示意春儿去说,春儿将这个经纪拉到一边:“这房子算多少钱一个月?”

  经纪谢大姐搓了搓手,脸上露出讨好的笑容:“这个小姐要是真想租,六钱银子一个月如何?”

  “怎么这么贵!”春儿皱了皱眉头。在嘉定,这个价钱足够租一个独门独户的两进小院子了。而且算一算很清楚,苏州就算薪酬和消费水平总体比嘉定高一些,但是高的也有限啊。

  这可不是后世那个能把收入一半拿去交房租的时代, 这个时代是物资较现代而言十分贫瘠的古代。以食物为代表的消耗品才是普通小老百姓家庭开支的大头, 要是租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就要六钱银子一个月, 好多家庭恐怕就要过不下去了。

  谢大姐怕到手的鸭子飞了, 赶紧道:“不贵的不贵的,姑娘去打听一番就知道了。阊门这一带的房租是个什么价儿!一点不比内城差。再者说了,这房子大啊!若是那等小的, 四钱银子就能租下。”

  其实四钱银子租个小的也很贵,只不过春儿还没出口。连翘就问道:“六钱银子算热水钱吗?还有马桶的处理对了我这屋子里不要丫头,不用算那一笔钱!”

  中国古代的房子,绝大多数都不带卫浴设施。这种出租单间的房子就更没有办法带了,毕竟这种人口聚集处,哪怕是修个茅房,那一天也能相当脏。

  连翘之前仔细看了,这边房子里没有厨房,但是在门房旁边有一个热水房,大锅炉里面一直烧着大量的热水。这些肯定是供给租客的,就是不知道要不要钱。另外上厕所的问题则是由马桶解决,连翘猜测应该和在嘉定的时候差不多,都是早上有人来收。

  华夏古代的城市卫生就是这么维持的而且收马桶还是个好生意呢,能两头拿钱。一边是城里面的居民要给处理费,另一个是城外面的农民,他们需要这些收来的夜香做肥料,所以也得给钱!

  听连翘一下问到这个事情上,谢大姐知道糊弄不过去,只能道:“夜香的钱不必收了,热水则是每户每月给水筹三十根,每根水筹可以换一壶滚水。若是有不够的,则是要买水筹,每文钱两根水筹,若是买的多了还有优惠。至于说使唤丫头,若是要的话,这本来就是另外算钱的。”

  连翘听着谢大姐解释这些,真心觉得古代租房和现代也是差不多的套路啊!也懒得再讲价了,只是道:“这房子可以,不过得多添置一些家具。”

  谢大姐想要推辞:“这怎么行呢?每间屋子家伙都是一定的。”

  连翘却很清楚这些套路,轻轻一笑:“这儿的住家有这样一份家业,想来这些家具东西都是大量地做的。除了每间房子摆着,我不信平常没有预备着损耗。我是懒得讲价了,但也不想为了租一个房子还买一些家具买了将来难道还搬回家吗?”

  连翘非常讨厌在出租房中添置大件,有一种将来不想带走,但扔下又很浪费的感觉。

  谢大姐转身一想,这种事也确实不难。反正家具都是现成的,人家拿去用了,也不是带走了,将来不租房子还是要留下来的——于是咬牙答应道:“成!您告诉我还要添置哪些家具,我替您弄过来。”

  这间三室一厅的房间本来就是按照两间卧室,一间书房,一间客厅来准备的。卧室内都有床、柜、梳妆台、椅子,倒不用添置什么。但是客厅和书房就差的远了,特别是书房只有一张书案,这够干什么?

  于是连翘掰着手指道:“首先要两个书架,然后还要给书房添几张大椅子,说不得以后会有朋友过来。再有客厅这里,只有桌椅怎么能成?没个隔断实在不好看,另外放东西的地方也少,东西进来了都堆着么?所以要一些架子、柜子之类的。”

  连翘又拿眼看了看春儿,见她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地方,便也点了点头:“就是这些了!”

  于是眼看着谢大姐叫人将家具搬了进去,连翘这才和谢大姐去到太湖牙行签订文契。除了这个月的租金之外,还有三个月租金做押金。等到一切弄完,连翘得到了两张纸。

  谢大姐解释道:“这一张租房的文契小姐收着就是了,另一张却是牙行开具的保单,证明小姐是在明月坊租住了房子的。拿了这个单子去官府户籍那里候着,能办下一份临时户籍来,这对您有好处!”

  现代人以为古代人的户籍管理松散,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相反,为了管束住自己治下的百姓,古代的中央朝廷对人口的管理相对现代其实要严格的多。像现代这种比例的流动人口,在古代史不可能出现的。

  而这个时代经济繁荣带动了人流也频繁的多,为了方便管理在本地留居的外地人,于是就出现了临时户籍。虽然有许多人来到苏州讨生活没有办理临时户籍,但是这是上头没查到而已,真要是认真起来,这些人都有麻烦!

  看看天色已经很迟了,还有很多事情要办。连翘干脆决定都推到明天,于是和春儿一起去了一家看上去很正派的客栈投宿,先囫囵对付过一夜再说。

  第二日起床之后,春儿去楼下问客栈要热水。打了热水上来给连翘洗漱,连翘见她眼睛通红,便问:“你这眼睛是怎么回事儿?难不成是昨日没有睡好?”

  连翘自己是不认床的,更不认地方,也不知道是不是昨天太累了,她睡的比往常还要沉呢!

  春儿掩住嘴,轻轻打了一个呵欠,强打起精神道:“新到这边有些睡不着而已——小姐快些洗漱罢!”

  连翘洗漱完毕就和春儿带着礼物去了之前拜访过的故旧之家,文家和李家两家。一方面到了这个山头,自然要走动起来。另一方面办理临时户籍的事情也可以顺便解决,想来根本不用去衙门排队候着。

  确实也是这样,带着礼物去拜访了两家。很自然地就说起这件事,文夫人立刻让家人拿了连翘那张保单,等到连翘要走的时候,临时户籍已经办下来送到连翘手上了。文老爷虽然是管签押房的,但是三班六房彼此有联系,这等小事自然是不消说的。

  拿着办好的临时户籍,连翘有时也觉得荒谬,感觉仿佛这才是她要在这个时代落地生根了一样。

  赶在午饭之前辞了了文夫人——关系不到那个份上,客人都会很有眼力见儿的在饭点之前告辞离开。而这个时候正是午饭时候,连翘和春儿找了一家看着干净的小饭馆随便对付了一顿。

  事情还多着呢,也只能对付了事了!

  混过一个午饭,两人立刻坐船去昨日寄存了行李的码头。凭借存单拿到了行李,很快就有运输行的人来问:“小姐可要人来运货?”

  连翘当然没想过要自己弄走这些行李,立刻道:“阊门附近的明月坊能送到屋子里吗?”

  “当然没问题!”运输行的人拍胸脯啪啪作响。

  然后叫来了两个人和一辆大车,还给连翘解释:“并不远,船和车都是差不多的。若是用船还离着明月坊有一段路,倒是更麻烦了。”

  就这样前面两人赶着骡车往明月坊走,连翘和春儿坐在另一辆小车上,跟在后面。等到了明月坊,特别向门房请求了一番,这才让运输行的男人将东西家伙全送到房间,一般情况下这种地方是绝对不让男子进的。

  连翘租的房子在二楼,还得上个楼。坏处是提水什么的是个麻烦,好处是清静一些。

  运输行的人做事很周全,不只是将东西放了进来,一些沉重的箱笼甚至会按照连翘的指点放在指定的地方,服务态度可以说是很好了。

  等到送走了运输行的人,连翘就与春儿商议:“咱们是先收拾屋子还是先添置该添置的东西呢?”

  春儿看了看自家带的东西,想了想:“先添置一些东西,收拾屋子最多弄的迟一些。可是添置东西还是白日方便。总不好等到晚间再上上下下再者说了,我和小姐都是外乡人,还是稳妥一些好。”

  这个时代敢于没有宵禁,治安当然是不错的。可是即便是后世,城市的夜间也有可能出事,何况这个时代了。小心无大错,真要出事了,哭死都没用!

  连翘也表示认可,于是拿了钱就和春儿出门了。这次出门她带了五百两银子,一百两是现银,另外四百两是类似存折的银票,都是一百两面额的。如果只是普普通通生活,这钱怎么用都用不完,何况她来苏州也不会坐吃山空。

  一百两现银里面这两天才用了一点散碎,主要是昨日租房加上押金什么的花了两三两银子。

  因为房子的门锁依旧用的是业主原配的,连翘总是放心不下,来到附近的阊门大集市,首先做的就是买了一把大锁,几把小锁。大锁用来锁门,小锁用来锁柜子之类的。最好的大铜锁很贵,但是春儿也十分支持这种开销。

  一遍集市逛下来买的东西可不少,虽然行李里面带了很多,但是总不可能齐全,而且有些东西本来就是消耗品,计划着就要来苏州这边买的。零零碎碎如草纸、针头线脑、窗帘、铜壶、脸盆等等,一路上买了很多,最后只能雇了一辆小挑车,这才将东西一起送回了明月坊。

  东西堆满了屋子,连翘和春儿甚至顾不上吃饭——只买了一壶糖水、一个西瓜、几样凉菜,白馒头之类,这些东西可以放到晚上吃。两人对视一眼,已经做好准备来一次大扫除、大整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