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43      字数:3218
  说真的, 真正比文学一类, 连翘根本赢不了这个世界的土著。之所以能够让《宦海》中的人物都像那么回事儿, 是因为原身是个学霸,基础不错。再加上连翘来自后世的见识积累, 以及一些写作上面扬长避短的手法,这才没有露出什么马脚, 泄露自家根底。

  但是, 出品自二十一世纪,十六年现代教育的连翘, 真的就没有任何学问比古人强的多吗?这当然也是否定的。

  她虽然已经脱离了人生中最强的高三, 经过大学四年的荒废弱了很多,但是十几年不放松的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有些东西沉在骨子里, 简直想忘都忘不掉!

  而这些东西中,最能够吊打古人的应该就是数学了。

  相比起让林峥用科举、文学一类的东西装逼, 连翘还要收着一点。到了数学的问题上, 连翘简直信手拈来。

  实际上这一次遇到微服的嘉靖帝, 林峥就是这么表现的。

  很多人以为华夏古人不重视数学, 这其实是不对的。华夏古人也很重视数学, 但是他们重视应用数学,而不重视理论数学、数学原理这些。

  这种数学和华夏历史上很多理科类的产物一样, 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得出的领先世界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数学成果往往是一个答案,没有中间的原理过程——就是统计了大量的样本之后得到一个结果。

  这种研究方法的好处是入门简单容易理解,坏处是进步缓慢, 而且越到高深的领域越艰难。

  不过就古代社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其实已经够用了。

  古代数学很重要,科举考试也有专门的考题。只不过题目比较简单,而且成绩也不被重视。但是既然被放在了科举考试的内容里,就不能说这是无用之物。若真是那样,怎么其他的东西不考,偏偏考这个?

  实际上如果没有相当程度的数学知识,做官的时候是很吃亏的!特别是做主官,各种和钱粮、人事有关的数目能被底下人糊弄到死。

  为什么好多官员上任要带师爷?就是因为自己不精数学,只能请外援,不然就要被底下的小吏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架空。数学好的师爷因此水涨船高,钱少了还请不到呢!

  然而别人有终究不如自己有,凡是志向远大的读书人肯定是要攻读数学方面的知识的——特别是世家出身的士子,他们有来自长辈的教导,更明白数学的重要性。

  简而言之,四书五经对于男子就好比女红、《女则》之于女子,但是女子想要管理好一个家,必然要学会管家。男子也一样,四书五经是务虚,数学是务实。考试的时候务虚,真等到做官的时候就要务实了!

  林峥虽然只是一个普通人家出身的学子,但是他可是有超级学霸‘随身老爷爷’在!而且人家大小也算是个世家子,这种事再清楚不过了,所以数学基础林峥并不缺。

  而连翘给林峥点了一个天赋,那就是他对数学、经济事务等格外有天赋。之前通过他给他的岳父大人生意提建议就显露出来,只不过那只是一个伏笔,直到这一次巧遇微服的嘉靖皇帝才彻底展现出来。

  林峥做的就是替自家岳父大人查看一下京城这边分店的账目,因为他怀疑京城这边的掌柜手脚不干净。只不过他正忙着给女儿罗萍萍准备婚事,分身乏术,这才请准女婿帮忙。

  林峥家里已经和罗萍萍家里说定了,不管这一次科举是成是败,完事之后两人都要成婚。

  而林峥也正是因为之前在数学、账目、生意上的天赋表现出众异常,准岳父才有这样的放心。

  不负所托的,林峥抓住了手脚不干净的掌柜的和账房等人。只不过这些人并不认账,而是要抵赖,甚至想办法买通了人,毁掉了账本等证据。本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带着钱全身而退。

  但是没有想到林峥要放大招了。

  利用残余的账本,林峥运用数学知识,当着整条大街的人恢复了账本,并且演示了一遍他的逆天心算。

  嘉靖皇帝的被围观人群堵在路上了,便对身边太监道:“你去,打听打听到底是何事!”

  等到太监将事情原原本本传回来,皇帝这才有了兴趣:“哦,果真是民间也有能人。若是朕的户部尚书有这个本事,也不至于给朕修一座道观都不能——可惜了,只不过是个商人,若是今科士子,少说也是个干吏。”

  小太监何等乖觉,立刻道:“要不怎么说皇爷金口玉言呢!真真说中了!那里头那个公子正是今科士子——原是这家商铺东家的女婿,替岳父来看账的罢了。听周围的百姓说,还是个解元呢!”

  皇帝立刻来了兴趣,要是平常他哪里会对一个小小的解元感兴趣,也就是今天正好赶上了!再加上刚才说起的那些整理账目方法,以及心算实在是太离奇了一些,所以这才有了新的吩咐。

  假扮成宗室子弟叫人过来——若是没有一个身份,不要说人家是个解元了,就是一个普通人也可能会扭头就走,又不是人人都爱和陌生人唠嗑的。

  也正是这一番交谈,连翘展示了林峥是如何进行计算的,包括心算。

  说实话,这些知识相对这个时代来说算不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确实也算是黑科技了。不过,一则连翘并不觉得这种基础知识敝帚自珍有意思。二则就算她是敝帚自珍的人,这也没有任何意义。

  这些都是理论性的基础知识,而不是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应用知识。那些应用知识做出一个小发明或许就足够她发大财了,可是这些理论这些基础知识是想要让她靠心算发大财吗?

  数学什么的,最多就是让她成为一个好的账房,再不然写一本数学专著,可能可以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不过连翘觉得,自己这么写,一直写下去,也能留下名字。

  林峥这个时候才显示出了超越自己身边‘随身老爷爷’的能力,以及和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

  而对于读者来说,内心只剩下卧槽卧槽了。

  数学一直是一门很难的学科,后世是这样,古代也是这样。对于科举士子来说唯一的好消息是考的不难,而且也不太看这个成绩,但是数学难不难一直是有公认的。再加上这个世界古代的教育普及做放非常好,所以这种难是一种普通读者都会有的概念。

  而数学有没有用除了还在读死书的读书人,参加工作了的、科举成功后当官了的,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有数,那是真的有用!

  特别是最近在传闻朝廷有意提高数学在科举中的地位,因为数学不好很难做好各种管理。这个话题就更火热了!若是真的成了,恐怕就连读死书的都要晓得数学重要了。

  而林峥展现出来的计算方法简直让人有一种‘神乎其技’的感觉——用现代人的数学知识欺负古代人,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书里面的皇帝欣赏起了这个读书人,倒不是说道君皇帝嘉靖有多惜才,只不过是觉得要是有这么一个人替自己管账,那也不错。

  而书外面呢,那可热闹了。一方面大家对于主人公林峥装的这个逼是服气的,毕竟人家有真东西拿出来。另一方面大家又再一次关注起了‘乔琏’其人——这家伙到底是谁!精通各种学习方法,看起来是个学神也就算了,现在就连数学大魔王也玩的这么溜的吗?

  大家都知道的,一般情况下人物的智商峰值不可能超过作者的智商。当然,好的写作手法可以起到遮掩的效果,但是一般情况下是这样没错。

  而林峥这个人物有本而来,作者乔琏写出的这些东西都是经得起现实试验的。也就是说,林峥会的,乔琏必然会。而林峥不会的,说不定乔琏还是会!

  “这是哪门子的世家子弟?一定是大家族培养出来的,不然怎能事事如此精通——咱们都是写本子的人了,有些是作者不知道,只不过写出来像那么回事儿而已,这种骗得过一般读者,骗不过我们。《宦海》则不同,这个乔琏是真知道!”作者聚会上就有作者这样提到。

  旁边的朋友却迟疑道:“看起来像是,但是这等子弟写本子这不大可能?”

  不是没有贵家子弟出来玩票一把,就好比社会上戏曲流行,有大量的票友,而这些票友里从来不缺乏贵族子弟。只不过以《海上归来记》和《宦海》的工作量,这可一点儿也不像玩票,而且一个这样优秀的贵家子弟如此‘不务正业’,他真的没有被家里打断腿吗?

  朋友的说法也有道理,但是这个作者依旧振振有词:“若不是大家族的子弟,那你说说,哪里能冒出一个这样的人来!”

  一时之间,本来已经冷却下来的,关于乔琏真实身份大讨论,又一时之间甚嚣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