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 74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41      字数:3122
  “妙啊!实在是妙啊!”

  《宦海》中女主角罗萍萍一出场, 不知道炸出了多少隐藏粉。这些读者平常从不发言讨论剧情, 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他们喜欢这部。直到新的内容出现,再也抑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突如其来的热情可以说是把周围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读者露出了一个神往的表情, 赞道:“乔琏先生果真细致入微, 世间女子有几个美态不得不说, 这一低头之温婉羞怯,姿态果然如同微风轻拂花朵,可怜可爱!”

  对于女性角色描写好的作者们, 男读者们总是会无限追捧的。连翘自己曾经混的是男频, 所以很清楚行情。所谓后宫都市文,或者说就是很多读者都非常看不起的种马文,真的以为就无脑堆砌女性角色,然后推倒就完事儿了吗?

  天真!

  看片子的老司机们都应该很清楚, 单纯白花花的肉体是没有美感的,看久了甚至会让人觉得恶心。美感需要塑造,需要剧情去推动!

  放在网文界也是一样, 一个根本不能让读者浮想联翩的女性角色,就算推倒也不会有什么快乐可言的。需要通过作者的手,将每一种类型的女性角色魅力给挖掘出来, 然后让读者们欲罢不能心向往之, 最后男主推倒她的时候才会觉得满足。

  这一点有些女读者没有注意到, 不过她们也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有一位大大言情中男性角色总是塑造地特别让人‘嘤嘤嘤’, 把持不住, 请问会不会追捧?

  必然是会的。

  自罗萍萍这个角色一登场,乔琏这个作者就被一些以前不看她的的人盯上了——卧槽,行家啊!大概以为自己遇上可以讨论女孩子的知音了,或许还会感叹一番‘英雄所见略同’‘吾道不孤’这样的话,顺便露出绅士一样的笑容。

  林妹妹不愧是千古文人同一梦,以她为原型塑造出来的罗萍萍吸粉无数,甚至只是几回文字而已,立刻超过了主人公林峥的人气。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了,这个时代的主要读者人群还是男性。

  凭良心说,林妹妹并不是当下完美型的女性角色,以她为原型的罗萍萍自然也不是。她们会使小性子,会牙尖嘴利,会敏感过度但是挑选华夏上下五千年最具有魅力的女性文学形象,绝对是住在潇湘馆里的林黛玉——这是连翘排的,纯属个人看法,不服气的话就自己再排一个好了。

  正像一个人的长相,不是说把所有最精致的部分拼在一起就会得到一个倾国倾城的佳人,那是非常多的东西综合起来的结果。

  一个文学形象的受欢迎与否其实也不在于他身上有多少优点,不然作者们直接就往角色身上堆积优点就好了。那不知道省了多少事儿,反正这种事情对于作者来说也就是顺手一写的事。

  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女主角就容易犯这个错误,她们往往出身高贵、美丽大方、文采过人等等等等,于是大家最后就得到一个让人赞叹,却不会怦然心动的纸人。

  罗萍萍的魅力当然不会局限在嘉定,这种时候大家的审美是空前一致的。实际上就是凭借‘罗萍萍’这个角色,苏州那边已经议论地快要翻天了。

  这里必须要说的是,时下有各自的流派。而苏州虽然号称兼容并蓄,拥有数之不尽的各种作者,但其实还是有自己的主流流派的。大而化之地说是爱情尤为擅长,缩小一点看就是‘鸳鸯蝴蝶派’,缠绵悱恻才子佳人那一套。

  这种情况下,《宦海》虽然好,却没有戳到一些苏州的业内人士。直到罗萍萍一出,所有人眼前一亮,觉得事情要进入到他们擅长的轨道了——啧啧啧,林峥和罗萍萍,典型的才子佳人,这是要组cp的节奏啊!

  于是他们睁大了眼睛,想要看看最近在业内被吹捧的过分的新人作者到底有什么成色。

  “其实这个出场就不俗了!我记得那个什么玉湖散人写了模仿文,也有女子出场只不过嘛,不说也罢。离了乔琏的原稿,什么也不是,不要说女子个个干瘪无趣,就连林峥也渐渐没有了精髓——对了那个玉湖散人还在写么?”苏州的一个编辑就与好友闲聊。

  编辑的圈子很窄的,朋友不是作者就是同事。这个好友就是一个编辑,泡了一碗浓茶,准备再提提神,摆手道:“早就没写了,许是写不下去了。你知道的,才能所限只能如此,再写下去谁看呢?”

  “对!”编辑拍掌赞同,又道:“不说他了,还说这个乔琏。只看罗萍萍出场就见功夫,大家闺秀、才女、美女,本子里没见过一千也有八百了,有几个能让人记忆犹新?看得几本,里头的女子只怕就要混同起来的,这不是一个模子的么!”

  感叹:“可是罗萍萍大不一样也不知如何说,总之就是鲜活。让人觉得这世上真有这世外仙姝一般的女子,看的人怦然心动——不过你我都知道,其实是没有这个的。”

  连翘给罗萍萍安排了几个标签,才女、美女、心思玲珑等等,经过后世的见识,她写才女就真的写才女,会通过细节来表现,而不是说作者陈述:嗯,她是个才女。其他的标签也是同理。

  这样带给读者的感受就更加信服了,再加上连翘来自后世中最常见最擅长的细节描摹,罗萍萍的鲜活感真实感简直跃然纸上。虽然懂行的人应该知道,这种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是没有的——就像现实生活中不见林妹妹。

  艺术嘛,总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真的和生活在同一高度,也就没有那样震撼人心的力量了。

  那朋友则接道:“要说罗萍萍亮相是好,可真正精彩的还是后头。林峥、罗萍萍这两个人碰在一起,谁能知道乔琏竟是这样安排的,真是好巧的心思,好妙的文字!与这个一对比,我最近看的这些才子佳人,竟然味同嚼蜡了。”

  连翘在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上运用了两个新,一个是新桥段,另一个是新手法。

  时下大都是男子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女子温婉贤淑秀外慧中,感情也大都一见就爱上。虽然也有一些欢喜冤家的写法颇为受人喜爱,但一来还不成气候。二来嘛,刚刚兴起这种模式,作者和读者都还在探索当中,笔法很不成熟,问题很多。

  连翘的新桥段,一开始就是‘傲慢与偏见’模式,这种显然是大家没有见过的。而解除傲慢与偏见的过程,就是大家随着男女主人公了解对方的一个过程,然后爱情来的水到渠成而有说服力。

  作者不用说,读者自然就有了这种感觉。

  至于新手法,则着重在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古代的描写其实是非常朴素的,很多爱情描写吝啬的要命,好像‘一切都在不言之中’。生活中这样当然没问题,可是对于读者来说,绝大多数的人都不能那么敏锐地到表面文字之下,作者想要表达的心理活动!

  摸着良心说一说,那些古代,如果没有后世的文学工作一字一句地分析。告诉你这里有一个什么样的心理活动,那里有一个什么样的侧面烘托,还能准确感知到这一切?绝大多数的人绝对是一晃而过,过过剧情就完了。

  而连翘在《宦海》中做的不一样,她从来不可惜笔墨——反正也是按字数算钱的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么写效果比较好。那些少年少女的心事,行动中的小细节,就差戳在读者鼻子底下了!这要是还不能感受到吃狗粮的感觉,那也是没办法了。

  “也不知道作者是如何写的,还是要好好分析一番,日后指导新人也用得上。”八卦了一番,最后还是要回归工作的。

  大家这时候刚刚接触《宦海》里面的爱情手法,即使是编辑这种业内人士一时也看不出来作者是如何做到如此好的效果的,所以才有了这个编辑的疑惑。

  ——现代人和古代人认识问题的前提是不一样的,现代人许多看似非常寻常的东西,对于古代人而言是彻底陌生的,也是一样。现代人能够明白两种的差别在哪里,因为这都是他们熟悉的。古人则不一定,《宦海》才第一次见呢,或许能有一点儿灵感,但想要参透其中的准确手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至于说参透了手法之后能不能学以致用,那是另一回事了。实际上如果人人都能一学就会,那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不能翻身的作者了。扑街嘛,现代和古代都有,难道他们不想当大神,不想学会那些好的手法,只不过有的时候有些能力,只能说‘这个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