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第 58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40      字数:3274
  不只是一个感情描写没写对, 而是失去《宦海》这个原著之后, 整部作品(模仿文)都进入到了失去主心骨的阶段。

  行文节奏变得紊乱,登场的新人物丧失真实感, 老的人物开始别扭起来。其中变化最大的当然是主角和他的‘随身老爷爷’, 或许作者感觉不到,但是在读者那里,原本喜欢的人物好像一下就变得面目可憎起来。

  其实这种情况在后世网文里面也很常见。

  作者是当局者, 很多时候都是看不清的, 或者看清了, 却再也没有能力拉住脱轨的剧情。如果说作者想做就能够做到的话, 那也就不会有被骂成狗的人物了, 更不会有崩溃的剧情、可怕的烂尾——很多问题就连水平很高的大神都不一定能控制住。

  连翘没有想过要和时代对抗,这个时代没能好好管理这种事, 她能怎么办,真身上阵把对方打一顿?现在对方写成这样算是她的幸运,放下登载这篇模仿文的报纸,连翘总算松了一口气。她知道, 这篇文完了。

  “这文章已经完了!”许文华铁口直断, 说的话掷地有声。

  朋友隔着桌子凑过去看了一眼:“这是什么小报不知道,你许大才子还看这种不入流的?”

  “他确实不看这等不入流的文字, 不过谁让这上头有他关心的东西呢。”朱敏从后面过来,抽走那张报纸翻来覆去地看, 脸上挂着不怀好意的笑容。

  “咱们许大才子世上谁都看不上, 好不容易有个瞧得起的呢。”

  “谁谁谁?我瞧瞧!”唐宋先抢了过来, 唐宋这次从书院回家就再也不去书院念书了。他那个当三吴报馆总主编的老子总算看清楚了自己儿子的水平在哪里,认命了,让他回家独立,想干什么干什么。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唐宋这厮已经实现了经济独立。再逼他做他不愿意的事情,很难,非常难,基本不可能。

  所以这几天他都活跃的过分,哪里有玩的场子就去哪里。今天明明是一班作者编辑搞聚会,偏偏他过来蹭聚会。也幸亏他虽然是三吴报馆总主编的儿子,却不是他爹的小密探,不然这帮作者编辑骂报馆的时候都不好张口。

  唐宋这下总算瞟清楚是什么,嘴巴一撇:“呵呵,我道是什么呢这孙子,别让我打听出来是谁,不然有他受的!”

  唐宋是乔琏的粉丝,铁杆的那种。

  自从读到《海上归来记》之后,对如今无感的唐宋就对《海上归来记》的作者乔琏惊为天人。后来又有《宦海》,这下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了。

  之前他在书院里读书,按照道理,书院里肯定是不准这种消遣读物流通的。可他唐宋唐大少爷硬是凭借他多年书院里倒卖小商品积累下来的人脉和机灵,每天准时准点地看到《宦海》最新更新。

  注明,他可不是等单行本的那种,他非常看不起那种,认为这些读者心不诚。只有像他这种,专门请人代购到嘉定本地的《朝日报》,然后最早看到最新更新的,这才是真爱。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这就是疯狂了的真爱粉。

  原先他在书院里,对于模仿文的事情根本不知道。等到从书院里出来才知道有这么回事,然后立刻去看了模仿文真的是看的牙根痒痒。

  “这世上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气不过了啪啪拍桌子。

  然后更让他气愤的事情发生了,超出《宦海》的进度之后,这篇模仿文新出的内容让他觉得简直辣眼睛啊!从连翘的角度来说,她很高兴对方的水平只有这一点点。但是从唐宋的角度来说,他非常不爽。

  这简直就是在给《宦海》抹黑啊!

  他们的脑洞是很大的,首先想到的是传播出去,别人会不会认为《宦海》也是这个水平这么一想,唐宋整个人都不好了。

  朱敏还没见许文华有所反应,倒是先看到总主编的宝贝公子把拳头捏的啪啦作响。奇道:“怎么,唐少爷也看了,我记得你以前可不爱这个。”

  唐宋大手一挥:“这怎么成了我不爱看了,分明是一些人水平太次。你说说看,那些写的不好的谁愿意看,难道你看那些?”

  说着他的眼睛扫了一眼周围的作者,大概是怕挨打,他没有把自己的心里话完全说出来。在他心里,这里所有的作者和乔琏之间都差了一百个许文华——在场这么多作者,他不说出来是正确的。

  这个时候那朋友总算反应过来了:“哦,原来你们说的是新人仿了《宦海》的事情文华欣赏这个‘乔琏’?也对,当时人家第一部本子《海上归来记》还没有名气的时候他就说过不少好话。怎么,替人打抱不平?”

  许文华脸色越来越黑:“我可不欣赏这个什么乔琏的不过是随便看看而已!”

  说着转身就要走——他自己故意不去想,为什么他看到这篇模仿文的时候也是勃然大怒。他对此的解释是,一个正常的作者肯定会生气的,物伤其类感同身受么。话说他许文华因为人红的关系,被人写了不知道多少次模仿文!

  他当时生气到冲昏了头脑,立刻就写了一篇大骂模仿文及其作者的文章然鹅,写完了之后才发现:不对呀,我为什么要为这个人说话,不是说好了再也不粉他了吗——再次感叹,因爱生恨真可怕!

  这种情况下,他应该烧掉这篇文章,然后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才是。但是再三看了这篇文,改了一下落款,随便用了一个化名,让小厮给寄去了报馆。一个人的时候还嘟嘟囔囔自言自语:“我这是怕浪费了,都写好了呢,哪能不发。”

  不过,他完全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宋文静接到这篇文章的时候都无语了。

  报纸上虽然向普通人征集稿件,但也不是你想发文章就发文章的。许文华固然文采了得,这篇骂人的文章也很精彩。可是如果没有他的名字,天知道报馆收到了这篇文章会不会发。

  所以才说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呢,他的地址就写在那里,报馆里的人谁不知道。虽然换了一个名字,也没人多想,立刻就把信件转到宋文静那里了。不说别的,至少这篇文章发出去,宋文静肯定是知道这是他写的。

  好处是依靠这个地址,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许文华,所以最终信件到了宋文静手上,没有被退稿。坏处就是至少宋文静知道了这篇文章,而宋文静是最清楚他对‘乔琏’态度的。

  喂,不是说好了讨厌对方的吗这又算是怎么回事儿啊!

  不管宋文静是怎么无语,他还是替许文华找了一张报纸登了这篇文章。总算没有落下许文华匿名投稿,最终被退稿的笑话。若是这个笑话流传出来,作者圈子里的这批人,能笑一整年!

  在许文华闹出更大的笑话之前,这始终是嘲笑他的点。

  朱敏看着许文华闹别扭,笑了起来。别人不知道许文华写了一篇文章骂模仿文,他能不知道?那张登文章的报纸就是他效力的那一份,当时宋文静要插队登这个文章,就是请他帮的忙,为此还欠了他一顿饭!

  见他发笑,唐宋和那个朋友就不解了,凑上去问他。他这才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说的时候小小声,就怕许文华杀个回马枪,把这个听了去,要打死他。

  怎么说呢,有人说过的,当秘密被第二个人知道的时候就不是秘密了。这句话一点也不虚,很快,大才子许文华年度级别的笑话,就随着聚会上传过来递过去的酒坛子飞快地传遍了整个大厅。

  许文华生气不要紧,反正法不责众嘛!于是一个个平常称兄道弟,拍胸脯敢说两肋插刀的家伙立刻就只剩下了‘嘻嘻嘻’和‘哈哈哈’两种反应。可以说,很人间惨剧了,简直就是大型友谊车祸现场。

  笑的眼泪都出来了,唐宋忍不住揉了揉脸:“他许文华平常多傲的一个人啊,活像老子天下第二,第一已进棺材。如今难得也有看得上的了,不过乔琏先生的话倒也担得起就是他这样子不大对,难不成欣赏乔琏先生有什么丢人的地方?”

  唐宋充分展现了一个脑残粉应该有的反应,拼命为偶像打电话。

  这个时候许文华只能庆幸他给乔琏写信的事情只有他自己知道,又因为那样不受重视,觉得非常丢人,根本没有和任何人说过。不然流传出去这帮根本靠不住的朋友知道了,那就是全苏州城都会知道的笑话。

  朱敏把那张报纸随手丢到一边,无所谓的样子:“文华的性子就是这样,有的时候就和一个小姑娘一样,捉摸不定没什么可想的。”

  唐宋笑着点点头,然后像是想起什么一样,炫耀着道:“说起乔琏先生,《海上归来记》的时候我给他写过信人真是又谦逊又和气,见识特别高。我给他写的信,回的特别仔细,我们现在都来往几封信了!”

  “你说——什么?”唐宋手舞足蹈说的正高兴,显然没有注意到身后大魔王已经满脸黑雾弥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