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 52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40      字数:3154
  新的《朝日报》一出来立刻被买空, 一时之间颇有些洛阳纸贵。这一切当然是《宦海》的功劳, 《宦海》已经进入科举正题,读者摩拳擦掌兴致正高呢!

  《宦海》进入科举篇章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很好, 因为科举文的主线就是科举, 最大的爽感也要依托这一条来。至于日常生活中种种小事的装逼打脸,那固然有,却只是让人会心一笑而已。真正让人热血沸腾起来的, 还是要看主线这边。

  对于某些特殊的读者, 对, 就是那群读书人, 那就更是意义重大了!这就堪称是他们的群体狂欢!

  在前面部分, 林峥得奇遇后读书几年,年纪到了十五岁。这个时候无论是他学堂里的老师, 还是‘随身老爷爷’都认为他的火候到了,可以学一学程文,用后世的理解是应试文、八股文。

  他学程文半年多,重点主攻下场考试。这个时候连翘又拿出了干货, 以前是学习小技巧, 现在是应考小技巧。这些小技巧有的是来自她自己十几年的学习经历,有的是些科举文查资料的时候历代先贤的智慧结晶。

  她现在放在《宦海》中由‘随身老爷爷’教给主人公林峥, 这些技巧有些现在是有的,有些则是根本听都没听说过。然而一出来, 科举内行人都拍案叫绝!知道《宦海》这本的教书先生都研读了一番, 打算用来教学生。

  经过这一段, 这些混科举圈的读者大佬总算是对‘乔琏’心悦诚服了,完全不遮掩的看她的——之前看这本的时候还打着学习的旗号,现在连这个都不说。如果有士林好友不解,他们还要生气哩!

  “看这书又不是看闲书,这书是咱们同辈中人写的,金玉良言,如同咱们读前代大家大作一般!”

  对的,他们直接将‘乔琏’当成了一个老科举,认为不是科举人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实在是太硬核了。

  这就像是连翘以前读书的时候看一般消遣是不行的,如果拿出一本英文版《哈利·波特》那就不一样了。同样都是都是消遣,人家就是不一样咩~就连老师都会赞许地点点头。

  英语老师当你学英语,语文老师当你学语文——连翘这辈子都记得中学语文教科书将《哈利·波特》列为了名著读物

  当时她的心情是‘槽多无口’,现在轮到她的《宦海》这样了,她当然是美滋滋。槽多无口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屁股决定脑袋,这种情况下她的受益,她才不会傻了一样跳出来ba ba呢!

  这种情况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读《宦海》的读书人剧增,这个好处有两个,一个是读书人往往比较有影响力,靠他们的口碑,宦海的读者迅速增多。另一个是读书人原本不是的读者群体,连翘算是开发了新的读者群体。

  可喜可贺。

  这一部分的优秀也加大了读者们对接下来内容的期待,毕竟有了前戏,大家就想要正戏了。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不然不就是耍流氓了么。

  院试三步,县试、府试、院试,第一试正式开始。

  林峥不同于他这个年纪的一般考生,这些少年人往往没有经历过几十年科举一事无成的折磨,这时候正是初生的太阳,意气风发!个个想的是从院试到殿试,十几个月全拿下,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总之,年少气盛的很,这一点当然会体现在文字当中。他们的行文大多跳脱,带着许多自己的观点,冲劲也很大。要是狂一些的,还不免有一种‘前后几千载,左右十二州,舍我其谁’的意思。

  只不过,这些年轻人啊,他们都不知道,或者说知道了没有放在心上,科举最忌讳的就是他们这种!

  科举选的是有想法的人嘛——是,是有想法的。不过是有想法,但却表现的没有想法的那种类型!

  科举考试做文章,最好的答案就是通篇思想全是来自于四书五经这类书籍,思路清晰通俗易懂——考官阅卷工作量很大的,体谅一下他,他才会体谅一下你。如果在此基础上还能做得一篇花团锦簇的好文章,恭喜,那就是榜首那一级别的人物了。

  行文锐气太重,自己的想法太多的,立刻就会被考官给撸下去。哪怕你写的再好再有才华,他们都能说这是为你好:挫挫少年盛气凌人,这叫做‘玉不琢,不成器’!

  如果写的一般般,撸掉这样的考生那就更有理由了业务水平差落榜,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林峥就好很多了,心态放的很正确。连翘通过他的内心活动以及表现,展现了一个‘考神’是怎样炼成的。

  他在读书中产生的属于自己的思想一个都没有放进来,完美破题之后就是圣人之言。更兼行文十分老到,完全就是老成谋国、稳重展样的格调。最后一手工整的馆阁体,像是印刷上去的一样,清晰美观县试是没有专门的誊卷官的,所以考生自己的字更加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林峥首先通过解‘无情搭’的本事暗暗装一次逼,是呀,在整个考场考生都在为这种混账题目抓耳挠腮的时候,主人公却头脑清晰,下笔如有神助。这不是装逼暗爽,这又是什么。

  接下来又写他娴熟应付科举的心态与举止,相比之下,那些毛躁的少年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前途无量风光无限,可是实际上他们这一次的科举已经‘over’啦!这种对比又是一种爽感,看的读者心里非常舒服。

  扮猪吃老虎的文盛行,大约就是得益于这种心态非常满足人。

  到此为止的话,如果按照古典的套路,估计就是几天之后县试结果挂榜,主人公多少多少名。然而连翘不能这么写,她的写法是后世养成的。

  任何一件事都需要烘托,烘托一方面可以水字数。稿费和字数挂钩的年代,在不影响体验的前提下,大家都是愿意多写一些的。另外烘托也是写作技巧的一种,正确使用的话,可以极大调动和强化读者老爷们的兴趣。

  更何况相比其他考试,院试的第一场县试有着天然的优势——别的考试都要考官收卷之后阅卷,等到阅卷完毕再放榜。县试却不是这样,因为人少、题目少、答案简单,所以都是考官当场阅卷,当场批改给出结果的

  这种情形之下不让主人公出一次风头,还要等什么时候!

  于是由于‘无情搭’的威力,无数考生答的乱七八糟的,一一被打落。而年少气盛的那些考生,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教训,考官一句‘文章不是这样写的’,就足够让他们手脚冰凉。

  还有一些,勉勉强强把文章写出来了,考虑到他们读书不容易,‘无情搭’很操蛋。考官都勉勉强强放他们过关,在试卷上写了一个‘中’字,不过榜首什么的肯定就不用想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烘托主人公林峥,他看上去家境普通,也没有如他这个年纪的士子一样夸夸其谈。有的人知道他大小是个神童,可是神童又怎样,东南地方神童太多了。只有科举考出来了,他们当年是神童的事情才会被认为是可贵的,不然最多就是将来叹息一声‘伤仲永’而已——而这样的事情在科举一路上,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大家没怎么将林峥放在心上,直到林峥的答卷被递了上去。通过考官的视角,种种赞许,大大的写上一个‘中’字,然后定位县试的榜首。

  时下的规定是,为了防止大家认为考试中有猫腻,会将所有考生的答卷都贴在考场前面。有人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看,想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没通过。有的人是抱着不服气的心情来,想要知道比自己名次高的强在哪里总之绝大多数参加县试的考生都会来看一看。

  于是林峥完美破‘无情搭’这一点自然被大家惊为天人——县试地方小,竞争对手就是同一个县里的学子。如果不是那种科举强县,怪物笼那种,到林峥这个级别就算是很少见了。

  读者老爷们喜闻乐见的情节,出风头当然高兴。读者看都是代入的,一般来说都是代入主角,所以主角出风头这种好事他们都看的很开心,就好像那个县试成了第一名的人是自己一样。

  这一通完美表现,完全没有辜负《宦海》的第一个主线高潮。至少没有将读者的期待值高高吊起来之后,然后然后没有然后了,写的不怎么爽,就像一切戛然而止一样。如果是那样,那还不如一开始就没有那么高的期待值。

  就在大家奔走相告,为了《宦海》最新剧情激动不已,纷纷讨论接下来又会有怎样的情节发展的时候,有人来找连翘了,这位虽然认识不久,却也是她的老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