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帘听政
作者:凭栏倦客      更新:2022-04-07 21:45      字数:3935
  若萧赢想离开皇宫, 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那些羽林卫、金鳞卫,没有能挡住她的。根本不用萧定冒险把她从宫里偷出去。

  先不说皇后失踪,开元帝要找什么理由给天下人交代,只说赵祯,他留在宫里又如何自处?

  他再聪明早慧有武力傍身, 也才七岁不到而已。

  留在这吃人的宫里,又能否平安长大?靠谁庇护,靠他那个没把他当回事的皇帝亲爹么?

  赵祯只有皇帝一个亲爹, 皇帝却有不止赵祯一个儿子, 他还是不得宠的那个, 想也知道若没了母亲庇护,赵祯在宫里会多艰难。

  哪怕他是中宫嫡子。

  这宫里嫡出的皇子只有两个, 一个是太子,乃元后李氏嫡出, 一个便是赵祯。

  至于第二任皇后杜氏所出的皇子, 还未到序齿之龄,便夭折了。

  太子虽贵为东宫储君,却年近三十都未有儿子, 膝下子息单薄,只有两个庶出的小郡主。

  待过些年, 底下的弟弟们都长成,有了子孙儿女,太子若还是子嗣不茂, 坐不坐得稳这太子之位都是两说。

  开元帝再疼爱太子,也不可能把江山交给一个无后的储君。

  介时皇子争斗,以赵祯的性子,又岂能斗得过那些心思品性各异的兄弟?

  萧赢没打算留在宫中做什么皇后,这份职业在她看来没有任何意义。

  但要走,也不是这个时候,不是以这种偷偷摸摸的方式离开。还让萧定欠下皇帝人情。

  萧赢拒绝了孟氏的提议,孟氏只以为她还是想不开,心里念着皇上,只叹了一口气,没再多劝。

  孟氏想着,或许过几年,小姑子便能想开,放下对皇帝的感情,听兄长的安排离开那囚笼似的皇宫。

  至于赵祯,孟氏虽有顾虑,倒不像萧赢那般担心,孟氏并不了解宫内的确切情况,只以为虎毒不食子,有开元帝在,多少会护着赵祯长大。

  再不济,也能寻个借口把赵祯也接出宫,养在萧府里。

  从萧府出来,开元帝嘴角和脸上都挂了青紫,显然是被萧定揍的。

  这萧定也是真敢下手,专挑皇帝的脸打,让他遮都没法遮。

  开元帝顶着伤脸,跟萧赢挤在同一辆马车里。

  两人谁也不说话。

  萧赢是不耐烦跟他多说,开元帝则是觉得脸上有伤,有些丢面子,强装出平日里的气势,故作深沉。

  忍了半路,开元帝终是开口了,这不是在宫内,他也没用那些规矩称呼,直接问道:“……今日你同孟氏都说了些什么?”

  萧赢手撑在脸侧,随着马车晃动有些昏昏欲睡,好一会儿才懒声回了一句:“也没什么,就问我什么时候离宫回萧府。”

  开元帝怔了片刻,反应过来后,顿时气得心口疼,两眼直瞪着她,怀疑眼前这人是不是在梦呓。

  “别做梦了,你既嫁给了我,就一辈子是我的妻子,就是死了,也要跟我葬在一处!”

  萧赢闻言,抬眼看了他一眼,“做梦的怕是你。”

  开元帝最是受不了她这种态度,心里又怒又气,又放了几句狠话,却终究没说要治罪于她。

  一回宫,开元帝便和萧赢分道而行,一个气冲冲去了明德殿处理政务,一个带着儿子回坤宁宫,陪儿子学习娱乐吃吃喝喝。

  开元帝坐在明德殿里,越想越憋屈,摔了几套茶盏,才把心头的火气发出去一些。

  以往萧蕙眼里心里都是他的时候,开元帝不觉得有什么,连看她一眼都嫌多。

  可自打“萧蕙”病愈,人越发冷淡不把他当回事,对他半点不热络,全然不像其他妃嫔削尖脑袋想往他跟前凑,开元帝却又觉得难受了。

  尤其今日皇后还说了,萧家有意让她离宫。

  开元帝太了解萧定,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这厮绝对做得出来。

  开元帝在明德殿想了半晌,还是吩咐下去,让金鳞卫暗番子,多盯着点坤宁宫,一旦有异动立即来报,无论如何他都不会让萧家把皇后弄出宫去。

  当初娶萧蕙为后,是形势所逼,若不立她为后,便要让郑氏女遂了心愿,成一国之母。比起郑家做外戚,他宁愿顶着萧定的埋怨压力,抬举萧家。

  开元帝对萧蕙无意,婚后也多有冷淡,熬过郑氏坐大那段时期,开元帝甚至觉得有没有萧蕙这个皇后,都无所谓。

  可不知怎么回事,经萧蕙这一病醒来后,开元帝如今听到她有意舍他而去,离开皇宫,从此逍遥自在,便有说不出怒意盘旋胸口。

  开元帝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放萧赢离开,他们永远都是夫妻,生同衾,死同穴!

  坤宁宫

  萧赢考校了赵祯这阵子的功课,又同他过了几招剑法,指点了他修炼上的不足,便让人把他送回皇子院,吩咐下去,让人备水沐浴准备休息。

  她才沐浴完,换了寝衣出来,便听到內侍来通报,说皇上驾到。

  萧赢皱了皱眉,这个时间点,开元帝应该翻了牌子,在哪个妃嫔宫里歇下了才是,怎么突然过来坤宁宫?

  开元帝来得很快,萧赢只批了件外袍,他便已然到了殿内。

  萧赢让人给上了茶,却没过去应付他。

  他愿意在这坐就坐着,毕竟这皇宫是他的地方,包括坤宁宫。

  不过萧赢却是要回内殿修炼歇息。

  开元帝见萧赢让人给他上了杯茶,转身就走,当时就沉了脸:“站住!”

  “皇后近日越发没规矩了,朕还在这里,你不想着怎么伺候好朕,是打算把朕晾在这里,晾上一夜么?”

  萧赢本想开口说些什么,却嗅到空中一股特殊的熏香味,还是开元帝身上散出来的。

  她面色微冷,觉得今夜的皇帝……

  有点作死。

  开元帝见她站着不语,以为是自己的语气太严厉,把人吓着了,顿时放缓了声音道:“蕙娘,朕着实有段时间没跟你好好相处了,且过来,让朕仔细看看你。”

  萧赢静默一瞬,竟当真抬脚朝开元帝走了过去。

  离开元帝越近,他身上那股甜腻的熏香味儿就越浓郁,而他脸上也浮现些许痴迷动情之态,随着那熏香味扩散开来,开元帝脸上逐渐发红,见萧赢站在离他几步远的地方不动,便忍不住站起身,想要伸手把人拉进怀里。

  就在他伸手的一瞬间,开元帝看到萧赢抬手朝他眉心虚点一下,紧接着他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识。

  开元帝病了。

  他这场病,来得突然、凶猛。换了几拨太医,连辞官出宫荣养的老院正都被请了回来,给他诊脉。

  然而谁也看不出开元帝到底得了什么病,只每日虚弱无力躺在床上,无法下床走动,一向勤勉于政的开元帝,别说批阅奏折,就是听几句底下人的汇报请奏,都觉得头疼难言。

  每日沉睡的时间,几乎是醒着的好几倍。

  开元帝得了这般怪病,宫里便有传言他是被下了毒。至于毒害皇帝的人是谁,整个后宫皆有嫌疑。

  嫌疑最大的,便是郑贵妃,和萧皇后。

  因为开元帝竟不让任何妃嫔近身伺候,除了会萧皇后和大将军萧定,谁也不见。

  而郑贵妃跪在皇帝寝宫外求见,得到的却是开元帝指责其居心叵测的训斥,还下旨将其禁足翠微宫,连带着郑家也跟着吃了挂落。

  郑贵妃在这关节口,被皇帝责难,宫里宫外便有了她下毒谋害皇帝的流言。大家都觉得,是皇帝还未找到贵妃下毒的确切证据,是以没有大动干戈将其处置。

  开元帝患病月余,早朝也停了月余,政事积累了一堆无人处理。

  太子有心出面料理政务,然而开元帝并不是病得醒不过来,他也有清醒的时候。

  越是病重,他对人的防备忌惮就越重,包括自己一向疼爱倚重的太子。

  屋漏又逢连夜雨,开元帝本就病着,大盛朝还偏偏遇上了,几十年难得一遇的旱灾,随着旱灾爆发蔓延,灾情严重的地区,官府无力,有百姓揭竿而起,起义自立。

  大盛朝本就建国不久,根基不稳,又遇上这等严峻形势,不止是各地反军四起,连朝中文武百官,也心思各异。

  开元帝信不过太子,他只信萧定,竟不顾大臣上奏反对,封萧定为摄政王,命其监国理事。

  萧定行军打仗有一套,但让他处理国事,却是比不上开元帝的手段。

  然而摄政王一派,跟太子、皇子、内阁等派系几番明争暗斗,都是摄政王稳居上风,其余派系谁都没能讨地了好。

  只因摄政王身后,还有一位据称久不理事的中宫皇后。以往没人把这位萧皇后放在眼里,她虽有儿子,但六皇子才七岁,等他长成,能独当一面,黄花菜都凉了。

  而萧皇后又无宠,甚至“身体病弱”久不打理后宫,连凤印都在翠微宫的郑贵妃手上。

  若非皇帝这一病,萧定被封摄政王,萧皇后从坤宁宫走出,成为摄政王幕后真正下决策,料理国事之人,任谁都想不到,那个默默无闻的皇后萧氏,竟有如此野心手段。

  随着开元帝病得时间愈来愈久,一开始萧赢身前还有摄政王做幌子,她只在幕后理事,后来便连幌子都不需要了,直接携子,垂帘听政。

  太子和诸位皇子不是没争过,但开元帝谁都不信,只信摄政王,而萧定当年如何斩杀衡王的,大家可还没忘。

  若真是犯起混来,杀了那些所谓的凤子龙孙,谁又敢说半个字?

  太子恨毒了萧家,甚至不惜自断臂膀,想要毒杀萧赢。

  那毒确实是下成功了,只可惜,对萧赢没用。

  当萧赢第二日,完好无缺上朝听政理事时,太子看她的眼神几乎像是见了鬼一般。

  太子被开元帝教导多年,储君该有的才艺学问是有的,唯独心性上,没随到开元帝,反而更像他那个抑郁早逝的生母元后李氏。

  不等萧赢问罪,太子便吓得回东宫当日,便赐死了两个心腹,带着他们的人头,在明德殿外长跪向萧赢请罪。

  萧赢手上朱笔不停,批阅着奏折,听见怀风的汇报,头都没抬,只道:“外头天热,别渴着太子。”

  “去,把桌上这茶水,给太子送去,就说是本宫赏他的。”

  那茶水,不论是色泽茶叶还是盛茶的杯盏,都与昨日由宫人递到萧赢手上的那杯毒茶一模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没人埋的穆十三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团子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