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22      字数:5586
  “你要害死我们么?你居然敢让陛下与你一起与建奴对阵?”杨麟一边护着自己头脸,一边大声喊冤。“你们去问问陛下的亲卫,就知道我说的是真假话了。陛下怎么可能才习武半年?张之极你别走。”他们虽然离开了御帐,但是吵闹声还是传进了御帐里。方正化一边给天子清理甲胄,一边小心翼翼劝说煞气满身的天子。“皇爷就不要再领军上阵了?三军将士都担心着呢。”朱由校摆手,“朕御驾亲征,不上阵怎么行?今儿要不是朕在前面领头,那些将士遇上要拼命的建奴,未必能把人劝留下。”朱由校这话一点儿也没夸张,跟着他的那五千余骑兵,要不是因为他冲杀在前,早就被建奴突围出去了。他率领的那五千人杀敌是最多的,但伤亡的军卒也是最多的,因为他这组是五千对上两千余的建奴骑兵。作者有话要说:推推朋友的文:《红楼虐我千百遍》by朱大概 快穿文,虐的爽,推荐找开心的亲去看看《个性幻想成真 》 by温暖的笑容:她只想做一个安静如画的美少女,却总有人逼她用武【综漫】《面基靠梦》 by巷叩我的面基都是靠梦来养完成的第821章 木匠皇帝76日上三竿了, 沈阳城下的努/尔哈赤在汗帐里开始坐不安稳了。他觉得心头好像突然有一只大手,在肆虐地揉捏着他的心脏, 从来没有过的恐惧感攫住他的思想。为什么黄太吉去了这么久还没有消息传回来?恐惧之下, 他立即派出游骑往南边去打探消息。可是前后派出了三波的游骑了,一个报信的都没有回来。他从来都是把儿子当成狼崽子养。初起兵的时候,面对族人的抵抗和敌人的暗杀等,只能把长子诸英和次子代善、女儿东果藏到板柜的底下, 然后与胞弟舒尔哈齐一起去迎战。那时候多艰难啊。但是诸英那时候知道照顾姐姐和弟弟的。努/尔哈赤由长子诸英想到自己十八岁入赘佟家的旧事。埋藏在心底的旧事一幕幕地翻腾出来。他眯着眼睛感受着正午的眼光,沉浸在旧日时光里,暂时忘记了心头的不舒服。随着自己一点点地谋得了安身立命的所在,诸英渐渐长大,开始跟着自己为统一女真冲杀。二十年下来,他凭借战功成为兄弟里的第一人,自己也把他放在嗣子的地位、放手让他参与主理国政, 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他对兄弟们友爱。可是没想到诸英的同胞兄弟代善会领着自己的其他儿子,成群结队地来向自己告状, 说诸英不把他们当兄弟待。自己费心派人查看, 果然诸英不仅是对庶妃生的兄弟不友善,就是对同胞兄弟代善、还有继妃所出的莽古尔泰兄弟也不友善。长子诸英的心里只有他自己、只有他觊觎的汗位。几次申斥无用后,让他不得不壮士扼腕, 先是圈禁了诸英,后来不得不下令杀了这个长子。那时候自己的心痛有谁知道呢!还有胞弟舒尔哈齐,竟然在自己立国的时候闹分裂。额亦都、何和礼、扈尔汉都是在努/尔哈赤起兵的时候就跟随他的人。除了费英东去年早逝,安费扬古被派到奉集围城, 他们仨都是有着四十年征战经验的老将了。从昨日发生的莽古尔泰全军尽没、派出去袭营的三万骑兵至今没有消息,仨人交换意见后都觉得形式很不妙。于是联袂来找努/尔哈赤商量对策。他们的到来打断了努/尔哈赤沉浸在旧事里得到的片刻安宁。努/尔哈赤等这三位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老伙伴说完他们的不安以后,他立即就感觉到才脱离他的那只大手,又来□□他的心脏了。他捂着胸口对额亦都等人说:“我的感觉也很不好。至今不知道大明派来的援军有多少人,是谁领军,也不知道他们带有多少火炮。这种什么都不知道,却被人一个照面就杀灭了万余骑兵的事情,是我们从来没遇到过的。还有安费扬古那里,他的长子和次子与莽古尔泰是一起战死的,他还不知道呢。唉。”努/尔哈赤说完这一大段话,精神头显见地又萎靡下去。这在征战四十余年的努/尔哈赤身上,是从来没有见过的。额亦都开口劝慰努/尔哈赤道:“大汗,领兵的将领死在阵前是死得其所。安费扬古那里我们与他说。可是大贝勒还一直没有消息回来,才是臣等最担心的事儿。难道大明有那样的强兵,能让我们三万巴图鲁消失的无声无息吗?臣等都不安心,故来见大汗。”“我又派去了三波的游骑去查探消息,看看大贝勒和四贝勒是怎么回事。若事有不谐,我们就要撤回白山黑水之间了。”努/尔哈赤一言出口,自己也震惊在当场了。原来他一直忧虑、恐惧是这个吗?扈尔汉开口说道:“大汗,咱们就是要撤回去,也要等回大贝勒和四贝勒的消息。才知道要不要放弃抚顺等地。”何和礼却是极为崇拜、信任努/尔哈赤的直觉,他立即说道:“大汗做了决定,臣等跟着去做就是了。”□□哈赤的这“五大臣”里,他最为倚重的就是何和礼了。三十多年前,正是因为何和礼带着栋鄂部的军民万余人马、正式归附了努/尔哈赤,才使得努/尔哈赤的实力陡然大增、如虎添翼,这也是他统一女真各部和对抗明廷的最坚实基础。那时候以何和礼为首的栋鄂部,是建州女真各部落中实力最强盛的。而□□哈赤为了表示自己对来归附的何和礼的信重,把十一岁的嫡长女东果嫁给已有妻室、只比自己小两岁的何和礼。□□哈赤对何和礼的器重还表现在军国大事一定要与他先商议。像今天这样的事情,何和礼立即站出来支持他也是很常见的。扈尔汉沉思了片刻道:“大汗,臣以为下午还是要进攻沈阳比较好。免得沈阳的明军得知了明廷援军之事。至于撤军与否,臣听大汗的。”扈尔汉的建议让□□哈赤终于恢复了几分神智。他不再去想要狙击明廷援军的大贝勒、以及去探查大贝勒及那三万旗民下落的四贝勒遭遇了什么。他明白自己现在应该做的事儿,必须要做的是把余下的这五六万女真勇士好好地带回去。“你说的对,扈尔汉。今儿下午咱们继续攻城,别让沈阳城的明军发现异常。虽说沈阳的城门都冻死了,他们就是发觉什么不对也出不来,但还是要小心一些才好。咱们明天必须得回去。你们现在就让各旗去准备攻城了。”努/尔哈赤撑着把话说完,又对额亦都道:“你派人送信给安费扬古,他能够明白孤的意思。大贝勒和四贝勒到现在都没有消息,怕是凶多吉少了。都告诉他了。”额亦都立即就明白了努/尔哈赤的意思。安费扬古要是知道大汗的四个儿子都丧在明廷的援军,也就无暇想他死去的那两个儿子。他就会把心力都用在他手里那一万骑兵,会想着怎么把这些人都带回去了。位于辽沈之间的大明营盘,几千军卒在四周忙碌着打扫战场、布置“拒马”等防备夜间建奴可能再度来袭营。就是没有距离这么近的建奴,扎营的时候,英国公世子也要都把这些全套地安排下去。南门那里一辆辆骡车载着重伤的将士往辽阳去,谁也不知道这座临时的军营接下来会不会再发生激战。朱由校休息了一下午,就带着曹化淳去伤兵那里巡视了一圈,见那些轻伤的将士都已经被军中的医士处理过伤口了。而重伤的将士简单处理后,能移动的那些,都用拉火炮和炮弹的车子送去辽阳。阵亡的将士就要等明天才能送去辽阳城。虽伤亡惨重,但是军营里的将士却是兴高采烈的。两天下来歼灭了建奴五万的强兵,一扫萨尔浒战役后带给明军的颓丧、怯战心理。他们都盼着能够尽快去沈阳,把围困沈阳的建奴一句消灭干净。晚膳后,杨麟等人聚集到朱由校的御帐,说起明天开拔去沈阳之事。朱由校迟疑了一会儿才说:“咱们这四万骑兵,若是对上两万的建奴,你们认为会出什么结果?”马世龙回答道:“最好的结果是同归于尽了。”其他人虽面色难堪却不得不承认马世龙说的有道理。他们心里甚至想,若是这样的结果已经是马世龙在夸奖大明军将士了。对上两万的建奴骑兵,四万的明军骑兵出现不战而逃,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明天我们去不去沈阳都不着急,先把伤亡的将士都安排好,还要等京师的补给到位。军中的粮草只够到明天晚上、拖不到后天日落的。”军中粮草不足以至于从昨天开始就以马肉给士兵做主食,落在杨麟等人眼里,都是不曾说出来的人人明了的事情。但是京师的补给居然会拖延成这样,是所有人始料不及的事情。“我们还要等京师把补充的炮弹送过来。”英国公世子站起来把库存的炮弹量报出来,众人才发现若是再来两次昨晚的夜袭,他们就会面临炮弹不足的窘境。定国公世子小心翼翼地建议道:“陛下,若是后天中午粮草等补给不到,咱们是不是应该撤回到辽阳城?”第822章 木匠皇帝77定国公世子说出来众人心里想问的话。几位将领都看着朱由校, 等他做出决断。朱由校略略有些尴尬,“这事儿的责任在朕。我们出了山海关以后走的太快了。明天再等一天,若是后天中午还不到的话,咱们就先撤回辽阳城。明天送阵亡将士遗骸的时候, 记得与张铨说说咱们粮草的事情。”泰宁侯见天子给出这样的说法, 提溜起来的一颗心就放下了。天子遇事肯承担责任, 不推诿到臣子身上、不怨怪臣子做事不利、不让臣子做替罪羊,自己这事几辈子积攒的福气啊。等回了京师的, 一定要去寿皇殿给先帝烧几柱高香。京师的补给没跟上, 说起来还真的就是天子心急造成的。出关之前, 大军每天勉强行到七十里左右。但出关以后, 天子离了能往回送信的沿途官员的眼睛, 就令大军晓行夜宿,每天都在百里以上。随扈的这些个那个是能劝得了天子的人?可不就造成了送补给的只在山海关追上他们一次了?杨麟见天子这么说话,就站出来建议道:“陛下, 辽阳以南没有建奴的游骑,不如咱们将今日没参战的军卒派出去一些,往南边迎一迎,看看送补给的现在到哪里了。辽阳城能给咱们临时补充一些粮草, 但是炮弹却只能依赖京师的。”朱由校觉得杨麟这提议好。这比留在原地干等着, 更让人心里托底, 也更容易将事情掌握在自己手里。“好,杨总兵就多挑几百军卒,俩个时辰时辰往回报一次。人多些, 带足箭矢等物。唉,雪太大,搵食都不容易啊。”大军一路往北行来,前锋的哨探报了很多次曾遇到群狼,亏得那些做哨探的军卒不是单蹦的游骑,而是百十人聚集在一起,凭着人多马快一起射箭拒狼,不然就要葬身狼口了。天子突如其来的吐槽,提起雪大搵食不易,立即让这些与天子接触不多的臣子们愣住。恰好曹化淳上前给这些总兵官添热姜茶,赶紧接话打破僵局。“皇爷说的是。建奴可不就像天冷了、南下搵食的一群饿狼嘛。这两天他们被打死了有五万众了,想沈阳城那边的压力也会松快了许多。要是熊经略知道是皇爷过来辽东给他打狼解围,怕是要插翅过来觐见呢。”这狗腿儿的宦官,太会溜须拍马了。在座的将领今儿都是提着脑袋与建奴硬抗的,见这曹化淳光靠数嘴,就能在御前挤上来接得了话,心里嫌恶的不要不要的。但是嘴巴上还得跟着曹化淳给开的话题往下唠。“是啊,要是熊经略得知天子这么急着赶路,宁可等不上补给,也要先给他解围,一定会插翅飞过来的。”唯有英国公世子在心里嘀咕,要是朝中那些老大臣知道还不定要怎么给天子进谏呢。那些老大臣啊,要是有一个能够随军、像父亲念叨自己那么干的,估计天子也不敢这么快地赶路了。气氛被曹化淳带的活跃了,朱由校也被几人拍的心情愉悦,哪个人不爱听好话奉承呢。君臣说说笑笑把军营中该处理的大事都安排好了,泰宁侯和几位总兵下午休息的还不错,就让忙碌了一下午的倆国公世子去休息。他们几个轮值今夜。马世龙就说:“老刘受伤了,就不要轮值了,好好歇息几天。”其他人这才知道刘渠受伤之事。朱由校立即担心地问:“伤在何处?可处理好了?”刘渠赶紧站起来回应天子的关心。“臣惊扰陛下了。不是什么要害处,就是前臂这里被建奴的长刀划了一下。”刘渠用右手比划一下自己左肘部,面色坦然表示自己没什么事儿。马世龙伸手在自己的胳膊肘一划,揭破刘渠的掩饰:“还说没什么事儿呢,再深两分,你这胳膊就废掉了。”朱由校赶紧对曹化淳吩咐:“去把朕带来的药膏给刘总兵拿来一盒。”曹化淳立即颠颠去后帐把药取来。朱由校则对刘渠解释那不起眼的小小的瓷盒子。“朕把太医院的伤药都带了来。大多都送与军中的郎中用在重伤的将士那里,据说这药膏有生肌去腐的神奇作用的。”刘渠上前从曹化淳手里接过那小小的瓷盒,有没有生肌去腐的神奇作用先不用管,天子对自己的这份关心先要感谢的。“臣谢过陛下关心。”于是几人让刘渠这几天安心养伤,泰宁侯和马世龙领了上半夜的事情,俩国公世子领了下半夜,而杨麟因为要安排军卒去接应补给、跟踪补给之事,就免了他值夜。朱由校见诸事安排妥当了,便让他们散去休息。曹化淳等将领们都走远了,才悄悄地提醒天子说:“陛下,奴婢看那药膏只剩有两小盒了。”朱由校立即表态:“送信给英国公和太医院,让他们再多预备一些,别舍不得银子,辽阳城里那些重伤的那些将士等着用呢。”“是。”曹化淳应声忙乎给英国公写信去了。方正化看天子站起来要出门的模样,就立即把厚厚的氅衣抱过来劝他:“皇爷要去巡营,还是多穿一点好,奴婢看外面比白天冷得多了,那风跟刀子似地刮得人脸疼。”朱由校就把身上的这件薄一些的解下来,换上方正化抱着的厚氅衣。这次他出来带了曹化淳和方正化,留了魏朝打理乾清宫的事务,让刘时敏坐镇司礼监管好内廷。因为他发现王安的胆子虽小,带出来的魏朝还算是和自己用。王安去沈阳做监军前推荐了曹化淳,邹义在自己亲征前推荐了方正化,都说是这俩人可用,那就给邹义和王安一个面子,用起来试试看。他俩要是得用的,自己回去就把他俩提拔起来,早点把内廷都换上知近的太监,以后也省心。朱由校带出来的这几件衣服都是特别赶制的,混到将士堆里,若是不仔细看认不出与普通的中级军官有什么差别。这是英国公和定国公特别提醒了刘时敏,可别闹出土木堡那样的事情来。曹化淳和方正化还有与天子同款的氅衣,危机时候是要替天子……那什么滴。亏得刘时敏没把英国公和定国公的打算先说了,不然得把朱由校怄个好歹的。这天底下还有几个伸手高过他么。此时朱由校见方正化做事上心,尽管不冷也从善如流地换了厚氅衣,带着方正化和御帐前值守的护卫,把整个营盘仔细巡视了一边才安心回去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