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17      字数:4363
  “不再设置宦官啊。”孙策坦荡荡地回答。“皇室设置宦官无非就是因为内廷宫女子多,担心出现**之事。若是我立下规矩,承继天下的子孙与你我现在这般一夫一妇,皇宫内无成千上万的宫女子,何必用宦官呢。内廷花销有限,皇室亦再无横征暴敛之需求,宗室子弟亦需同世家子弟、寒门子弟一般考学,凭自己能力吃饭,文若以为如何?”孙权和孙翔参加考试的事情,荀彧知道的很清楚,知道孙权、孙翔与其他考生是一样参考。他们的文试卷子也同样公开地贴在刺史府墙上三日。武试的时候,更是在校场抽签,没有得到任何特殊对待。更别说吴家、孙家等亲戚了。这让他很钦佩孙策。他沉吟了一会儿说道:“那外戚专权之事?”孙策向荀彧向招手,待他俯身下来才低声笑语:“文若明日问我阿娘可好?”荀彧膛目结舌,他不知孙策居然是这般好玩笑的性格。但不得不承认,孙策这样的做法,一下子把自己与其的关系拉近了。他有心继续劝说孙策忠心汉室,可是灵帝时期他亲眼见到的内宫之事和之后历经的战乱,东吴之地的安宁平和、百姓安居、百业兴盛,使他开不了口继续劝说。“文若,若是淮南、东吴等地再变成徐州那般模样,你可愿意?”荀彧下意识地摇头。“你先去益州。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事。先使益州百姓如寿春一般了,我们再来讨论此事。”孙策晚间与母亲抱怨荀彧的忠于汉室之迂腐。“阿娘,他那人明明知道汉室帝王昏聩、造成天下百姓罹难,居然还想劝我辅佐帝室。哼,拘泥守旧,不知时日异矣。”吴国太失笑,“荀文若是真君子,才会被掘墓等事情逼得内心不安。有所谓有所不为,其内心的坚持不是一日能改变的。”“阿娘,那如何能没有外戚之事,我让她明日问你呢。”吴国太在凑过来的孙策肩上一拍,“你直接告诉他就好了,何必我要与他解释半天呢。”孙策眨眼笑道:“先让他今晚辗转反侧不能成眠地好好想想,明天看他是不是容颜憔悴。”“你太促狭了。”吴国太嗔怪孙策,孙策笑嘻嘻的不以为意,把孙绍举起来,乐得孙绍大叫,“阿翁,再来,再来。”孙策逗儿子玩了一会儿,把他交给丫鬟带去洗澡。“阿娘,你确定以后要限制帝王的权利?”吴国太点头。“伯符,无规矩不成方圆。权利没有收到限制的帝王,一旦出现夏桀、灵帝之类的,就会败坏了千载基业。与其等到江山要丢的时候,子孙像刘辨、刘协这样任人宰割,不如始立之初就立下规矩。便是你现在,也从来没有随心所欲不是?”第725章 武烈皇后71孙策走到母亲身边跪坐, 双眸紧盯着母亲翻飞的十指。那是给阿绍打的络子, 奖励他每天下午乖乖地陪妹妹睡觉的。“阿娘, 儿子什么时候有随心所欲过?像阿绍这么大?”吴国太虽低着头在认真地看着手里的活计, 但她脸上浮现的微笑让孙策莫名想问问自己小时候、像阿绍这么大时候是什么样。“我还真不知道你是不是有过随心所欲的时候呢。”“所以,阿娘你说的立规矩对儿子来说就不是什么问题。倒是那个计划中的土地全部收归到皇室的手里, 才会引起有地的士绅豪族、甚至像吕蒙这样的人都可能会反对儿子呢。”孙策说的轻描淡写, 但是他眼中的光芒、紧抓住的络子的扭曲,都反应出他内心的不平静。吴国太收完最后的线头,把络子从孙策手里抠出来, 仔细调整形状, 嗔怪孙策。“看你给揪的,一会儿阿绍洗好了出来, 会不高兴的。”孙策讪讪,“儿子也不是有意的。阿绍现在懂这些么?”“怎么不懂呢。阿绵这几天的爱戴都是他给挑选的呢。大乔不按着他挑的穿都不行, 这霸道得说一不二的性子, 也不知是像了谁了。”孙策看着母亲抱怨阿绍霸道, 但语气里的喜爱是藏匿不住的。便笑着凑趣道:“一定是像了我阿翁了。”吴国太莞尔一笑。“伯符,说道后宫的规矩可是要从你开始立的。你阿翁后来也没少收了人的。”“阿娘,这个我明白。我记得丁氏那时候让阿娘的难为、我心里的难受,我不想阿绍再尝我那时候的滋味。阿娘你要信我。”“好。阿娘信你的。所以你要在阿绍成年前好好活着, 灵帝三十三而终,少帝是十五岁被鸩杀。你阿翁是三十五岁阵亡,你那年攻打笮融受伤,”吴国太停下, 看着孙策不语。“阿娘,那时候儿子不是刚刚起兵么。还没有资格不领军上阵呢。你看这一次我就没有带军出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儿子记得的。再不会冲锋陷阵了,儿子已经在学汉太/祖高皇帝的用人之道。”“至于你说的吕蒙等新贵会反对你,出现的几率不大。从你起兵就没有赐田地下去,东吴这面不需要担心,投靠过来的那些东吴旧有的世家,他们手里的田地也并没有多少。难在荆州呢。”“是啊,当初就不该接受刘琦的投降。”孙策拍拍脑门,“还是硬打下来的地方好办。”“那是自然的了。可再难也得做下去。这天下几百年大乱一次,不说夏商周,就是汉室,王莽篡汉前天下就已经祸根深埋了,汉光武帝重兴汉室的时候就与汉太/祖高皇帝初建汉朝一般。前面是两百年出头,后面到现在也差不多是两百年了。要是你想想你阿翁战死、你这十年身先士卒冒着生命的风险获得的一切,在两百年后就要化为乌有,然后子孙还要冒着被鸩杀、被挟持、没有半点尊严的风险,你就会觉得这么做是值得的了。”吴国太早给孙策深入分析过汉元帝刘奭后期,因土地兼并盛行、皇权(中央集权)衰落、官宦豪绅阶层与自耕农、失去土地的佃户之间,不可协调的矛盾日益加深,最后导致西汉由盛转衰的历史。至于宦官作乱、外戚当权反而是容易解决的事情。孙策深深地点头,“阿娘,儿子都明白。昔年在江东的时候,阿娘所讲的那些儿子都记在心里,不会畏惧有士族的反对就不去做的。前面有赤眉、后面有黄巾,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是敲响了帝室的丧钟。若是现在开始采用大司马师丹的数量限制,是不是就能够避免土地兼并呢?”“那就是在给以后的隐田、隐户的出现留下可钻的漏洞。不仅清查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后官官相护还是查不清楚。想想在江东我们收到的那些土地,剩下的也就是十之一二了。你现在无论怎么做,张昭、张纮都会支持你,明天把荀文若说服了,让他把益州全境都照江东办理了。”孙策笑得开心,“要是等荀文若知道派往牂牁郡、涪陵郡、巴东、巴西、巴郡等地的县令,已经开始土地登记租赁了,又该像今天看那本《刺史政务纪要》一样了。阿娘,要是他看到太守、范令等事务守则、考核表格,更该吃惊了。”吴国太微微一笑而已,那些东西里面糅合了后世不少实践经验的精华,若是他不惊诧反而奇怪了呢。阿绍被洗的白白净净地抱了回来,孙策伸手把儿子抱在怀里,接过丫鬟手里布巾给他擦头发,嘴里叮嘱着。“跟阿嬷睡觉可别尿床啊。”阿绍不服气,“阿翁,我不尿床。”吴国太伸手接过抱过阿绍,“伯符,你回去。你记得和大乔说,明儿我去前面会把阿绍先送过去的,让她早晨不用过来了。”“好。阿娘,那我先回去了,你也早点安歇。”“嗯,去。”吴国太在大乔怀阿绵的时候,把阿绍带在自己的身边照顾。等大乔除了月子以后,吴国太把阿绍送回去给他们。为阿绍好,他更得在父亲身边长大。只不过阿绍又舍不得祖母,最后变成每五天过来住一晚。“国太,热水备好了。”丫鬟过来提醒。“好。阿绍你乖乖在帐子里不要出来,等阿嬷洗澡回来给你讲故事。”吴国太把阿绍塞到帐子里,盖好夹被。“阿嬷讲小猫钓鱼。”“好。”果不出孙策和吴国太所料,荀彧被孙策权利所达地域的赋税政策震呆了。所有的土地收归到孙策的名下,百姓根据自家的人口和能力,租赁要耕种的田亩数量,只须缴纳三成的地租,然后再没有其它任何要缴税、要承担的徭役。要让荀彧从心里说,好不好,好!百姓的负担是减小了很多很多。租赁的土地多、缴纳的多、自己余下的相应也多。当然孙策获得的也更多。亏得是谁呢——既往不需要缴税、有免税资格的宗室、官宦、士绅。“这能行的通吗?”荀彧皱眉问在座的东吴这几位高层。张昭笑着说:“东吴已经实行了几年了,效果你都看到了。”“子纲、子布,你们名下的田地呢?”张纮摊手,“我与子布更是要带头跟随伯符了。”“文若,如果从眼前的利益看,我与子纲是吃亏了。但是从长远看,就像国太说的了,子孙有能耐,留田地有何用;子孙没能耐,留也留不住。倒不如让儿孙像仲谋、叔弼一样努力学文习武,凭自己的能耐挣饭吃、挣衣穿。”荀彧的父祖都是朝堂响当当的人物,兄弟们也都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俊杰。至于自己的儿子、带在身边的侄子,荀彧敢说他们在江东谋个县令还是不难的。他自己是立即接受了这样的土地政策。“吴侯、国太,这政策我与子布、子纲是一样的态度。我就是担心会不会在益州遭遇当地世族的抵抗。”“所以我让公瑾慢慢地打益州 。打下来一个郡就做好一个郡的土地登记和租赁。刘璋就是有再多的军队,当地的百姓都从我们的土地政策、的官学教育,得到好处、看到希望了,他的军队也不会持久跟着他的。”“如果这政令能够持续下去,将使得天下百姓衣食无虞,再无祸乱的根苗了。嗯,还有一事儿,国太,昨天吴侯和我说那防止外戚专权之事再发生之法,请国太指点。”吴国太一笑,“外戚只承虚爵,无实职、无实权,与嫡长子继承制一样铸到法典里。”这倒是杜绝了外戚专权的可能。但荀彧不甘心地追问了一句:“若是有幼帝冲龄登基的事情呢?”“三公九卿与太后同领顾命大臣之事,在幼帝满十八岁的时候,归政天子。”孙策一字一顿地说着,然后突然哈哈大笑。“文若,孙家男儿俱都武艺高强,从我这里开始不广开后宫,以后的儿孙就不会像刘家子弟那样,在内宫的脂粉堆里淘空了身子。我阿娘还有一条备注呢,六十岁禅位与子。不过这些说起来尚早。”荀彧知道孙策是很有决断的人,想想其内院只有桥氏所生的一儿一女,再想想灵帝的后宫、曹操众多庶出的儿女,他起身正衣冠对孙策拜倒。“彧愿为主公所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孙策赶紧还礼扶起荀彧。“文若,你看我会做到这些的。”荀彧认主之事让张纮、张昭松了一口气,原因就是太缺人才了,尤其是荀彧这种有大才干的人。他俩急急忙忙把给吴景、徐琨、孙邵准备的同样资料,搬出来一份给荀彧做上任前学习,并让荀彧在资料领用上签字。孙策解释道:“荆州是在刘表逝后归附的,所以那边的政令与这几处都不同。待徐州安稳了,往徐州迁移了百姓,再说更改荆州的事儿。”荀彧点点头秒懂孙策的计划,这是要给荆州的世家行釜底抽薪之法,让那些世家空有田地也无人耕种。够狠!中午的时候,孙策破例没在前面吃工作餐,跟着吴国太回去内宅。“阿娘,我都把太史慈从徐州抽调回来,陪他去益州呢。你看我给他想的多周到。荀文若还说要为我所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孙策委屈的不得了。吴国太看这样耍赖的孙策,一边笑一边安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