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06      字数:4945
  第491章 红楼贾母40贾母听说了南安郡王府的混乱, 她先准备了要去探望的帖子, 想想又把自己屋子里一个会说话的、姓吴的媳妇子叫了过来, 仔细吩咐她过去王府要打听些什么, 说些什么安慰郡王妃, 然后吩咐管事媳妇备了去探望病人的药材。那姓吴家的去的快回来的也快,她笑着给自家太太回信。“王妃让小的给太太带话, 太太要是有空, 明天下午就过去才好。”“郡王怎么样了?”贾母要去看人也得先知道病人的大概情况,过去说话心里才有底。“王爷还没有醒呢, 王妃累得眼睛都抠搂了。”贾母就让吴家的再去送帖子, 言明她在未时未的时候到王府。也让自己和南安郡王妃都能歇个晌。等贾母见了王妃,禁不住大吃一惊。“你这是怎么啦?难道你这二天都没睡觉?”王妃话没出口, 眼泪先流了下来。“我没想他会气成这个样子。”停了停又说:“我就是想气气他,可谁想他就中风了呢。”“你做了什么了?”南安郡王妃就把前一天的事情噼里啪啦地说了个大概。贾母想听南安郡王府鸡飞狗跳的心思得到了满足。她叹息着劝王妃一句“你这又是何苦呢?”“我就是气不过。他当初扔了一大家子给我照管,自己带着那几个贱人去边关,留我带着儿子守在京城, 给他伺候老的。可他隔个三两年, 就送几个庶出的回来。那个姓赵的贱人生了庶长子, 他连人带孩子地弄去了身边。那姓刘的侧妃你知道的,那些年仗着她那贱种比世子大,没少在老郡王跟前显摆她生的儿子能、聪明。我要不是太皇太后指婚的,这府里早就没我和儿子的立锥之地了。”南安郡王妃的眼泪,如泄洪一般地流淌,嘴里忿忿不平地噼里啪啦说着旧事, 全然没有了往昔再难过的时候,也要有一份仪态在撑着的模样。“朝华,你来评评理,你说,王爷把着自己的私库不出银子,不拿出来还欠银,这是不是欺人太甚了?!”“宓儿,你是不是被欠银的数目吓到了?”贾母柔声安慰王妃。“喔……。”王妃用帕子捂着嘴,极力压抑的哭声还是溢出来。“我听说圣人又没追着你们王府立即还的,每年还个二万两,十年不成、二十年也就还完了。你也不用这么伤心啊。”王妃哽咽着说:“别人都看着王府家大业大的,可每年进的多、出的也多。这几年不仅孙辈要议亲,那些后来陆续出生的庶出的也要议亲,单亲事这一项,就要小二十万两的。我再不待见庶出的,也不好学牛家把庶女换银子啊。”贾母默然。缮国公府嫁庶女的事儿,也是一个大笑话了。当家主母不够手腕,男人左一个右一个地收,然后庶出的接连不断地生。“唉,银子多有银子多的活法和亲事,王府里没银子,难道还要怪你不成?!”“就是不怪我,以后我也没脸在京城见人了。”是啊,这一出闹的,是挺没脸的。但是比起上一世你给贾母下的套,最后累得贾母被亲哥勒死……唉,是脸重要还是命重要,也是难选的么!好容易等王妃发泄的累了,贾母插嘴问她,“宓儿,你说有没有可能啊,你们郡王那里,实际是没现银呢?”贾母试探着对王妃说。“要不然郡王应该不会反应那么强烈啊。”“什么?他那里没银子了?”王妃的声音忍不住就高了几个调门。“那岂不是我儿子要背负剩下的四十万了?”“应该不会由世子一个人背负所有的债务。王爷那么多儿子呢,家产人人有份,债务也自然人人有同样的比例啊。”王妃捏着指头算了一会儿,苦着脸说:“朝华,俩侧妃都有儿子,这嫡不嫡,庶不庶的,大头还是要我儿子来还了。”“什么嫡不嫡,庶不庶的。是不是气糊涂了?圣人那么多有位分的妃嫔,嫡子还只认皇后生的呢。我和你说啊,世子要是担了八成的债务,家产也是得八成的。你和世子妃都是十里红妆嫁进王府的,怎么也亏不到你自己和你的孙子们。”“如何是亏不到呢?难道我的孙子们就只能靠我和媳妇的嫁妆了?!王府过去花掉的银子,可都是给王爷去养那些狐媚子、还有那些庶出的了。”王妃又气了起来。“哪座王府会容着侧妃生养的儿子,买头牌、嫖/妓、喝花酒了?在南安郡王府,这样的开销,王爷以前都给银子的。简直是混账。”这就是一本没法算清的账。在男人的心里眼里,家产用来多养几个妾侍、多生几个庶出的,那是做了开枝散叶、多子多孙、孝敬祖宗的好事。至于武勋出身的男人,喝喝花酒、买个头牌,也就是风流好色一点儿,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宓儿,你还是和世子先估算一下,看看王府里所有的资产够不够四十万,要是所余不多,你的嫁妆可要守好了。你虽然只有一个儿子,可孙子也是有好几个,得要好好养着呢。这个才是正事呢。”王妃掌理王府多年,自然知道自家的底细。她叹口气,疲惫地说:“要不是你提醒我欠银子的事儿,得等那天圣人上门要债了,我才能知道的,到时候说不准就要把嫁妆填进去还账了。你说这儿子养来做什么?他老子早和他说过王府有欠债,他居然一个字都不告诉我。还和他那混账老子一样,养了一院子的女人。”“儿子就是那么回事儿。不生个儿子不成罢了,你看我那老大什么时候和我贴心过?照你儿子比,差的太远了。”“你那老大是从小没在你身边长大的,才与你不贴心。可我那些年为了他,明里暗里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还有我这么做都是为了谁,他居然和我摆脸子,嫌弃我那日未痛快地把商家打发走,丢了王府的脸……”这儿子也是个拎不清的,比贾赦未必好到哪里去。“宓儿,不是我说你啊。过王府来要账的商家,你是应该先拿银子打发了。然后或者把王爷书房的摆设,拿过来几件;或是从王爷那要来他私库的钥匙,随便当点儿什么东西,还能亏了你自己不成啊。”王妃眨眨眼,还能这样做的?她转着眼睛犹疑了一下,“当当可太丢人了。”“你呀,遇到事情可得多想想。当当了,又怎么样?丢脸的也是当初那借了银子充脸面的,又不是你管家不善才借的银子。府里要是开支紧张了,布衣素面就不能过日子啦?再无其它的法子,就把那些庶子都投去边关。老祖宗能杀出一生的威名,得了郡王的爵位,到他们了,不说与祖宗比肩,就混个自己的肚儿圆,还是应该能做到的。”贾母说话,王妃频频点头。她决定回头就把府里的那些绫罗绸缎的月例、还有胭脂水粉什么的都停了,没钱就是没钱的过法了。俩人翻来覆去,夹缠不清地说了快有一个时辰,贾母着王妃喝了一碗安神汤。然后把世子妃请过来说话。“老身看王妃这两日辛苦太过了,让她好好睡一夜。”世子妃知道自家婆婆是该睡觉了。这时候王妃可不能出事,不然王府会闹翻天的。“谢谢荣国公夫人了。我婆母就是不放心郡王那里,总要自己守着才放心。”“你们王爷那么许多的侍妾,做什么要你婆婆自己守着啊。你出去传话,就说王妃安排倆侧妃一人带一半的妾侍,上半夜下半夜地各守四个时辰。等你婆婆明早醒了,她自己守白天的。”世子妃觉得这主意非常好,立即起身向贾母道谢。贾母看王妃已经睡着了,也不在王府多停留,心满意足地带着人施施然地离开了王府。又解决了一件事儿,好轻松啊。贾代善隔了几日才回了一趟荣国府,圣人随扈的护卫都安排妥当了,他才有空在离京前回来看看。“夫人,为夫这次去江南大概也要小半年的时间,府里就全托付给你了,要你费心了。”“嗯。”这样的贾代善可不多见,既往是收拾了衣物、抬腿就走的。“又要辛苦夫人了。”贾代善说的情真意切,他希望妻子也给他说几句不舍的道别话。贾母笑笑,“国公爷客气啦。现在这府里真没什么好辛苦的了。老大、老二的院子,有各自的媳妇打理,孙子们也有媳妇们教导。国公爷万事放心。”贾代善一默,可不是就是这样的么,这府里现在没什么要特别操心的事儿了。“国公爷,听说东府还了六十万欠银,咱们荣府准备什么时候还呢?”“等我从江南回来。”贾代善安排的很好,圣人这一圈花费不会少了,等回了京城以后,那也是还银子的一个好时机。“库银够?可别像南安郡王府,闹得那么难看。”“都够都够。这事儿不用你操心,早就安排好。”提起南安郡王,贾代善也是掬了一把同情泪于他。在太医救治下,南安郡王昏迷了两天两夜后苏醒了。非常遗憾的是,他这个桀骜了一世的武将,从此半身动弹不得,瘫在了床上。郡王妃也不堪重压病倒后,南安郡王府整日鸡飞狗跳的。听说郡王世子早让侍卫把王府把持的许进不许出,但凡哪个庶出的兄弟和子侄敢和世子妃闹事的,他就把人捆了先送去京营当兵。听说服侍郡王不够上心的侍妾,都打残了好几个了……要贾代善来说,这又是何苦来的呢。弄了一府的妾侍、庶出,想多子了,就能多福,做梦呢。自己就两嫡子,还是一个娘肚子出来的,都没见他俩有什么样的同心同力。第492章 红楼贾母41圣人出京的动作很快, 不等贾琏满月, 就带了半数的文武官员,还有羽林卫离开了京师。贾赦跟着太子去送行, 一直送到十里长亭之外。圣人有前面西征, 太子监理朝政的旧事, 倒是不担心京师的事情。只吩咐太子小心照应太子妃罢了。由此很多人猜测东宫是又有了动静。回去的路上, 贾赦与太子并辔而行。他觑着四周没人注意他们,就笑嘻嘻地先对太子道恭喜,祝愿东宫开花后结果, 这次能如愿得太孙。太子听了很高兴, “时日太短, 所以才未说出来,你且替孤先守好。”贾赦赶忙应了。“恩侯, 过几日就是孤的小女婿满月了。荣国公不在京师,你也别简办了满月礼。”“太子殿下放心, 定不会屈了他的。”贾赦想法是挺好的,奈何琏二满月这天,来的宾客还是比贾瑚满月的时候少了很多, 堪堪与贾珠满月宴的规模相仿。贾赦带着贾政、贾珍在宁国府迎男宾,贾母带着贾敬的妻子、还有自己的俩儿媳妇, 在荣府招待女客。文定侯夫人笑着自己来了,见了贾母就拉着手说悄悄话。原来贾敏是又诊出有了身孕,俩亲家互相恭喜。张氏走过来谢文定侯夫人送的滋补品。张氏这个月子,因父母亲回原籍对她打击很大, 贾赦忙得又基本不能回府。幸好贾母开明,允了她娘家嫂子经常来看她。她身边的罗嬷嬷是个管用的明白人,每天插着空儿,与她慢慢地说道理。待得张氏将出月子的时候,已经明白自己不可再像父亲是首辅那时候恃宠而骄了。也知道娘家嫂子和婆婆说好了准她放脚,冬月的时候就要她接手管家了。她在婆婆的屋里抄了小半年的往来、和分类账,对府里的事情不说了如指掌,也是知道的差不多了。罗嬷嬷每天都提醒她,要管家就得做出有威严的样子来。所以张氏这一个来月的变化甚大,整个看起来长大了不少。贾敏的婆婆很赞了贾母几句,把儿媳妇养得水灵灵的。贾母投桃报李回赞文定侯夫人把儿媳妇当女儿娇着。这话说到文定侯夫人的心坎上,她笑得合不拢嘴,和上前与贾母招呼过的王老夫人携手一边坐了。张氏看着弟妹王氏的母亲来了,心里想起自返乡的父母。罗嬷嬷看她收了脸上的笑容,,就拽着她的衣袖,掐着她的手腕提醒道:“大奶奶,太太今儿可是给您的次子办满月。你快过去帮太□□置客人入座。你看大舅太太她们过来了。”张氏看娘家几个嫂嫂们过来,收拾了心情迎上去,领人过来给贾母见礼。罗嬷嬷的动作和说的话,都被贾母收到了眼底,心说张家总算是给张氏送来个靠谱的嬷嬷。南安王妃缓过劲来,还是到荣国府来坐席了。只是世子夫人有孕怕冲撞了,没与她一起来。她带了自家的两个快及笄的庶女,还有自己那七岁的嫡长孙女过来。镇国公夫人见了自己的外孙女,高兴地揽了孩子和南安郡王妃说话,也非常的给亲家面子,赞了又赞两个小姑娘的品貌好。在场的夫人们都心知肚明的,这俩庶女到了结亲的年龄了,谁家有差不多适龄的孩子就可以考虑了。不仅南安郡王妃带了庶女出来,其他也有不少人带了差不多年龄的姑娘来。贾母都给了机会,来一个送一份见面礼,容了这些姑娘们给在场的所有人行礼。等都见礼过了,也就到了宴席快开始的时候了。贾琏小同学在东府亮相以后,又回到荣府在女眷跟前亮相。白白胖胖的奶团子,获得一片美好的赞誉和祝福,也收获了一些满月礼之外的、塞到襁褓里的玉佩等物,才由奶娘抱下去了。宴席才开没多久,东宫的内侍送来太子和太子妃给贾琏的赏赐,这在宁荣两府又掀起一阵赞叹**。让贾琏的满月礼,有了不低于贾瑚的热闹。满月宴上,贾母时不时就分出精神去看张氏。看张氏进退礼仪都没什么缺憾,可惜偶尔会露出点怯生生的模样。她在心里叹口气,好好的人,到底被贾赦惯出了一股子小家子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