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09:54      字数:4988
  “如海这酒酿的好。从没喝过这般美妙、香醇的美酒。”程荫赞不绝口。“繁森喜欢,我车里还有几坛子,一会儿,你都带了回去,慢慢喝。”贾赦瞪眼,“我呢?”“舅兄,你到我府上,和回荣禧堂还有甚区别。”林海哂笑。三人就这酒要如何酿,才会好喝,漫谈了开去。最后贾赦说道:“如海,照你这么说,岂不是人人可以酿酒了?”“不错。如同人人都会写字,成了书法大家的有几个?”“你这酒还有多余的?”“繁森的意思?不瞒你们说,这是我在江南酿的酒,已经窖存了几年,喝一坛少一坛的。北方水硬,要酿出好酒不容易。”程荫点头,表示理解。林海与他说起三月初的春闱,言语间不乏有探问他出题偏好的意向。程荫感到疑惑,林海要是想要考题,他自己出任主考官,也不是没可能啊。贾赦拍拍程荫肩膀,“繁森,你莫被他吓住啦,他呀,就是关心则乱。你侄女婿张旵今科下场,现在是天天被他那两个堂兄捉着磨刀呢。”贾赦转头又对林海说道:“要我说你呀,如海,你真是太担心小辈了。你想想我二舅兄,那是什么人,他教出来的张昭、张旭都什么样!”贾赦喝了一口酒,又道:“不过呀,张旵敢给我丢脸,老子打折他的腿?”程荫浑身轻松下来,原来如此。“恩侯,你是准备春闱后嫁姑娘?”“是啊,我这府里的事儿,不瞒你们。迎春从小就没亲娘,虽说在如海的府上,跟着先生学了几年,可那孩子生性腼腆。待她及笄了,我就把她嫁过去,让张家的两个侄媳妇教导吧。那都是老太傅,千挑百选的孙媳妇。张家教导的,好坏也都张家擎受吧。”“恩侯,你倒打的好主意啊。”程荫佩服,敬了贾赦一杯,林海陪着同饮。“繁森,我和你说啊,”贾赦喝得高兴了,心里话就吐噜出来,“你知道吗?我给我那小儿子,定了如海的次女做媳妇,怎样,厉害吧?阁老的女儿啊。换个人,谁能定到?”“慢着,你是说如海的次女?”程荫有些跟不上,那孩子好像是去年秋天生的吧,他妻子还去林府喝了满月酒。回来反倒对林海的长女赞不绝口,自己唯一的女儿也喜欢和林海的长女玩。“对呀。满月那天定的。”贾赦得意的再没有了。“恩侯好眼力啊。如海的闺女,以后定然不错了。”“借繁森吉言。我那俩闺女都没了生母,唉,可怜啊。”林海摇头叹息,端着酒盏看程荫,双目幽深,宛如古井,摄人心魂。他略略示意一下,一大口酒闷了进去。程荫心头一热,拉拉贾赦的胳膊,道:“恩侯,弟有一事相求,您可得帮我。”贾赦看着这样的程荫,酒醒了大半,“繁森,你如今,还有我能帮上的?”程荫一扫林海,“如海,繁森腆颜,想求如海的长女做儿媳妇。恩侯,你帮不帮我?”贾赦左右看看,“如海,你意见呢?他那俩儿子,都不错呢。”“如海,我那俩儿子,你都见过。你喜欢哪个?我保证你姑娘到我家,不会受了委屈。”“真不会受委屈?”“如海,你放心,繁森是君子,一言九诺,最是重信之人。繁森,那是我亲外甥女,你儿子要委屈她了,我可要打上门去的。”“次子吧。晏晏丧母,次媳也好跟着长嫂学行事。”林海犹豫再三,等得贾赦、程荫心焦,才吐口选了次子。贾赦不满意,“怎么,如海,你是看我外甥女哪不好?”“舅兄,那是我亲闺女。繁森,你别怪我小心眼,恩侯总说我娇惯孩子。我那闺女灵性足,但做长子媳妇,我怕她受不了委屈。再则她这月才过九岁的生日,与繁森你的二公子,年龄也接近些。”程荫大喜,站起来向林海道谢,向贾赦道谢。贾赦召唤人,拿来了笔墨,他做了见证人,看俩人写了婚书。程荫仔细地揣好婚书,吩咐自家的长随回府,去跟主母要信物来。这边端了酒盏,敬谢贾赦、林海。仨人的酒,喝得越发热烈、舒畅。“恩侯,我也给儿子定到林阁老的闺女了。是嫡长女呢。”程荫醉的站不稳了,还不忘这样跟贾赦念叨。“行,行,你厉害,你定的是嫡长女。”贾赦把程荫哄上车,心里说,我那是庶子,亲娘什么模样,我都记不得了。林海对贾赦深揖到底——黛玉与程荫的次子订婚,好!“这又何必,只看敏儿,也是我该做的。”第232章 林海95林海醉醺醺地登车离开荣国府。待到了自家林府下车,除了他身上隐约能闻到酒味, 整个人双眼清明, 仿佛是从来没饮过酒似的。林海看看天色, 主院该是用过晚餐了。他把婚书仔细收好, 在书房洗漱了,换过衣服,去见纪氏和孩子们。晨官儿因为父亲不在, 不肯好好吃晚饭。还是黛玉哄他, 不好好吃饭,就不带他去上课,才勉强吃了饭。晨官儿从能天天见到姐姐后, 黏人黏的愈发厉害。黛玉和迎春上课,他又恢复了一定要能看到姐姐的习惯。好在他不吵闹, 周先生也就允了他跟着混课堂, 上午睡了丫鬟就抱走,下午睡醒了再来。纪氏看儿子与姐姐这样黏乎,欣慰之余也满心不是滋味, 长子和自己从来没这么亲近。她反复检讨自己, 却没发现有什么是造成母子不够亲昵的缘由。只好暗暗叹息一番, 母子也看缘分吧。林海到了纪氏的主院, 晨官儿还在缠着姐姐讲故事。黛玉讲了一遍了, 晨官儿就俩字, “再讲。”林海进门的时候, 正看到儿子扭在女儿身上, “再讲。”屋子里的人,见了林海进来,以纪氏为首,都站起来给林海见礼。林海对纪氏说:“夫人辛苦了。”纪氏抿嘴笑,“都是大姑娘在哄晨官儿呢。”晨官儿见了父亲,放了姐姐,“爹爹,讲故事。”“晨官儿给爹爹讲,好不好?”林海从纪氏手里接过旻官儿抱着,幼子已经能认人了,很喜欢让父亲抱着。晨官儿见父亲要听自己讲故事,高兴起来,结结巴巴讲起夸父逐日,讲了两句就忘词了,看看姐姐,等着提词。黛玉笑得捂嘴,还是给提示,“夸父的身体变成……”“变成高山。手杖变成树木。”林海笑着赞,“讲的好。”一岁半的孩子,能复述到这样,语言能力是相当强了。晨官儿得了父亲的夸赞,高兴地去找姐姐玩。“夫君,荣国府的酒可好喝?”纪氏还是发现林海喝过酒了。“婉容,”林海抱着幼子,温声和纪氏聊天。“是我带过去的酒。程侍郎差点喝醉了呢。改天你也尝尝你夫君的酿酒手艺。”“好。妾身可是千杯不醉呢。”“米酒吗?”纪氏嗔了林海一眼。“有件事要和夫人说,我给女儿订亲了。”“订亲?荣国府没有和晏晏适龄的啊?”莫非是二舅老爷家的那个宝玉?纪氏没说出来。定谁,和她关系都不大。晏晏的婚事,她知道自己没发话权。“晏晏定的是吏部程侍郎的次子,曼曼定的是兵部贾侍郎的次子。”兵部贾侍郎?纪氏愣了一下,才明白说的是贾赦。曼曼也订婚了?她心里有点不得劲,一想夫妻才缓和关系,只能笑笑说:“都是好亲事。看父知子,恭喜夫君得了两个好女婿。”“同喜,同喜,也是婉容的好女婿。”而程荫回到家,被灌进两碗醒酒汤之后,把在荣国府里,给次子和林海的嫡长女订婚事情一说,换回来的是妻子的埋怨。程夫人见过黛玉几次,挺喜欢的。“老爷,定林家的大姑娘做媳妇,好啊。为何给泰儿,不是岳儿?那林家的女儿跟着周先生读书,做宗妇完全可以啊。”程荫被妻子科普了一遍周先生的业绩。“是林海选的次子啊。”程荫还没完全醒酒,觉得自己干了件好事,妻子怎么还不满意?“你呀,”程夫人是文雅人,“程侍郎,你给次子定了阁老的女儿,长子呢?咱们去求首辅的女儿做长媳?不成,首辅的女儿比我还大呢。”程夫人看着自己丈夫还没醒酒的样子,“算了,你先睡会儿?睡醒了再说?”程荫晃头,没到戌时,睡觉太早了。他一边泡热水澡,一边费力想着妻子的话。想了许久才想通,次子媳妇身份高了,长子媳妇不好摆大嫂的款了。泡罢出来,程荫假装头疼,抱着脑袋,哀求:“夫人,这可怎么好?岳儿岂不是难寻到亲事了?”程夫人看他那样子,就知道又是惯用的伎俩。“要不,你去求圣人,尚主?”“尚主?行啊。”程荫答的顺口,“不行啊,夫人,今上的公主还不到三岁呢。长公主的女儿还差不多。”“你敢去求长公主的女儿?”“不敢。”程荫灌了醒酒汤,又泡了热水澡,酒气散了大半。今上与他的任何兄弟姐妹的关系,除了废太子,只能是呵呵。就是太上的公主,对今上也都很漠视,仿佛没这个兄弟。别看他和今上是多年的患难之交,他要是敢去求任何一个长公主的女儿,今上绝对不会给他好脸。唉,愁啊,当初怎么不直接就说定给长子呢,两儿子只差二、三岁的。如今他只能虚言宽慰妻子,“车到山前必有路,岳儿还小呢。到时候再说。”程夫人哭笑不得,哪里还小,十四岁了。说亲,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了。远在金陵的薛进,看着坚持不改进宫决心的女儿,也有些头疼。“宝钗,不是爹爹不送你进宫,实在是当今和太上不同。太上是到了中年以后,才开始喜爱女色,不挑出身。可最后能得了贵妃位置的甄氏,也因她的亲娘是照顾过太上的精奇嬷嬷,其它能得了妃位的,基本都是出身仕宦官家。”“爹爹,怎知道当今不会如太上呢?”薛进捏着袖子里的密信,想想还是对女儿说:“宝钗,这和圣人自己的生母有关。今上因为其母是宫人,娶妻的时候,也是草草又被指婚了一个四品的翰林之女。前些日子,宫里在上元节举办赏灯会,皇后娘娘请的都是三品以上官员家眷,指明要带嫡女。你明白了吗?”薛进隐下是赏灯会为大皇子选妃。“爹,难道哥哥的事,就这么算了?”薛进一笑,“傻闺女,那怎么会呢。你舅舅把依附忠顺郡王的人,凡兵部的都贬官折腾去了穷山恶水。爹爹这里会把甄家的买卖也一步步地蚕食掉。没了银钱,他们活受罪的日子,才刚刚开始呢。”“可舅舅的信?”宝钗提起前几日父亲给她看的,二舅舅的来信。薛进从来把这女儿当儿子养,即便提到婚事,他也不想女儿如平常闺秀,躲出去由父母之命婚嫁。所以,他把王子腾的来信,仔细看了几遍,又反复斟酌了三日,抛开王子腾在妻子得罪贾赦、林海,这件事情上的不作为,抛开王家既往对薛家的算计等等,这婚事对宝钗却是没什么坏处。礼部四品郎中的嫡次子,那宝玉岁性格绵软了一些,自家闺女是个心里有主意的。真如王子腾所言,要不是自己的亲外甥女,亲舅舅保媒,薛家的皇商名头,并不能支撑宝钗嫁到这样的人家。薛进真的后悔年少的时候没好好读书,寻求在仕途上的发展。现到了女儿婚事上,只有人家挑女儿的,自己女儿要嫁去官宦人家,却没的挑拣人的余地。“宝钗,你是有主见的女孩子,爹爹和你敞开说,单就家事、人品,这门婚事,不说打灯笼难寻,可也是对你是再好没有的了。虽薛家有财,但爹爹要是把你嫁给五品官的儿子,就是多陪送十万两银子,还得能托到合适的中人。”薛进停口,看女儿难看的脸色说:“爹爹带你这两年,南北大川地游走,你该当是理解了商人与官宦人家的区别吧?”宝钗点头。“商家就是有再多的银子,哪怕我们薛家有皇商的名头,见了当官的,也是腰杆不硬的。所以爹爹不想把你嫁去商户人家。爹爹拿你当儿子养,你也不会如一般闺阁女子,听闻婚事就回避。爹爹细细给你说这婚事的好坏。”“宝玉性子绵软,对上你这样心里有主意的,你以后的日子,可以过的舒服自在。你姨妈从你妈妈过世后,就一直病着。你二舅舅这时候再提婚事,也是为安你姨妈的心。以你姨夫的年龄,万一你姨妈过世了,有你珠大嫂子管家,他也不会再娶了。等三年后,你嫁去贾家,十年内,万事有你公公在前头挡着,不虞有外人欺上门来。十年后,你凤表姐他们也该能在朝廷谋到个位置了,她也不会不照顾你。还有,要是薛家能得老天眷顾,你二叔和你蝌堂兄能在科举上有所斩获,你在京城,也不少娘家人撑腰。再之后的十年,你弟弟们,也该进学出仕了。”“爹爹,”宝钗一听爹爹都已经给自己谋划到二十多年以后,“爹爹既然这样说,女儿就听爹爹的。”薛进点头。自家姑娘明理、懂事,做父亲的心里骄傲、熨帖的感觉,比赚了多少银钱还爽快。“爹爹,都去读书,这家业谁来接呢?”“那书,不是人人都能读出来。二十岁上下,总能看出来适合做什么了。”“爹爹,您要扶正哪一个姨娘吗?”“不扶,爹爹这辈子,有你妈妈一个妻子就够了。她们都是扶不起来的。而且宝钗呐,你那些弟弟,个个都是庶子,想出人头地就得努力,无论是从商还是读书。对你以后也好。”薛进这一年连添三子。提起这个,他是由衷地感谢林海,要不是林海点醒他,他和薛迅还不会发现中毒的事儿。等他回金陵把那几个有嫌疑的奴才,抓起来想一一拷问出幕后指使人的时候,不想那几个奴才居然自尽了。气得薛进火冒三丈,却找不到人发泄。只能愤愤地撂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