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09:54      字数:5346
  “夫人,还是去多看看那俩孩子吧。”“我是天天有空儿,要不是为了你,我住到林府都成。我后个儿再去吧。”真不知道哪世欠的债。若纪氏好好的,李老夫人再不想见她了。可就这样病重了,很可能就……李老夫人又不忍心了,或许,自己多劝说劝说,能把婉容劝转过来呢。李老大人一想,可不是嘛,俩儿子携家带口地外放,京中就自己老俩口相依为命。可他不想这时候把儿子调回京城,再等等吧,再等个二、三年,太上和今上的较力就该结束了。致仕前把俩儿子都调回来,人情还是留到以后,给儿子再用吧。其实晨官儿的不欢实,是因林海罚了给他当马骑的丫鬟。这都是什么哄孩子的法子!就是小厮,也不好当马来骑,何况是十几岁的大丫鬟。晨官儿挨训,很是委屈,可娘亲病的不让他见,嬷嬷又不让他哭,怕影响弟弟睡觉。晨官儿憋了俩日,小人儿看上去就有些恹恹的。林海抱着晨官儿,问了许久,才问出来究竟,让人赶紧给他做了木马,还抱着他去看了黛玉的果下马。并给晨官儿许诺,当他再高一些,能够到马镫了,就给他骑果下马,才哄得晨官儿又欢快了起来。林海让管家再选几个五六岁的懂事小厮,给晨官儿和暮哥做玩伴儿。第230章 林海93纪氏烧了几天才退了热度,中间曾一度凶险, 连林海都认为她挺不过去了。却不料突然有一日, 人就清醒了, 并迅速地好转了起来。上元节, 皇后在宫里办赏灯会,邀请了在京的三品以上官员的夫人,带自家嫡女前往。纪氏生病, 林海报了病免。不想上元节的当天, 宫里派了小内伺来。这小内伺不到二十岁,人看着文雅秀气,恭恭敬敬地林海施礼。“林尚书, 皇后娘娘派奴才来看看县主。”林海笑笑,指了一个十来岁的小厮, 叫明松的“你领公公过去吧。”小内伺连道给林海添麻烦了, 再三谢了,跟着小厮去见纪氏。纪氏听说是皇后娘娘派了内伺来看,勉力穿戴好见客的衣裳, 召了人进来。那小内伺往纪氏脸上一扫, 就乖巧地跪下去行礼。“给县主请安。”一双眼恰好看到纪氏叠放在膝上的、瘦骨嶙嶙的双手。“因今儿娘娘有赏灯会, 娘娘打发小的来看看县主。”纪氏叫了小内伺起来, “你回去替妾身谢谢娘娘吧, 非是不想去, 是坐起来都难。”那小内伺点头, 问道:“怎么不见林阁老的小姐、公子?”“这风寒过人, 都是小孩子,怕过了病气。”小内伺点头,行礼与纪氏告退。春柳赶紧替了两个荷包过去。林海点了明松做陪,就是看中明松的机灵。往外走的时候,明松就问:“赏灯会好看吗?”小内伺看着这才留头、说话漏风的豁牙子,也就八岁左右,尚可以自由出入内宅的童子,笑着说:“自是好看的,娘娘还请了不少三品大员的夫人,带各家的嫡女去看灯呢。你家夫人不能去,自是要派人来看看是为什么了。”“哎呀,那不是满皇宫都是美人了。是要选妃吗?”“你小子点点大,知道什么美人、还选妃的。”“知道,怎么不知道。太太上回给老爷选屋里人,就把府里的漂亮姐姐,都召集到一处呢。娘娘请那么多的美人进宫,是要选妃吗?”“是啊,给大皇子选正妃、侧妃。” 小内伺看着豁牙子的明松,放松了警惕,不自觉地把赏灯目的说出来。“哎,你府里的姑娘漂亮不?”“我们府的姑娘、公子都漂亮。”“谁最好看啊?”明松笑嘻嘻的,“三公子。嬷嬷说,三公子刚过周岁,还太小,所以走不稳当。等再过二个月,天暖和了,把厚衣服脱了,三公子走路就能稳当了。二公子现在是天天盼着长个呢,长高了就可以不骑木马,去骑真马了。”“那大公子呢?”明松一缩脖,左右一看,“在江南就没了。”林家的情况,皇后娘娘早知道。打发内伺过来看纪氏,是不是假托生病不来赏灯会。说来当今夫妻都有一个共同的秉性:多疑。明松送了小内伺出府,回去和林海学话,林海夸了明松几句。心里想今上的疑心病,是传染给皇后了。也或许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皇后娘娘的疑心病,既往没给人发现罢了。纪氏在小内伺走了以后,换了家常衣服,打发秋实去请林海。“秋实,你去请老爷,就说太太我的身体大好了,难得老爷在家,想和他一起吃顿饭。”秋实领命去了。冬阳疑惑地看自家太太,却不露声色地低头。她觉得好奇怪,自家太太从退烧了,就好像变了一个人。林海虽奇怪纪氏打发丫鬟过来,还是立即去了后院。他想看看纪氏要说什么。“夫君”纪氏在丫鬟的搀扶下站起来,想给林海行礼。“县主莫多礼了。”林海一边说话,一看注意纪氏的脸色。从纪氏入门表明不喜县主的称呼,林海基本再没这样称呼过。这场大病,使得纪氏消瘦得厉害。她低声吩咐丫鬟上了茶,然后就把丫鬟都撵了出去。“夫君,妾身错了。还请夫君莫呼我县主。”纪氏站起来,说的诚恳。林海看着纪氏,等她的下文,那想到纪氏摇摇晃晃地走到他面前,就要下跪。林海赶紧扶住纪氏,“你这是何苦呢?我们是夫妻。”“夫君,”纪氏抓住林海的手,“夫君,妾身知错了。夫君……”纪氏的泪水滚下来,一串串滴到林海搀扶着她的、俩人相握的手上,哽咽着不能言语。“等你大好了,再说吧。”林海看纪氏只哭,而不说话,把纪氏扶回床上,想抽手离开。“夫君,”纪氏忙抓住林海衣袖,不松手。姨妈说的有道理,若是她不顺着林海认错,天知道那天林海真恼了,会怎么样。那些朝廷官员,因了她病重,不少都跟荣国侯卖好。等着做林海继室的,多着呢。到那时候,自己的俩嫡子,就挡了别人的路,能不能长大都难说。所以,纪氏退烧以后,就等着休沐这天,好能和林海有足够的时间说话。她下定决心,就是为了俩儿子,也得抓紧时间向丈夫低头,尽快和林海重归于好。同时,她也明白自己得借了这次大病,不然难留下林海,给她这样的说话机会。“夫君,你听妾身说。妾身知道错了。”纪氏知道林海要听的是什么,低头把在心里练了多遍的话,一咬牙,急急说出来:“夫君那日教训妾身的话,都有道理,妾身想明白了,是妾身不慈、短视。那样做,一是伤暮哥;二是教坏晨官儿;三是妾身,夫君,妾身以前不知道这么做是错的。”纪氏停下来喘息,仰脸看林海,瞧林海面色有松动,凝视林海的双眼,继续说道:“姨妈几次来看妾身,教导妾身文官和武将家的不同,妾身这些天也一直在想这些道理。夫君,是妾身愚昧,不知、清流传承的要旨。”这些话都说出口了,纪氏顿时觉得轻松了,因为她看到了林海眼神的微妙变化,“请夫君原谅婉容,可好?以后多多教导婉容,好不好?”纪氏把姿态放的极低,话又说的周全,林海沉吟地看着纪氏。纪氏紧紧地拉着丈夫的衣袖,哀泣。“夫君,您看在晨官儿和旻官儿,原谅妾身吧。妾身再不会了。”“婉容,你知道就好。”面对这样的纪氏,林海非常吃惊。“夫君原谅妾身了?”纪氏声音发抖,两眼都是热切的渴望,全身的力量都交到两只手上。“妾身再不会委屈暮哥儿,以后把他和晨官儿一样对待。”林海点头。“但是暮哥儿,不能再抱回你屋里养了。”“夫君是不信妾身?”纪氏急切地追问。“是。”林海不顾纪氏立即黯淡下去的眸光,“婉容,从你进门,我把内宅都交给你。我欣赏你把一切摊开来说,我也愿意与你先说好了,再去做事。可是,对某些事情的理解上,比如‘视同己出’,我们的认知差异太大。所以,庶子就让姨娘带吧,等儿子六岁以后,都挪去前院教导。”“夫君,”纪氏不甘地看着林海,还想努力争取。“婉容,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好好将养,早些好起来,把府里的事情担起来。府内外的事情也不少。你若是有精力,晨官儿和旻官儿的身边人,也多看看。文官家里不同武将,是不能把丫鬟、小厮当马骑的。儿子带好了,以后承继林家的是嫡子。你明白吗?”“是,妾身明白。”纪氏心里激荡,儿子带好了,以后承继林家的是嫡子。不然呢?林海盯着纪氏缓缓说道,“曼姐儿就先放到晏晏院子里。归荑以后照料暮哥儿,把暮哥儿带好。纪氏,我林海五服内再无别的血亲,就只有这几个孩子,那都是我林家的血脉延续。你这里要是缺少服伺的人,或是加人,或是换了不得力的。你明白吗?”“是,妾身明白。”纪氏嘴里漾起苦涩,“夫君是说归荑以后不来正房了?”“让她专心带暮哥儿,等暮哥挪去前院再说吧。”“是,妾身明白。”明白就好,林府的规矩得自己来定。“婉容,你放心,该是你的,该是嫡子的,不会少了属于正妻嫡子,你们母子的那份。但庶出的,也是我的儿女,在我这里,都是一样的。你以后再做事,先想想我这话。”“是,夫君。”纪氏只想林海能尽快把这事儿翻过去,林海说什么,她应什么。林海居高临下,狐疑地仔细端详纪氏的表情,只看到纪氏仰望的双眼里,充满了诚恳。第231章 林海94老爷与太太和好了, 主院伺候的都放下了心。唯独跟随林海日久的那几个伴读知道, 太太在自家老爷哪里丧失了什么。林海若是能按时回府,必回主院与纪氏共同晚餐, 一起的还有黛玉、晨官儿, 饭毕抱抱旻官儿, 和晨官儿玩玩, 再送黛玉回院子,看看曼姐儿。然后去归荑的小院, 把暮哥儿抱去烟雨楼,给暮哥疗伤半时辰。林海自从灵台打开能吸纳灵气后,曾满府地转悠。因为他发现府里各处的灵气不均, 最后还是找到了两处灵气浓郁的地方:烟雨楼和小湖。说是浓郁,其实不过是比其它各处好上一点点罢了。直接得到林海炼气好处的是暮哥儿。暮哥儿的伤势, 在林海坚持不懈的努力下, 出了正月, 已经不大能摸到了。但林海心里明白, 暮哥还是处于恢复期,这时候要是再摔一下,可能会发生比之前更重的脑出血。他严令看护暮哥的归荑、嬷嬷和丫鬟,小心再小心,不能再让孩子摔了, 尤其不能磕到脑袋。所以暮哥的身边, 任何时候都有两个人, 防着开始学走路的暮哥儿摔倒了。过了上元节, 林计去与自家老爷辞行,他得回江南掌管林海的那些产业呢。“林计啊,大姑娘身边的青梅和绿萝都大了,我想着以后这俩人都给大姑娘做陪房。你怎么看?”“小的都听老爷安排。不知是哪一个的,照管外面的产业,哪一个的管家?”林海笑,“你女婿去照管产业,林诚的女婿管家。”林计心喜,这样女婿就可以先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好好练两年,以后成亲了,也多是离不开自己,闺女也不会受委屈的。“老爷,这人选?小的不该问,可要接手外面的事儿,小的该把给大姑娘的产业,带着让他多熟悉几年才好。”“明溪和明川,都是我书房里出来的得用人物,你看那个适合接手?”听说是从明溪和明川里选,林计饶是在外面练出来的不动声色的城府,也喜上眉梢。立即跪地磕头,“小的谢老爷偏爱,哪一个都是恩典。”“起来吧。选好了,和你姑娘说一声,再带去江南。等你姑娘满二十岁了,就给他们成亲。另一个就先跟着林诚打下手。京里也该多添置一些产业了,你和林诚、林谦商量着来。”“是,老爷放心,小的会办好的。”林计又磕了一个头,高兴地退出去了。林海看着林诚和林谦给自己选的小厮,这三年陆续增到十几个了,年龄从七八岁直到十七八岁,大大小小的,想到黛玉和曼姐的以后,他摇摇头。对纪氏,经了暮哥儿受伤后,自己是不敢再把重要事情交给她了,这些事儿,他得早早见开始安排。林计带了明溪去江南,明川跟了林诚。而出了正月,纪氏因身体底子好,除了心结,从风寒中恢复过来,她把主院接管了,林海就省了一部分心力,把注意力转移到朝廷事务。又到春闱了,林海在内阁,举荐了程荫做主考官,礼部右侍郎杨政纲做副主考,才提为礼部左侍郎的顾安也去做考官。至于自己,林海对今上这样解释。“圣人,礼部左、右侍郎都去贡院做考官,臣留在礼部,比较适宜。”林海心里清楚,自己该争做这一届春闱的主考官或是副主考,但暮哥儿的伤,不能停了治疗。两者相较,林海还是选择儿子了。今上对林海上次就推辞做春闱的副主考,这次又推荐程荫做主考官,认为林海知进退,非常满意。如果林海作为礼部尚书不提程荫,程荫最多是继续做一房考官。内阁讨论后,今上点了户部李尚书做了主考,程荫因为没有做过副主考的资历,和杨政纲一起做了副主考。能得到副主考,程荫托贾赦,约林海一起到荣国府小聚。林海踩点到了荣国府,随车带了几坛子酒,都不大,一坛子也就二斤左右。林海先给贾赦和程荫斟酒。甫一打开酒坛,清香四溢。贾赦和程荫都不由地深吸气,异口同声赞道:“好酒。”酒色清冽,醇气扑鼻,绵稠如浆。林海看着贾赦准备的酒盏,笑笑,只各倒了半盏酒。贾赦端起来酒盏,微微一晃,见酒浆挂在剔透的琉璃盏壁,缓缓地向下流淌。林海端起自己那酒盏,诚恳地对二人说:“迟了几年,如海谢舅兄和繁森。”贾赦话道:“你是我妹夫,我不帮你帮谁。”程荫也笑着说:“如海客气。我尚未谢您的提携呢”三人互敬,徐徐喝了半盏酒。那美酒入口先是清凉的香气,如兰菊之淡,转而到了喉头,又感觉滋味浓郁了一点,始终不见丝毫辛辣。入腹之后,先前清凉之感的余韵里,还裹挟了一团热力。倾刻的功夫,四肢百骸,无一处不感到熨贴地暖起来。贾赦抢过酒坛,给自己倒了半盏,这回他只喝了一口,闭着眼、慢慢地含着品味,缓缓咽下。半晌,贾赦睁开眼睛,见程荫犹在闭目,笑笑,端起酒盏,细嗅酒味。良久,才开口说:“如海,你是选了酒?”林海笑着点头。贾赦的心里涌起来一点说不明道不清的东西,是欣喜,是遗憾,还是什么其它的情绪。这让贾赦有点不安,他有太久没出现过抓不准自己情绪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