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09:52      字数:5054
  “晏晏有记笔记吗?”“有。”黛玉把自己的笔记,捧过来给林海看。黛玉的本子比较多,“周先生说了,一个专题要用一个本子,以后把同类的订到一起。”林海先拿了祭祀的本子,见具体讲的是祭祀的时候,男人的礼服,该注意的事项。还有周先生批改的字迹。而“食”的本子记的是几样相克食物的各自功效,合在一起的危害。而“思”这本就很奇特,居然是几句日常挑剔的话,该怎么回避、怎么反击、怎么化解的。林海一一看过,对黛玉说:“好好跟着先生学,这些东西,以后都用得到的。”黛玉点头,“先生也这样说。先生说琴棋书画诗酒花要学,这些更要精通,以后的日子才能过好。”林海默默给周先生点赞,怪不得周先生教过的女孩子都能高嫁、还过得好。尽管要包吃包住、单独小院、等诸多要求,每年还要几百两的学费,四季衣服,还真不是白收的。贾赦常过来看女儿。这一日带来了贾蓉娶亲的消息。俩人带女儿吃了晚饭后,贾赦就把得了小礼物的俩孩子打发回去玩。贾赦把贾珍的请帖递给林海,林海顺手翻开帖子是四月时候,就安排小厮去告诉林诚备礼,要记得到时候提醒自己。“如海,我怕敬大哥是钻牛角尖了,非要娶秦家那女孩子。”贾赦把下人都赶出去,凑近林海,神神秘秘地说:“你知道吗?那秦家姑娘可能是先太子的。”林海“哦”了一声,看向贾赦。“我劝他,他还不听。你说说为先太子,我们家付出多少人命了。我甘心吗?不甘心又如何。怎的也不能让儿孙变成罪臣后代啊。我敬大哥竟然想着娶了那姑娘,就能得回宁国府的风光。哼。”林海赞同地点头,“就是娶了公主,也不可能。宁国府的风光是男人战场上杀出来的。”“是啊。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该干的事儿不干。他们父子要真的是为那孩子好,行,好好地给她找个殷实之家,或者是不知情的穷举子。只要人才好,有宁国府做依仗,那孩子也不受屈。我都可以给那孩子多多添上嫁妆。可你看,我敬大哥打的什么主意!宁可和我分宗,也要娶她做宗妇。当今上是傻子吗?等今上知道他宁府的打算,哼,哼……我和你说啊,宁荣两府,历来是宁府在前,无论是军功、地位、财产,那两父子居然就打算赖了皇家的帐。你说怎么可能呢?要真是那谁的儿子上来了,他得更缺银子呢。”“是呀,拥立的都得好好封赏的。不过,蓉儿不是跟敬大哥去读书了吗?”“是啊。我问了珍儿啦,他说蓉儿成亲以后,还回去跟敬大哥读书,媳妇留家里。”“舅兄,这事……”林海犹豫了一下子,颇为难道:“舅兄,有句话,不得不和你直言:我听说那贾珍是荤素不忌的。娶亲后,还让贾蓉去读书?”贾赦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不会吧?”接着眯着眼,目光不善地看林海,“如海,这也就是你,换个人,我早一拳打趴下了。”“好啦,你厉害。也就是与你贾家有关,换别人,你当我会说这样没深浅的话、提醒这些?我很闲吗?”林海嗤之以鼻。“你也别老炫耀拳头啊,你要是打不过我,就坠了武将的名声了。”贾赦瞪眼,林海端起自己的茶盏,“舅兄,我输得起啊。你呢?”贾赦看着林海那挑衅的样子,就手痒痒。想想,林海那天出乎自己意料的枪法,就压下立即和林海比试的念头。琢磨着应该找个时间称量称量林海,摸摸林海的底,贸贸然出手,自己是属于输不起那伙的。“这皇家就是皇家,不论哪个臣子,都要永远把皇家恭敬地顶在头顶,不能亵渎。你说是不是,舅兄?”贾赦点头。决定回去暗示贾珍,可别做了什么出格的混账事儿,不管怎么说,哪怕是皇家没上宗谱的,也容不得他不敬、亵渎。不然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张家哪里如何了?也该到京了吧?快有一个月了。”“唔,算着日子,也该差不多了。到时候,你给他们看看文章?”“成。我再找翰林院的也给看看。今年考的可能会比较杂。我看圈点的各房考官,户部、吏部、刑部也都选了人。往年的,主考官会是内阁或各部尚书,考官基本是礼部和翰林院。”“主考官有消息吗?”“没有。听说今上和内阁一直未达成一致。”“你会去做主考官吗?”“我让周尚书帮我辞了。”“啊,主考官你也舍得辞?”“朝廷哪里缺少有才华的人,三年一届春闱,比我林海强的人太多了。论资历,尚不足以做主考,再等三年,等周尚书退了,稳妥一点儿好。”贾赦明白林海的意思,等周尚书退了,他成了礼部尚书,甚至入阁了,再做主考就好了。“你们周尚书快七十了吧?”“是。六十八了。估计到后年,也就差不多了。”“那时候你在礼部也够三年了,正好。唉,我们兵部尚书还不到六十岁呢。”“恩侯急啦?”“没有。我这才拿到侍郎的位置,得在这位置蹲三年,把兵部下层理顺了。”贾赦摸着下颌,“什么时候拿回王子腾的京营节度使就好了,那位置原是我大伯的,后来在我爹手上十几年。好长时间都是宁荣两府轮着来。”“恩侯,元春怎样了?”“还那样,不好不坏地拖着。今年天冷,宫里病倒的人也多,反反复复的不少。我听说王子腾托人在照顾她呢。”“过些日子天暖了,就怕拖不下去了。到时候久病如飞燕,可能会更入当今的心啦。”贾赦转着眼珠,半晌重重点头,“你放心。”没过几日,贾赦派人送了正式拜访的帖子过来,把管家林诚惊讶的不得了。这荣国侯是要做什么?从老爷回京以来,舅老爷来林府就像到贾家别院,那客院归他独占一个了,西院归他儿子了,女儿也占了一个院子,还天天住在林府读书。好不好还下正式拜访的帖子,还没什么具体内容,是要闹哪样?林诚不敢耽搁,林海一回府,就把帖子给林海呈过去。林海翻看一下,笑着对林诚说:“是琏儿的表哥到京了,舅老爷休沐日带他们过府。”林诚呆了须臾,问道:“老爷,是张家的人?”“是啊,应该是老太傅的孙子,张大人的儿子。你好好准备准备。”“是,老爷放心。”林诚跟着林海几十年,林海在翰林院、御史台都受到过张家人的照顾。“可要收拾院落出来?”“先预备着吧。另外多预备几套应考的考篮子,不知道张家这回会来几个参加春闱的。”“张家子弟也真沉得住气,礼部都开始报名了。”“我估计他们到京就去报名了,后日才是休沐,来了多少要休息俩天,才出门拜访。”“老爷,估计他们也就是前天到的,表姑娘过来的时候,可没见她说起。”林海点头,也是,张家的人到了,迎春过来会说的。第200章 林海63休沐的时候,林海早早收拾好自己, 和纪氏招呼了, 就去前院等人。贾赦来的很准时, 辰时末, 带着两个三十出头面色略略疲惫的书生,到了林府。贾赦见了迎出来的林海,高声招呼, “如海, 快来看看,是你内侄儿好,还是我内侄儿强?”贾赦这话不仅把迎出来给贾赦见礼的林海逗笑了, 就是跟着贾赦过来的俩书生,都被贾赦逗笑了。二人一边笑着, 一边赶紧上前给林海行礼, “学生张昭、张旭拜见林大人。”林海看着张昭、张旭兄弟二人,含笑回礼,引着几人到正堂落座。“二位贤侄, 可莫称呼林大人。还跟着早先一样, 称林姑父就好。”二人少年在京城的时候, 见过刚点了探花、娶了贾敏的林海。后来林海到了御史台, 去张家的次数也多了, 见的也多。这些年过去了, 他们兄弟见林海还依然丰神俊朗, 想及自家……兄弟二人心下唏嘘。虽早听贾琏说了, 林海是怎么教他、待他的,但现见林海拿他们仍当姻亲接待,心里也感到温暖。又重新站起来给林海行晚辈礼。林海笑着请张家兄弟宽坐,问了些别后离情。张昭简略说说自家情况,又说这次只有他们兄弟二人来京城,二叔张钰留在家乡,照顾着一大家,督促后辈读书。林海问起贾琏,张昭笑着说:“我们来前,二叔还说呢,以后要到京城找你算账。”张旭接着说“家父见琏表弟过去,先让他默了中举的文章,对表弟弱冠就能做出那样的文章,大加赞赏,对您也钦佩得不得了。”林海哂笑一下,“琏儿就是根基差了点儿,原只让他去考秀才的。”“如海,也就你吧,琏儿才读了几天书,就你能睁眼说瞎话,说他根基是差了点,我看他就没啥根基。”张家兄弟见他们郎舅这样对话,明白他们关系好,也慢慢放松下来。“二叔说了,要留琏儿苦读几年呢。现在和我三弟、我的长子起读书,他们都在准备来年秋闱。”几人说的投机,林海看过张昭、张旭的文章,吃午饭的时候就留他们在林府住。“你们住在我这儿,便利读书。你们姑父的府上,他还没清理爽利呢。”二人犹豫,贾赦说道:“留这吧,你林姑父说的是实话。你们不用不好意思,他家里宽敞,我们家爷仨在他这儿都有院子。你林姑父他在礼部做侍郎,你们有事情请教也方便。”兄弟二人便不再推脱,留在林府备考。午饭后,林海让林诚引了张家兄弟去休息。贾赦把贾琏的信给林海看。信上说张家三房的独子,已经有秀才功名了,尚未订亲,比迎春大了几岁,他觉得人品好,年纪也相合,问贾赦的意见。林海看完信,递还给贾赦:“恩侯,当今从登基就没有选秀,今年礼部没听说什么风声,明年迎春不够年龄,怕后年选啊。既琏儿看着不错,又有张钰在教导着,你不如给迎春定了?”“好。张家男儿就没差的,早定了早放心。我荣国侯的唯一女儿嫁去张家三房,也不屈张家小子。”到月底,今上和内阁终于就恩科的主考官人选达成一致,太上也点了头。主考官是礼部周尚书,副主考官是内阁次辅、吏部的段尚书,还有户部的李尚书。林海把自己收集的几个主考官的政治倾向、偏好的文章风格等、还有今上最关注的税收、吏治、忌讳,交代给两兄弟。“我知道你们文章的火候已经到了。这些也未必做的准。我明天进贡院,这几天你们在府里有什么事儿,就喊林诚、林谦,他们都是跟我几十年的老人了。考篮和要带的东西,我听说都准备好了,你们再好好检查下。”二人点头,向林海行礼。“谢林姑父费心。”俩人都不小了,哪里不知道,除了父辈余荫外,林海这么做,是真的关心他们。林海又拿出来两个白瓷瓶,不大,约莫能装半斤酒水。一人一瓶递过去。“这个收好了。要是考场有什么不舒服,喝一口,能解决大问题。你们这些年在家乡,到底是身子底薄了,别舍不得喝,但也不能给别人知道了。”“还有明晚,你们姑父过来住,府里的杂事有管家,有为难的地方就和你们姑父说。”然后林海又随便地和他们兄弟聊了一会儿,看他们兄弟放松下来了,又一人给了一个装有几十两散碎银子的荷包,“进考场的时候,该打点的时候就打点,别舍不得,免得受检的时候平白生气。”都叮嘱到了,才打发他们回去,让二人早点休息。俩人回到客院,张旭对张昭说:“林姑父对我们和亲侄子一般。”张昭点头,“永琏的祖父会选人啊。”张家兄弟在客院,明川、明溪被指派过来,事事处处没一样不安排得贴心舒适的。兄弟俩曾想给点赏银,俩小厮吓得摆手,林府没这规矩。第二日一早,林海带着林谨,和装满二个大藤箱的衣物,住去贡院做考官。从定了考官到出来春闱会试的成绩,林海在贡院住了快一个月。头三天还好,跟着三位尚书的分组,呼啦啦地巡视考场。从收了第一场的卷子开始,林海和各个考房的考官一样,进入紧张的判卷流程:开始,不错眼珠地盯着衙役糊名、书吏抄录卷子;然后,看着本考房阅卷的翰林评卷、点评的是否到位、荐给自己看的卷子,是不是适合荐给主考官;最后,把自己考房的所有卷子,都要捋一遍,别等最后主考官在自己考房的弃卷里,搜到落卷,那可就打脸了。尤其重要的是,要把本考房优秀的卷子荐上去,让主考官接受了。二十多天的高强度工作,林海比应试的举子还疲惫。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好好地泡了一个热水澡,甚是怀念有按摩、捏骨的时代。一个来月未见,纪氏腹部已经膨隆的明显。纪氏见林海的头发还在湿着,接过丫鬟手里的布巾给林海搽拭。林海看着陌生丫鬟,问纪氏,“婉容换丫鬟了?”纪氏笑,“是啊,奶娘去了庄子,春柳和石溪也嫁过去了。有件喜事要告诉你,前两日,回春堂郎中,来给妾身诊脉,顺便给归荑诊脉了。说归荑是有了,就是日子还浅。”林海听归荑有了很高兴,“她那里,还得你派人照料着。”“夫君放心,我让林诚家的专顾着她呢。管家帮着又选了几个有生养经验的媳妇子,填充到内院做嬷嬷,夫君有空见见,看行不行。”林海点头,但凡是林诚、林谦选的,就没有不行的。林海问了几句黛玉,纪氏说都很好,和瑛姑娘一起,跟着先生读书挺高兴的。今儿跟瑛姑娘去荣国府了,又说贾赦前几日把张家兄弟接去荣国府了。吃了晚饭,纪氏把人都打发下去了。林海坐在自己的热炕头,搂着纪氏,轻轻抚摸她凸出的腹部。“这个可乖?”“挺乖的。”夫妻二人正说话,胎儿动了动,一会儿又换了一个地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