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09:52      字数:5508
  宝钗泣不成声,哭着哭着就喘不上来气了。吓得薛进和薛姨妈赶紧让丫鬟拿药过来,好容易喂了药进去,宝钗才喘匀了。薛进摸着宝钗的头发,“宝钗,你是明晓事理的人。你哥哥的事儿,怪不到你身上的。他虽是为你去买玩意儿,可他出门前没有和爹爹说,也没告诉妈。临来京的时候,爹爹怕他惹祸,吩咐了积年长随跟着他,可他只带几个小厮溜出去。又混到鱼龙混杂的戏园子,见人拂了他的意思,不管是什么人,就敢动手打。他这样莽撞的性子,才是送命的根由啊。”“可那忠顺王爷,知道是我薛家孩子,还往死里打。他怎么那么狠心啊。”薛姨妈哭。“咱们薛家,薛家算什么?在皇家,在王爷的眼里,皇商未必比平民高上多少。只是说来好听罢了。”薛进记得父亲的安排、告诫,父亲为了不叫他再沾上**之事,能光明正大往来天地间,硬生生地在他及冠礼之前就“意外”离世,没留下一点儿让他继承衣钵的余地。他年轻的时候不懂厉害,考了秀才就不肯再用功读书。他那时有多么地得意可以离开书本了,现在就有多么地痛恨自己没继续读书,没能在科举上有所斩获。“爹爹,妈,如果我们家有权势,是不是哥哥就不会死?是不是我们就能报仇了?”“傻孩子啊。”薛姨妈扒着女儿的被子。连女儿一起抱在怀里哭。“那是皇家,咱们怎么惹得起。就是你外公活着也报不了仇啊。”“皇家?”宝钗从薛姨妈怀里抬头看向父亲,“爹爹,是吗?”薛进点头。“太上皇活着,这天下没人能得了忠顺亲王,除非他谋逆。太上七十了,等太上……爹爹以前和你说过一点内宫之事的,忠顺以前没少欺辱当今。或许到那时候,当今圣人、或许是下任圣人,才能怎么样他吧。”“爹,也许到那时候,圣人想顾及名声了,就不会怎么忠顺王了。”宝钗咬唇,“女儿想进宫,想给哥哥报仇。女儿不想等下任圣人,那样,也让他活得太久了。”“我的儿,”薛姨妈看着女儿的坚定的小脸,“妈已经答应了你姨妈,把你许婚给宝玉了。”“妈,三媒六聘,可过了一礼?可有换一样允婚的信物?”薛姨妈摇头。宝钗这几日躺在床上,反复想了许久,“爹,妈,哥哥从来对我就是爱护有加。不管哥哥如何急躁,从没在女儿跟前说过一句急话。只要是女儿喜欢的,哥哥再是舍不得,也高高兴兴地捧过来给女儿玩。要是女儿不能给哥哥报仇,真的是愧对哥哥待女儿的兄妹情谊了。还请爹,妈允了女儿。”薛进摇头,“宝钗,宫里不是好混的地。你大表姐进去十年了,才……”薛进止住话,不能给妻子知道元春升贵人的事。“爹,你应了女儿吧。不然女儿纵使活着,以后还有什么趣儿。”“你还小呢,进宫也要十三岁以后的事儿。要是过俩年,你心念不变,爹爹就送你进宫。”“老爷。”薛姨妈吃惊地望着丈夫。“老爷,这……”“薛进把手搭在妻子肩头,“宝钗,乖,好好吃饭,你得先有个好身体,才能说以后。”薛进夫妻俩哄好了女儿,见宝钗叫了丫鬟伺候梳洗、摆饭,夫妻俩就联袂回了正房。“老爷?真的叫女儿进宫吗?”薛姨妈忧心忡忡地问。“先哄了她好好吃饭,养好病吧。”薛姨妈见丈夫这样说,才放下心来。薛蟠的灵柩停去了庙里,要等薛进回南的时候一并带上。薛姨妈拿着帕子拭泪,“都怪我,要不是妾身多事儿,我们不必来京城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你不必自怨自责。”薛进这几日让几个太医和回春堂的掌柜,给自己和兄弟都把了脉,然后才发现自己兄弟二人,中毒的日子已经不浅。亏得他们去年秋天就离了金陵,隔绝了毒药继续入体,不然二人可是活不过半年的了。一场风寒就能要了他们兄弟的命。薛进和薛迅一边喝着解毒的汤药,一面商量怎么把下毒的人揪出来,有一点能肯定,下毒的人没跟着他们上京。兄弟俩把带来的人、留在老宅的人,按亲疏理了一遍后,基本就确定了是哪几个人。“大哥,今年的恩科,兄弟我是来不及了。不过大哥放心,我一定好好努力。”“好,哥哥信得过你。这王家,从男人到女人,不是蠢到骨子里,就是毒到骨子里了。”“那大嫂,大哥预备怎么办?”薛进看着薛迅不语,薛迅看哥哥的眼神奇怪,“哥?”“弟妹最近带着孩子们该到了。你带着蝌儿在京里好好读书,宝钗就交给弟妹教养。过些日子,我带着你嫂子和你侄儿的灵柩回金陵。”薛进觉得林海对自己索求,都不算求了,简直是给自己指明了方向。第198章 林海61薛姨妈想着是因为自己,才全家上京来, 现儿子遭遇不幸, 勉强挣扎着去看了女儿两次, 宝钗心神安定了, 慢慢好起来,薛姨妈却一病不起,整日里昏睡。王子腾为妹妹请了几个太医来看诊, 人人都是摇头:这人自己不想活了, 神仙也没办法。王夫人听说妹妹昏迷不醒,就过来薛府,日夜守着。可灌了两日药, 薛姨妈也无反应,一句话未留, 就昏沉沉地离世了。王子腾过薛府祭拜二妹妹, 在薛姨妈灵前几乎哭厥了过去。心里这个恨啊,暗暗发誓:我奈何不了你忠顺郡王,我让你忠顺郡王成光杆, 我让你看着你外家、看着追随你的人, 一个个死在你眼前。王夫人在薛姨妈灵前哭得不能自抑, 想到自己这妹妹, 与自己感情深厚, 四十来年, 对自己一向是言听计从, 相助甚多。今番去了, 顿觉留在世上的自己,孤单起来。看着跪在灵前一身孝衣答礼的宝钗,王夫人心里是抽抽地痛,觉得宝钗更惹人怜爱了。王夫人去妹妹灵前祭拜后,就去问薛进以后的打算。薛进坦言告知,“大姐,进待内务府勘合下来后,就带着她母子二人南下。算着时间我二弟妹也快到京城了。到时候宝钗就先跟着我二弟他们。”“妹夫,”王夫人强掩了悲哀之色,与薛进说道:“妹妹之前曾打发婆子说,你们夫妻允了婚事了。你这回金陵,宝钗要是跟着婶娘,姐姐不是说薛家二婶哪里不好,总不如比跟着亲姨妈近。姐姐就托大说一句,想把宝钗接过去教养。你放心,我必不会亏待了外甥女儿的。”薛进却瞪大眼睛,看着王夫人,“大姐,那天从贾府里回来,进因事在书房,而第二日宝钗生病,然后就……并没有听娘子说起过宝钗的婚事。恕妹夫不能认可什么允了婚事的话。”王夫人大惊失色,“妹夫?”薛进摇头,对贾政说:“姐夫,这事儿以后莫要再提了。虽不能说,都是孩子生病引起来的,这一串的事儿,可宝钗正为她哥哥愧疚万分呢。我不想、不能、也不敢提,再让宝钗去贾府了。”君子可欺之以方,对贾政这类人,薛进行走商场二十多年,太知道怎么对付了。他撇开王夫人,只与贾政对话。贾政见薛进这样说,也不好说什么了。妻子虽给宝玉寻摸到最适合他的好婚事,可宝钗从自家回去就生病,薛蟠外出找玩意安慰妹妹,引来后面的杀身祸事,姨妹又追随儿子去了。就不说与自家有关,但薛家不想女儿再去自家,也在情理之中。王夫人无法,就去找王子腾说话,她不想放弃这婚事。“二哥,妹妹之前都打发婆子说妹夫允婚,同意把宝钗定给宝玉了,怎么就反悔了?”王子腾这才知道两个妹妹论及儿女婚嫁之事。想想宝钗若是能嫁给宝玉,对大妹妹和宝钗都是一件好事。“你们可有什么信物?”“二哥,是这样的。”王夫人把缘由说了,然后猜测着:“哥,你说薛进是不是就不想和王家、和我们再联络有亲了?”王子腾闭目沉思了一会儿,“应该不会。他生意上还得仰仗我。至于婚事,你想想,这一串事情的发生,与那日过去你们府后,与宝钗生病连起来……他没迁怒也算是心思坦正的了。宝玉他们还小,宝钗还要守孝三年呢。这婚事以后在说吧。就可惜王家族里,没有你们这辈的未嫁女了。”王夫人明白王子腾说话的意思,见二哥也拿不出什么好主意来,黯然回府。之后隔日就去看看宝钗,嘘寒问暖,百般体贴照顾外甥女。除此,她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了。未及,薛进在内务府的勘合和银两都拿到了,与女儿说起留她在京中的事情,没想宝钗却不愿意跟二房留在京中。“爹爹,女儿身体好多了。不能送妈和哥哥回家,女儿怎么忍心。素日里,女儿看宝琴妹妹虽比女儿小二岁,但常与二叔五湖四海行走,眼界、见识都远远在女儿之上。爹爹就带着女儿出门走走吧,权当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了。”宝钗说着话,低头垂泪,“女儿怕以后就关在里面,再不得出来了。”俄而,又仰起尤带泪珠的小脸,幽幽地对薛进说:“女儿总要比其它女人多些见识,多些她们都比不了的,才能站到高位,说话才能有份量。”“唉,宝钗啊,那宫里岂是好混的,爹爹舍不得你去啊。”薛进一直知道自己女儿灵慧,常遗憾宝钗不是儿子,但没想到女儿已经考虑,以后在帝王面前争宠的事儿了。“爹爹,女儿此生就想做这一件事儿了,给哥哥报仇,让妈也能舒心。爹留我在京和二叔一家过活,怕是没几个月,女儿就得郁闷着去追妈和哥哥了。”薛进心里叹息,又见宝钗非常坚持,他原就爱惜女儿超过儿子的。想想女儿说的跟着自己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对她来说怎么都是好事情。但愿跟着自己走南闯北后,能改了要进宫的主意。薛进见宝钗执意不肯留京,就去和弟弟说了宝钗的打算。“哥,你说你要带着宝钗?可我让你弟妹物色的良家子,这都带来京里了。”薛进沉吟一会儿说,“无妨,把人交给我,我自会安排。”薛进料理清楚诸事,才带着宝钗,薛姨妈和薛蟠的灵柩南下了。薛进扶灵南下,王子腾在府里恨得彻夜难眠。大妹妹为了贾家的权势,被父亲嫁给无爵、无才的贾政;二妹妹为了王家、为了银子,嫁去薛家。母亲临终前拉着自己的手嘱咐,要自己一定要护好两个妹妹。可自己竟然连一个妹妹都护不周全。去年,眼睁睁地看着大妹妹,被贾政关进祠堂;没隔半年,眼睁睁地看着二妹妹,因外甥的惨死而离世。权势,只有更高的权势,才能护住自己的家人。…… ……林海这些日子,被纪氏敦促着去歇在归荑的院子里,饶是林海凡事也想得开,也想着三子七孙的事儿,也被纪氏整得有些像叛逆的青少年了。偏纪氏有一万个道理等着他,“夫君,咱们五服内就没有人了,你若是去莺歌那里,岂不是虚掷年华。”林海在纪氏的温柔规劝里再忍不住了,瞬间把心里话秃噜出来,“你当我是种猪吗?”纪氏一愣,转瞬就捂着嘴,笑倒在炕头,“夫君,夫君,你怎么可以这么诙谐啊。”林海尴尬地看着笑倒的纪氏。纪氏笑了一阵子起来安抚林海说:“夫君,按您才那么说的,妾身是什么啦?好啦,好啦,以夫君的能耐,过几个月,就可以去莺歌哪里啦。”林海看着纪氏那比自己还急切地、想多几个儿子的着急样,只觉得纪氏是前身贿赂了谢必安,过来算计自己的。人生啊,有时候美事儿被逼着做,也会变成黄连汤。出了正月,李老夫人帮黛玉介绍了一个女先生,择徒尚带条件的,要先见了学生,看看是否是可造之才。林海就择了休沐日,带着女儿过去李府见先生。林海之前听李夫人说了,周先生原准备在最后一个女学生,二月出嫁后就不再带学生了,还是李夫人出面,求得了这次机会。周先生学富五车、专门在京中清流各家教导未嫁女,教了几十年了,口碑甚佳。对未嫁女来说,只要在夫人太太圈子里,一提是周先生的学生,婚姻选择对象都立即能提高几个档次。周先生有五十岁左右,举手投足,平和大气。一身湖蓝的素缎袄裙,戴着几支银钗,搁旁人身上就觉得寒酸,可让周先生一穿,隐隐都是超脱凡俗的味道。周先生看了黛玉,问了一些问题,倒是有些心动,想收了黛玉做学生的。但犹豫着对林海说:“林大人,老身年将半百,不知道寿数能去到几何,怕是未必能教导令爱到出嫁的。”“若先生看小女资质尚可,还请先生不吝教导,至于能有多久,随缘吧。”双方议定先试学一个月,议好束修后,林海试探着说:“周先生,我有一内侄女,比晏晏大了五岁,也是聪明温和的女孩子,原和小女一起读书,可否先跟着晏晏一起试学?他父亲也正在为她聘请先生呢。”周先生略皱眉,然后说道:“那就试学吧。若是不合适,以后可就不能继续了。”林海笑笑应了。回去的路上,黛玉窝在林海身边问:“爹爹,周先生威重,若一言九鼎呢。”“是吗?那是周先生不想再教学生了,是我们去求人家啊,这样是难免的。”“周先生比贾先生、乔夫子更好吗?”“贾先生是二榜进士,教你是大材小用了。要不是赶上他因病落魄,流落在扬州,哪里会教你一个小女娃。至于乔夫子和周先生的比较嘛,要晏晏跟着周先生学了才知道。”林海没说的话是乔夫子才学肯定是有,可自家的日子都没能过好。再看周先生,虽然不知道为何出来做女先生,可李夫人介绍她教过的女孩子,在婚姻市场上,行情颇好。而且个个出嫁后,日子都过的好,孰高孰低也一目了然了。林海知道李夫人千方百计地为黛玉聘到这样的先生,还是爱惜纪氏的成份多。不管李夫人是怎样的出发点,黛玉不再是失学儿童,他和纪氏也都松了一口气。第199章 林海62今年京畿的雪大, 降雪又频繁, 黛玉的生日, 就在北方一片冰天雪地里, 平淡无奇地过了。黛玉生日过后,周先生住进林府,黛玉和迎春开始每天上午二个时辰、下午二个时辰的读书生涯。还是林海不忍心, 不想小姑娘太辛苦, 商量了周先生, 每五天休沐一日。住宿生迎春也可以在休沐的时候,回荣国府与亲爹、庶弟团圆一日。上了几天课,休沐的时候, 林海细细问黛玉,“周先生都讲了什么?讲的如何啊?”“周先生给晏晏和瑛表姐一人一本册子, 说以前先生她都是教12岁以上的姑娘, 我们俩太小了,就先挑着学。”黛玉把周先生给的册子拿给林海。厚厚的一叠,簪花小楷,秀丽工整。“这是你们先生写的?”“是先生写的。但这本不知道是哪个师姐抄录的。先生每教一个学生, 结业前都要抄写一本留给先生,留给后面师妹的。”林海点头,翻开细看,见里面按着衣、食、住、行、祭祀、宴饮、医药等分了十几个大类, 往后翻翻, 每类下有大略的章节, 却没有什么具体的内容。明白这是周先生的教学计划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