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第三十九章 她将自己当成了裴衡……
作者:糯团子      更新:2023-07-03 07:52      字数:3735
  第三十九章

  夜色沉沉,苍苔露冷。

  朔风凛冽,侵肌入骨。

  殿内烧着滚滚的地龙,裴晏踩在大狼皮褥子上,却只觉如坠冰窟。

  通身血液凝固,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听见自己一字一字的质问。

  那声音似沾了血,带了恨,字字珠玑。

  “沈鸾,你看清楚?”

  双目灼灼,裴晏一瞬不瞬盯着沈鸾,掐着沈鸾双肩的手指渐渐收紧。

  “……沈鸾,你看清楚,我是谁?”

  眼睛朦胧,就着清俊夜色,沈鸾细细打量眼前人,不懂眼前人为何动怒。

  “是裴郎。”

  琥珀杏眸缱绻溢满,沈鸾声音轻柔,她手指轻攥裴晏衣袖,“是……卿卿的裴郎。”

  怒火中烧。

  夜色似迷雾重重,裴晏盯着眼前的沈鸾,脑中如浆糊。

  他有多久没见过沈鸾用这样的眼神看自己了。

  在东宫、在观德殿,沈鸾眼底心底,都只有那个裴衡。

  她和裴衡相谈甚欢,却对自己视若无睹。若是无意对上眼神,沈鸾望来的视线,也只有嫌弃厌恶。

  不似此刻般温柔旖旎。

  “沈鸾。”唇齿间血腥味蔓延,裴衡咬着牙,一字一顿,“我、是、谁?”

  “你看清楚,我是谁?”

  他如发了疯的凶兽,双眼泛红,一遍遍抓着沈鸾质问。

  肩上的手指用尽力气。

  沈鸾一双柳眉轻轻蹙着:“……疼。”

  她醉醺醺,身子朝前倾,沈鸾低声嘟囔,“裴郎,我疼。”

  手指骤然松开。

  喉结滚动,裴晏脑中空白一片,眼睛低垂,只怔怔听着沈鸾低喃,看她毫无防备倚在自己肩上。

  她将自己当成了裴衡。

  ……

  翌日。

  蓬莱殿。

  “奴婢说什么来着,这大冷天的,喝醉酒又吹了风,可不得受寒?”

  兴许是昨儿夜里见了风,沈鸾今日起身,总觉得身子懒懒的,浑身发软无力。

  一众宫人进进出出,手捧着沐盆,绿萼一边念叨着,一边拿巾帕浸湿热水,伺候着沈鸾盥漱更衣。

  里衣单薄,衬得沈鸾身姿娇小。

  绿萼心细,余光瞥见沈鸾肩上拇指大小的指痕,唬了一跳。

  “这是怎么弄的?”

  屏退宫人,寝殿只留了茯苓和绿萼两个贴身侍女伺候。

  沈鸾懒懒倚在天然罗汉床上,手握靶镜,镜子透亮,照出那一小块红印。

  沈鸾自幼皮薄,一不留神磕着碰着,都容易起印子。

  为这事,绿萼没少费心。

  不曾想昨夜错眼没看,叫沈鸾偷吃了半杯酒,连着肩膀也撞得青紫。

  她连连摇头,又唤茯苓拿了药膏,拿勺子捻出一小来块,轻敷在沈鸾肩上。

  她细细凝眉:“昨儿到底怎么弄的,怎会撞到此处?”

  沈鸾稍作沉吟,她头晕得厉害,不曾将心思放于此处,只着茯苓取了金镶双扣玻璃薄荷香盒来,挑出一点在鼻尖闻了一闻,终觉好些。

  抵着眉心细想片刻,终想不起自己昨夜做了哪些荒唐事。

  她喃喃:“记不得了。”

  绿萼无奈摇头。

  长安郡主身子抱恙,洪太医自然早早在廊檐下垂手候着。

  绿萼伺候沈鸾用了早膳,方取来迎枕,拿丝帕放在沈鸾手上,好让洪太医把脉。

  幸而只是普通风寒,并无大碍。

  洪太医:“或是净饿上两三顿,就好了。”

  绿萼福身,谢过洪太医,又让人取了金锞子来,送走洪太医。

  蓬莱殿轻悄无人低语,沈鸾倚在罗汉床上,只觉昏昏欲睡。

  忽而脚边多了一团毛茸茸,沈鸾吓一跳,定睛细看,方发现是裴仪送来的波斯猫。

  那猫脖颈上挂着的南海红珍珠璎珞早叫沈鸾收了去,余下的波斯猫……

  沈鸾弯唇,将那波斯猫抱在怀里:“倒是把你忘记了。”

  那波斯猫着实乖巧,昨日又叫宫人洗了一番,此时通身雪白,油光水滑。

  这波斯猫本是观德殿宫人随手喂养的野猫子,不想竟合了裴仪的眼缘,还叫她送来蓬莱殿。

  铜镀金四象驮八方转花钟旁放着猪毛鬓梳,沈鸾唤绿萼取了来,细细给猫儿梳毛。

  绿萼忧心忡忡:“还是奴婢来吧,郡主仔细伤了神。”

  “无事。”沈鸾低眉,“有它陪我解闷,我倒觉得好些。”

  今日天色闷闷,黑云压顶,乌蒙蒙的瞧着让人心烦。

  忽听廊檐下传来一阵轻轻笑声,猩猩大红毡帘掀开,却是茯苓一张笑脸。

  “郡主猜猜,我刚刚在路上碰见谁了。”

  沈鸾笑睨她一眼:“笑成这般模样,可是遇见甚么好事了?”

  “可不是好事。”

  外面天寒,沈鸾身子欠安,茯苓急急松开猩猩毡帘,在熏笼前烘烘双手,褪去一身寒气,方敢踱步行至沈鸾身前。

  挨着脚踏坐下。

  “奴婢刚送走洪太医,就见紫苏急急寻了来,说是三公主身子抱恙,要寻了洪太医过去。”

  沈鸾惊奇:“她也染上风寒了?”

  茯苓挽唇:“这奴婢倒不知,不过奴婢听紫苏说……”

  话犹未了,茯苓撑不住,捂着肚子差点笑断气。

  绿萼掌不住,也跟着笑开:“这茯苓是疯了不成,难不成你也偷吃了酒,笑成这般模样?”

  有茯苓逗趣,沈鸾终觉精神好些,撑着从罗汉床上坐起,就着绿萼的手吃了半碗茶。

  怀里的波斯猫乖觉,缩在沈鸾怀里,懒懒打了个哈欠。

  瞧见沈鸾怀中的波斯猫,茯苓又想起刚刚紫苏说的那事。

  好不容易止住的笑声,又再次响起。

  片刻,方捂着肚子道:“昨夜三公主也吃了酒,她酒量浅。”

  绿萼凑过来,满脸堆笑:“莫非三公主也说胡话不成?”

  “可不止说胡话。”茯苓笑开怀,“三公主还敲了一整夜的木鱼,非说自己是姑子,还要人去点长明灯。我今儿见着紫苏,她眼下都是青紫的,可不就昨夜一夜未睡!”

  茯苓双手合十,连着念了好几声阿弥陀佛,“幸好昨夜没在三公主宫中留宿,要不然……”

  她拿眼,笑盈盈朝沈鸾看。

  沈鸾莫名其妙:“都看我作甚么?”她眨眨眼,揶揄,“难不成我也敲了一整夜的木鱼?”

  绿萼垂手:“郡主倒是没敲木鱼,只是一直喊着月亮掉湖里,要我们捞起来送回天上去呢。”

  沈鸾面红耳赤,为自己扯谎:“我那是看花了眼。”

  绿萼只笑:“郡主确实是看花了眼,连猫儿和鹦鹉都分不清,还怪这猫不会说话,只会学猫叫。”

  昨夜的事沈鸾早就忘光,这会听绿萼提起,只觉得稀奇,搂着怀里的波斯猫直笑。

  忽而又想起自己还没给猫取名。

  沈鸾和猫对视半晌,眼前一亮:“有了!日后你便叫汤圆好了。”

  茯苓和绿萼齐齐福身,替汤圆谢过沈鸾赐名。

  天色灰蒙晦暗,坤宁宫内檀香袅袅。

  皇后跪在蒲团上,温和的眸子轻闭,手攥一串佛珠,嘴里轻声念着什么。

  细听却是佛经。

  秋月捧着经书站在一侧,厚厚的一沓经书,皆是皇后亲手誊抄。

  佛堂木鱼声阵阵,庄严肃穆,静悄无人敢叨扰。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佛堂的木鱼声终于停下。

  捧着漆盘的经书交由一侧的宫人,秋月俯身,小心翼翼搀扶着皇后起身。

  “娘娘,沈夫人来了。”

  秋月扶着皇后进了内殿,又唤人端来滚滚的热茶,伺候皇后喝下。

  殿内炉袅残烟,花梨木案几上立着一个汝窑青瓷花瓶,瓶内插着数枝红梅。

  是先前裴衡着人送来的。

  皇后轻瞥一眼红梅,又想不日裴衡成婚,心绪终平和些许。

  秋月垂手在一侧侍立,提醒:“……娘娘,可要见见沈夫人?”

  皇后慢悠悠转动指间的佛珠:“她还在外面跪着?”

  秋月福身:“是。”

  殿内檀香萦绕,幽静深远。

  却迟迟没等来皇后的声音。

  良久,皇后手中的佛珠终于不再转动。

  她抬手,唤秋月上前:“秋月,你来。”

  ……

  凛冬刺骨,连着在坤宁宫前跪了两个时辰,沈氏冷汗涔涔,双膝险些受不住,疼得厉害。

  侍女候在一侧,心疼:“夫人,要不我们……”

  沈氏横眉冷对:“闭嘴。”

  侍女立刻噤声,不敢再多言。

  寒风呼啸,天上窸窸窣窣飘起了雪珠子。

  雪珠子渐渐迷了眼。

  紧闭的菱花槅木门终于推开,秋月手执竹青油纸伞,匆匆自殿内走出。

  瞧得雪中长跪不起的沈氏,秋月当即沉下脸:“糊涂东西,还不快搀扶着沈夫人起身。”

  走下台阶,秋月忙忙搀起沈氏,她笑得温和:“沈夫人久等,只我们娘娘今日身子不爽利,恐不能见客。”

  沈氏不敢有半句不是,只道是自己来得不巧,改日再来向皇后娘娘请安。

  丝毫不敢提今日是皇后宣自己进宫,又故意让自己在宫外跪了两个时辰。

  秋月笑笑,将手中油纸伞递给沈氏身后的侍女:“娘娘还有一句话,要奴婢带给沈夫人。”

  沈氏正色:“秋月姑娘请说。”

  秋月走近,只用她二人能听见的声音道:“前儿沈将军,是否去了西山的乱葬岗?”

  沈氏陡然一惊,目瞪口呆,立在雪地中的身子摇摇欲坠。

  “他……”一口气险些喘不平,沈氏惊慌失措,“将军他只是、他只是……”

  秋月笑而不语,只抿唇笑看沈氏,示意她隔墙有耳。

  沈氏双目怔怔,终于知晓皇后今日为何唤自己进宫。

  是提醒,亦是……警告。

  她怔忪,少顷,方屈膝福身:“皇后娘娘的意思,臣妇知道了。”

  和聪明人讲话,果真容易许多。

  秋月莞尔。

  “雪天路滑。”秋月目光在沈氏双膝上轻轻掠过,她意有所指,“沈夫人还是当心些,莫再摔了。郡主若是知道,定然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