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爱别离一家团聚
作者:青云上      更新:2022-04-06 09:38      字数:7137
  回到县城之后,韩家人开始全力准备清溪出嫁的事宜。

  梅香是姑妈,自然要给她添妆。

  女孩们出嫁,最好的添妆莫过于首饰和布匹。清溪是韩家唯一的女孩,梅香和兰香约好,姐妹二人一起到银楼里订了一套首饰,又买了几匹料子送给侄女。

  就在清溪出嫁前两天,梅香却意外的迎接到两位客人。

  说客人也不是客人,来的正是长俊和青莲。

  梅香喜从天降,拉着女儿的手连话都说不好了,“怎么忽然就回来了,这,这也没提前送个信,我什么都没准备。”

  青莲拉着阿娘的手,“阿娘,我想家了,回来看看。再者,姐姐要出嫁了,我出门子的时候姐姐给我送嫁,没道理姐姐要出阁了,我却不回来的。”

  梅香又高兴的问长俊,“你阿娘好不好?你们都走了,怎么不把你阿娘也带过来?”

  长俊给岳父岳母鞠躬,“我阿娘都好,让我代问岳父岳母好。阿娘说两相交好,不在朝夕相守,请岳父岳母保重身体,来日再聚。”

  梅香笑了,“你阿娘说话就是有学问,快坐,这一路累坏了。”

  黄茂林一直静静地站在一边,双眼不错的盯着女儿。

  青莲梳了妇人头,身上穿着考究,举止得体。长俊站在她一边,小夫妻二人行动默契,举手投足间都含着情意。

  黄茂林忽然想起自己和梅香新婚的时候,也是这样两情缱绻,心有灵犀。

  他忽然笑了,自己真是白操心,孩子们这样好,若是自己仍旧不放心,孩子们得操心我了。

  青莲又和哥哥嫂嫂见礼,一顿厮见之后,一家人一起到屋里坐下。

  梅香吩咐锦屏,“你去让厨房烧些热水,晚上准备一桌酒席,给你妹妹妹夫洗尘。”

  锦屏笑着回答,“才刚阿娘和妹妹说话的时候,我已经让人准备过了。”

  梅香笑了,“还是你想事更周到。”

  黄茂林和慧哥儿陪着长俊说话,梅香婆媳二人拉着青莲絮絮叨叨个没完。

  等厨房的热水好了,梅香把女儿女婿安置在了西厢房,让他们先洗漱一番。

  泰和放学回来后,一见姐姐回来了,快步冲了过来。到了姐姐面前,他又硬生生刹住脚步,然后轻轻抱着姐姐,“姐姐,你回来了。”

  青莲摸了摸弟弟的头,“姐!姐姐回来了,你近来好不好?”

  泰和把脸在姐姐肩膀上蹭了蹭,“都好,就是想姐姐。”

  梅香笑话泰和,“都快有你姐姐高了,还撒娇。”

  泰和很不好意思的放开了姐姐,“阿爹都这么大了,还经常跟阿娘撒娇呢。”

  慧哥儿抬脚在他屁股上踢了一下,“混账!”

  长俊赶紧解围,拉着泰和问他的功课,又给他讲笑话。

  等饭菜上来之后,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边说笑一边吃喝。

  青莲就坐在梅香身边,母女两个你给我夹菜我给你夹菜。

  黄茂林带着儿子和女婿一起吃酒说闲话,长俊和慧哥儿最后还划起了拳,泰和也跟过来凑热闹,最后输的钻了无数次桌子底。

  清溪出嫁那一天,黄家人全家出动,一大早就赶了过去。

  梅香陪着叶氏,青莲陪着姐姐,锦屏去给姑妈打下手。

  韩家今儿满门接客,许多人来说是庆贺韩家嫁女,主要还是为了庆贺韩家兄弟同中进士,这在荣定县还是头一次呢。

  县太爷也亲自来了,韩家兄弟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山不转水转,说不定哪天还能在一个衙门里共事。况且,韩家后面还连着孟家,那可是省城里的大族。

  县太爷一来,下面其余一干官吏全部到场,都送了贺礼。

  韩敬博带着学堂里的学生全部都来了,这些学生们曾经都是明盛的学生,以后他们考举人靠进士,说不定哪一天又需要先生的帮助。

  韩氏族人倾巢而动,每一家都来了好几个,叶氏和两个儿媳妇的娘家人也都来了。

  宾客众多,光叶氏娘儿几个肯定忙不过来。韩氏族人在韩敬堂夫妇的指导下,男女分工,一起帮着操持今天的宴席。

  今天一共两件喜事,但这两件事性质不同。嫁女儿不允许吹鼓放炮,但中进士自然要锣鼓喧天。

  最后,韩文富拍板决定。吹鼓手照常请过来,姑娘没出门之前不许有动静,等姑娘被男方接走之后,再开始热闹也不迟。

  忙着忙着吉时就到了,全福人给清溪上头,插戴首饰。

  清溪有些紧张,青莲一直在一边安慰她,“姐姐莫怕,凡事都有章程,姐姐照着规矩来,再也错不了的,也没人敢瞎胡闹。”

  男方来人之后,韩家这边一众子弟们堵门、设关卡,新郎官急得满头大!大汗,还是登哥儿心疼姐夫,偷偷开了门。

  辞别父母、哭嫁,一样的流程,一样的依依不舍。

  玉茗忙活了大半天,到这个时候再也没法克制自己的情绪。从她自己出嫁开始,好像就已经习惯了离别。

  远离父母,和丈夫分开好几年,如今女儿又要远嫁府城。她虽然心性坚韧,此时却也忍不住了,一边用帕子擦干眼泪,一边笑着嘱咐女儿,“好生把日子过好,不用惦记家里,若有难处,要记得回来说。”

  清溪一边哭一边被登哥儿背上了花轿,慧哥儿和长俊以及夏至等人从后院一路护送到花轿门口。

  慧哥儿告诉清溪,“妹妹,登哥儿虽然还小,但你还有我和长俊呢,若有难处,千万不要瞒着。”

  清溪从花轿中回应了一声,“多谢表兄,多谢师兄,还请你们多替我照看父母和弟弟。”

  吉时一到,鼓声响、花轿起,清溪被婆家人一路吹吹打打接走了。

  前院儿的乐队立刻奏响了喜登科,宾客们纷纷上前道喜,恭贺韩家兄弟齐中金榜。

  前后两院都请了戏班子,立刻热热闹闹的唱了起来。

  叶氏带着两个女儿坐在那里听戏,玉茗和婉柔安排好了家务事之后也陪在了一边。

  各路亲戚家的女眷们纷纷到叶氏身边奉承,谁能想得到,当初那个年纪轻轻死了丈夫的叶氏,那个每天天不亮带着没成年的女儿一起上街卖菜的叶氏,也能有今天!

  可着整个荣定县,谁家妇人现在有她的福气大!

  叶氏面含笑容,轻轻拍了拍玉茗的手,“府城离这里也不远,过几天清溪又会回来看我们。”

  玉茗点了点头,“多谢阿娘,我都知道。”

  叶氏不再说话,继续和女眷们一起看戏。

  明朗兄弟二人在前院儿四处敬酒,同窗、同僚、族人、亲朋,一桌又一桌,兄弟二人快有些招架不住。

  黄茂林和韩明辉一直伴在左右,慧哥儿、长俊和登哥儿一起也跟在后面给长辈们倒酒。

  大家看到这两个进士和两个更年轻的举人,嫉妒也有、羡慕也有。熟悉的人知道叶氏!娘儿几个吃了多少苦,不熟悉的人也认为天道酬勤,韩家兄弟刻苦读书,终于有了回报。

  在娘家热闹了一天,梅香又带着丈夫儿女们一起回来了。

  长俊和青莲一时半会也没提走的事,黄茂林夫妇自然巴不得女儿女婿多住一些日子。

  等清溪回门之后,长俊接到了李先生的信。

  长俊一接到信,立刻拿给岳父岳母看。

  黄茂林不大懂,问长俊,“这刀笔吏是做甚的?”

  慧哥儿先开口解释,“阿爹,在咱们荣定县,举人值钱,能做县丞。但到了省城,这举人就不值钱了,只能做个刀笔吏。所谓刀笔吏,就是给衙门里大人们打杂的。起草文书,接待外客,跟着大人们一起到各衙门里办事。虽然职位不高,明面上的俸禄也少,但可以见识到许多官场里的事情,熟悉各衙门里办事程序,还能认识不少人。”

  黄茂林想了想,问慧哥儿,“你想不想去?”

  黄茂林挥挥手,“你想去就去,不用担心我们。我听你大舅舅说,若是中进士之前能在衙门里历练一番,以后中了进士授官也更容易一些。你只管去,把你媳妇也带上。你们自己租个地方住,钱的事不用担心。”

  长俊连忙道,“岳父,让大哥住到我家里去吧。”

  黄茂林摇摇头,“住到你家里容易,若是天也就罢了,长年累月的,我知道你们母子自然是乐意的,但你们孟家族人众多,保不齐就有人嚼舌头根子。”

  梅香也开口解释,“长俊,你大哥就算没住你家里,也不会和你们生分了。他们去了省城,就算住在外面,许多地方也还是需要你们帮手。”

  长俊想想也对,不再劝,到时候多照看他们一些。慧哥儿虽然是大哥,但他年纪比长俊小,阅历也比长俊浅,长俊很多时候都会主动照顾慧哥儿。

  既然决定了要送慧哥儿去省城,黄茂林和梅香立刻着手开始准备。

  最重要的就是钱,省城离这里太远,慧哥儿不好总是回来,黄茂林夫妇去一趟也不容易。

  春收才过,黄茂林又赚了一笔,家里如今有!有两个田庄,近千亩地,又有几处产业,一年少说也能进个两千银子。虽然和长俊家没法比,但在荣定县也是数一数二的了。

  黄茂林平常低调,住的宅子小,家里吃穿用度也并不铺张浪费,但到了这个时候,他丝毫不小气。

  慧哥儿临行前,黄茂林塞给他一千两银票,“租房子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你把这钱拿着,先随意租个地方住,再找合适的小宅子买一栋。这里到省城太远,我也不敢给你带太多,怕遭贼人惦记。要是买宅子不够,先找你妹夫借一些,回头阿爹再给你。”

  慧哥儿接下银

  票,“儿子长这么大,没有给家里挣过一文钱,如今都娶妻成家了,还要阿爹养着。”

  慧哥儿点头,“儿子知道了,多谢阿爹教诲。”

  那边,梅香也正和儿媳女儿一起说话,“这下好了,到了省城,你们互相之间也有个照应。青莲,你虽说是妹妹,但你婆家是省城大户。我不说让你为你哥哥做什么,他们才单独过日子,要是有什么难处,你看在阿娘的份上,帮着搭把手。”

  青莲笑着点头,“阿娘不说,我也知道的。”

  梅香又叮嘱锦屏,“你妹妹虽说嫁入大户人家,如今还没有一儿半女,亲家太太人好,但一般的小事情咱们也别去烦扰。你们是哥哥嫂子,妹妹要是受了委屈,你们可千万要记得给她出头。”

  锦屏本来说留在家里伺候公婆,当初姑妈也是这样做的,梅香二话不说就撵她走,“我不用你伺候,我身子骨比你还好呢。你姑妈当初是无奈,那时候我娘家穷,若是你姑妈和清溪也跟过去了,到府城花费大,我们家供不起。如今不一样了,别说你和慧哥儿是去府城,就是去京城,我和你阿爹也能保证你们过普通的日子。”

  梅香知道刚成亲的小夫妻有多亲热,要是乍然分开,那真是心如刀割,她怎么能忍心让儿子媳妇为了自己!己而天各一方。

  明朗兄弟二人听说慧哥儿和长俊要去省城衙门做刀笔吏,都十分赞同,明朗还把自己做县丞的经历仔细告诉他们,并叮嘱了和黄茂林一样的话,让他们不要参与衙门里的斗争,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多长些见识就行,等过了几年,阅历深厚了,文章更扎实了,再一起去参加春闱。

  明盛也叮嘱他们,虽然有了差事,也不能放松的功课,这差事和功课结合到一起,做的文章才实在。

  郎舅二人听了长辈们一箩筐的嘱托,逗留两日之后,带着妻室一起去了省城。

  黄茂林本来有些伤感,梅香赶紧劝慰他,“赶紧出去挣钱,孩子们在省城花销大,别让他们为了钱的事操心。”

  黄茂林想想也是,多挣些家业留给孩子们,这才是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想通了之后,他又一头扎到外面的事情里面。

  梅香才送走了儿子,韩家人又要走了。

  这一次韩家动静极大,叶氏要随着两个儿子一起走,还把韩明辉也带走了。明朗要做官,外头一些他不方便出面的事情,得有族人帮着打理。韩明辉这些年在县城也长了见识,再不是过去那个内敛的少年。

  至于家里的产业,叶氏交给两个女儿帮着打理。

  梅香和妹妹带着全家送行。

  叶氏一边憧憬未来的日子,一边又有些忐忑。

  她年纪不小了,以后要跟着儿子四处游宦,叶氏有些担心自己给孩子们添麻烦。但她不走也不行,两个儿子都走了,她不可能单独留在这里。

  到了出发那一日,梅香一大早带着黄茂林和泰和过来了,连早饭都是在娘家吃的。

  叶氏让厨房准备了丰盛的早饭,就在她的屋里,摆了两桌,男一桌女一桌,四个孩子又带着孩子,整个屋子里人声鼎沸。

  叶氏含笑坐在上首,给坐在旁边的两个女儿各自夹了一块子菜,“我走了之后,你们姐妹两个好生过日子,虽然我们不在荣定县,但你们也是有娘家的,受了委屈千万不要忍着。”

  兰香哭着回答叶氏,“阿娘一定要保重身体,等!大哥的事情定下来了,阿娘一定要给我们来信,若有机会我们去看望阿娘。”

  叶氏红着眼睛点头,“放心,我会好生保养身子。听说父母过世,做官的要守三年孝。为了你们兄弟们,我也要争取活到八十岁。”

  叶氏一句话把一桌人都逗笑了。

  叶氏亲自给黄茂林盛了碗粥,黄茂林起身相接。

  黄茂林有些动容,“我自小没有生母,自从和梅香定亲,我才知道亲娘疼是什么滋味。阿娘,您也要保重身子。”

  叶氏让他先坐下,自己又回到座位上。

  吃过了早饭,张县尉一家子来给婉柔送行。

  婉柔是张家最小的孩子,从小备受宠爱,父母兄长和姐姐们都离得不远,忽然间她要去京城,张家人都舍不得。

  张县尉最实在,他什么都不送,拍出三张一百两的银票给了女儿,“你们去京城,什么不要花钱,这是阿爹的一点心意,你们拿着。”

  婉柔含着泪接下了,其余兄长姐姐们也各有表示。

  梅香姐妹二人要送的东西已经给过了。

  明朗见时辰不早了,主动对叶氏说道,“阿娘,咱们走吧。”

  叶氏点头,起身后先对两个女儿点点头,狠狠心先往外走。到了垂花门口,叶氏先上了车,玉茗妯娌二人带着夏至也跟着上了车,明朗兄弟二人和登哥儿上了马。

  明朗对众人拱手,“张大人,我们去了,以后再相见。姐夫,家里的这些事情,有劳您帮我们操持。”

  说完,他又看向姐姐妹妹,“姐姐,兰香,你们好生保重,等我和明盛安定下来,就往家里送信。”

  梅香止不住哭了,把头埋进黄茂林肩上,冲两个弟弟摆手,“去吧,去吧。”兰香已经哭得说不出来话了。

  叶氏在车中也忍不住眼泪直掉,婉柔也跟着掉泪。玉茗安慰完了婆母,又安慰妯娌。

  明盛俯身,摸了摸妹妹的头,“别哭啦,妆都花了。”

  !  姐妹两个又破涕为笑。

  明盛笑了,“哭甚,我们是去做官,喜事。”

  兄弟二人当先打马走了,叶氏等人的马车在后面跟着。

  黄茂林带着一行人直送出官道七八里路,明盛一再撵他们,才制止住了脚步。

  兰香想了想,“好。”

  姐妹两个各自带着丈夫儿女一起到了梅香家里吃晌午饭,连襟二人一起喝酒,梅香嘱咐妹妹,“以后逢年过节就到我家里来,这里就是你的娘家。”

  兰香给姐姐盛饭,“好,我到姐姐这里来。姐姐要是想出门了,只管去我那里。”

  吃过了饭,兰香回婆家去了。

  不光回不了娘家,儿子媳妇和女儿也不在家,梅香感觉心里空荡荡的。

  好在家里还有泰和,每天泰和下学后,梅香陪着泰和一起读书写字,看着他习武。

  黄茂林见梅香意志消沉,主动带她出去逛,茶楼酒肆、戏园银楼,每天换个地方,总算能让她高兴一些。

  再说省城那边,慧哥儿到了之后,李先生虽然并不勉强他住自己家里,但坚决让他住在她的陪嫁宅子里,就是头先给青莲送嫁住的地方。

  慧哥儿有些不好意思,“总是麻烦先生。”

  李先生一再安慰他,“不要想那么多,我那宅子空着也是空着,我又不往外头租赁。你们住在里头,也多了些人气。若是在旁人家,媳妇娘家人来借住,还要担心给姐妹带来麻烦。我们家不存在这个事儿,我喜欢青莲比长俊还多。”

  长俊开玩笑,“阿娘,青莲才是您亲生女儿,我是上门女婿。”

  母子二人一起,打消了慧哥儿的疑虑,又送了两个仆人给他用几天。

  等慧哥儿安顿好了之后,把仆人还给孟家。慧哥儿跟着长俊去了衙门,郎舅二人在不同的公署,跟着不同的长官,从公文撰写开始,一样样学习。

  好在孟家是大族,李先生提前打点过了,郎舅二人在衙门只是为了历练,早晚要去考进士,也无人故意为难他们。

  锦屏住在别院之后,带着自家的仆人很快熟悉了!附近的地方。慧哥儿把家里的银子都给了她,锦屏并不是个浪费之人,每日安静在家里打理家事,照顾慧哥儿的起居。青莲经常过来,送吃的穿的玩的。

  锦屏有些不好意思,“妹妹,你家里有婆母,还是不要总是送东西给我们。”

  青莲毫不在意地摆摆手,“嫂子不要担心,这都是我婆婆让我送来的。庄子上送来的多,我们又吃不完,我不给哥哥嫂嫂给谁。”

  锦屏接了好东西,时常做些鞋袜孝敬李先生,李先生都是毫不客气地接下,并和青莲开玩笑,“你阿娘娶的好媳妇,倒让我先享福了。”

  过了一阵子,慧哥儿熟悉了衙门里的事情之后,开始四处看宅子。

  李先生听说后,把他叫了过去,“你要买宅子?”

  慧哥儿点头,“我阿爹说让我看着买一处宅子住。”

  父母之命,李先生不好说什么,“你既然要买宅子,我那栋宅子就卖给你吧。”

  李先生笑了,“又不白送给你,你照着市价给我钱。我是想着那里一来离衙门近,二来离我家里也近,方便。再者,我这宅子不能总是空着,卖给谁不是卖。你放心,我不止这一处宅子。”

  慧哥儿知道李先生的好意,不好再拒绝,自己去打听了市价,给了李先生八百多两银子,买下这一栋省城比较靠中心位置的两进院子。

  买过了宅子,小夫妻手里的银子就更少了。

  李先生除了让青莲送一些庄子上蔬菜瓜果和活禽,从来不送钱。她知道亲家是送孩子来历练的,不经历生活的打磨,如何能历练。缺钱,是最好的打磨。

  好在慧哥儿终于能从衙门里领俸禄了,一个月的俸禄加上别的补贴,够小夫妻和两三个仆人过日子。

  慧哥儿每个月往家里送一封信,没提买宅子的事情,他怕阿爹阿娘急吼吼过来送银子。

  等入了秋,慧哥儿从衙门里拿的钱终于开始有结余之后,他正准备往家里送信说买宅子的事情,锦屏被诊出有孕了。

  慧哥儿喜得直搓手,围着锦屏转,“你怎么样了?想不想吐?想吃什么?”

  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五两银子,“这是昨儿上官给我的,你拿去买吃的。”

  锦屏接过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