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刮地皮茂林送礼
作者:青云上      更新:2022-04-06 09:37      字数:4809
  到年底的时候,黄茂林按照惯例对今年的收成进行盘账。

  从下半年开始,家里的两处产业在县城里都稳步运营,虽说不上日进斗金,也算小有积蓄。

  但今年买了新宅子,且黄茂林又一向惯着妻儿,什么都要拣好的买给他们,故而家里抛费也不小。

  这一进一出,最后也没剩下太多银子。

  梅香坐在一边看黄茂林盘帐,最后扫了一眼剩下的钱,“黄掌柜辛苦了一年,我们娘儿几个跟着享福,就是家里没落下几个银子。”

  黄茂林把账本一抛,“今年往县城里折腾,又是买宅子又是搬家,又添置了这么多人,能落下这一二百银子算不错的了。等过一阵子咱们回去过年,如意坊和迎宾楼那边也该有些结余。”

  梅香给黄茂林倒了杯热茶,“这一年可把你忙坏了,等过年的时候你好生歇歇。”

  黄茂林往后一躺,就着梅香的手喝了口热茶,“无妨,我也只是动动嘴。年底生意正好,再撑一阵子,多赚些银子好过年。今年过年抛费可不小呢,各处生意伙伴要送礼,各路亲朋那里也不能简薄了。”

  梅香点头,“可不就是,这挣的多了,花的更多。”

  黄茂林抓着梅香的手摸一摸,“明年会更好一些。”

  梅香笑了,“那敢情好呢,我就等着在家里享福就是了。”

  两口子原以为年下就没什么事了,哪知到了腊月中旬,家里忽然收到了一份请帖。

  这请帖来的奇怪,竟然是县太爷家里送来的。

  说起这县太爷,在去年秋收之后就已经上任了。新任县太爷姓纪,年过三十,带着一家子来上任。

  到荣定县这一年多,运气倒是好,一路风调雨顺,两季税收都丰厚得很,县里也无大事,倒是显得他能干了。

  这头一年里,纪大人整日满面和煦,礼贤下士,关心百姓疾苦,很是做足了样子。

  等到今年入了秋,他家里忽然事情变多了起来。今儿老母亲过寿,明儿家里孩子过生,不管大事小事,都要操办酒席。

  刚开始的时候,纪大人之请县衙里一干人,如张县尉和明朗这些人,自然次次都跑不掉。县太爷下帖子请你,你

  不光人要去,还得送厚礼。

  刚开始有人想纪大人为官清廉,故而每次去都是稍微带了些礼,等事情过后发现,纪大人仍旧每日面含微笑,但那些送薄礼的人,隔三差五就要穿回小鞋。

  这样办了回之后,众人回过味来,这纪大人头先怕是装模作样,等树好了牌坊,有了个好名声之后,现在终于原形毕露了。

  众人无奈,只得陪着他做戏。

  除了家里办酒席,衙门里各色份例好处,按照以往的惯例,县太爷自然是拿大头,其余人按官职大小分一分。如今纪大人开了先河,他一个人拿走了一大半!

  底下三班六房的人自然是敢怒不敢言,如张县尉这样的,就有些看不上这县太爷。

  张县尉干了二十多年,送走了六七任县太爷,头一回遇到这样贪吃的,贪吃也就罢了,还虚伪。

  张县尉背地里忍不住抱怨,“真是立了牌坊又做妓子!”

  明朗劝慰他,“张大人不必动怒,过个一二年他就走了,好在他只是动一动衙门里的份例,并未盘剥百姓。”

  张县尉哼了一声,“那可不一定,等着瞧吧,早晚他还是会动手的。难怪人家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做正印官就是好处多,官大一级压死人!”

  这纪大人刁钻的很,他不贪百姓的财物,他拿的都是县衙里官吏们不能对外说的好处,谁敢往上面报呢!

  等把县衙里众人请了几遍之后,纪大人又开始广撒网。

  这不,到了年底了,他家里又要办喜事了。这回不光请了县衙里一帮人,凡是县城里略微叫得上名号的士绅豪族和富商们,都被请了去。黄茂林虽然才到县城,家资说不上厚,但因中间连着县丞大人,也被邀请去了。

  黄茂林从贵仁手里接过了帖子,沉思不语。

  贵仁躬身对黄茂林说道,“大爷,来人自称是县太爷家里奴仆,请大爷后天去吃喜酒。还没等我回话呢,他转身就走了。”

  黄茂林看了看帖子,上头写的由头是庆贺三子满十周岁。

  梅香好奇,“满十周岁也要请客送礼?”

  正在沉默的黄茂林听见梅香问他,赶忙笑着解释,“十里不同风,外头有许多地方都是这样,每逢十要庆贺,满门

  接客。”

  梅香倒不在意,“去就去呗,送些礼就是了。”

  黄茂林把帖子反复看来看去,“你下午去问问阿娘,里头到底有什么事情。按理来说,就我这身份和家资,在县城里也算不上个什么,如何连我也请去了。”

  梅香点头,“那我下午回去问问。”

  黄茂林看了看外面的天,“怕是又要下雪了,你穿着靴子去,多带两个人,泰和留在家里也行。我下午要出去有些事情,替我问候阿娘和家里孩子们。”

  梅香一一应下,“你只管去忙你的,我自己回去能行。”

  等下午梅香到了韩家,先和叶氏等人说了许多闲话,再把自己家接到请帖的事情告诉了叶氏。

  叶氏皱了皱眉头,“连你也接到了?真是越发连个脸面都不顾了。”

  梅香低声问道,“阿娘,难道真如外头传的那样?他好歹也是一县之主,想要些孝敬也是常理,还能这样大张旗鼓?”

  叶氏摇了摇头,“谁知道呢,这纪大人行事与旁人有些不同,谨慎的很,他从不张口要,却能让人主动送上门。不该拿的他不拿,专挑你不能说的拿。就好比这办喜事,谁家十年加起来也没他家一年办的多。”

  梅香又问叶氏,“阿娘,茂林哥又不做官,我家里又不是说多富有,如何连我们也请了?”

  叶氏看了一眼女儿,“你们家虽然和县城里那些几代的富户人家比不了,但也算略有资产,茂林又能干,中间又连着你弟弟,怕是跑不了你们。”

  梅香哦了一声,“那我少送些,总得量力而行,我又不指望去巴结他,我们家只是个卖豆腐的而已。”

  叶氏忍不住笑了,“你们家虽是卖豆腐,可这半个城吃的都是你家的豆腐,谁还能不知道呢。”

  梅香嘿嘿笑了,“今年也没落下几个钱,都被我花了。”

  叶氏长长出了口气,“马上就要过年了,估计年前他也就办这一回酒席,你们稍微

  做个样子,别逞能。若是送的太厚了,点了他的眼,以后就得盯上你们。你们不知道,县里那几个大户,都被吃了好几回了。”

  梅香皱了皱眉头,“若是那钱拿去修桥铺路,也算做了好事,就这样悄没声息填了坑,竟是白扔了

  。”

  叶氏又叮嘱女儿,“到时候让茂林一个人去,到时候你弟弟们和张县尉也会去。尽量不要往他面前凑,就当个普通小户人家。”

  梅香得了叶氏的嘱托,回去之后都转达给了黄茂林。

  酒席当天,黄茂林备了一份普通的礼,独自一人吃喜酒去了。

  门房收了礼,黄茂林如实报上姓名,并拿出了请帖,有人带他进去。

  这带路的也不知道他是县丞的亲姐夫,只以为是个普通小商人来巴结的,就把他安置到了偏院里,这正中黄茂林下怀。

  与黄茂林同桌的都是家里开了铺子的小商家,巧的是没有一个人认识他。黄茂林谨记叶氏的话,不打眼不出头,只管吃酒吃菜。

  有人来套话,黄茂林也是一问摇头三不知,只说是来吃喜酒的。

  中途,有个小管事过来招呼大家,敬了杯酒又走了。如县太爷家里的人,自然不会来招呼偏院的客人。

  黄茂林拿出他庄户人家的做派,大碗吃饭,吃菜时净挑肉吃。一连吃了两大碗,肚子混饱了之后,他就告辞了。

  回家之后,黄茂林把今儿的事情说给了梅香听。

  梅香忍不住咋舌,“你这花了十几两银子,只在偏院混了顿饱饭,连纪家人的面都没见着,可见那些被纪家主人招呼的,得花多少银子。这一顿酒席,纪家过年的钱都赚回来了。”

  黄茂林又打了个嗝,“你还别说,饭菜倒是做的不错。这要是在乡下,我定要给你带一些回来吃。”

  梅香忍不住笑了,“这县城里好是好,就是规矩太多。我也去几户人家吃了喜酒,从没见有人带了饭菜回家的。这要是搁咱们平安镇,桌上剩了那么多菜,带些回来给家里老小吃,也省得浪费了。”

  黄茂林摸了摸肚子,“等以后孩子们大了,各自成家,我定要回老家住去。”

  在家里消过食之后,黄茂林又跑出去了。到了腊月,豆腐坊里生意特别好,各家酒楼也订了许多货,黄茂林一天不落的要去看着。

  平常送货,都是黄茂坚带着伙计去,这会到了腊月,黄茂林也要去和酒店掌柜们叙叙旧,再给他们送些好处。虽说是长久的生意伙伴,把人打点好了,明年才能更好的合作。

  除了去和掌柜们叙旧,黄茂林把各处的帐也收了收,又多归拢了一些银子回来。

  梅香在家里备着年货,过几日他们就要回平安镇过年,各样东西都少不了。除了家里的吃喝,还有各处的走礼。

  梅香提前把王铁锁父子二人打发回了平安镇,先把屋子收拾好,在镇上多买些柴火,一些能就地买的东西,梅香都列好了单子,让王家父子趁着年前都预备好。从县城里买一来价钱贵,二来往回运也不方便。

  两口子合计好了,等衙门封了印,梅香跟着娘家人先回去,把年货也一并带回去。黄茂林继续在县城里,等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毕再走。

  到了小年这一天,衙门封印,叶氏着人来通知梅香,明儿一起回平安镇。

  小年当天,黄茂林和梅香把黄炎夏夫妇接到家里来一起吃顿饭。

  黄茂林劝黄炎夏夫妇跟着梅香一起回去,“这一年辛苦阿爹了,阿爹阿娘先回去,我稍后就来。车我已经找好了,明儿早上就和我岳母等人一起走,路上也有个照应。”

  黄炎夏也同意了,“豆腐坊里这几日要用的豆子我都预备好了,伙计们我也和他们说好,等二十八再放假。到时候你给他们一人封个红包,打了他们各自回去。几个小徒弟家里离的都远,愿意留在豆腐坊里看着的人,多给些压岁钱,愿意跟着你回老家过年的就一起带回去。你也别贪多,过年要紧,赶紧忙活完了就回去。若等的太久,你连车都找不到。”

  黄茂林点头,“阿爹放心,我心里都有数。”

  转天早上,黄家人跟在韩家车队后面一起往平安镇出发。

  梅香给黄茂林留了许多东西,包括他这几天的适用,还有过年后回县城要招待客人用的东西。

  因老家有王铁锁父子,梅香把贵仁留给了黄茂林,又把王妈妈留下做饭,几个丫头也都带走了。

  县城离平安镇也就是两个时辰的路程,因妇孺较多,走的比较慢。

  中途歇息的时候,梅香爬到了叶氏的车里和她说闲话。

  “阿娘,婉柔大着肚子,让车夫走慢些。”

  叶氏点头,“我已经嘱咐过了,她的车里铺了厚棉被,不防事。”

  梅香想了想,“阿娘以后每年

  都回去过年吗?”

  叶氏沉默了半晌,却答非所问,“今年回去,我想给你阿爹做个道场。”

  梅香点了点头,“好,阿娘带上我一起。阿爹生前最疼我,给他做道场,我也要出银子。”

  叶氏抬起头,眼中有些湿润,“好,把孩子们都带着,让你阿爹看一看。这么多年了,我早就想了好生给他做个道场。等办完这件事儿,以后过年我就不回来了,就元宵节的时候回来给你阿爹送个亮。来来回回的折腾,大人也就罢了,若是把孩子折腾病了,你阿爹知道了也要怪罪我。”

  梅香又问叶氏,“那,怕是要跟七爷爷商议一下,阿奶还在世呢。”

  叶氏点了点头,“你放心,这些事我心中都有数。你只管过好自己的日子,不要为我们多操心。”

  梅香劝慰叶氏,“阿娘,我们先好生把这个年过了。”

  叶氏收起了悲伤,“你说的对,过年是喜事,咱们一起高高兴兴的。”

  母女两个在车里悄悄说着私房话,车轮子吱吱呀呀往前滚,很快就到了平安镇。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6点还有一章哈,今天中午隔壁太傅家千金开文,欢迎亲亲们前来捧场哈,没收藏的给个收藏。开文前几日好评红包不断哟!谢谢大家!

  感谢在2020-05-1522:39:27~2020-05-1622:45: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贝拉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胭脂糯米团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你说啥10瓶;纯蠢的爱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