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章 牵红线梅香产女
作者:青云上      更新:2022-04-06 09:36      字数:9942
  第99章

  仔细算下来,慧哥儿已经两岁六个月了,梅香这会子又怀上,也是情理之中。

  头先慧哥儿一直吃奶,梅香觉得自己应该不会再怀上,但叶氏当时偷偷告诉女儿,妇人奶孩子期间,并不是人人都怀不上,这得看人。有些妇人刚生了孩子才满月,立刻又怀上了。

  梅香当时听得直咋舌,怀了身子可就没奶水了,那刚出生的娃儿没奶喝,多可怜。

  好在梅香并不是那种易孕体质,并没有这种担忧。

  淑娴出嫁之前,梅香觉得慧哥儿都这么大了,满嘴牙早就长齐了,吃起东西来利索的很,每日吃奶也就是从出生之后养成的习惯而已。

  梅香当时趁着天气不冷不热,给慧哥儿戒了奶。

  叶氏提前给女儿准备了些麦芽茶,让梅香提前煎了喝,这样可以回奶。

  梅香当时不以为然,“阿娘,我如今没有什么奶水了,慧哥儿不吃也不打紧的。”

  叶氏笑着看向女儿,“这你就不知道了,你觉得没有什么奶水,一天你还能忍受,等到了三四天以后,胸口胀得跟石头一样,难受的要死。你听我的,把这拿回去泡茶喝,一天也不拘次数,全当水喝。我见过有人戒奶戒出毛病来的,你可别不当回事。”

  梅香想着阿娘经验丰富,回去后照着叶氏的方法,把这东西当水喝。

  头一天给慧哥儿戒奶,慧哥儿有些吃惊。从出生那一天开始,喝奶这件事已经成了慧哥儿生活中离不开的事情。

  梅香抱着慧哥儿,温柔的对他说道,“乖乖,你大了,不能再喝奶了。以后每天吃饭,吃点心,吃果子,阿娘没有奶了。”

  慧哥儿一脸委屈的看着梅香,“阿娘,喝奶,喝奶!”

  慧哥儿虽然会说话了,但有时候发音还不是太准确,只有梅香能听得懂他所有的话。

  梅香见儿子这可怜兮兮的小模样,忙把他抱进怀里,“乖乖,不吃了哦,走,阿娘带你去外婆家玩。”

  小孩子就是这样,越不让他吃越惦记。整整一天,慧哥儿都黏在梅香身上不愿意下来,不让吃奶,对慧哥儿来说,感觉自己要被阿娘抛弃了一样。

  梅香心疼儿子,一整天都把慧哥儿抱在怀里,不管吃饭睡觉,寸步不离。

  她一边要哄慧哥儿,一边还要提防自己胀奶。

  慧哥儿见阿娘一直温柔的哄着自己,到了第二天,愿意下地了,但仍旧让梅香跟在他身后,不许离开他的视线。

  因他正在戒奶期,有这种反常举动众人也能理解。

  整整三天,梅香和慧哥儿像长在了一起一样。虽然慧哥儿没有哭闹,偶尔还会很委屈的在梅香的胸口蹭一蹭,留恋的趴在上面,半天不肯下来。

  到了第四天,慧哥儿终于不再整日黏着阿娘,仿佛已经接受了以后不喝奶这件事儿。

  梅香却开始感觉胸口有些发胀,她继续不停的喝麦芽茶。

  第五天

  的时候,胀得更厉害了,好在还能忍受。等到了第六天,竟然开始不胀了。

  几天之后,奶水彻底回去了,慧哥儿正式结束了自己喝奶的生涯。

  叶氏很高兴,“这样算是很顺利的,孩子没有哭闹,你也没有胀得很厉害!那有些孩子恋奶恋的厉害,戒奶的时候能哭好几天,日夜嚎叫,当娘的听到这哭声,胀奶胀得更厉害了,娘俩都得遭大罪!再有一些,直接把孩子丢在家里走了,孩子忽然没了奶喝就很伤心,再见不到阿娘,天塌了一般!”

  梅香急忙奉承叶氏,“还是阿娘有经验,我估摸着那麦芽茶是有用处。”

  叶氏笑了,“我也不是大夫,这都是一辈一辈的老祖宗们留下来的方子,想来是有用的。”

  慧哥儿前脚刚戒了奶,梅香就怀上了。梅香自己推算的日子,大概就是淑娴回门那一日。

  经王老大夫铁口直断,梅香的身孕算是实锤了。黄茂林异常高兴,立刻让梅香停下手里所有的活计,再不许她动她一点,一切等满了三个月以后再说。

  听梅香仔细算了日子,黄茂林忍不住表功,“看来还得我用心才行!”

  梅香捶了他一下,“没个正经!好了,这些日子我不舒服,你到塌上去睡!”

  黄茂林顿时连连作揖,“好梅香,我错了,我以后定好生照顾你们,千万别赶我去榻上睡!”

  梅香捂嘴笑了,“让你没个正经!”

  小两口打闹了一番,黄茂林又摸了摸梅香的肚子,和她商议家里的事情,“喜馍铺子交给舅妈和二姨,豆腐坊有我和小柱,家里的杂事交给张妈妈。油坊那边,我跟着你干了这么多年,也能出师了!你不用操心,只管用心养胎。近来家里生意好,挣得钱也多,你想吃什么,只管拿钱去买,若是自己不想去了,打发我和小柱去也使得!不能吃什么菜跟张妈妈说,让她单独给你做!”

  梅香见黄茂林这样体贴,内心无比温暖,“茂林哥,你待我真好!”

  黄茂林把她搂进怀里,“你待我更好。”

  一时间,夫妻俩都不再说话,互相搂着坐在一起,场面越发温馨和谐。

  黄炎夏听说大儿媳妇又有了身子,心里非常高兴,掏出一两银子给杨氏,让她给梅香买一些补身子的吃食。

  杨氏接到银子之后,仔细盘算,一两银子买吃的,那得买多少呀!她给梅香买了整个一条猪后腿、两百个鸡蛋、五斤糖、五只鸡,外加一些油条和糕点,把一两银子花得干干净净。

  梅香哪里吃得了这么多东西,又往黄茂源和叶氏那里送了一些。

  叶氏听说女儿再次有孕,心里非常高兴。又听说杨氏送了一挑子的吃食给女儿,忙也提了许多东西去送给梅香。

  梅香刚怀上,胃口不大好。有时候嘴巴馋,但张妈妈做好了端到她面前,又不想吃了。

  黄茂林每个月多给张妈妈一百文钱,让她用心照顾梅香。当然,黄茂林自己一有功夫,也会陪在梅香左右。

  但他实在是

  太忙了,豆腐坊、油坊和货仓,三个地方连轴转。

  好在小柱如今越发能干了,他到黄家一年多,磨豆腐的手艺不说出师,每天能分担一大半的任务。黄茂林只需要每天早上带着他磨豆腐,上午卖豆腐的活都交给了小柱。

  往县城送货时,家里有小柱看着,黄茂林再没有不放心的。

  油坊那边,黄茂林隔几日去忙活一回。叶氏也经常给女婿帮忙,炒菜籽磨菜籽,这些叶氏都是做熟了的,再有兰香和两个小丫头打下手,倒能忙得过来。

  如意坊中有黄炎夏和叶厚则打理,黄炎夏主外,叶厚则主内,黄茂林只负责跟着黄炎夏一起去招呼一些大主顾,其余琐碎的事情并不需要他操心。

  这样算下来,虽然家里有三个地方需要忙活,黄茂林竟然也能撑得下来,还时常能陪着梅香一起闲话。

  再说淑娴那边,回门之后,过了两日她就随着方孝俊一起去了常家。

  土财主常大老爷摆了一桌酒席,请方家夫妇吃饭。常太太见方先生新娶的妻室端庄贤淑,还识文断字,长得文静秀气,心里放了一半的心。方先生要教导她两个儿子读书,若能有个识大体的师娘,自然是只有好处。

  常大老爷的堂妹常姑娘偷偷跑过来看了一眼,见淑娴比自己长得好,也识文断字,且温柔端庄,心里这才放下心。

  方先生是个好人,能娶个这样的妻室,以后他们夫妇二人琴瑟和谐,我也没什么遗憾了。

  方孝俊原还担心常姑娘来纠缠,淑娴性子内敛,从不与人争辩,若常姑娘为难她,淑娴如何招架的住。

  方孝俊都做好了准备,自己要再做一次恶人。哪知常姑娘并不来纠缠她,反倒与淑娴说上话了。

  淑娴在这里也没个亲近的人,常姑娘与她同龄,又识字,且性格活泼可爱,二人渐渐成了好友。

  方孝俊提起的心终于放下了,常家没有一个人说半个字,淑娴自然也不知道,方孝俊就更不会说了。

  好在常姑娘是个磊落之人,说不想就不想了,只与淑娴来往,不与方孝俊多说一句话。

  在常家呆了几天,两个学生对淑娴很是敬重。因常家管吃喝,淑娴家常没有什么事情,偶尔也会去厨房给师徒三个做些吃的。

  十二岁的常大郎不再如当初大家传的那样调皮捣蛋,自从跟着方孝俊读书,方孝俊也不强迫他,经常丢下书本给他们讲故事,说一些人情道理。兄弟二人有不服气的,只管与先生争论,先生也并不生气。

  常大郎像忽然间开窍了一样,把以前那些精致的淘气通通都丢了,开始认认真真念书。什么样的师傅教出什么样的徒弟,方孝俊性子内敛,给人一种春风和煦的感觉,常大郎渐渐也少了许多焦躁,比以前沉稳了许多。

  常家夫妇喜不自禁,虽然没有给方孝俊增加束脩,年节的礼物却重了许多。

  淑娴见着常大郎,心里也很喜欢他。

  一日夜里,夫妻二人刚刚躺下,淑娴偷偷问方孝俊,“官人,大郎可

  有亲事?”

  方孝俊本来平躺着,闻言侧过身来,在黑暗中双目炯炯的盯着淑娴,“娘子是想做媒吗?”

  淑娴嗯了一声,“官人觉得韩家妹妹如何?”

  方孝俊想了一下,“论身份,常家是财主,韩家是读书人家,明朗迟早会中举人,暂时是相配的,以后就不好说了。”

  淑娴小声说道,“兰香妹妹论家世、论相貌,样样都比我好,我看大郎的样子,以后说不得在科举上能有所斩获,倒是相配。且常家这一大片家业,兰香妹妹若是嫁过来了,不说旁的,一辈子定是衣食无忧。”

  淑娴说完后,等着方孝俊回答,哪知半晌之后,方孝俊幽幽开口,“在我心里,娘子才是最好的。可娘子这些日子越发狠心,每日夜里恨不得把我推出八丈远,娘子可是不喜欢我?”

  淑娴顿时红了脸,“胡说,再没有的事情。我想着你白日里教书辛苦,自然想让你多歇一歇。”

  方孝俊突然一个翻身,淑娴被他这凶狠的样子吓住,顿时呆住了。

  方孝俊摸了摸淑娴的头发,低下头凑在她耳边说,“娘子多虑了,我虽是个读书人,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

  还不等淑娴说话,方孝俊身体力行向淑娴证明了自己不是个弱鸡。

  自此以后,方孝俊终于结束了自己的半饥饿生涯。

  淑娴想把兰香说给常大郎,但她年纪轻,又是头一次给人说亲,谨慎的很。她先让方孝俊与常老爷提了一句,常老爷听说是秀才郎的妹妹,又与方先生有亲,自然满口答应,并一再请方孝俊夫妇保媒。

  冬至前后,方孝俊陪着淑娴回了一次家。在方家住了一宿之后,夫妻二人先回了黄家。

  淑娴听说大嫂又有了身孕,带着厚厚的礼物去看梅香。

  姑嫂二人说了一堆的闲话,淑娴才给梅香提了这个话头,“大嫂,我也不大懂这些,只是看那孩子很不错,先来问问大嫂,不知合适不合适。”

  梅香摸了摸肚子,“这个事情我也不好说,我没有见过常家人。这样,我去问问我阿娘和弟弟,若他们觉得合适,我再来回你的话。”

  淑娴走后,梅香慢悠悠走去了韩家,跟叶氏说了淑娴的来意。

  叶氏有些惊讶,女儿的小姑子,居然想着给嫂子的娘家妹妹说亲。

  好在叶氏知道淑娴和方孝俊都是靠得住的好孩子,他二人都说好,看来这常家大郎倒是个不错的孩子。

  叶氏说要问过明朗兄弟的意思,然后就与女儿和儿媳妇开始说养胎的话。

  叶氏问梅香,“你这几日吐得厉害不厉害?玉茗如今已经能好生吃饭了。”

  玉茗笑着接口,“自从满了三个月,我这胃口大开,我真担心孩子还没生出来我自己先长成个大胖子。”

  叶氏笑着嗔怪儿媳妇,“胡说,你一顿吃那么点,再怎么吃也胖不了。”

  玉茗的肚子已经有七个月了,估计过年的时候孩子就能出生。

  梅香的肚子才

  刚刚显怀,慧哥儿凑到阿娘身边,轻轻摸了摸阿娘的肚子,口里喊着乖乖听话。

  叶氏与玉茗笑个不停,慧哥儿又跑去摸了摸舅妈的肚子,口里喊的却是弟弟听话。

  这是梅香教他的,摸舅妈的肚子要喊弟弟,摸阿娘的肚子喊乖乖。梅香已经不在乎肚子里面的是男是女,但她怕玉茗想生儿子,故而教慧哥儿喊弟弟。

  坐了一会之后,梅香就回去了。

  等明朗兄弟回来之后,叶氏说了常家的事情。

  明朗放下了饭碗,“都是儿子无用,没考上举人。若是能考上举人,就能给妹妹说更好的亲事了!”

  兰香听大哥这样说,忙放下了碗筷,“大哥!”

  叶氏立刻拦住大儿子的话头,“别胡说,吓着你妹妹!”

  明朗见兰香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忙温声安慰妹妹,“都是大哥的错,大哥胡说的,你别害怕!”

  叶氏不再说此事,等吃过了饭之后,把女儿打发回房,继续与儿子们说此事。

  明朗问明盛,“你如何看的?”

  明盛看了眼叶氏,“阿娘,我倒是觉得可行。方大哥的学生,人品自然不差。且家资又丰厚,妹妹以后不用吃苦。至于读书的事,常家大郎还小,多考几次,多少总能有一些收获。若是这会子已经考上了功名利禄,我说句势利的话,那就是咱们家扒着人家了。不过妹妹还小呢,暂时也不用着急。”

  明朗沉默了一会子,“阿娘,若是可以,让常家常家大郎来拜访方家人,我们也能看一看。”

  叶氏开口道,“暂时先不急,

  等过年再说,兰香还小呢。”

  兄弟二人也就作罢。

  第二日,梅香来问叶氏,叶氏说暂时不急,也没说过年再说的话。

  梅香把叶氏的原话传给淑娴,淑娴又传给了常太太。

  常太太明白,自己家得拿出点诚意,不然人家不会轻易许亲。

  淑娴头一次给人说亲事,说了半拉子又撂下了。方孝俊怕她心里过不去,夜里悄声安慰她,“你不用放在心上,原不过是为了兰香妹妹好,况且大郎确实是个好孩子。他们都小呢,再等一等,若是有缘分,再说也不迟。”

  叶氏确实也有这个考量,明盛还没说亲呢,长幼有序,就算常家大郎好,兰香的事情暂时也得先压一压。

  随着年关的临近,玉茗的肚子越来越大。叶氏除了操心过年的事情,把一半的精力分在儿媳妇和女儿身上。

  腊月二十八早晨,玉茗的丫头柳叶来报,“姑奶奶,大奶奶今儿早上生了个姐儿,太太让我先来给姑奶奶报喜!”

  梅香抓了一把铜子塞到柳叶手里,“真是太好了,辛苦你来跑一趟,回去告诉我阿娘,我马上就来!”

  柳叶谢过梅香,自己先回去了。

  梅香是八月底怀上的,这会子也有四个多月了。娘家侄女出生,住得又这样近,梅香换了身衣服带着慧哥儿就往韩家去了。

  才一进门,就见屋里

  人来人往。

  梅香进堂屋后,看见叶氏正在从水釜里倒水,“阿娘,恭喜您得个孙女!”

  叶氏笑了,“孩子才刚洗干净,你来得倒快!”

  梅香坐在旁边的凳子上,“那可不,这是我头一个侄女,我能不喜欢吗?”

  叶氏笑眯眯的看了看女儿的肚子,“喜欢,我也喜欢!我头一个生的就是你,再不会嫌弃孙女的!”

  梅香又问叶氏,“弟妹怎么样了?生了多长时间?怎地没去叫我呢?”

  叶氏仔细回答女儿,“昨儿天擦黑的时候发动的,叫你作甚,白吓着你。”

  梅香看了看西屋,“弟妹怎么样了?明朗呢?”

  叶氏小声回答,“玉茗这是头一抬,自然要遭些罪,熬了一个晚上,明朗一直在外头陪着,我才打发他去睡一会。”

  梅香看了看叶氏的眼光,“阿娘,你也去睡吧,这里交给我了!”

  叶氏摇头,“你大着肚子呢,别摔着你!”

  梅香坚持让叶氏去睡一会子,自己带着兰香看着家里。

  叶氏拗不过女儿,只得先回房睡觉去了。

  叶氏才去睡了没一会子,西屋里忽然传来小孩子的哭声。梅香掀开帘子进去,发现侄女醒了,玉茗正手忙脚乱。

  见到梅香进来,玉茗忙问她,“姐姐,她这是怎地了?”

  梅香笑了,“定是肚子饿了,你看看她尿了没?”

  玉茗扒开孩子的襁褓一看,尿布果然湿了,她忙给女儿换了块尿布,又要喂奶。

  玉茗动作笨拙,梅香在一边帮助她。

  玉茗有些不好意思,梅香笑着安慰她,“我刚开始也是不好意思,但为了孩子,只得忍着羞。这人的脸啊,真是,忍着忍着就厚了。”

  玉茗脸红了,“我感觉她什么都没吃到嘴。”

  梅香凑近了看一看,见侄女喉头偶尔动一下,“若有奶,你能感觉的到。她还小呢,一次吃的极少。你换着两边喂,慢慢都有了。”

  姑嫂两个坐在屋子说着养孩子的话,等一会子后,孩子吃着吃着就睡着了,也不知是吃饱了,还是累着了。

  玉茗轻轻把孩子放在一边,梅香查看了她身下的灰包,给她换了一个,然后让她赶紧跟着睡一会子。

  晌午饭做好了之后,梅香把叶氏和明朗都叫起来吃饭。

  叶氏睡了一觉,恢复了一些,但仍旧有些疲惫,“真是老了,不过是熬了一夜,就换不过来了。你们小的时候,我时常半夜都没睡。”

  明朗见姐姐来了并不意外,“辛苦姐姐了。”

  梅香给他盛了碗饭,“恭喜你做阿爹了。”明朗立刻笑了,然后去屋里看了看玉茗母女两个,又出来吃饭。

  梅香单独给玉茗做了些月子餐,让柳叶端到房里给她吃。

  叶氏问梅香,“你们娘儿两在这里吃,茂林晌午呢?”

  梅香一边往慧哥儿嘴巴里喂饭一边回答叶氏,“阿娘放心,我走的时候嘱

  咐过张妈妈了,他们晌午有饭吃。”

  叶氏说女儿,“该叫茂林来一起吃的。”

  梅香笑了,“过两天姐儿洗三,我们再来。明朗,孩子取名了没?”

  明朗回答姐姐,“取了一个,我测算了一下,她命里缺水,就叫清溪。”

  梅香品了品,觉得这名儿美的很,“真好听!”

  明朗不好说这名字是玉茗取的,“只要姐姐不嫌弃就行。”

  叶氏在一边插话,“洗三是办不了了,大过年的,谁来啊。满月的时候办大一些也行。”

  梅香这才反应过来,今儿二十八了,洗三还真没法办,“真是个乖孩子,净给姑妈省钱了。”

  说的众人都笑了起来。

  吃过了饭之后,叶氏打发明盛送了梅香回去。

  才一进门,黄茂林就恭喜她得了个侄女。

  梅香斜眼看黄茂林,“头先是你说男人得有了儿子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黄茂林轻轻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子,“我胡说八道的,明朗从头到脚都是男子汉,出去了往那里一站,比我风光多了。”

  梅香哼了一声,坐到堂屋的太师椅上。黄茂林忙拿了枕头放在她背后,轻轻给她捶一锤,“累着了吧?”

  梅香又哼了一声,“我也是我阿爹的头一个孩子。”

  黄茂林立刻不停地作揖,“好梅香,都是我的错,我胡说八道的。男子汉顶天立地,看的是本事,和几个儿子有什么关系呢?”

  梅香这才不再拿乔,让他给自己捶腿、捶背。黄茂林用心伺候,半点不敢马虎。

  年前,黄茂林把如意坊那边的存货基本上都处理干净了。过年期间,黄茂林没有再接新单子,就是想让黄炎夏和叶厚则能过个安生年。

  今年叶家烧木炭,叶厚则全部交给了儿子打理。叶思贤与叔父并堂弟一起,会同韩敬奇父子两个,烧了不少木炭。叶厚则见兄弟子侄们能处理好木炭的事情,干脆就留在如意坊不回去了,直等到快过年,结了所有的工钱之后,才回家过年去了。

  玉茗的娘家离的远,年初几的时候,秦家来人了,给孩子送来了不少东西。

  过年的时候,常大郎跟着方孝俊夫妇到平安镇来了一趟,方孝俊带着常大郎去韩家拜访明朗。常大郎表现得进退得宜,明朗考察了他一些功课,常大郎都认真回答。

  明朗觉得这孩子读书还算有天分,但鉴于明盛还没说亲事,韩家的意思是再等一等。

  常家也并不气馁,预备让常大郎先参加今年的县试,若是能过了,再去说亲也有底气。

  等清溪满月的时候,秦玉炔夫妇再次过来,又送了丰厚的满月礼,在平安镇逗留了两天,然后一起走了。

  清溪得到韩家所有人的疼爱,梅香也非常喜欢这个侄女。长得白白净净,看起来很秀气,连哭声都不像慧哥儿那样响亮。

  玉茗原担心孩子是不是身子骨不结实,渐渐的看女儿吃睡并没有问题,想来是性子使然。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小清溪从整天吃睡到每天能醒一会子,再到能翻身、能竖着抱,梅香的肚子也大的晚上辗转难眠。

  初夏的时候,梅香因为怀着身子,行动有些笨拙。黄茂林越发不放心,他因为各处忙碌,无法整日跟在梅香身后,最后,他不顾梅香的反对,也去买了个小丫头。

  镇上两个人牙子,一个专管买卖的,另一个就是雇佣。上次梅香雇张妈妈,是从另外一个人牙子那里签的契约书。这一回,黄茂林直接找隔壁管买卖的赵老板,并一再说明要挑那身体结实长相一般的。赵老板一听就明白,这是买回家干活的。

  两天以后,黄茂林就从人牙子那里领回个丫头,这丫头有十一岁了,骨架子粗大,看来是粗活干多了。再看相貌,眼睛小,嘴唇肥厚,国字脸。这相貌放在男孩子身上都普通,更别说女孩子了。

  梅香问她叫什么名字,她小声回答,“回大娘子的话,我叫细月,赵大叔取的。”

  梅香想了想,名字倒是可以,仍旧用这个吧。

  细月是外县人,人牙子一般不喜欢买本地人,怕父母来纠缠,麻烦。

  梅香让细月和张妈妈住在一起,并让张妈妈教导她家里的事情。

  张妈妈也不藏私,反正黄家又不会因为多了个细月而辞退了她,故而一样样仔细教导细月。

  细月可不比麦芽和柳叶,麦芽虽然也是庄户人家出身,但长的细条条的,且出来的时候年纪小,如今也干不了什么重活。柳叶就更不行了,从小就当做丫头培养,只能干些轻省活。

  叶氏近来才开始慢慢教导两个丫头多干些家事,总不能需要出力气的时候,丫头们在一边闲着,她自己上去。倒不是叶氏不肯干活,怕人家说闲话。

  细月在黄家住了几天之后,很快就把家务事揽去了许多。做饭、洗衣裳、洒扫、带孩子,样样都行。

  梅香把自己之前的半旧衣裳找了好几套,改小了之后给细月穿。

  黄茂林嘱咐细月,要寸步不离跟着梅香,细月尽心尽责,整日跟在梅香身后,除非梅香吩咐她去干活。

  过了端午节没多久,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梅香有些发愁,忍不住和黄茂林抱怨,“天儿这么热,明儿坐月子多遭罪啊!”

  黄茂林摸了摸她的头发,“你受苦了,到时候我多给你擦洗擦洗。”

  梅香摸了摸肚子,“日子也差不多了,也该出来了。”

  说曹操曹操到,当天下午,梅香就发动了。

  有生慧哥儿的经历,梅香这次更加沉稳。她感觉到自己要生了,立刻让小柱去如意坊把黄茂林叫了回来。

  家里头,她让细月把慧哥儿送去给叶氏带着,张妈妈陪伴她左右。

  等黄茂林回来之后,梅香又立刻吩咐他去请唐氏婆媳。杨氏和黄茂林一起从如意坊回来的,进门就问情况。

  黄茂林有些慌张,梅香忙安慰他,“我无事,孩子胎位正,日子也到了,水到渠成,你莫怕,去把大娘和忠大

  嫂子叫来。张妈妈,你去烧水,小柱,给张妈妈烧火。”

  杨氏问梅香,“产房预备在什么地方?”

  梅香回答她,“在西厢房鹿顶小间里,我都预备好了。”

  家里人被梅香指挥得团团转,虽忙却不乱,各司其职,很快把准备都做足了。

  等唐氏婆媳来的时候,梅香准备洗澡了,厨房里,张妈妈也正在给梅香做吃的。

  唐氏一进屋就笑道,“你这有经验的就是不一样,倒比我们还稳重。”

  梅香这会子略微感到有些疼了,却能忍受,仍旧和唐氏开玩笑,“不做好了准备,我怎么好意思叫大娘和大嫂子过来。”

  唐氏婆媳二人一边说笑,一边和杨氏一起帮梅香洗澡,又把生产要用的东西都拿到鹿顶小间里,扶着梅香去了产房。

  叶氏听说女儿要生了,嘱咐兰香看好慧哥儿,自己过来了。

  梅香在产房里吩咐黄茂林,不要忘了让张妈妈给众人准备晚饭。

  张妈妈经验老道,不光给梅香做了一碗扎实的吃食,还给其他人准备了一顿像样的晚饭。

  吃过饭之后,众人一直耐心等待。

  女儿在生产,叶氏没有心情回去睡觉。杨氏见叶氏没走,自然也不好意思说走,陪着一起守着。唐氏婆媳二人是接生婆,自然是要从头陪到底的。

  黄茂林在外头等得焦急不已,感觉每一息的时间都那么难熬。对着一屋子女眷,他又不好说出口,只能不停的喝茶。

  梅香在屋里越来越疼,渐渐开始呼叫出声。黄茂林听见她的叫声,拿着茶杯的手都有些发抖。他知道梅香要强,若不是疼极了,怎么会叫出声。

  黄茂林把茶杯放下,想进去看看,又克制住了,端起茶杯继续喝。茶水是什么味道他已经感觉不出来了,整个脑袋里浑浑沌沌的。

  这样熬到了后半夜子时末,产房里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随着一声欢呼声,很快,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传来。

  黄茂林的心顿时放下了一半儿,他再也忍不住了,冲到鹿顶小间窗户口,急得大喊,“梅香,梅香,你怎么样了?”

  唐氏见多了,忙隔着窗户回答侄子,“茂林放心,梅香好的很,母女平安!”

  黄茂林哦了一声,一瞬间,他感觉双腿有些发软,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长长出了一口气。

  平安就好!

  ≈lt;/≈gt;作者有话要说:亲亲们早上好!

  月末了,有营养液尽管多灌两瓶吧。感谢在2020-04-2410:22:57~2020-04-2514:28: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旖旎、饭饭饭饭饭饭饭冰50瓶;会飞的鱼20瓶;热凉面、玥儿10瓶;阿边、土豆排骨、困惑貓5瓶;徐徐3瓶;方也、黎丸子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