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节
作者:飞天酥鱼      更新:2023-07-01 15:13      字数:4108
  行吧,陈焕之撇着头躲开空气中飞舞的吐沫星子,往好处想,刘鑫源嫌她太放松,就不会跟个老妈子似的天天担心她心理健康了。但她还是想解释一下,“效果不好我一会儿还跟以前那么跑就行了,我觉得前五是能保证的。”也算是对得起田管中心、对得起电视观众了。“人的肌肉是有记忆的!你刚从比赛状态里出来就在这儿瞎跑,你马上决赛了你能改得过来吗?!”陈焕之觉得自己能。但她要是不想在决赛前跟刘鑫源打一架,这会儿就只好偃旗息鼓了。她拍拍刘鑫源肩膀,“放松、放松,教练,我去那边儿歇着,到点了热身检录,您也在这儿歇会儿?”然后跑一边发短信给郭教授,她现在觉得刘鑫源面对奥运会的压力,比她更需要心理干预了,从她冬训回来,他就变得越来越紧张了。但是提前没有试过就在决赛上直接换跑法,就算陈焕之胆大包天也不敢这样干,毕竟是两年一度的室内世锦赛,既然有这个实力,最少前五是要保证的,真临时换了跑法、跑出个7秒4、7秒5来,别说上边的压力之类的,光郭教授就得废寝忘食研究她的一切表现来找突然发挥失常的原因,而科研队医、科研教练之类的,也都不会闲着。总觉得好不自由。看台那边刘鑫源忧心忡忡地看着她,田径队比赛完了(被淘汰了)的其他人也坐一边看着,室内场的60米跑道与室外不同,是在环形跑道的中央,离看台比较远,太细节了他们也看不到,直到主持人介绍到陈焕之,她的身影出现在大屏幕上,苏方方才发现,“小陈怎么噘着嘴啊,不高兴?”目睹了一切的贝伦看刘鑫源一眼,换跑法有多不靠谱他只是一知半解,不过刘鑫源突然暴起开喷倒是看得一清二楚。刘鑫源目视前方假咳了一声,没接苏方方这个话茬。陈焕之起跑那一刻,刘鑫源心都快蹦出来了,他既怕刚才的呵斥干扰到陈焕之的状态,又怕那番呵斥没起效果,她继续不管不顾地实验所谓的跑法,可那不就是前年她刚开始学60米时候用过的方法吗?根本行不通啊。幸好陈焕之比他想象中还要靠谱一点,熟悉的节奏、熟悉的步伐,短短的60米,能跑到决赛的没一个前半程弱的,前40米几乎所有人都在同一水平线上,到了第50米,第四道的爱德华兹脱颖而出,保持着对两边相邻跑道一个肩膀的优势率先冲线,而陈焕之、珍妮特、斯考特三人,以肉眼看来完全同步的姿态冲过了终点线,这次没人有喘息之机,几乎所有人都重重地撞在了海绵墙上才停下来。苏方方憋着的一口气这才出出来,“不知道是第几,看着像第二或者第三……”但她心里清楚这完全是主观意念了,陈焕之与珍妮特相邻,凭苏方方的经验,她觉得那一瞬间应该是珍妮特在前,也许只差个额头的距离。而斯考特在爱德华兹的另一边,倒真是不好判断了。“应该没奖牌。”刘鑫源叹了口气,看着下面挨个跟选手们拥抱握手的陈焕之,“要是她觉得自己有戏,早过来要国旗了。”又两分钟后,大屏幕上显示了比赛结果:爱德华兹,7秒06;珍妮特,7秒08;斯考特,7秒08;陈焕之,7秒09……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晚安……_(:3ゝ∠)_第95章 95室内世锦赛第四, 虽然没得奖牌,但也追平了苏方方创造的女子60米历史最好战绩, 陈焕之觉得没什么可遗憾的,但经验值不足变成了她必须面对的大问题。现在她有1000零几万经验值,听起来蛮多的,对于一年前的她也确实不少,不过现在这些意味着如果留下300万作为治疗应急, 那剩下的经验值可以帮她把冲刺技能升6级半, 或者全力训练两个月。而好不容易第一次打破全国纪录得来的技能点,又面临着因为经验值不足而花不出去的尴尬局面。5月10日就是国际田联大奖赛大阪站, 去年的大阪站星光熠熠、成绩惊人, 但今年为了备战奥运,各国田坛名将都纷纷选择了距离自己训练地最近的比赛进行练兵。大阪站对于非洲、欧洲、南北美洲的人来说太远了,长达一整天的旅途也会严重损耗他们的体力,欧洲和美洲又有那么多站巡回赛,所以今年选择大阪站的除了亚洲高手就是对奥运会没有更多企图的运动员。在陈焕之和教练组的规划中, 大阪站的冠军必将被收入囊中,而这也将成为她第一个拿得出手的世界冠军,既能增强自信、又能保持大赛状态,完美。但现在距离会给她带来荣誉和大量经验值的大阪站还有七十多天,这种正常用经验值刚好够, 有点突发状况就要抓瞎的局面,可不合陈焕之的心意。“教练,我在5月大阪之前没别的比赛了吗?”刘鑫源就知道她又想参加比赛了, 这也算是老毛病了,而且之前参赛的结果还都不错,所以他反应不大,还认真帮她分析了一下,“没了,今年奥运年嘛,欧洲那边的巡回赛都往后挪了,第一站就是5月9号卡塔尔站,还不如直接参加大阪站,你要真想参加,那就只有4月的全国大奖赛第一站,这个应该能通过。”国内比赛。陈焕之往前翻了翻系统的历史记录,随便参加个大奖赛、超级大奖赛之类的,就算没名次,预赛决赛出场费就有330万之多,一次就够备用了。而全国级别的比赛,哪怕冠军了,连名次奖励带预赛决赛出场费也才100多万经验值。但既然没鱼,那就就想办法多吃两只虾吧,还能饿着自己吗?陈焕之提出,“我要参加200米。”其实按照规定陈焕之此前没有200米的正式比赛成绩,是没有大奖赛参赛资格的,但参赛选手都是各参赛单位自己选派的,江省在女子短跑上拿得出手的只有陈焕之一个人,只要她想,江省总有办法让她参赛。所以刘鑫源劝她也不提参赛资格这回事,只是说,“我不是拦着你跑200,我也知道你正常发挥就能跑进a标、能跑得比元绘云还快,但你非得这次奥运会跑吗?你也知道凭你的水平,决赛都进不去,但你只要参赛,别管跑到哪一步,那都是一份责任、一份压力。再者说,这次你的任务就是好好跑你的百米,得不得奖牌都可以,大家也都能体谅。但你要是非得跟上边的计划对着干,得了奖牌一切好说,要是没得,那不是平白叫人多了个攻击你的理由吗?”是啊,自傲自大,不顾教练劝阻执意跑200米结果导致自己在主项上分心,万一百米失利,责任就全是她的。虽然从来没有因为运动员发挥不好就要处罚这个说法,但隐形的内外压力并不会因此减少。“没关系,我不怕,我要跑。”既然如此,别人还能说什么,毕竟她的200米也真的是国内一流。然后就是日程推着时间走,在训练的间隙穿插着晚上复习和参加会考、晚上训练完了累得半死还得参加反兴奋剂讲座和考试、血检和签反兴奋剂责任状、以及托着江省田协的关系找了s市的关系,确保宋怡哪怕家里破产了也不至于被追债的骚扰到没法上学的地步。其中参加会考,陈焕之还以为会比较费劲,毕竟号称除了参加比赛能出门、其余时候车接车送从公寓到训练局的两点一线封闭式训练,结果去会考比解释为什么要参加全国大奖赛还轻松。不管徐指导还是冯主任,一听理由都大手一挥立刻准假,还说“会考是正经事,虽然训练任务重也最好别耽误了”,对读书重视到让人意外的地步。而宋怡的事,陈焕之一开始没想到自己事到临头会脱不开身,她本来的打算是把宋怡和她妈妈都接到北京来住,花钱让宋怡在这里借读一段时间,到高考的时候再回去考个试就算完,就不信追债的敢在北京搞事情。但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她一再打电话宋怡都不肯过来,生怕连累她,急得陈焕之热血上头,打算出钱先帮她家还一部分换一段太平日子,好歹挨到宋怡高考完。她目前能动用的所有现金也有二三百万,虽然这会让她一朝回到解放前,但钱总会有的,而她曾从宋怡处得到的,要比这多得多。大额转账需要预约、而且得在银行现场办理,陈焕之去找刘鑫源请假,刘鑫源问明了原委,一面吃惊于她的投资效率,一面骂她,“你傻啊,有你这么办事儿的吗?”然后当着她面给江省田协梁主任打电话,先叙述了一下宋怡家里的状况,然后绘声绘色地描述陈焕之为这件事儿有多愁苦,“……饭也不好好吃了、训练的时候脸都白了,要不我也发现不了,听她室友说晚上还在屋里偷偷哭,这怎么行啊训练都进行不下去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本来冤有头债有主,该还钱还钱、还不了该抓抓、该判判,但是骚扰一个小姑娘,这也没这个道理啊。而且小陈这个、唉,我也不想给您找麻烦,实在是说她她也不听……是,也不用别的什么,就秉公执法就行……”这件事儿就这么解决了。陈焕之这时候第一次意识到,如果她想,她能有多大看不见的影响力。也不单是她,也不单是因为她是女子百米第一人,其他备战奥运有望夺金的选手也有不次于此的待遇。比如她听说过的有个运动员是很有希望取得金牌、而且突破历史的,但是心理专家评估过后认为他的心理压力太大了,可能会影响比赛状态,而造成他心理压力的原因之一就是省体育局对他的超高期望值。于是按照心理专家给出的解决方案,作为压力源的该省体育局领导被电召到北京,在运动员模拟比赛的时候站在他身后,直到他学会适应这种压力。*相比之下,陈焕之的要求已经够让领导们省心了。既然事情解决了,那陈焕之只有用加倍的训练和好成绩来回报了。4月12日,全国田径大奖赛第一站,陈焕之100米逆风11秒07无悬念夺冠,200米也以22秒99的成绩惊爆众人眼球、不止夺冠还成为了继元绘云之后第二个达到a标的人。于是后面的压力全在苏方方身上了,她目前只达到了b标,如果她不能在报名截止前达到a标,则会失去参赛资格。而5月10日国际田联大奖赛大阪站,陈焕之11秒整得到了她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也不光是她,受到奥运备战和比赛当天下雨影响,很多欧美豪强要么没来、要么来了临时弃权,这次大阪大奖赛成了中国田径队的天下,当天横扫8金6银,女子100米和男子110米栏这种优势项目自不必提,连男子100米、400米和女子400米栏都很神奇地纷纷夺冠。虽然田管中心一连串放话“外国参赛选手少,金牌含金量不高”、“这只是大奖赛中很普通的一站”来降温,但外界的期待仍然不可避免的被抬高了,甚至田径队内部,也有人觉得保证两块奥运金牌也不是什么难事嘛。随着大阪大奖赛的结束,外界对陈焕之的态度就是:咦?这里居然还有个夺金点呢?赛后采访的时候,陈焕之亲口承认,“……下雨对我影响挺大的,我从来没跑过积水的跑道,这还是第一次,确实不好跑。而且也是没经验吧,雨打得我脸疼,恨不得闭着眼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