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
作者:飞天酥鱼      更新:2023-07-01 15:13      字数:4443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如迈尔斯的判断,对她来说,学习如何在高速运动中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爆发力和敏捷,远比盲目的身体素质训练收益更高——她现在已经能轻松打破李雪茹的7秒19纪录,只剩在比赛中实践了。不过没有经验值打底,也造成了一点误会,比如比赛前一天适应场馆的时候,陈焕之居然像苏方方一样只训练了半个多小时就要求回酒店休息了,吓得第一次随中国军团出征的刘鑫源连连问,“受伤了吗?还是身体不舒服?”陈焕之说,“没有啦,我只是有点累。”结果刘鑫源更有种“果然如此、终于来了”的感觉,故作轻松地安慰她,“等我们回去调整训练计划吧,现在开始调整还来得及,别担心,每个人训练都有倦怠期,虽然生理上可能还没到极限,但是心理上已经先一步感觉不舒服了,这是正常现象,回去跟郭教授好好聊聊就好了。”郭教授是b体大的运动心理学副教授,体总特聘分配给田管中心提供心理服务的专家之一,算是陈焕之保障组的一员,但她平时的心理评估一贯比较稳定,郭教授的主要工作也只是先通过平时相处取得她的信任,还没有进行过实际的干预。陈焕之哭笑不得,“至于嘛,就让我休息两天就行,等比完赛回国了我继续之前的训练计划就行。”毕竟比完赛就有经验值了呀。室内世锦赛的赛程非常紧张,女子60米排在比赛日的第二天,上午十一点预赛,下午五点半半决赛,过两个小时,晚上七点半就要决赛。一日三枪,可以说强度非常高了。因此陈焕之预赛也收着跑来节省体力,7秒21轻松小组第一。能够在预赛和半决赛中节省体力收着跑,也是她对技能控制力增强的表现之一,这是当她有了这种控制力后才明白的。即使技能一开、爆发力直接飚上100,但如果这份力量像你自身的力量一样熟悉,那怎么会收不住呢?这就像是能跑11秒的人让她跑12秒跑不了一样不科学,唯一的理由就是缺乏控制能力。而现在的陈焕之,成绩下限可以控制,上限却依然稳定,但她总觉得这种控制力跟如臂使指比,还有点距离。半决赛上,陈焕之7秒15轻松打破李雪茹在2001年室内世锦赛上创造的7秒19全国纪录,她冲过终点线的一瞬间就听到了系统的播报,撞上尽头的海绵墙后都没等电子屏上成绩出来,扭头就去找刘鑫源,“全国纪录!我的第一个全国纪录!”真的,太不容易了,别的项目的人恐怕体会不到女子短跑这样长期生活在大魔王统治下的感受,尤其陈焕之对打破纪录如此渴望。“好!好!”刘鑫源虽然早在训练中就知道她有这个实力,甚至她现在还留有余力,可当这一刻真的出现的时候,也忍不住跟着她一起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但是陈焕之的7秒15在她所在的第二小组只能排到第二名,第一名是来自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斯科特,一个比陈焕之矮了多半头的黑人姑娘,7秒12。听刘鑫源介绍,她虽然出生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但一直在美国长大、接受训练,在那个以避税和旅游而闻名的小国里,她是最出色的运动员之一。“个子矮在60米上真的有优势。”陈焕之捏着下巴站在看台边观看半决赛的第三组,苏方方和老熟人爱德华兹都在这一组。苏方方身高160,在短跑运动员中已经算娇小的了,而爱德华兹只有157,与她们相比,身高已经长到172的陈焕之就有点太高了,若无敏捷加成,光是起跑三步她就能被小个子敏捷型选手落出半个身位去。“但现在女子100米发展的趋势已经不一样了,女子选手们都越来越高了,除了爱德华兹,已经没有一个现役1米6以下的运动员能跑进11秒了。”刘鑫源说,“好好发挥你的优势,60米可不是你的主战场。”作者有话要说:大家好,经过将近九十章的纠结,我决定08年把雪灾和512都浮云掉了。我无法面对这个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对于512,那么大的一个悲剧,肯定要尽一切努力进行挽救的,但这么大的天灾根本就是无解。哪怕散尽家财或者自愿进实验室切片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而当努力过后毫无成效、或者成效不明显或者即使明显,真到了灾难发生的那一天,看着新闻报道上那些灾难中死去的人们,我想象了一下,觉得一定会被负疚的心理压垮的。就像当初参与救援的人,很多也出现了心理问题,有的承受不住那种惨状,有的不断设想是否哪个细节做的不到位导致本来应该获救的人没有得救。重生回去的人,根本无法面对这个问题,无论之前做了多少努力,那时候看到关于灾难的新闻,都会承受不住,会不断地设想,如果这样这样就好了,如果那样那样就好了,我做的还不够好,我没能挽救更多的人。尤其是,如果身边的人和灾区的人如果有一星半点的联系,当死难者由数字变成了有名字、有生活、有亲人的人的时候,整个人都会垮掉的。我希望那一年这些事从未发生过,最少在这个架空世界里从未发生过。关于刘翔不拿金牌北京奥运就是失败的奥运,那会儿真有新闻那么写,真的太扯淡了。当时是这样,刘翔18号比赛,16号受伤,八月初训练还跑出过12秒8破纪录的成绩,然后比赛前两天受伤,田管中心就不敢跟外边说也不敢不让他跑,但是疼的跑不了,打封闭也没用,就让按摩师给他按,用一种疼盖过脚伤的疼。流传很广的有个画面是刘翔在热身场里踢墙,那个是按摩效果过去了,疼劲上来了,他想踢墙让脚疼麻木掉。然而木有用……╮(╯_╰)╭以后最多写到1点半,有多少发多少……第94章 94虽然60米不是主战场, 但现在养家糊口经验值也就全靠它了,今年为了备战北京奥运, 像她这样的重点运动员都已经在体总挂上号了,想像去年一样说走就走游遍欧洲几乎是一周一场地刷比赛,不知道得给多少懂行和不懂行的大佬们解释问题,实在太麻烦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只能按照他们制定好的行程以练兵为目的参加少数几场比赛。可是现在, 她要是再没点进账就连日常训练都保证不了了。幸好室内世锦赛也是世锦赛,虽然国际田联给它的评级比世锦赛低一级, 但是系统给它俩的评级是相等的, 预赛50万和半决赛300万已经到手,决赛的出场费500万也可以列入计划了,但如果不能拿个奖牌,这850万面对每天11万的训练消耗也是力不从心啊。“教练,”陈焕之目不转睛地看着跑道起点上相邻的两个人, 苏方方和爱德华兹,一个是队友,一个是她此次最大的对手,两人的衣服一红一蓝、皮肤一黄一黑,形成了鲜明对比。“您觉得, 我这次奖牌有希望吗?”刘鑫源楞了一下,陈焕之很少问这种不确定的问题,对手的水平、什么赛季最好成绩、个人最好成绩、最近状态什么的, 他们赛前都已经分析得不带再分析了,他知道的,陈焕之自己都知道。而且她一贯对自己能跑出什么样的成绩,在所有运动员中处于什么样的层次也心中有数。她这么问,不像是不自信,倒像是对奖牌有了特别强烈的渴望。“别心急,”刘鑫源停了一下,再次重复,“别心急,你跟她们比起来,最大的优势不是什么后半程、什么爆发,是你的年龄。你的对手们,无论是谁,她们没有人能在19岁的时候像你一样跑到11秒以内。奖牌、金牌,所有的金牌,都会有的,像你刚进省队那时候跟我说的一样,世界冠军也会有的。所以现在你要放松,不要心急。”陈焕之楞了一下,有点无奈地笑了,“教练你别老担心我心理状态,我没那么急,就是随便一问。”好吧,既然她说她是随便一问,那刘鑫源也就随便回答一下,“去年的室内赛成绩没什么参考价值,真正的名将都没参加。就说前年的室内世锦赛,冠军芭布尔,7秒01,今天跑得太差了,半决赛淘汰这个没什么可说的了。亚军爱德华兹,也是7秒01,她的60米可比100米强多了。”然后就是季军赫尔法特,不过她自从去年改了技术,由以往的前40米达到最大速度改为前60米达到最大速度,100米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60米却难免要受影响,06年以7秒11摘铜,这次却7秒18小组第四,会不会淘汰还得看第三组结果,不过晋级希望已经很小了。所以刘鑫源跳过她,“然后就是珍妮特和斯考特,一个7秒12、一个7秒13,不过这只是半决赛成绩,到了决赛,你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她俩了。”是啊,半决赛都会保存实力的。陈焕之趴在看台护栏上,随着发令枪响,她皱着眉头看着爱德华兹一路领先冲过终点线,最后轻松小组第一,甚至不用海绵墙缓冲就停了下来。爱德华兹7秒12。“她最后放水了。”“所以说,你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她。”刘鑫源说。陈焕之叹了口气,瞎说什么大实话。她下了看台去安慰小组第三、成绩顺位也被淘汰的苏方方,可苏方方看起来对这件事没什么感觉,她看了以0.01秒的优势淘汰自己的赫尔法特一会儿,问陈焕之,“你觉得我像她那样改技术怎么样?”虽然这么问,但显然她心里已经有了决定,跟陈焕之说了没两句就去找赫尔法特搭话了。陈焕之回头问刘鑫源,“您觉得怎么样?”“不怎么样,”刘鑫源说,“改技术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弄不好就直接退役了。而且赫尔法特才24岁,也就是说,她最多是23或者22岁就开始改了。苏方方都26了,从今天开始改,改完了还能跑几年?”说的在理,不过苏方方看起来不像是个听劝的人,而且她们师徒俩也没立场去劝她,还是让徐指导烦恼这件事吧。这次比赛60米拿了门票的只有陈焕之苏方方两人,而室内世锦赛不设200米这个项目,元绘云也不来,所以就第一次改成刘鑫源跟着出征,而徐指导在国内看家了。很明显,这在以后将要成为中国军团出征人员配置的常态,要么两个教练都跟出来分别负责各自的弟子,要么刘鑫源跟着优先保证陈焕之的状态,反正现在再也没人放心让她自己一个人闯荡欧洲四处比赛了。还有一个多小时就要开始决赛了,陈焕之喝完饮料却拒绝了队医的放松按摩,“我不累,我想去热身场再跑跑。”刘鑫源有点不放心,“真的没问题?”陈焕之笑了,“我什么时候在您心目中这么不靠谱了?”那倒是,刘鑫源跟着她一起到热身场,看着她试跑两次就看出不对来了,“停停停!”他上前拦住陈焕之,“马上决赛了你在这儿干嘛呢?”陈焕之抓抓头发,“没什么,我就是……想试试换个跑法。”凭现在实力要说有把握战胜珍妮特和斯考特,那就太自大了,她在训练中的最好成绩不过是两次7秒10,既然那二位在半决赛都多多少少放了点,那她们决赛会到不了7秒10?陈焕之不信。反正也是个输,决赛只要不得奖牌,第几名对她都没影响,倒不如试试看别的跑法。比如说,如果在起跑阶段先使用冲刺技能、等技能效果过去了再接上速度技能呢?她之前这样用过,在没有调整好身体平衡的情况下就使用技能,爆发力太强会导致肢体用力过猛、肌肉僵硬,可那时候她对自身爆发力的控制还比较弱,最近没这样练过,现在控制力提升了可以试试效果嘛。但对刘鑫源来说,决赛的四五六七八名无所谓,这种对待比赛的轻慢态度不能忍,当场给她劈头盖脸一顿喷,“这还有一个小时开始决赛了你在这儿给我玩换跑法?你早干嘛去了,这是世锦赛陈焕之,虽然是室内赛这也是世锦赛!你想什么呢,中心为了让你放松心态、这么大的比赛顶着体总压力不给你任何指标,你就这么个放松法?你当这比赛是什么,你当我、贝医生我们千里迢迢跟过来陪你玩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