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节
作者:意元宝      更新:2023-06-27 08:36      字数:4981
  “大王!”吕蒙看到孙权被伤,急唤一声,孙权连一丝犹豫都没有将肩头上的箭拔下,“走!”暗杀暗伏都没能成,这是天不亡曹盼。看着湖水染尽了一片红,那飘在湖面上的尸体,孙权甚是痛心又无可奈何。“陛下,孙权要走,陛下且留于此,我们去追孙权。”魏止朝着曹盼说话,曹盼却从腰中抽出了她的长鞭,化鞭为剑,“不,朕没来便罢了,既然朕来了,这个战场就是朕的。将士们,与朕一道,平定江东。”身先士卒,这是为帅当为之事,曹盼今纵为帝,但这一场仗她既然来了,她就不能缩在人后,而是让天下都看到,她,曹盼,从前为将为帅,一马当先,纵为帝亦然。帅不畏死,将士何畏?以身作则,曹盼从来没有忘过。魏止真是要疯了,但是,他得承认,面对这样一个提着剑带着他们往前冲杀的陛下,他满脑子都是被激起的热血,只想随着曹盼一路杀去。船支向孙权的方向追去,孙权那头看着四周的船越来越少,越来越少。而曹盼在后追赶,前面也还有诸葛亮等着,这一次,他要输了?“子明,这一局,我们输了。”孙权笑着说,吕蒙与孙权跪下道:“大王,臣等无能。”无能挽救这样的局面,孙权将吕蒙扶起,“你与伯言都为孤尽力了,孤心里明白。”谁能想到,孙权会败得这么快,江东之大好局面,竟然毁于一旦了。“让人都走吧。孤,不想落在曹盼的手里。”大势已去,孙权一生至此,面对诈降而杀欲除她的人,曹盼是不可能再留着孙权的。与其落在曹盼的手里,孙权更愿意自己结束自己的性命。“可惜了这样的东西,竟然还是没有趁那样的机会取了曹盼的性命。”孙权看着手里的东西,那是刚刚他划开时发出刺耳声音的东西。曹盼的耳力过人,这是弓长告诉他的,一直以来,他都寻找这样能让人的耳力受到刺激的东西,他找到了,不仅是耳力过人的曹盼,就连普通的人听着声音都会觉得难受。孙权一直都准备着这样的东西,就是想有一天,一但跟曹盼对上了,有这样的东西相助,他能胜一筹。可惜啊,东西是好的,然而终究没能取到曹盼的性命。手一松,东西掉入了水里,吕蒙唤了一声大王,最后,吕蒙道:“大王,臣愿追随大王。”“子明有才,曹盼是个能容人的人,你不必如此。”听到吕蒙竟然愿意追随他而去,孙权泪满盈眶。“臣蒙陛下不弃,才有一展所学的机会,没能为大王分忧,而令江东有此结局,臣愧对大王。大王既然已经决定,臣愿随陛下而去,若有来生,愿再辅佐大王建一世不朽之功业,报今日之仇。”吕蒙却是打定主意了一般。孙权听着笑了,笑出了眼泪来,与吕蒙道:“好,有子明作伴,孤之幸也。”于此之时,诸葛亮的船队已经堵在了前头,孙权听报,站到了甲板之上,没想到看到对面的人竟然手执羽扇的诸葛亮。孙权毫不掩饰他的惊讶,“竟然是你亲自前来。”“吴王拼死一搏,亮,自然要来送吴王一程的。”诸葛亮轻声地说。孙权看着诸葛亮,“没想到,没想到啊!你当初能为了刘备而舍曹盼,今日,却要因她而亡江东。”诸葛亮道:“先帝之死,亮不敢忘。既然能有机会,亮,自当为先主报仇。”冷哼一声,孙权看着诸葛亮,“你以为我会信你这一番说词?”“吴王既然不信,亮不必多言。”目光越过了孙权,孙权知道,曹盼船追上来了,回过头看,果然如此。曹盼的剑在滴着血,船止于前,曹盼道:“吴王,你是何打算?”“没能杀了魏帝,我的结局不是早就已经注定了?”孙权反问。曹盼点点头,“正是,所以朕在等着吴王自行了结。”“曹盼,败在你跟诸葛亮的手里,我孙权也不冤。”哪怕不服,不愿,孙权也必须的认了,输给曹盼还有诸葛亮,他孙权不冤。“此生能与吴王还有江东诸士为敌,盼此生之幸也。周大都督早逝,是江东之憾,亦是盼之憾也。好在,如今还有一个陆大都督。吴王,你不等等?”曹盼连朕的自称都弃了,可见对于孙权的尊重。提到了陆逊,孙权目光灼灼,但是,他摇了摇头。不过,孙权看了曹盼,又看了看诸葛亮,“我一死,这天下便是你们夫妻二人的了。一个女帝,一个蜀汉的丞相。可惜我是见不到你们相争了,但是,其结局也不过是不死不破。但不知,是魏帝杀了诸葛丞相,还是诸葛丞相诛杀了窃汉之贼?哈哈,无妨,最后你们只有一个活,否则这天下难以一统,看不到,想着,那亦是极好的。”他不好过,难道曹盼与诸葛亮又能好得到哪里去?人死百了,活着的人是最难的。于这天下,曹盼有心,诸葛亮又何尝不是。而他们道不相同,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本是夫妻,却要为这天下而争,孙权笑着,“我等你们百年之后来告诉我,为这天下,为苍生,值不值得你们夫妻分离,一生对峙。”“不必百年,如今盼能答你。”“亮,亦能回答吴王。”曹盼与诸葛亮同时出声,孙权没想到他们竟然愿意此时回答,孙权道:“如此,孙权洗耳恭听。”“值得!”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了孙权。目光坚定地看着对方,又同时看向孙权。孙权一怔,最后又大笑了,“好,好一句值得。人此一生,为了志向,为了心中的道,舍所爱,忍生离,纵天下皆不认同亦不改。孙权,不如你们,输给你们,孙权心服口服。”败给这样的两个人,孙权半分不冤,他自问不如他们心志坚韧,若是换在他们的立场,他做不到像他们这样。“大王。”吕蒙已经安排好了,将火烛与孙权取来,孙权举着为烛与他们两个看。“魏帝,诸葛丞相,孙权要走了,这天下,是你们的了。”说着松落了手中的火烛,火燃起成势,吕蒙取了酒来,孙权饮了一口,与曹盼还有诸葛亮举了举道:“若有来生,愿与两位为友,而非敌。”做敌人太累了,斗不过,还是做朋友的好。曹盼与诸葛亮皆与孙权作一揖,船上的火势越来越大,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孙权与吕蒙身上被沾了火,瞬间被烧成了火人,一阵惨叫声传出,倒下……船很快被烧成了灰烬,曹盼扬声道:“诸葛丞相,朕与吴王他们厚葬,诸葛丞相不介意?”“请便。”诸葛亮抬了扇而道,曹盼转过身便要回船舱,水底下再次冒起了一波人,近十数人一跃而起皆是冲着曹盼刺去,诸葛亮见之大惊。曹盼手中的剑扬起,极快地挑过那些人的喉咙,都不需曹盼身后的侍卫动手,刺客已经倒得七七八八,只剩下一个人,曹盼辨别而道:“陆伯言。”仅剩下的这一个正是陆逊,陆逊双目通红,“正是陆逊,魏帝,吾为吾主报仇。”说报仇,那是真的要报仇,剑出得越发的快。曹盼身后燕舞还有曹永都要动,唤了一声陛下。“不必!”这一声落下,燕舞也罢,曹永也好,都不敢动。陆逊的剑很快,但是曹盼是什么人,纵已称帝,坐在了那至高无上的位子上,她也知道,想要她死的人越来越多,手里的功夫,从无半分的懈怠,陆逊的本事不错,但是,依然不是曹盼的对手。剑过而落,陆逊被曹盼刺喉而过,随着曹盼抽出了剑,倒落在地,曹盼目光看向诸葛亮的船,“将陆伯言与吴王、吕子明厚葬。”“是!”魏止对于曹盼接二连三露的一手十分惊叹,赶紧的应下。那头的诸葛亮船上的将军,看到曹盼这一手绝妙的剑法,目瞪口呆,“不想魏帝竟然有如此身手。”“就是就是,刚刚那剑太快了,真要打起来,我这,我也不敢说能不能打赢她。”诸葛亮来此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曹盼道:“诸葛丞相,后会有期了。”“后会有期。”诸葛亮也还以一礼,他们都明白,再若相见,必是生死搏斗了。“回营。”曹盼吩咐,船立刻调头,不过,戴图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项龙,被箭刺中了心口,没能救回来。“厚葬!”项龙是为救曹盼而死的,刚刚若非项龙挡在了曹盼的前头,如今,死了的将是曹盼。诸葛亮也同样吩咐道:“回鄱阳郡!”江东一战结束了,接下来,就到他们了!这是他们不愿意的,却又是不得不要去面对的,就如孙权刚刚问他们,值不值得?值得的!人此一生,为志向,为了心中的那个志向而拼尽一生去达成,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值得的。“恭喜陛下。”鄱阳郡一战以孙权自焚而死以结果,孙权最后的两万兵马被张辽与诸葛亮的兵马分而化之,两万兵马,皆是拼死而战,令张孙的兵马与诸葛亮的兵马损失极大。鄱阳湖里尸横遍野,那不仅有孙权的兵马,也曹军与益州的兵马。“江东已定,所有有功之士皆论功行赏。吴王孙仲谋已故,朕以诸侯之礼而葬于江东,吕子明殉主,陆伯言为主尽忠而死,皆为忠义之士,以相礼而葬之。孙氏子嗣,愿归降于朕的,一律不计前嫌,江东之旧臣,若愿入朝者,朕当择贤而用,若是不愿的,不想留在江东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大魏,不强留于人。”“反之,留于大魏者,需守大魏之法,凡世族,坞堡要拆,部曲上缴。”曹盼既然在此,便要将规矩给立下了。与杜子唯吩咐道:“江东诸郡之事,你领人将百姓安顿,世族们以礼相待,若他们不讲理,也不必客气。”杜子唯亦曾独掌一郡之事,若不是有能力的人,曹盼也不会将他调到合肥来,调到合肥,就是要这个时候用的他。“是!”杜子唯答应下,曹盼道:“江东之地,往后便是大魏的郡县了。”杜子唯与曹盼作一揖,“皆是陛下之功!”如果不是曹盼与诸葛亮合谋,怎么可能会有现在这样的局面,故而杜子唯也是从心底里拜服曹盼。至于最后的鄱阳郡为益州所得,曹盼既然说了鄱阳郡归益,亦无人反对。“江东之事,陛下吩咐了就是,还请陛下速回洛阳。”用着去邺城祭拜掩人耳目,结果南下跑到了合肥来,一口气灭了江东。洛阳那头若非江东的捷报时常传来,早就炸开了。眼下,江东已定,曹盼最重要的是赶紧回到洛阳去。“朕,明日便归。”曹盼又岂敢久留。如今肚子里揣着这么个宝贝蛋,回去还得要安顿。“万请陛下保重。”杜子唯想了想听到说曹盼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冲在前头的,这心下就忍不住的直颤呐!曹盼当作没有听出他的言外之意,总归做都做了,曹盼亦不觉得自己哪里错。倒是退下之后,戴图巴巴地跟着曹盼,曹盼坐在榻上,伸出了手,戴图赶紧的上前给曹盼号脉,总算是大松了一口气。“陛下的耳朵?”虽然曹盼肚子里的孩子没事,但是曹盼的耳朵……“会聋?”曹盼问,戴图不确定地道:“暂时不会,可是,往后还是要小心。”“那倒无妨。”曹盼非常豁达地放开了。天下之事,皆有利弊,耳力过人有利,当然也会有弊。戴图道:“陛下还是早些回洛阳。”燕舞跟静姝在一旁皆是眼巴巴地看着,曹盼道:“明日便归,不是已经让人去准备了。”静姝想到了什么,一通比划,曹盼道:“放心,托在朕肚子里,将来要肩负的是天下的责任,如此重担,区区的血吓不了他。朕的脉象平稳,胎亦稳?”对此戴图不能说假话,但是,“头三个月,陛下还是要小心点。像今日这般上战场之事绝不可再有。回洛阳,也不能骑马,最好躺在马车,缓行而归。”“这样的话,那朕岂不是要拖多半个月才能回到洛阳?”骑马跟坐马车,缓行跟疾行,差别很大的。“陛下,一切都是为了陛下腹中的皇嗣,万请陛下凡事以皇嗣为重。”戴图是大夫,别的事情他没有说话的余地,但是保胎这事,曹盼是要交给她,自然他要办好了。曹盼一叹,“罢了,当娘的就是这样可怜的了。”说着挥身让戴图退下,倒在床上,曹盼吐了一口气,戴图已知曹盼是会听他的,高兴地退了出去。戴图一走,曹盼抚过小腹,“别怕,你有我,我也有你!”终于,有你了!洛阳城里,随着孙权自焚而死的消息传来,引得满朝一阵欢呼,江东,江东定了,江东定了。“荀公,荀公,江东已定,速让陛下回洛阳才是。”激动高兴过后,崔琰赶紧的与荀攸提醒一句。这一个个持重的老臣,此时都是一脸的欢喜雀跃,江东一定,纵与益州平分,最最要紧的还是孙权这个大敌已经永远除掉了,只剩下一个益州,再想要除之,那就比以前容易多了。所以,眼下最重要的是让曹盼赶紧的回来,子嗣之大事,不能再拖了。曹盼的年纪越大,这越大,将来子嗣越是艰难。荀攸连连点头道:“以政事堂诸公的名誉,催促陛下回洛阳。另外江东之事,我们也要该拿个章程,只等陛下回来,让陛下决择。”周不疑道:“此事,陛下既然在江东,定然已经定好了章程,待陛下归来,我等奉命行事便是。”在江东的曹盼都不把事情安排好,等着回来之后再讨论这事,曹盼是那样的人吗?自然不是的,曹盼办事向来有效率,能一刻钟就办好的事,绝对不会拖到两刻钟。周不疑是跟随曹盼最久的人,最是了解曹盼的臣子,故而与荀攸提醒了一句。荀攸也是高兴坏了,点头道:“说的是,说的是。不过,江东归附,江东的官吏,只怕要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