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节
作者:意元宝      更新:2023-06-27 08:36      字数:5626
  “顺便告诉他,受降之日定在三日后,此事,宜快不宜拖。”孙权算着杜子唯来回的时间,不给曹盼有太多的时间准备,他们的机会就越大。吕蒙明白,与孙权作一揖,“是,大王。”杜子唯刚坐下不久,连灌了好几杯水,这才恢复了点元气,还没来得及吩咐人去查探鄱阳的动静,吕蒙杀了过来,杜子唯立刻就站了起来,“改主意了?快请吕大人进来。”说着赶紧收拾一通迎了出去,吕蒙这会儿那叫一个扬眉吐气。不失礼数地与杜子唯作一揖,“我们大王愿意随魏帝的要求,将称降之处改于城外。”这么快就改主意了,必然不是什么好事了。杜子唯郑重地道:“吕大人还有未尽之言?”“大王说了,依魏帝所言定在城外,不过,得在鄱阳湖上。杜使,我们大王肯改到了城外,想必到这鄱阳湖上,魏帝不会觉得还有异议吧?”直接把杜子唯甚至是曹盼想说的话给堵了。第一个地点否了,好!人家照着你的意思定在了城外,不过是这城外变成了湖上,这也是在城外。人敬你一尺,你总要还人一丈。欺人太甚,说了出去谁都会觉得你过份。鄱阳湖,鄱阳湖上!那正是江东将士的长处,恰巧又是他们的短处。杜子唯只觉得卡了一口老血,半天没缓过气了。吕蒙就像没看到杜子那黑得跟墨一样的脸,笑道:“杜使,江东愿降,自大王而始,我们皆是一片赤诚,万请杜使转告魏帝,莫要辜负了我们一片真心。”“大人放心,在下一定会把吴王还有吕大人说的话一字不落的转述陛下。”杜子唯对于吕蒙的继续刺激全都收下了,不亢不卑地还了一句。“如此甚好。大王还有一句,若是魏帝同意了鄱阳湖接受我们大王举郡而降,那便定在三日后。杜使是要立刻赶回合肥要句准话,还是歇会儿?”吕蒙问了一句,真是一片好心。“日程有些赶,不过无妨,想必吴王要准备的比我们陛下多,我先歇会儿再回。”明摆着吕蒙就是想激怒杜子唯,然而杜子唯也不是吃素的。三天时间怎么了,三天时间再赶,那也不差这一个时辰。吕蒙看了杜子唯那张已经看不出喜怒的脸色,但是,这样两个消息也足够杜子唯消化许久了,他要驿站呆一个时辰,那就呆一个时辰。“如此,蒙告辞了。杜使好好休息。”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吕蒙也就走了。杜子唯还得客气地相送。只是一把人送走,吕蒙立刻吩咐人道:“去,想办法在一个时辰之内把鄱阳的情况弄清楚了,鄱阳湖,将这附近熟悉鄱阳湖的人查出来,有用没用的先备着。”话都不必回去问曹盼了,能改了在城外曹盼受孙权之降,无论孙权定在何时,曹盼都不可能再让人改。所以,他要做的是弄清孙权手里的究竟有多少的底牌。一个时辰后,杜子唯离开江东,迅速地赶回合肥,不过暗桩还是要留下的。一回到合肥,立刻马不停蹄地去面见曹盼,吧啦啦的将事情的经过道来,曹盼长叹道:“陆伯言,可惜了。”“陛下若是觉得陆伯言是个人才,但拿下鄱阳郡后,收为己用就是了。”张郃不以为然地说了一句。“这样的人,朕是无缘收为己用了。他既选了孙权,孙权此生信之用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士为知己者死!”曹盼言之,又何尝不是道破了陆逊的结局。孙权活,陆逊自然是活的,反之,若是孙权死,陆逊也绝不可能会降于曹盼,为曹盼所用。非是曹盼不如孙权,只是人之忠,一心忠于一人,不移不变不改。得至忠之人,得之谓平生之大幸也。曹盼得到了,也并不羡慕孙权,只是可惜了没能早于孙权之前遇到陆逊这样的人才。“陛下,那咱们真要在鄱阳湖上接受孙权之降?”既然曹盼并不是非要陆逊不可,比起陆逊的最后的结局来,他们到底要不要到鄱阳湖去才是关键。曹盼道:“是。着项龙即刻调船支而来,所有的水军,除了必须守城的,余下的随朕一道赶往鄱阳湖。”“诺!”曹盼吩咐,他们皆是应下。速速去安排。诸葛亮那头,同样在安排,“让诸军准备,于孙权受降当日,攻克鄱阳郡。”“丞相,不是说,我们不宜对鄱阳郡进军吗?”得令的之将提起诸葛亮先前说过的话。诸葛亮道:“此一时,彼一时。”孙权定是假降,以降而行刺曹盼,而曹盼因鄱阳郡百姓所压,明知是计也只能亲自去见孙权。曹盼此行凶险万分。虽然不太明白诸葛亮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改了主意,然而诸葛亮既然吩咐了,他们也就只能听话地照办。曹盼将会面的消息与孙权传了回去,即同意了在鄱阳湖上受降,也同意了孙权定的时间。孙权听说后那叫一个高兴,连连地叫好,陆逊提醒孙权道:“诸葛孔明困而不动,如他那般的聪明人,在魏帝于此时夺下南郡,而遏制长江之天险此举可窥,便知魏帝不是一个受人掣肘的人。眼下他不动,正好借我们的手动大魏之根骨,无论我们谁胜谁负,得利的都只会是他。故,不必陈兵应对诸葛孔明。而是要将我们全部的兵力,设于鄱阳郡,杀曹盼。”“不错。他们为了对付孤而合作,但是孤还活着,曹盼就把许给诸葛亮的三郡夺回了一郡,南郡确实重要,曹盼要抢回来是她该做的,但也说明了,曹盼与诸葛亮的合作只是暂时的。他们想分江东,也是为了他们可以无后顾之忧,正面相对。而益州势弱,从诸葛亮得了章豫郡后再未兴兵,而且南郡丢失也不抢可见,他很明白自己跟曹盼的差距在哪里。”“如此,如果我们能够帮他消耗大魏的兵力,甚至是折了大魏的主力,他求之不得。”能叫曹操都赞一句生子当生孙仲谋的孙权,若无智谋,又怎么会有今天。孙权看着陆逊道:“江东基业,就靠伯言了。孤以近身而诱之,余下的尽托付于卿。”陆逊面对孙权的信任,作一揖道:“大王放心,臣,一定会为大王杀魏帝。”如此的局面,谁都没有后退的可能。他们费尽心思的逼得曹盼只能往鄱阳郡来,就是不甘认输,不愿意让江东的大好局面葬送在他们的手里。杀了曹盼,只要曹盼不在,大魏必然大乱。孙权举郡而降,这是他做出来的姿态,近身于曹盼之时,是他最好的机会。但是,曹盼也不是省油的灯,至少曹盼不可能不知他的打算,那么,就看谁的手更快了。垂死之挣扎,有用无用,总要是拼一场的,拼了还有可能翻身,不拼却只有一死的下场。孙权不畏死,却不能窝囊的死了。试过了,若依然没能取了曹盼的性命,再死不迟。吴王孙权于鄱阳湖举郡而降魏昭宁帝,天下皆知。第352章 火焚鄱阳湖鄱阳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孙权两万水军陈船于湖上,曹盼亲率水军三万而来,船行远致,鄱阳湖只见一片船行。临近之时,陆逊高声喊道:“魏帝难道畏于我王诈降,竟领兵三万而来?”行船前的人,魏止出列回道:“陆大都督说笑了,非陛下畏于吴王诈降,我们这三万将士,那是来与吴王的将士交接的。既降于陛下了,陛下仁厚,就让将士们都回家看看自己亲人,以慰思乡之苦。”听着这样的话,陆逊轻哼了一声,“那真是多谢魏帝一片爱民之心了。”“哪里哪里,陛下爱民如子,天下皆知。鄱阳郡内的将士,往后也是陛下的子民,当思百姓之苦。”魏止继续地说着曹盼的好话,曹永在一旁与他竖起了一个大拇指,果然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不知吴王何在?”两方的船相隔已然不远,魏止扬声高问。“不知魏帝何在?”魏止想问孙权在哪儿,陆逊也同样在意曹盼何在。曹盼已经从船舱中走了出来,看着陆逊道:“陆大都督,朕在这里!”陆逊并没有见过曹盼,不能确定这是不是曹盼。让人进去确定,孙权已经走了出来,“魏帝。”“吴王。”帝王相见,皆是客客气气的。曹盼一眼看向孙权,“闻吴王举郡而降,朕来了。吴王,你请。”此来的目的是为何,用不着遮遮掩掩的,还是干脆点的来吧。孙权与曹盼一笑道:“魏帝还是一如当年那般利落,单刀直入。”曹盼道:“朕以为,能少说些废话的,就少说一些废话。”孙权盯着曹盼,“魏帝即然来了,孙权说话算数,必降于陛下,那陛下,如何受?”“听吴王之言,必然已经有了章程,朕,且听吴王一言可行否。”曹盼这么跟孙权说,孙权道:“陛下,魏帝,孙权欲与陛下称臣。”“有一句话吴王说错了,你一直对朕称臣,你的吴王,不都是朕所封的?”曹盼提醒了一句,孙权一下子抬眼看向曹盼,“既是如此,陛下为何要兴兵江东。江东与陛下称臣,益州却以刘备而称帝,魏帝为何不思亡益州,而是要亡江东?”曹盼笑了笑道:“你虽与朕称臣,却是江东之王,江东仍然是你的,不是朕的。大魏的政令于江东无用,而你,也不是与朕真的称臣。为臣者,非是吴王这般,叫朕如芒在背,如梗在喉。至于选择与益州分江东,江东太强,而且,吴王当知,朕早就有心平定江东了。益州,从前朕不曾放在眼里,可是,将来这天下,有朕与诸葛孔明斗就是了。不该再有吴王参与。”狂妄之极的话,却又是一句实话,孙权被这实话刺激的眼睛都充血了,陆逊提醒道:“大王,魏帝是有意刺激大王,大王切不可中计,一切依计而行。”孙权被劝着理智回笼了,朝着曹盼道:“魏帝雄才大略,孙权不及,故,今与陛下降之,陛下可受?”没能看到孙权失去理智,曹盼只是觉得可惜了,魏止已经上前道:“陛下如此激怒孙仲谋,他都不为所动,所图甚大。”“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曹盼这般地说,与孙权道:“如此,朕等着吴王。”曹盼走了出去,让对面的孙权能将她看着清清楚楚。最后站于甲板上,四面皆有暗卫守卫,燕舞在侧,就连曹惠也是一马当先的立在曹盼的前头,用那大山一样的身躯护着曹盼,魏止、项龙、曹永更在身侧,一个个那护卫的姿式,纵想以箭来,又谈何容易。她那样暴露了出来,四周却又有侍卫在侧而护,她本就是一个箭手,太明白射击的位置有多重要,而她的耳力也便于她辨别四周的环境,至少在知道曹盼优势的孙权看来如此。“孙权,觐见魏帝。”孙权吐露这一字,所有人都看着曹盼,曹盼摆手道:“吴王请。”就是接受了孙权的前进,孙权看向曹盼,他要觐见曹盼,曹盼是不能拒绝,一个降,一个受,那是最重要的环节,少了这一环,这一场会面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如此,一块木板搭在了曹盼与孙权的两艘船上,孙权在前走了过去,一步一步地走向曹盼,在他身后只尾随两个内侍,低眉垂目的,然而只看他们双手及走路的姿态,便可知那是高手,曹盼笑了笑,与孙权道:“吴王的内侍不错。”一下子点破了她已看出了孙权带的是什么人,孙权面不改变地道:“比不得魏帝陛下。”曹盼一点都不谦虚地道:“自然。你忘了,把箭法留给你的弓长,是折在朕手里的,说起来,朕活到现在吃过最大的亏正是拜吴王所赐,如今,吴王是打算故技重演,再让朕吃同样的亏。”“至少,第一步我已经做到了。”孙权与曹盼对立而站,冷笑着说,曹盼看向孙权,孙权道:“魏帝知道我另有打算,那你知道,我会怎么会吗?”这一刻,孙权撕开了面具,露出狰狞地直视于曹盼,曹盼看着孙权。不想此时有人来报,“陛下,蜀汉兵马从章豫而出,已经攻占了鄱阳城,陛下,当如何是好?”“什么!”这个消息最震惊的非是曹盼,而是孙权。“益州兵马今在何处?”曹盼转头问了一句,那来报之人道:“快到鄱阳湖了。”“诸葛孔明,他究竟要做什么?”诸葛亮此举打得孙权一个措手不及,在此时,那头传来一阵厮杀声,显然是诸葛亮的兵马已经到了鄱阳湖,甚至将孙权早已安排埋伏兵给杀了起来。“吴王,如今,你要怎么办?”曹盼笑得轻快的问。孙权冷冷地看向曹盼,“诸葛亮为什么而来?为你,诸葛亮,他竟然想来救你,我倒要看看,他能不能救得了你。”一挥袖,嗖嗖嗖,数道箭朝曹盼射来,守于曹盼身侧的人立刻将曹盼护住,直接将箭都打落了,曹盼目光看向孙权,只见孙权从袖中拿出了两个东西,叫人看不清是什么,他用双手划过,发出一道尖锐刺耳的声音,所有护卫曹盼的人都不禁用手捂住了耳朵,曹盼也一样。就在这个时候,一道长箭射来,无人来得及护卫,利箭直刺向曹盼……“陛下!”一声叫唤,曹盼捂住耳朵极其不适,根本没有发现射来的箭时,一人挡在了箭前,箭没入肉,是项龙。“杀了孙权!”从刺耳的声音发出到箭射而来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离得孙权最近的人曹永一刀砍向孙权的手,想将他手中的东西砍落,被孙权躲开了,曹永扬着她的大刀再次挥向孙权,孙权那两个暗卫紧紧地护住孙权,“大王,快走!”孙权刚刚立于甲板之上,那搭在两船间的木板依然还在,孙权迅速地退了回去。曹盼此时同样恢复了,看着倒在她面前的项龙,冰冷地道:“杀!”一个杀字落下,四面八方响起了震天的叫杀声,戴图从船舱中走了出来,一下子注意到曹盼双耳溢出的血,唤了一声陛下,曹盼道:“快,救项龙。”即有人将已经倒在地上动弹不得的项龙扶了回去,戴图也同样拉着曹盼道:“陛下,陛下的耳朵。”耳朵,曹盼从耳朵里取了两个小玩意来,只是两个都染红了血,曹盼道:“放心,朕没聋,更死不了。孙权,今日必要他性命。”弓长对付曹盼用过的手段,曹盼当初既然防着弓长又怎么会不防着孙权用同样的招术。然而也不知道孙权从哪里弄来的东西,不仅是她听得受不了,就是正常耳力的人都听得难受。耳朵流出了血,怕是耳膜受伤了,曹盼如今还能听到声音,其他的,等这一战打完之后再说。“报,陛下,陆逊带了好手潜入水中欲将船底凿穿,万幸陛下早有安排,已经将他们都击退了。蜀汉兵马自章豫而来,将孙权安排从后包抄我们的兵力全都杀了,叫张将军他们赶来的兵马扑了个空。张辽将军让臣来问陛下,是不是要跟益州开战?”作了一个抹脖子的动手。曹盼早就防着孙权了,他想杀她,不可能只生一计,论兵力,他不过两万之数,曹盼有多少兵,同来有三万,防着设伏的更有张辽的兵马在后。孙权不动便不动,只要他敢动,孙权就必死无疑。诸葛亮的到来是意外,不过,曹盼拿着帕子擦了擦耳朵流出的血,“不,与张将军说,这一次益州算帮了我们一把,鄱阳郡就归益州了。今日不动益州兵卒,孙权的兵马若降而不杀,如若不然,一个不留,也包括孙权。”“是!”将士应下,而箭雨再来,曹盼执起一旁的弓箭,拉弓射出,目标是孙权。孙权退回船后,即刻将两船的木板踢落水中,吕蒙赶紧的让人,船往后退。曹盼搭箭射来,孙权射闪不及,被刺穿了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