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茶2 东汉第一才女、华佗和张仲景、山……
作者:星陨落      更新:2023-06-26 23:47      字数:10253
  “毕竟事关江山社稷,先祖也是忧心大汉基业。”

  毕竟就刘邦的凉薄性子,说他担心东汉那些后世子孙,谁信啊。

  主要还是大汉基业,那是刘邦一生心血所在,就算明知道自己的继承人们是一群败家子,大汉没灭之前,刘邦心里仍抱有一丝奢望。

  “朕好羡慕始皇,不用像朕现在这么操心。”一想到秦始皇,刘邦感觉心里甜蜜又痛苦。

  嬴政好端端的喝着茶,被刘邦拉踩,心头瞬间不悦。

  “要是不想另一个你‘英年早逝’,就闭嘴。”嬴政警告刘邦。

  刘邦这才想起另一个自己,虽然他平时性情无赖,有好处也不会给另一个自己分,可是坑自己的事,还是挺少做的。

  蔡文姬自那过后办了铜卡,也成为山海阁的常客。

  而从蔡文姬处知道越多,刘邦就越发愁。

  刘邦也知道这样不好,可却控制不住。

  除了他,其他汉朝的人都不怎么关心东汉。

  “姐,茶味道不错,给鲁元送过去一些吧。”吕媭跟吕雉道。

  想到女儿,吕雉点头,“可怜我儿在塞外吃了不少苦,待事成我一定好好补偿我儿。”

  “吕后娘娘,您那边的匈奴怎么样了?”刘彻感兴趣道。

  “匈奴那边被安抚下来,对了,鲁元好像还有孕了。”吕雉想到什么道。

  “什么?这样朕不是成了匈奴的老丈人!”刘邦的注意力被转移,为占到这种便宜而高兴道。

  吕雉却笑不出来,“待匈奴那边不是威胁了,我要把鲁元接回来,鲁元的孩子又该怎么办?”

  “皇后,成大事者应不拘小节,你想想秦朝的宣太后,她和义渠王有两个孩子,最后义渠王死了,那两个孩子也没活下来。”刘邦跟吕雉道。

  理是这个理,可要不是当着秦朝众人面说更好。

  秦朝官员们皱眉,见不得后世王朝肆意讨论他们太后,他们想说什么,却被嬴政神色制止住。

  嬴政看着对吕雉侃侃而谈的刘邦唇角微勾,刘邦真的知道自己这番话意味着什么吗?

  他今日能漠视吕雉女儿的骨血,明日吕雉怎么可能会对他的骨血手下留情。

  “还请吕后娘娘不要意气用事,不要让大汉功亏一篑。”刘彻心里更不把这当回事,也劝吕雉道。

  倒是刘病已,做不出理直气壮让别人骨血去死,就算最后真的要舍弃鲁元公主的骨血,也不该如此轻描淡写和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刘骜则不服,“高祖不也同样杀子吗,为什么我名声就那么差?”

  众人对没有一点自知之明的刘骜很无语,就是想和刘邦掰扯的吕雉都没了那个心思。

  郭圣通叹息一声,对吕雉难免感同身受,觉得这个选择对吕后实在残忍。

  邓绥把在场众人神色收入眸中,唇角忍不住隐晦的一勾。

  她真的很好奇,知道了未来命运的吕后娘娘会做出怎样的事。

  吕后娘娘性格刚烈,行事只会比她更激进,性格温和如她都受不了权利被夺,就更别说吕后娘娘了。

  这样想着,邓绥闲适的喝了一口茶。

  适当的茶水,只要不要像刘邦那样连灌,茶水下肚,反而有利于消食。

  食物消化后,他们就能品尝到更多山海阁的美食,并且逗留在山海阁更长的时间。

  这对已经还政的邓绥,实在再好不过。

  山海阁内,邓绥悠哉度日,可被她还政的东汉却不太平。

  为什么呢?因为帝王能力不足,新帝执政以后,没有邓绥的声望不说,他还昏招频出。

  和历史上一样,新帝继位后,扶持起贴身宦官,开始迫不及待的向朝臣们收权。

  那些臣子许多都是奏请邓绥还政给帝王的,邓绥这个太后如他们所愿的还政,他们就是新帝的大功臣。

  结果他们想要的功臣奖赏没得到不说,新帝一上位就想收权,这可就触犯到他们的切实利益。

  同时他们心里还很不可思议,以邓太后的执政手段都不敢对他们如此莽,新帝却对他们出手了,这说明新帝明显不怎么聪明。

  并且因为涉及到自身利益,他们对帝王难免从拥立变成反感,他们扶持帝王亲政,是想拥有更大利益的,而不是想损害自身利益。

  不约而同,他们暗中抵触帝王的政令,越是这样,帝王就越信赖自己身边的宦官。

  当然,就算是宦官,蔡伦却不在此列,因为新帝和蔡伦有仇,而宦官乍一看是个整体,不过谁都知道,就算蔡伦也是宦官,却不是新帝的人。

  也因为蔡伦不是新帝的人,在来山海阁后,刘邦问起的时候,蔡伦就没给新帝留面子。

  “已失臣心,要是再失民心,只怕东汉能提前三国乱世。”刘邦皱眉。

  幸好邓太后心有百姓,并没有彻底还政放权,可以暂时稳住民心。

  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帝王无能,拖垮一个王朝完全没问题,不信看看秦二世胡亥。

  而能给东汉续命的邓太后邓绥已经心灰意冷,一时间,刘邦居然看不到没有邓绥世界的大汉该何去何从。

  相比之下,王政君那边的情况居然是最好的。

  因为刘邦等帝王派了不少人,四处挑拨离间诸侯和朝臣的关系,以至于臣权衰弱,皇权得到加强,已经跌到低谷的西汉居然开始慢慢上升。

  不说被赶鸭子上架的王政君,就说刘骜,不知是西汉国运提升的缘故,赵飞燕姐妹双双有孕,刘骜膝下要是有子,也能稳定一点民心。

  刘骜高兴的要给要养胎的赵飞燕姐妹带山海阁很受欢迎的茶水,好悬被史诗劝住,因为孕妇不宜饮茶。

  作为一份全年龄的饮品,茶水的覆盖范围已经够广,可是孕妇一事,容不得丝毫闪失。

  好在茶水可喝可不喝,山海阁还有其他食物,足够赵飞燕姐妹吃个尽兴。

  至于茶水,等赵飞燕姐妹生产了再品味不迟。

  “感觉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朕的大将军和冠军侯也要再次上战场了。”想到自己这边的情况,刘彻眸光黯然道。

  “愿为陛下披荆斩棘,横扫匈奴。”卫青和霍去病舅甥正色道。

  不同于吕雉那边采取怀柔的手段,刘彻那边对匈奴正面出击。

  来山海阁的时候,卫青和霍去病两个恰好在刘彻身边,可是随着时间过去,两人该要奔赴战场了。

  只有在战场上,才能发挥出卫青和霍去病的实力,就是他们的离去,让刘彻极为不舍。

  更别说霍去病的英年早逝,就像一块石头压在刘彻心上。

  “考虑到去病的情况,朕打算让义灼一同随军。”

  义灼,西汉名医,曾给刘彻母亲王太后治过病,医术十分高明。

  刘彻想要是无法避免自己的冠军侯奔赴战场,那怎么也得给霍去病配一个医术高明的医师。

  “多谢陛下厚爱,这次臣一定平安归来。”霍去病忍不住笑道。

  他这段时间在山海阁也不是白待的,很是仔细了解了一下卫生的注意事项。

  因为店主说,后世猜测,积劳成疾、不注意卫生两点,是他最可能的死因。

  积劳成疾不好办,要是能悠哉从容,也就不是战场了,倒不如说,战场上,死亡和鲜血才是最常见的。

  不过注意卫生,霍去病却是能做到的,他决定以后行军打仗,哪怕条件再不行,也得喝烧过的水,而不是有脏东西的生水,避免病从口入。

  再加上义灼,准备好以后,卫青和霍去病就分别奔赴战场。

  临走之前,刘彻从史诗这里买了许多食物,让卫青和霍去病带上,茶更是没有落下。

  茶水可以解腻,促进肠道消化,卫青和霍去病出门在外,自然也能用到。

  不仅如此,茶还是对战匈奴的一大利器,汉武帝时期茶已经成为饮品,可是茶叶的种植规模还没有后世来的大,底层平民也能饮到茶,汉武帝时期是别想了。

  山海阁之前就推出茶水,却不售卖茶叶,现在则开始售卖茶叶,让食客们热情高涨。

  就算不要茶水,只要茶叶,价格也不便宜,不过刘彻等人买茶叶也不是用来自己喝,而是会拿来去和西域做交易。

  等到卫青和霍去病把匈奴击退,茶叶就能为大汉创下巨大收益。

  刘彻算是山海阁第一个大规模买茶的客户,他有丝绸之路。

  之后就是刘病已,他的丝绸之路比汉武帝时期更繁华。

  虽然茶叶从山海阁买是不便宜,可是等运输到丝绸之路另一边,他们能几倍的回本,完全不会亏。

  除此之外就是嬴政,也正式派人开辟丝绸之路,茶叶这一外贸利器,自然不会放过。

  吕媭眼睛一转,也从山海阁买了不少茶叶,虽然她买的数量很多,但还是跟刘彻、嬴政几个帝王的规模没法比。

  可就是那些茶叶,也够刘邦皱眉,“吕媭,你可不能把茶叶给鲁元送去啊,瓷器也就算了,茶叶可不行。”

  瓷器只能看不能吃,吕家给鲁元送去许多,刘邦不反对,可是茶叶不行。

  汉初的时候,匈奴还没发现茶叶对他们有多重要,刘邦可不想吕雉爱女心切,却误打误撞壮大匈奴。

  “陛下放心,我有分寸,鲁元处不方便送,其他地方就没问题了吧。”吕媭道。

  “怎么,你想扩大做生意的范围?”刘邦挑眉,他可是知道吕媭在长安用瓷器跟贵族们做生意,赚的盆满钵满。

  本来因为他是吕媭姐夫,瓷器弄出来后,怎么都不会少了他那一份。

  可是谁让吕雉已经不再是大汉的开国皇后,身为小姨子的吕媭自然也跟他翻脸,自此再也没送过瓷器,刘邦要是想要瓷器,得用自己的钱买。

  现在,吕媭明显是想把茶叶卖到其他地方,赚更多钱。

  茶叶的进价贵,售价更贵,所以不管怎样,吕媭钱都有的赚。

  “茶是咱们中原产物,怎能咱们自己人都不认识茶呢。”吕媭道。

  如果说豆腐走的是平民路线,那茶走的就是贵族路线。

  山海阁推出茶这道饮品以后,销量直节节攀升。

  因为不同于其他食物,就算食客们购买,也只是赏给有功之臣,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得到山海阁食物赏赐的。

  可是茶不同,茶值得食客们花费大价钱购买并推广。

  历史已经证明茶的受欢迎,吕媭的做法就是用茶收割大汉上层贵族们的荷包。

  茶将成为她手中继瓷器的又一利器。

  可以说要不是纸张必须得掌握在帝王手中,吕媭连纸张也不想放过。

  不过汉初纸张在吕雉手中,对吕媭来说也没多大区别。

  有人用茶再启\开拓丝绸之路,有人用茶风靡上层贵族阶级,可以说有头脑的食客们,在山海阁吃饭,非但没有越吃越穷,反而越吃越富。

  蔡文姬手捧着茶杯,忧心忡忡自己未来的命运。

  就在这时,她余光看到一道身影,惊道:“来新的客人了。”

  山海阁外,两道身影逐渐清晰。

  “华医师怎会在此?”张仲景看到华佗惊讶道。

  “张医师。”华佗错愕。

  “我正在山上采药,突见此处,就想过来一探,华医师呢?”张仲景道。

  只见张仲景身后还背着竹篓,身上是泥土和草药混合而成的清香。

  而华佗呢,同样斜挎着药包,身上弥漫着浓郁的草药气息。

  “吾是刚给人诊断完,正欲归家,路上陡然多出这处,好奇之下来查探。”华佗道。

  张仲景惊道:“那倒是奇了。”

  他本以为自己上山采药,这栋房屋是早就有的,可是听华医师的意思,这是突然出现的建筑,怎能不让人感到惊讶。

  华佗跟张仲景一对信息,发现他们所处的地方也不一样,两人并没有在同一个地方,却能碰到一块,这显然不正常。

  “可是华佗医师和张仲景医师?”蔡文姬看着他们惊讶道。

  “正是,不知女郎是?”张仲景和华佗对视一眼,走进山海阁道。

  “小女蔡昭姬。”蔡文姬道,看着华佗和张仲景两人眸光闪闪发亮。

  华佗和张仲景听到她的名字却是一愣,“蔡……女郎怎会在此?”

  “二位听过我的名讳?”看华佗和张仲景好像认识自己,蔡文姬惊讶道。

  无论是华佗还是张仲景医师,两人都是成名已久的名医,哪怕是她也有所耳闻。

  可是她就不一样了,她尚未出阁,两位德高望重的医师怎么会认识她?

  “女郎父亲可是蔡邕大人?”张仲景想到什么,瞳孔骤缩道。

  “张医师何出此言?”华佗错愕,“蔡邕大人不是已经死了吗……”

  “家父死了?!不知家父怎么死的?”蔡文姬惊愕道。

  本来她就为自己及家人未来的命运担忧着,现在不祥的预感直接成真,直让蔡文姬眩晕。

  “女郎真是蔡邕大人之女蔡昭姬?若是真的,未免太不可思议了。”华佗皱眉道。

  “此地突然出现,本就是一件不可思议之事不是吗。”张仲景道。

  “也是,就是不知此地的出现,是福还是祸了。”想到什么,华佗叹道。

  “还请两位神医告知昭姬往后的命运。”蔡昭姬眉目坚毅道。

  “说实话,此事我们也不是很了解,只是听旁人说董卓死后,蔡邕大人为王允所杀,后匈奴南下劫掠,其女蔡昭姬被掳,至今已有数年时间。”张仲景叹道。

  蔡邕很有名气,也就导致他的女儿蔡昭姬命运更引人注意和叹息。

  “被匈奴掳走?!”年幼的蔡文姬脸色煞白,就算她还没出嫁,也知道被匈奴掳走,命运将生不如死。

  “匈奴尔敢!”听到匈奴居然南下,并成功掳走百姓,刘彻气愤不已道。

  “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自保,我该怎么保全家人?”蔡文姬仓惶无力道。

  她目光从众人的脸上略过,却又陷入更深的绝望,因为就算其他人愿意帮她,也无法帮到她。

  “为今之计,只有想办法阻止匈奴南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改变你的命运。”吕雉皱眉道。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匈奴南下不是说阻止就能阻止的。

  蔡文姬满心苦涩,“我如何能借到兵力助我及周围人解危,没有,各路诸侯都自顾不暇,我们命如浮萍一般。”

  说着蔡文姬忍不住掩面哭泣,为自己及今后被匈奴掳去的人命运绝望不已。

  其他食客动容,嘴唇嗫喏,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即将面对悲惨命运的人不是他们。

  而他们就算想帮,也无力啊。

  吕雉想到什么,看向嬴政,嬴政皱眉,冲她微微摇头。

  “店主,蔡文姬应该从匈奴归来了吧,若不然你们后世绝不会知晓她的名字。”嬴政看向史诗道。

  “是,后来蔡文姬被曹操用重金赎回去,回去后,蔡文姬作出《胡笳十八拍》,以此叙述自己颠沛流离的一生,因其才华,被后世称为‘东汉第一才女’。”史诗叹道。

  “我不想作那《胡笳十八拍》当什么才女,我只想和家人们好好活着,未来赎回我的既然是曹操,那我就说服爹爹去投奔对方。”蔡文姬擦去眼泪,仿佛看到生路道。

  别的时代的人无法帮到她,那她就在自己的时代找办法。

  “我们也会去收集之前的历史资料,看能不能做点什么。”张仲景和华佗回神道,心脏忍不住“砰砰”直跳。

  如果这一切是真的,那他们想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两位,坐下来喝杯茶吧。”史诗给张仲景和华佗两人上茶道。

  “多谢店主。”张仲景和华佗没什么知觉的坐到沙发上,精神处于一种麻木状态,脑海像是想了很多东西又像是什么都没想。

  只有互相对视间,看到彼此,两人才慢慢平和下来。

  等他们手碰触到茶杯,饮了一口以后,终于恢复过来。

  茶水清香淡雅,沁人心脾,一口下去,直让他们通体舒畅,感官也开始接受外界更多信息。

  实在是事情太过冲击,让他们难以自抑,他们两个是名医,平时也是见惯生死之事,而每次他们遇到,都会尽量救治。

  而现在,一个可以改变许多人命运,能救下很多人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如何不让张仲景、华佗两人失神乃至不敢置信。

  他们不敢相信眼前的人和事是真的,他们居然真的见到了年幼的蔡昭姬,真的能……改变和挽回双方时间差距中,那些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

  想到这点,他们就心头酸涩,想要痛哭。

  “我想改变这个乱世,哪怕只是一点也是好的。”张仲景看着年幼的蔡文姬眸光悲悯哀伤道。

  “那算上老夫一个。”华佗道。

  哪怕他们所能做的极为有限,他们也会全力去做。

  “店主,他们两个什么来历啊?”刘邦问道。

  “张仲景,医圣。”

  “华佗,神医。”

  “医圣,神医!”众人惊讶,看着华佗和张仲景十分惊奇。

  张仲景和华佗两人又何尝没有因为史诗的话而惊讶。

  “医圣,张某怎么敢当。”张仲景谦虚道。

  “神医,实在是谬赞老朽了。”华佗摇头道,并不觉得自己能担此评价。

  “两位医师实在过谦了,还请两位能教导朕的医师一二医术,朕会为两位奉上束脩。”嬴政开口道。

  “朕?不知阁下所说的医师是谁?”华佗皱眉道。

  “在下,夏无且。”夏无且起身,眸光激动道。

  听到夏无且的名字,华佗和张仲景两人沉默了,如果说蔡昭姬的存在是惊喜,那夏无且就是惊吓了。

  平心而论,夏无且的医术并没有出众到能被称为神医,并为后世医师们学习榜样的地步,夏无且之所以有名气,主要是源于他的病人:秦始皇。

  “咱们两个确实是汉人没错吧?”华佗忍不住和张仲景嘀咕道。

  他们既然是汉人,那为什么会见到秦朝的医师,乃至帝王?

  说着华佗和张仲景两人目光都不敢往嬴政身上看。

  众所周知,秦朝二世而亡,秦朝一共就两位君王,一位是年轻就没的秦二世胡亥,另一位,就是一统天下的秦始皇。

  他们两人一看对方的年纪,就知道对方绝对不是胡亥,那就只剩下一个人选了。

  “两位神医莫怕,有朕在此,他们秦朝绝对伤不了你们。”刘邦快步上前,去握华佗和张仲景的手道。

  这两位神医可是汉朝的人,四舍五入就是他刘邦的人。

  对于他的热情,华佗和张仲景两人吃不消,“不知阁下是?”

  “咳。”刘邦咳嗽一声,没有自我介绍。

  刘彻无奈起身,“这位是大汉的开国帝王……”

  “光武帝陛下。”华佗和张仲景惊呼。

  但是等说完,两人对视一眼,皱眉道:“应该不是光武帝陛下吧,光武帝陛下虽然厉害,但……”秦朝的可是那位君王啊。

  “难道是高祖?”

  “没错,就是朕。”刘邦被两人弄得萎了一下,不再装模作样,赶紧承认。

  之后等认完人,更是让他们大开眼界。

  “武帝、宣帝、邓太后……王太后在也就算了,为什么成帝也在?”

  汉成帝刘骜:“……”他好歹是大汉帝王,难道没资格出现在这里吗?

  等认完人,华佗和张仲景两人的心反倒安定下来。

  “高祖,如今大汉危机重重,还请高祖出面力挽狂澜。”华佗和张仲景两人看向刘邦道。

  “你们觉得,朕出面,当今汉室会认可朕,会听朕的调令吗?”刘邦问他们。

  华佗和张仲景两人沉默,就算两人不怎么懂政事,也知道现在的汉室未必会听刘邦的话,哪怕刘邦是他们的亲祖宗。

  “朕出面他们非但不会认可,反而会趁机杀掉朕以绝后患,乃公才不会如此冒险呢。”刘邦道。

  就像西汉,为什么他们宁愿扶持王政君,也不自己亲身上阵,那就是他们真没那么大脸面,除非他们带很多人过去,可是那样一来,他们大后方怎么办?

  总之,亲自去往别的时代,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西汉末年去不了,东汉末年只会更加危险。

  “那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各自的力量都太小了,就算我们能一时改变命运,也改变不了天下大势。”华佗和张仲景两人苦涩道。

  他们自然是想治本,期待改变乱世,迎来和平的。

  可惜的是,他们有平定乱世的心,却没有平定乱世的能力。

  “店主,不知三国是指的哪三国?”邓绥问道。

  “对,不知三国是哪个成为最终胜利者,咱们可以让那三方过来好好谈谈。”刘邦眯眼道。

  “三国时期在后世只是笼称,你们真的确定要见他们?尤其是高祖,哪怕他们的到来会加速汉朝灭亡。”

  “这天下的流离失所,皆是拜乃公子孙所赐,乃公还有何颜面舔着脸让他们继续忠于大汉?”刘邦少见的正色沉声道。

  “从汉高祖的身份,朕自然是希望大汉能够千秋万代,可是从刘邦的身份,当年朕就是忍受不了暴秦才造反的,因为经历过,所以才更清楚乱世百姓们受得是什么罪。”那些加诸在百姓身上的罪孽,就算是刘邦,也不会如此厚脸皮的开口。

  之前他能昧着良心挽留邓绥,那是因为大汉江山的气数没尽,还能续,可是东汉末年,大汉气数已尽,刘邦不是那种喜欢自欺欺人的人。

  刘邦叹息,众人小心去看嬴政的脸色,发现嬴政面色如常,并没有因为刘邦说暴秦而有所变色,这让他们松口气。

  “我等愿意代劳。”华佗和张仲景道。

  说着华佗和张仲景迅速喝完茶,就去查找蔡文姬那几年的战乱资料,以及去帮史诗给一些人送请帖。

  谁知等几天后,只有张仲景一个人过来。

  “抱歉,华佗医师被曹操大人请走治病去了,不得已失约,还请见谅。”张仲景道,把收集到的资料交给蔡文姬。

  史诗和时修:“华佗和曹操……”

  “怎么,有什么不妥吗?”张仲景疑惑。

  “历史上,华佗是被曹操杀死的。”史诗道。

  “那岂不是说华佗医师处境危险了。”张仲景倒吸一口凉气道,心里为华佗担忧起来。

  “听店主的意思,那曹操是枭雄人物,怎么会和神医过不去?”刘邦疑惑。

  “贵人一个不随心,杀掉的医师数量还少吗。”吕雉道。

  越是医术高明,就越随时人头不保,不得不说极为讽刺。

  “曹操也是店主请帖的一员吧。”

  “是,希望华佗神医能平安无事。”史诗祈祷道。

  只要这不是华佗最后一次去见曹操,还是有很大可能回来的。

  要是最后一次,希望那份请帖能够来得及。

  “司空,这是华神医让人给您送的请帖。”荀彧道。

  “山海阁是什么地方,居然邀请本司空?”曹操眯眼。

  此时他还没有当上丞相,却已经迎到汉献帝,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手握重权。

  于人才上,曹操更是求贤若渴,不过他脑海转了一圈,也没有山海阁的印象,唯一能联想到的,还是奇书山海经。

  “这上面也没写地方,只写了名字,作为请帖,未免太过儿戏,让华佗过来给本司空诊脉吧。”曹操没把请帖的事放在心上。

  另一边,孙策也收到山海阁的请帖,俊眉不由一挑,“公瑾,你可听说过山海阁?”

  “并未,这请帖上居然也没写地址,到时候我们该如何赴约?”年少的周瑜周公瑾轻笑道。

  “就是,我还打算趁机出去散散心呢。”孙策道。

  闻言周瑜敛去笑容,皱眉叹道:“伯符,不可莽撞行事。”

  “知道了,我就只在江东,才不瞎跑呢。”孙策随意摆手道。

  刘备处,刘备拿着山海阁的请帖皱眉,“只是给我的请帖吗,也不知是何人的请帖。”

  “说是请帖,却连地址都没有,到时候咱们如何赴宴,我看这就是有人故意戏弄咱们呢。”张飞道。

  “也是,可能是我想多了吧。”刘备闻言放松道,就没再把那份请帖放在心上。

  此时距离赴宴还有几天时间,蔡文姬带着资料回去找自己的父亲蔡邕。

  蔡邕疑惑,“我儿,这些东西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蔡文姬深呼吸,把山海阁的存在告诉父亲,蔡邕刚开始并不相信,只觉得荒诞,直到他看到女儿拿出山海阁的铜卡,召唤出山海阁。

  蔡邕别提多震惊,蔡文姬趁机道:“现在父亲总算相信女儿说的了吧,当务之急,是咱们如何避开接下来的劫难。”

  他们遇到的是,可以说很难避开。

  蔡邕回神,迅速冷静道:“我儿放心,一切都有为父。”

  一想到自己身死,自己女儿被匈奴掳走,蔡邕就涌起强烈的恨意,恨不得和匈奴同归于尽,他女儿身处闺中都能被掳走,其他家眷又怎能幸免,一旦匈奴过来,他们就会家破人亡。

  事关身家性命,蔡邕赶紧去安排。

  临走前,他看向女儿道:“我儿,若是为父有朝遭遇不测,而你还安稳,为父希望我儿成为下一个班昭,替父续写汉书。”

  蔡文姬愣住,点头,“父亲,我们一定会没事的,我们一定能改变命运的。”

  不光他们家的命运,还有更多人的命运。

  “但愿如此……”蔡邕心里并不乐观,他们一家不缺才气,却根本没有能对抗匈奴的实力,他们想自保只能寻求别人的庇护。

  想到自己女儿未来是被曹操从匈奴赎回来的,蔡邕深呼吸,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随着请帖时间到来,曹操几人不知为何,心头蓦然一动,想起那份没有地址的请帖来。

  “华神医,不知这份请帖的主人为何人?若是对方才华横溢,本司空一定赴约。”身边正好有华佗,曹操索性直接问道。

  “时间到了,司空自见分晓。”华佗道,并不言明。

  却不知他这样的态度让曹操心头升起一股戾气,极为不爽,他已大权在握,华佗只是一个小小医师,居然敢跟他这么卖关子。

  要不是华佗医术确实不错,他才不会容忍对方如此放肆。

  华佗丝毫不知道自己在鬼门关走过一遭,他心头有些遗憾,上次匆忙,都没怎么品尝过山海阁的美食。

  也因此,华佗至今不知道山海阁美食的价格。

  另一边的孙策和刘备可就没有华佗解惑了。

  “奇怪,怎么突然想起这份请帖了?”孙策嘀咕道,手中随意转着请帖,觉得有些不对劲。

  “赴约的时间好像到了。”周瑜看到请帖时间意识道。

  “什么?确实,请帖的赴约时间到了,不过又没写地方,就算到了咱们也没法去啊……”话音刚落,孙策手中的请帖突然化作一道流光,取而代之的是伫立在两人面前的山海阁。

  孙策和周瑜互相对视一眼,别提多咋舌。

  “主公小心!”关羽、张飞惊呼,连忙把刘备护到身后,三人错愕的看着面前突然出现的山海阁。

  刘备摩挲了一下指尖,狠狠掐了一下自己,感受到疼痛后抽气道:“不是幻觉?”

  不是他不淡定,而是眼前一幕,太过匪夷所思了。

  “主公,待我们前去一探。”关羽道。

  “伯符,你慢点!”见孙策大大咧咧的过去,周瑜吓得险些魂飞魄散。

  等他成功追上孙策,两人已经踏足到山海阁外的草地上。

  “公瑾放心,有我保护你。”孙策拍胸保证道。

  周瑜脸黑,想说什么,身后猛地传来动静。

  “在下荀彧。”荀彧温文尔雅道。

  “荀彧?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