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
作者:兰拓      更新:2023-06-25 15:03      字数:7509
  “一年?”“是的,起码要一年时间,将整个西南地区的行政规划都理顺了,到时候我空闲的时间也会多一点,姜大哥你不知道,在我们那里,新婚夫妇不但要举办婚礼,还要蜜月旅行呢,我已经想好了,到时候我请大师兄回来坐镇,樊将军也带兵留在城中,咱们抽出一个月的时间,好好去邻国玩玩,没有其他人,就我和你,好不好?”好不好?当然好啦!妖王殿下满意地重新变成小白猫,几步跳到夏小桥怀里,舔了舔夏小桥白皙修长的手指,随即懒洋洋地趴在夏小桥身上假寐去了。“这么大把年纪了,还撒娇。”夏小桥好笑地隔着衣衫揉了揉怀里的毛团子,不知不觉来到这里已经四年了呢,想起自己第一次在皇陵遇到这家伙的情景,忍不住笑了。第150章 成人礼4成人礼之后,山长杨邺的三个儿子,还有已经出嫁的女儿和接到他的亲笔信赶来的学子们,济济一堂,难得聚在一起,杨邺命人去将夏小桥也请了来,准备办一场家宴。这些学子要认真论起来,应该算是他和夫人的义子了。当年南书院还没搬迁的时候,也有一些家境贫寒的学子不远千里跑到南书院求学,这其中,有几个家里已经没人了,只是不甘心在老家被族老们仓促定亲,庸碌一生,这才抛家舍业地来到学院求学。杨邺也确实怜惜这些有骨气的孩子们,索性就借着请他们抄书的名义,逢年过节就将人唤来家中,也是当做家里孩子一般看待,一来二去,这些学子们也将山长夫妇当做自家长辈看待,即便后来学成为官,也从未断了来往,甚至有几位的娘子都是杨夫人帮忙牵线的呢。“老师,小师弟真的才将及弱冠之年啊?”年龄最大的方寄好奇道。他是所有师兄弟中最早娶妻的,如今最大的儿子已经十二岁了,正在南书院苦读,万万没想到,这位传说中神通广大的小师弟,竟然比自家儿子也大不了多少。“哈哈,那小子虽然年齿不多,心眼倒是比你们几个加起来都多,不过,倒也是个体恤民生的。”杨邺捋须大笑道。“那是,小师弟在青城为民做主的这些事情,现在大半个天下都传遍啦,我们听说老师您也移居青城了,早就想过来了呢。”“呸!什么想念老师?我看你是惦记着青城那些美味酱菜吧?”“师兄你还好意思说我?我谁一大早的就着黄米粥吃了满满一碟酱黄瓜?”“你不是也吃了好几块豆腐乳?还尽挑拣着猪肉酱里面的肉丁和花生吃,让我们吃你剩下的豆瓣酱吗?”几位师兄弟也是许久没见,这次好不容易团聚,瞬间和回到学院里相依为命的那些时光一样,一个个的毫无顾忌地相互打趣起来。正说笑呢,夏小桥带着一个陌生的白衣男子出现了:“老师我来了。正好师兄们都在呀,太好了!正式和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姜元祯姜大哥,我的未婚夫郎。”咔吧……众人呆若木鸡。什么情况?不是说请小师弟来参加家宴吗?哦对了,老师确实说要大家带着家眷一起回来吃个饭,可是,小师弟的家眷,看起来属性和其他的家眷,不太一样啊?杨邺最先反应过来,不愧是只老狐狸,杨邺瞬间想到了夏小桥那支神秘的虎威军,他一直在疑惑,以夏小桥一个罪奴孤儿的身份,无权无势,是如何突然有了那么一支庞大而又强悍的铁甲军的,现在想想,如果那些铁甲军是眼前这个一身贵气的男人的,那一切就说得通了。因为爱慕夏小桥,所以不惜将家底都掏出来支持他家徒弟创业打天下神马的……看起来就是个不错的男人!杨邺骨子里就是个实用主义者,不然也不会拖着南学院上千学子抛家舍业跑到青城来重新创业了。实际上,抛开性别这个因素来说,姜元祯确实比那些娇弱的旧族闺秀更适合夏小桥,一来,没有哪家姑娘陪嫁会送上这么一支足以横扫天下的铁甲军;二来,那些名门闺秀的身后,哪一个不是站着许许多多的亲眷?弄得不好,个个都会成为夏小桥今后的掣肘,而眼前的姜元祯,都不用看八字,杨邺也能看得出来,这家伙一定是六亲死绝(没办法,千年老僵尸,亲戚没死的估计也变成妖怪了),而且这家伙看夏小桥的眼神就透着一股变态的占有欲,只怕为了他家小徒弟连命都可以舍掉,实在是个难得的良配!一双狐狸眼微微眯起,杨邺随即展颜一笑:“都站着做什么?文鼎,还不快带元祯去后面给你师娘看看?顺便磕个头,求她替你们准备准备亲事,再怎么样,问名纳吉这些都不能少的。”这就算是点头同意了?夏小桥喜得忙给自家师父鞠了一个躬,带着姜元祯去后面拜见师娘去了。虽说是男女有别,可在杨家,他们这些弟子都算是杨邺夫妇的孩子,因此并没有太多忌讳。夏小桥这边一走,那边,花厅里瞬间就炸了锅。“老师!咱们师弟……真的要和一个男人成亲吗?”“可是,师弟的身份……”现在就是国主级别了,未来还有可能问鼎皇位,虽然前前朝也有纳男妃的,可是,皇后之位,岂能让一个男子坐稳?那天下命妇今后如何拜见皇后娘娘?毕竟是男女有别啊。最要命的是,两个男人在一起,难道要让新皇绝后吗?看那个男人的样子就不是那种肯让自家夫郎纳妾的贤惠人,这可怎么办哟?“你们呀!”杨邺不争气地瞪了他们一样,随即叹息道,“你们难道忘了自己辅佐小夏的目的是什么了吗?”“当然是平定天下、造福万民!”“对!拯救苍生于水火!”“看来还没忘,既然如此,新皇是喜欢男人还是女人,这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小夏只要还是像现在这样爱护苍生、造福黎民,就是一个好皇帝!”“可是,新皇无后……当年北越开国大帝不也是因为无后,这才引狼入室……”众人想到这里就忍不住一阵心塞。“你们想的也太远了,”杨邺嗤笑一声,“小夏才多大?将及弱冠之年!那个男人,我看起码也近而立之年了,你们呀,还是太不了解帝王了!他们哪里是长情的?到时候,就算他自己不要,那些朝臣们也会想尽办法替皇帝筹谋子嗣一事的,这件事情你们不许在小师弟面前说知道吗?”众人顿时神色复杂地捧起了茶盏。原本他们真的是非常看好夏小桥这个小师弟,想着拼尽全力,也要辅佐一代明君结束这天下战乱的。只可惜,现在看来,蓝颜祸水,只怕那个神秘的白衣男子,就是他们小师弟的软肋了。夏小桥还不知道众位师兄对他的担忧呢,师母赵氏看到他带着一个俊美男子过来,先是一惊,再听说这一位就是夏小桥定下的夫郎,顿时大感惊奇,这一看,即便是旧族出身的赵氏,也忍不住心下一惊:眼前这名男子,年过而立,全身上下都是一股属于上位者的贵气,这不是有钱有兵就能支撑得起来的,小小的青城,什么时候来了这么一个人物?他们竟然毫不知情……不过,赵氏素来是粗中有细的性格,既然小夏不肯明说,那她就当做没发现好了,当下请两人坐下,这才仔细问起这位陌生男子的籍贯家庭、年齿几何之类的。姜元祯自然察觉出了赵氏对自己的试探,实际上,他还挺高兴的,因为他能看得出来,赵氏是真的心疼小桥,所以才忍不住想试探一下自己的。不过,他可没打算对陌生人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当下就将早就命人准备好的生辰八字和伪造的户籍地说了出来。这个时空的占卜者,对于人的生辰八字看得还是很准的,既然想和夏小桥堂堂正正地成亲,姜元祯自然是早就准备好了一个新的身份,赵氏命人送到后面占卜了一下,和夏小桥的生辰八字倒是十分相配,顿时便有了些满意,再加上他们毕竟只是夏小桥的师父师母,虽然能帮着张罗婚事,但毕竟也不能干涉太多,只要两个孩子都是好的,他们也就放心了。赵氏不比她那个山长夫君,作为一个合格的家庭主妇,她更多考虑的是内宅的安稳和乐。作为一个女人,她当然没有错过眼前这两个人眼中浓浓的情意,北越民风开放,也不乏男男成婚的,更有一些夫郎因为担心无后,借腹生子的,也不过是买个婢女,等生完孩子再给一笔钱让女子回乡嫁人就是了,这样孩子也有了,夫郎之间的感情也不会被破坏,更何况以小夏如今的地位,还怕找不到替他生一个子嗣的人吗?想到这里,赵氏便郑重地看着两人——“小夏,你带他过来,可是想好了要成亲?”夏小桥没有父母亲人,要成亲,自然要师父师娘帮着张罗,因此,赵氏也不啰嗦,直接开口问道。自家夫君既然让他们两个人一起来拜见自己,想必也是同意了的。“师母英明!我和姜大哥都没有亲人,如今要成亲,只有请师父师母多费心了。”夏小桥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份厚厚的单子,亲手送到赵氏身前,“师母,我也不懂成亲该准备些什么,毕竟是人生大事,我也不想委屈了姜大哥,这里是我命人整理出来的府中内库的珍宝事物,需要准备些什么,您尽管吩咐人去安排。小夏厚着脸皮,便将这个家交给您了!”“好,我和你师父便是你这一方的长辈了,那元祯这边……”成亲毕竟是两个人的事情,到时候拜堂的时候,总不能都是夏小桥的长辈吧?那不成了入赘了?“请樊将军作为长辈……”姜元祯牙疼道,身边左右看看,也就只有樊练那家伙比较老相,看起来像是他的长辈了,为了顺利成亲,只能让他帮忙了。“可是那位战无不胜的樊将军?那太好了!这样就齐全了!”赵氏一听到樊练的名头顿时两眼发光恍如迷妹一般,没办法,太原赵氏以武起家,全家上下连灶下的烧火丫头都能打全套的赵家拳,生平最崇拜能打的了,姜元祯有樊练这个长辈主持婚礼,那可真是太有面子了!“师母,这事儿不急,且慢慢筹备着,我想等到明年秋收之后再举办婚礼。”夏小桥慢慢将自己的打算解释了一下,得知是政务繁忙,赵氏也表示理解,并且一场盛大的婚礼,没有一年半载的也没法儿筹备妥当,当下就让夏小桥安心去处理政务,成亲的事情就都包在她身上了。已经张罗过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亲事,赵氏在这方面业务还是非常熟练的,再加上城主府还有个崔氏在一旁襄助,夏小桥再放心不过了。“你师母人不错。”回来的路上,姜元祯难得夸了人一句。“是啊,师母最好了!”夏小桥靠在姜元祯身上剥松子,自己吃一颗再喂姜元祯吃一颗,“我听说师母家里原先有个弟弟,亲弟弟,就是和他青梅竹马的师兄成亲的,两个人都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了,还很恩爱呢,因为这样,所以师母家里对男子成亲也不太在意。”“其实,两个人真心相爱,是男是女又有什么不同呢?那些娶妻生子的,也不一定过得快活,那些在世人眼中离经叛道的,又凭什么说人家一定会过得不好呢?”在这一点上,夏小桥还是很看得开的,上辈子他父母倒是和大多数人一样男女搭配了,可到最后呢?还不是那样不幸的结局?摇摇晃晃的马车中,两个人相互依偎,都没有说话,空气中却浮荡着温馨而又安稳的气息,两个人的心理年龄都不年轻了,这会儿反倒生出了一股老夫老妻的感觉。第151章 北地来客1冠礼后,夏小桥就再也没有悠闲的时间了,还好有几个师兄及时赶来相助,将几个重要的城池交给这些有着为官经验的师兄接管,夏小桥马不停蹄地和阿芒开始张罗着通过水路往邻国运送第一批越冬物资的事情了。樊僵尸虽然为人鲁莽,但做事情还是很利索的,带着军队一路北上,不但将赤水河沿岸的城池全部拿下,连赤水河通往邻国的支流也给控制了,原本想的是,就算他们自己国内掐成狗,也不能便宜了邻国,万一趁机派兵从水路过来,那他们可就完了。没想到歪打正着,替夏小桥和阿芒打通了通往邻国的水路运输渠道。命令樊僵尸分出一支军队严密掌控了这条名为“白石河”的支流之后,夏小桥开始正式清点各城官办作坊今年的存货。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不过,从前世混过来的夏小桥才不会和姜元祯这个笨蛋一样活活把自己给累死呢。不就是清点库存外加统计数据吗?正好学院学子们也放假了,有些家里太远不回家的贫寒学子也闲着无事,替人写信抄书也挣不到几个钱,夏小桥索性找到师父,将这些贫寒学子一股脑都聘请到自己这里,南书院的学子们学富五车,清点库存、统计数据这么简单的事情做起来不要太顺手,不到十天就给他整理出了他需要的数据。当然了,作为这些年轻学子的“小师叔”,夏小桥也没有亏待他们,一日三餐都是城主府厨房做好了送过去的,崔氏做事细心,发现这些学子们大冬天的还穿着旧棉袄,请示过夏小桥之后,给这些学子们额外准备了两身崭新的厚厚的棉衣外加两件皮毛坎肩,临走的时候每个人封了三十两银子的润笔费,有了这笔钱,这些贫寒学子们可算是能过个好年了,有心思活络的,甚至琢磨着要不要写信让家里人也搬到青城来,毕竟这里有青城军把守,百姓生活安稳,可比到处都在打仗的外面安全多了。“第一批不用全部都发过去,就准备五千份的各类酱菜、五千份的牛肉辣酱、五千份的各类果脯,外加五千份的各类果酒,先拿这几样去探探路子,销路好的话再接着运。”夏小桥点了点自制的表格。“再加一千份的红糖吧,邻国的贵人们嗜甜,红糖的销路应该不错。”阿芒补充道。他们已经将甘蔗大规模种植出来了,虽然冰糖什么的还没做出来,不过最简单的古法手工红糖已经做的很好了,巴掌那么大一块红糖就要500文钱,实在是只有土豪才吃得起的土豪红糖。不过没办法,谁让他们这是独家垄断的制糖技术呢?之所以不在国内卖,主要也是考虑到小夏说的,现在国内民生凋零,还是要多鼓励农人种植粮食的,只有活下去了才能考虑到享受问题,要是大家都因为甘蔗的暴利去种植甘蔗了,谁来种粮食呢?要说这个时空生活在北地的那些邻国百姓也是真可怜,夏小桥听阿芒说过,北地的冬季来的很早,许多穷人家只有靠着肉干、奶制品和盐巴勉强存活,就连一些富裕些的人家,也不能经常吃到新鲜的水果蔬菜,因此,从北越贩卖过去的那些豆酱和果脯,向来是邻国那些大城里的紧俏货,据说大雪封山的时候,两斤豆酱就能换一整块的羊皮,实在是暴利!不过,因为关系到今后整个西南区域的财政问题,夏小桥决定一开始就不要用什么金手指储物袋之类的,完全采用这个时空普通商贩们做生意的法子,造了货船,一路顺着白石河北上,到了邻国再转道陆路,借助之前阿芒他们积累的本地商贩的门路,先试着销售一批,要是销路好的话,明年他们就可以自己买店铺开一家专卖南货的铺子了。一个月后,去往邻国的货船回来了,不但带回了第一批丰厚的利润,还顺道带回了一批抵债的皮毛。“这是怎么回事?”看着满满一船价值不菲的皮毛,夏小桥目瞪口呆。“咱们的红糖太受欢迎了,许多本地商贩都想拿回去转手卖给那些富户,不过红糖价格太高,那些店主现银不够,干脆就拿这些皮毛抵债了。”阿芒笑眯眯地说。幸亏他这次派去的是熟悉情况的人,不然也赚不到这笔意外之财啊。“哎呀,我都忘了!这样说的话,往后咱们完全可以不必拿银子回来,反正货船也要回来的,干脆就在当地换成邻国特产的那些皮毛、奶制品还有宝石之类的带回来,转手一卖,可比拿银子回来划算多了!”夏小桥懊恼道。“这还用你说?我早吩咐他们做了,不然你以为没咱们俩的吩咐,他们敢收这些皮毛?”阿芒翻了个白眼,觉得夏小桥自从和妖王殿下确定关系之后,智商都下降了许多,完全忘记了当初自己差点绝食身亡的脑残往事。“那下面的事情我就不管啦,今后你负责赚钱,我负责花钱,嘿嘿嘿!”夏小桥果断将账本往阿芒面前一扔,一溜烟跑了。既然阿芒童鞋的经商天赋如此惊人,那他往后打仗就不怕花钱啦。真是太好了!晚上可以多做几道好菜,和姜大哥一起尝尝新做的桂花酒呢。然而老天爷仿佛专门跟他作对似得,他这边刚做好一道蒜蓉开背虾呢,那边,南书院管事就急匆匆地赶过来了:“大人!出事了!先生让我赶紧请您过去!”“老师怎么了?”“不,不是先生,是夫人!夫人娘家人送来加急密信,说是整个太原被梁、齐、吴三国围困!”“什么?!”夏小桥一把扯掉身上的围裙,正想喊人准备马车,姜元祯一把拉住他:“我带你过去!”晋级妖王的小白猫,现在已经不屑于用飞的了,属于猫科动物的灵敏,让他的速度一日千里,很快,俩人就来到南书院杨府。府内一片安静,平静得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可以看得出来,赵氏在内宅管理上,也沿袭了她们家一贯的军事作风。跟着赵氏的管事嬷嬷一路来到花厅,杨邺和赵氏正沉着脸坐在上首,旁边站着几个黑衣铁甲的卫士,大概是赵氏的陪嫁,正在悄声汇报着什么。看到夏小桥夫夫过来,俩人的脸色好看许多。“师母,家里到底什么情况?”赵氏一直将夏小桥当成自家孩子,况且人又开明爽朗,因此夏小桥也很喜欢她,听到她家里出事了,自然也替她着急。“唉!也是飞来横祸!你自己看看罢!”赵氏将手里一封已经拆开的鸽信递给他。夏小桥接过来匆匆看了一遍,顿时也有些无语了……这事儿,还真是赵氏一族被他给连累了。自从樊练那个二货带着军队一口气冲出去小一千里之后,他们这支军队算是彻底在全国打响了名头,北越灭国后,群雄纷争,还没有哪一家势力可以短短三年就吞并十二个城池呢,更何况夏小桥扩兵的速度也让这些原本已经趋近于平衡的大小势力心惊,特别是几个在北地争得凶残的异姓王,姜氏族人蒙难后,这些人打着匡扶正道的名义,借着前朝皇族的名头四处招揽旧族,这其中尤其以北地的梁、齐、吴三国为主。这个夏小桥知道,黄总管当初向他科普“先帝当年二三事”的时候,曾经说过,这几个诸侯国,都是当年在姜元祯打江山的时候出钱出力的旧族,后来天下一统,姜元祯因为各方面原因不得不定都南方,以至于北地为了防止胡人南下作乱,不得不分封了几个诸侯国,命其领兵对抗北胡。谁知道北越皇室被困皇城,这些当初受了皇族大恩的诸侯国竟然假作不知,直等到姜氏族人蒙难殉国后,才一个个悲痛欲绝地站出来,宣称要替旧主报仇,与反贼“势不两立”,然后便一个个以原先分封的诸侯国为中心向外扩散,这些北地诸侯中,尤以梁、齐、吴三国势力最为强大。现在,梁、齐、吴三国围困太原,并且故意将赵氏族人向外报信的人放走,无非是想让他看到这一封求救信罢了。“呵!想划江而治?”姜元祯扯过信纸匆匆看过,随即冷笑一声,敢威胁他的,现在早就投胎去了,这些人怕是好日子过腻了!“文鼎,此事千万不能答应!”没想到赵氏竟然是第一个反对的,去年刚过了六十大寿的赵氏凤眼微眯,“我赵氏族人世代忠良,岂能为一己之私置天下百姓安危于不顾?”“可是太原那边……”“文鼎,此事无须再说!”杨邺摆摆手,“我和你师母都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必然不会坐视亲人蒙难的。可是,这件事情不是这么办的,若是咱们真为了赵氏一族和那些北地诸侯划江而治,只怕赵氏全族就真的没脸活下去了!”“我知道了,师父,师母,这件事情你们要是放心的话,就交给我吧!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我也要将师母一家给救出来!只是,北地诸侯那边,恐怕还要你们帮忙拖延一些时日。”“呵!这个你放心好了,”赵氏冷笑道,“你一天不开口,那些人只怕比我们还要着紧赵氏一族的安危呢,万一这期间咱们赵氏族人出了点什么差错,那他们可就有嘴说不清了。”北地诸侯又不是疯子,好不容易围困了太原,出了这么大力气,不就是想拿赵氏族人当筹码,来换取夏小桥的停战协议吗?赎金还没拿到呢,傻子才会伤害到手的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