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
作者:狐丘      更新:2023-06-25 01:30      字数:5405
  “建成,你觉得二凤将来会是什么样的,你希望他是一个贤王,还是一个闲王?”既然谈到了这个问题,谨欢也不再避忌,将手头上的事情放到一边,转而和李建成讨论起这个严肃的问题来。听了谨欢这个问题,李建成顿时就愣住了。世民和玄霸年纪相仿,窦氏怀着玄霸的时候,二凤还是满床乱爬的幼童呢。因为窦氏怀孕身子重,李建成就把弟弟抱回了自己的院子里。等到后来他们搬去长安,没多久,二凤也来了长安,父母不在身边,虽有姑姑替他们遮风挡雨,但是有时候,李建成心里是认同“长兄如父”这句话的。他比二凤年长近十岁,作为长子,作为大哥,理应看护好弟弟。他知道前方是一条荆棘丛生的艰难之路,既然如此,那就让他在前面开路,弟弟妹妹们只需要等到大路平坦之后再上路就可以了,这是李建成的想法。直到现在,谨欢问起未来。是的,未来。终有一日,他会继承姑姑的事业,那么到了那一天,世民该怎么办呢?又或者说,以他现在的状态,他能干什么呢?“溺子如杀子吗?”李建成忍不住喃喃出声。谨欢无奈地叹了口气:“建成,姑姑心里明白,你纵容二凤其实有部分是在放纵当年那个没有童年的自己,可是建成,世家子弟,有谁有童年呢?”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莫说天家,便是世家,也都如此。“建成,我希望将来世民不会后悔。”谨欢最后一句话,像是一把重锤捶进了李建成的心里。与此同时,练完功继续埋头赶作业的李二凤突然打了个寒噤,他搓了搓自己的肥胳膊,总感觉好像要倒霉了?不不不,肯定是错觉。开什么玩笑,自己可是李家二少,谁敢惹自己,放大哥!然后,李二凤就哭着跪了。“不,你不是我大哥,你是谁!”李二凤痛哭流涕。他大哥只会辅导他完成夫子布置下来的作业,怎么会额外给他布置这么多作业?他大哥只会“敦促”他练武,怎么会挥舞着竹条赶着他练武呢?“姑姑啊,我哥,我哥他中邪了啊!”赶着中午歇晌的时候,二凤终于突破了层层封锁,找到了谨欢。“瞎说什么呢,你堂哥的大喜日子快到了,你少给我胡说八道,晦气不晦气啊!”谨欢正在清点东西呢,一转头,就看到一脸惊慌的李世民冲着自己飞奔而来。“不过建成的训练还是有一点的效果的嘛,瞧瞧你,步子比从前轻快了不是。”李二凤把头摇成了拨浪鼓。“不不不不不不,姑姑,姑姑,你大人有大量,让哥哥饶了我吧,姑姑,姑姑,咱们按照从前的规矩来不好吗?”怎么能一日读那么多书呢,是会读死人的呀!谨欢毫不客气地用手上的清单砸在了李二凤圆溜溜的脑袋上。“净胡说,谁家是读书读死了的,你倒是告诉我看看!”李世民顾不得捂着脑袋呼痛,连忙说道:“有有有,吏部侍郎家的小儿子,成日里光读书读成书呆子了,身娇体弱的,今年春上得了一场风寒,半年多了都没好,眼瞅着就快挂啦。”所以说嘛,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这不还是要嗝屁嘛。“他那是读书惹出来的问题吗?再者说了,我不是让你好好练武的嘛,练武可强身健体,你身子壮的跟头牛似的,多读些书又有什么妨碍。”小样儿,就你还想和我斗,姑姑我今天不说死你就跟你姓!“我我……”李世民憋了半天,突然眼前一亮,摆出了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道:“哎,姑姑,你就不要安慰我了,我练武到今天,不说和大哥姐姐相差甚远吧,就是比我年幼的玄霸我都比不上,心灰意冷,我实在是承受不了这个打击了,姑姑,我还是不练武了吧。”继续读书也行,但是怎么着也得给自己解掉一层枷锁啊。谨欢面色沉重地拍了拍李世民的脑瓜,“哎,二凤啊,姑姑知道你心里苦啊,但是心里再苦,还是要练武啊,你要是不练啊,做糕点的师傅们就全都得回陇西啦。”李世民:“……”呜呜呜呜呜,这日子没法过了!好在不管李二凤的日子多艰难,该过的还是要过的,比方说李孝恭的这桩婚事。李家出色的后辈不少,李孝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排名第二的这一个,谨欢还是很期待的。这个小伙子很有发展前途啊,完全就可以当做建成的左右手来培养嘛。关键还是李家自家人,自家人让人放心啊,毕竟造反可是屠九族的大罪,上了贼船,也就下不去了。“好孩子,果然是个好孩子。”谨欢笑得可欢了。李孝恭默默摸了摸后脖子,怎么感觉凉飕飕的呢?大概是错觉吧。第291章 大唐盛世双方都是世家大族, 虽说即将结为姻亲, 关系亲密,但是该比较的时候, 还是要比较的。比方说裴家出的嫁妆, 又比方说李家出的聘礼和待客的场面,这些都是大大的讲究的。没吃过猪肉, 也见过猪跑,谨欢当公主殿下那些年,不知道参加了多少场皇室婚礼,亲手办的都不知数了。她哪怕不参与,只是时而指点一二,搞出来的那架势也足够忽悠人了。这年头世家也讲究个三六九等, 同是五姓七望,大家也是要分个高下的,人之初, 性好攀比嘛。原本李家还带着几分“暴发户”的意味在里头, 毕竟在那几家看来,李家的发迹太迟了,他们的祖宗往上数,那可都是秦汉那会的事情呢,跟他们比家族渊源, 纯粹找亏吃嘛。奈何谨欢是个不按照套路出牌的挂x。跟她比底蕴,那是会活活把自己给比哭了的。一场婚事办下来,莫说是新出炉的亲家裴家了, 包括前来观礼的各家,整个东都都被震慑到了。这李家怎么看起来比他们这些“源远流长”的世家还要正经呢?这不科学吧!这几家心里抱着疑惑,算是绑上了李家这条贼船的裴矩心里却是得意的不行。啧啧啧,瞧瞧他的眼光多好,和李家结亲不亏嘛。就算不是唐国公的嫡长子,但是赵郡公的嫡长子那也是一等一的出色啊!裴夫人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铜镜之中的丈夫默默翻了个白眼。亏他在这里自鸣得意,也不想想,当初知道对方有提亲意向的时候谁是第一个反对的。要不是她一力坚持,今日还不知道这桩好婚事落在谁的头上呢。李家几房都来人参加了这场婚事,倒不是显得对李孝恭特别看重,而是洛阳城里的房子置办好了之后还没来看看,趁着这个机会,干脆就一起来了。所以在新婚之后的第二天,新娘子见家人的时候,人真是显得特别多。要说裴家也是大家族了,但是嫡支和旁支的差别还是在的,裴淑英平常见到最多的也只是自己这一脉的人。如今一下子见到李家六房人,还真是让她有点小惊吓。李琛知晓好友心中有些小担忧,拜见完了之后主动领着她参与进了李家女眷之间的小圈子,有这么一个熟悉的人在,裴淑英也是大家出身的大小姐,也很快就放松下来。难得各房的人都来了洛阳,女眷们自去忙碌他们的,男人们则是聚在了一起,探讨起了李家今后的发展问题。“姑姑不同我们走吗?”裴淑英好奇地问了一句。李琛笑着摇了摇头,只是简单道:“日后你就明白了。”其实若不是裴淑英在,她今日也该参与进去的,至于说姑姑嘛,她是李家真正的掌舵人,谁都可以不参加今天的会议,可若是姑姑不参与,那这会开了也等于白开啊。谨欢掌控李家日久,若说一开始大家还有几分反对,还是几分不适应,到了如今,看着李家愈发显赫,也就没了二话。更何况原本最该和谨欢争权的李渊都没有其他想法,他们本就是隔了房的堂兄,还能多说什么呢。李家人平日散在天南海北的,要是刻意聚在一起,还容易引起皇帝怀疑,借着这次李孝恭成亲的机会,倒是把一大家子人全都聚拢在一起了。眼瞅着再过个两三年就得举起反旗了,大家也都要做准备,谨欢也就不打算再瞒着其他各房的人了,也要通知他们,让他们早做准备才好,省得将来自家人落入贼寇之手,反倒成了掣肘。只是今日之事毕竟干系重大,参与进来的除了李建成这一个小辈,其他的都是谨欢的同辈之人。毕竟李孝恭他们这一辈的人还小,如果这时候就让他们知晓内情,日后难免会露出一丝端倪,要知道这种事情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所以他们也全都被避开了。除了李家人,剩下的就是彻底被绑在谨欢这艘贼船之上的幕僚们了。高颎,朱宽,房玄龄,褚亮,李玄道等人都在,他们跟李家属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所以才会参与进这次的会议。至于说裴寂唐鉴还有杜如晦虞世南等人只是目前被李家拉拢着,和李家关系较为密切罢了,反正现阶段他们是不可能参与进这个中心里来的。原本李神通等人以为今天是来商讨李家日后的发展计划的,没成想谨欢压根就没按照他们的预想出牌,一张嘴,就他们全给震住了。李安是最先反应过来的一个,他张了张嘴,又一气儿喝完了盖碗里的茶,才定了定神道:“谨欢啊,你这是准备多久了?”他这一开口,其他人也随之反应了过来,看看李家现在的发展状态,要说跟朝廷相比那难说,但是看看他们安插进朝廷的人手,要是真斗起来,那谁胜谁负,还真不大好说。连高颎这样的当初和杨坚打天下的老臣都叛变了,更何况其他人呢。李渊看了谨欢一眼,见她点头,便直接站起身来,从法名当初到陇西开始,将之后的事情一一道来。“此事当真?”如今法名尚在江南,还在忽悠皇帝玩儿呢,但是法名虽然不在,天云这个老和尚还是在的呀,听得众人质疑之后,天云也行了个礼道:“主公乃天选之子,龙气厚重,非杨广所能及,只待时机到来,便可登顶九五。”老和尚也是有点能耐的。这俗话说没有个三两三,不敢上梁山啊。天云既然上了谨欢这条贼船,自然是因为他能看出谨欢身上的别人看不到变化。说实在的,这样受上天眷顾的人,天云活了这么久,还真是头一次见到。败在这样的人手下,杨广绝对不冤枉,只能说自己运气不好,怪命呗。天云先出头,高颎也站了起来。这老头有谨欢提供小药丸,看着头发也白胡子也白,实则红光满面的,精神好得不行。“我之所以效忠明公,乃是遵循先父遗命。”老头这么一说,大家立刻就懵逼了。您老人家的亲爹?那都是北周时候的事情了呀,再往上数数,那不就是独孤家吗?“我父曾言,卫国公当为三朝国丈。”此话一出,李家人更晕乎了。卫国公是谁,大家都知道,谨欢和李渊的外公,独孤信啊。这位可牛了,生了七个女儿,大女儿成了北周的皇后,小女儿成了大隋的皇后。要是按照这么来算的话,现如今独孤信还有希望成为皇后的女儿,也就他们的嫂子独孤氏了呀。“难道说?”“此事当真?”“可还有……”室内一下子就成了喧闹的菜市场,狗屁的世家风度,遇上这种要命的富贵,谁都坐不住了。第292章 大唐盛世当臣子的做久了, 免不了就会生出些坐陇望蜀的心思来。这要是没人挑拨倒也罢了, 可一旦开了话茬儿,每个人心里的想法就跟地里施了肥料的野草一样, 疯一样的狂长起来。李家人现在就处于这个状态之中。当然了, 这里面也有自己杨广的锅,如果他是秦皇汉武那种杀伐果断, 瞪一眼都吓死人的那种皇帝的话,臣子们自然是生不出造反的心思来的。然而现在问题的关键来了,杨广不仅有了昏君的气象,他皇帝的威严也不足够了呀。一个残害手足上位的皇帝,谁心里都是免不了嘀咕的。能够明君,那皇位就稳得住, 可一旦要昏君了,那大家的屁股也就一起痒了。所谓风水轮流转,皇位也要轮流坐, 今年不到我家, 那明年呢,后年呢,反正总有一天要到我家的吧。诸位李家大佬在经历的最初的惊骇,迷茫,混乱之后终于收束好了心神, 产生了这种看似大逆不道,但是其实心里还有点美滋滋的想法。就算皇位是妹子坐了,可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只要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姓李,那他们李家可就是实打实的皇族了呀。唔嗯,感觉死了之后都特别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呢。至于说谨欢一介女子之身上位这种问题,并不在李家诸位大佬的怀疑之中。开什么玩笑,既然独孤家那位老祖宗是要当三朝国丈的,那么上位的肯定就是谨欢了呀,他们身上又没有独孤家的血脉。连李渊这个亲哥哥都不吱声,他们又何苦来当这个坏人呢,难道说开了口,皇位就跟他们有关系了吗,别开玩笑了。王珪趁着众人思索的工夫,默默打量着在场的众人。这些人是李家的中坚力量,也会是谨欢将来最坚实的班底,对成为一名非常合格的幕僚,以继承高颎的职位为目标的王珪来说,他是一定要替明公把好这道关的。比起要把关的王珪,老成精的高颎,身在第三梯队的房玄龄就很懵逼了。咦?总感觉这个打开方式不对啊!和主动投靠的高颎以及被谨欢所救的王珪不同,房玄龄既是投靠谨欢最晚的一个,同时也是最惨的一个。第一,资历最浅,第二,他是直接被谨欢武力威胁过来的。虽然他现在的确是尽心尽力在为谨欢办事,但是到底跟着谨欢的时间短了一些,并不如其他人一样更明白情况。在房玄龄预想之中,屋子里的气氛是比较诡异的。一群手掌大权甚至是兵权的男人里,突兀地出现了一个女人,好吧,是一个很漂亮的女人,但是这一点可以忽视,那么凶,长得再好看也没用!在房玄龄原本的预想之中,今天的这个聚会应该是比较“乱”的。毕竟这可不是讨论李家的家主是谁这个根本就不值得讨论的事情,而是事关皇位的归属问题的。然而在讨论的过程之中,根本就没人提出异议,彷佛所有人都认为等到造反成功之后,皇位就应该是谨欢来坐。难道李家人全是属孔融的,特别谦让?这一点大概只能哄一哄三岁的小娃娃。更何况孔融就算是让了大梨,他也有小梨可以啃啊,说不定小的梨子还更甜呢,这个谁知道呢。但是皇位可就只有一个啊,一点都不争取,就这么直接让了?李家这些大佬的脑子莫不是有猫病吧?房玄龄的脸都憋成了猪肝色。李家大佬们就真的这么谦让吗?怎么可能呢!其他东西倒也罢了,但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好日子,谁不想试一试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听起来固然是风光无匹,可说到底,还是万万人之上才是最风光的那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