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
作者:狐丘      更新:2023-06-25 01:29      字数:5847
  窦氏心服点头,要不说婆婆看事情总是比她更加犀利呢,在这一点上,她需要学习的东西的确还有不少。只是这世事,从来都是知易行难,特别是身在局中的人,那更是千难万难。独孤氏看出了这件事背后的猫腻,看出了她闺女是既怕麻烦,暗地里还能担个名声,那是因为她旁观者清。至于萧皇后,她满心满意看到的之后这件事会给她的声誉带来这么样的变化。就算身为一国之母,也是迫切需要刷名声的。特别是现在,长安城看似繁华更胜往昔,但是私下的流言却是丝毫未少,有关于皇帝弑父杀兄的小道消息更是传得满天飞,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萧皇后是很愿意给他们转化一下的注意力的。办女学这样的事情,一回生,二回熟,谨欢现在属于闭着眼睛都能先把架子给搭起来的那种。但问题是,她愿意帮忙吗?这样的功说送就送了,谨欢也不在乎,可是不能她已经送了还要求她送佛送到西吧,最后果子还都是皇后的,那多让人委屈呢。谨欢撂挑子,皇后只能一步一步的从头开始摸索着来。虽说可以参考国子学太学的架构,却又不能生搬硬套,直接将国子学那一套拿来使用,毕竟男女侧重的课程肯定是不一样的。不得不说,萧后这个女人能和皇帝相互支撑,在背后帮助丈夫登上帝位,她的才智也是过人的。在谨欢偶尔几句“瞎话”,还有她的不懈努力之下,这个女学,终于有了一丝雏形。而长安唐国公府,又多了个小主子。第255章 大唐盛世李世民在家里整整作了一个月的妖, 他这个心眼儿坏的, 他也不直接说,他就翻着花样儿地折腾玄霸。窦氏被他给气得天天都要请家法, 恨不得抽得这个倒霉孩子下不了床才好呢。只是等到窦氏前脚护好了玄霸吧,李世民又转移目标到他那几个庶姐庶妹身上去了。这回李渊一人去的荥阳,至于到了荥阳之后是不是再纳妾,这个窦氏也懒得去管, 倒是从前跟着在僬州岐州的这会儿都连着女儿一并回来了。原先是窦氏懒得管,也是因为这些妾室在外面。但是现如今人都回了唐国公府, 自然也就该按照国公府的规矩来。小妾们回来的时候窦氏还在长安呢,独孤氏也懒得和她们打交道, 直接让按照规矩给安排了。倒是几个孙女儿都见了几回,总得分辨出个好坏不是。说好呢,容色倒确实不差, 可要说不好吧, 单看那通身的气度, 还不如李琛这个六七岁的呢。身边的嬷嬷劝解独孤氏:“三姑娘跟着咱们姑娘, 每日里耳濡目染的,自然比这些强些, 等到再在府里呆段时日,好好教教也就好了。”这话可算是夸奖到了独孤氏的心尖上, 还能有什么比夸奖她的女儿更让独孤氏开心的呢。为了教养几个女孩子,窦氏特别拨了身边积年的老嬷嬷,让她们和自己的生母给隔开了。不是窦氏轻视这些妾室, 妖妖娆娆的,说话都没个正形,能教出什么女儿来呢。从前那是没关系,可是等到了那一天,她们要还是这副德行。丢的可是自己女儿的脸,一想到这个,独孤氏哪里还能坐得住,当即就下了狠心,非得把她们给扭过来不可。窦氏才回来的时候看到了婆婆对几个庶女的在意,心里还不得劲儿的几天,想着不该把李琛留在长安。等到过几天心里这股子劲儿转过来了,窦氏出的力气反而比独孤氏还多。独孤氏惦记着不能让孙女给女儿丢脸,难不成窦氏就愿意看着庶女们丢了长子的脸吗?天下间最藏污纳垢的地方就是皇宫,但是最要脸面的地方也是这里,为了儿孙,窦氏还真能忍得下这口气。这几个庶女原本还跟惊弓之鸟似的呢,只是这么过了段时间,也慢慢回过味儿来了,这是真心想要培养自己的。既然明白了这一点,总没有人会跟自己的未来过不去的。投我以琼瑶,报之以木桃。更别说窦氏是她们的嫡母,她们本来就该孝敬窦氏的。就为着这个,一个个的看着李世民的脸色就“很好”。哪知道她们的态度摆得好了,李世民却是个混不吝的呢。窦氏听到消息之后气得连手上最爱的一套茶盏都给砸了,拎着李世民的耳朵就要家法。欺负弟弟也就算了,玄霸是他嫡亲的弟弟,两人玩闹,还能说一句手足情深。但是“欺负”到庶姐庶妹身上去,这样的消息要是传出去,能有好话吗?“阿娘,你说这孩子怎么就这么能折腾呢?”窦氏被这个混小子气得中午都没怎么吃东西,等到独孤氏着人上了些软甜养胃的糕点上来,她才觉出饿来。“二凤这是心野了,在家呆不住呢。”早在二凤开始蹦跶的时候,独孤氏就猜到了孙儿的用意,只是看他蹦上蹦下的热闹得很,权当看耍猴儿了。“在家呆不住,那他想起哪儿?”窦氏一时间迷瞪住了。“哈哈哈哈哈……”独孤氏忍不住笑意,“你这孩子,关键时刻倒是迷糊上了,你说说,二凤这么折腾,是想去哪儿啊?”窦氏这才反应过来,可是她一反应过来,就更生气了。“家里是有老虎咬他屁股了,就这么呆不住?”独孤氏笑着替孙儿解释:“这原本日日都有人陪着他玩儿,现在没了,他这不习惯,可不就闹腾起来了吗?”窦氏也是日日被这个二儿子给磨得头疼,干脆顺坡下驴,“既如此,那就送他去长安好了,我这个当娘的也正好继续偷懒,反正我是管不住这个皮小子的。”独孤氏也为儿媳开脱:“你这还有一堆家事要处理呢,再有一个,玄霸还小呢。”婆媳俩这么一商量,就打包行李,让大管家带着人把李世民给送去了长安。这一路走的都是官道,打得又是唐国公府的牌子,李渊倒也罢了,谁不知道李家有一位破格提了郡主的,打着这样的牌子一路过来,还真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敢往上靠。李世民还是头一回出这么远的门,一路上光顾着贪新鲜了,等到了长安,一下子松了劲儿,水土不服就闹腾起来了。谨欢能治吗?当然能治啊。一颗红药,药到病除。可是她就是不乐意。她就是要让这倒霉孩子好好喝上几天苦药汤子,让他好好感受一回出门的感觉。为着这个,她还特意在药里多加了三钱黄连,药苦喝吐了没关系,继续重新熬嘛,反正咱们家买药的钱还是有的。一日三餐的苦药汤子,喝得李世民脸都成了黄连,谁见到都觉得这个孩子苦兮兮的。不过这事儿还有点附带效果,半个月的中药喝完,原本一个小胖墩居然瘦出各府大概模样来了,虽然瞧着还是胖,但是已经不是之前那种球型身材,而是那种瞧着可爱,肉呼呼的胖了。“这一天三顿的中药,换做旁人,胃口早就被败坏的差不多了,咱们家这个呢,只不过就是从前吃三盘,现在吃一盘罢了。”李建成对此表示嗤之以鼻。瘦还不容易嘛,他当年比世民现在还胖呢,不也轻轻松松就瘦下来了?李琛在一旁冷笑:“合着当年为了督促大哥减肥,大哥那哭天喊地的样子全都给忘了?”李世民年幼不记事儿,那时候他还是个襁褓之中喝奶的小娃娃呢,自然不记得。可是他不记得,李琛记得啊,小姑娘早就知事了。李建成难得脸红,犟嘴道:“我那时锻炼,锻炼你知道吗!”李琛懒得理他,“是是是,你勤奋,你锻炼呢。”说完,一个转身走了。气得李建成只想蹦高,指着李琛的背影问李世民,“你姐这是说我坏话呢吧?”李世民:“……”呼——姑姑说了,好孩子不参与这个话题,他还是吃糕点吧。李世民来长安的事情倒是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毕竟让李琛和李建成留在长安倒也能够理解,都是要入学的孩子了,趁着机会建立起自己的人脉来也是重要的。一直呆在陇西那块地方有什么用呢。但是他们俩留下来,自然是因为他们都是大孩子了,可以留下来。只是当这个人换成四岁的李世民时,就不免让人觉得奇怪了。这么大的孩子,一般人家还百般护着呢,怎么就让他这么远的从陇西赶到长安来呢?莫不是家里呆不住了?一时之间,不少人开始阴谋论起来。李建成也听了几耳朵,只觉得这些人成天闲着都要闲出毛病来了,再怎么普通的一件小事儿都能被他们给琢磨出事情来,怎么就这么闲得慌呢?谨欢对此却是毫不在意的。毕竟也没哪个不长眼的跑到她面前来说这话啊,这得多缺心眼儿啊。好吧,缺心眼儿的还是有的,比方说谨欢自己的姐姐,李谨安什么的。自从王采言和杜家订了亲事,李谨安就借机留在了长安。她也不想再回太原王家受罪去了,就算杨广和她不亲,但是也得叫一声表哥,扯了这一层虎皮当大旗,李谨安就直接留在了长安给王采言置办起嫁妆来。李渊和谨欢也没有虚言,作为舅舅和小姨,都给了王采言一份非常可观的添妆。李渊代表的是唐国公府,他出手阔绰,那是对她的看重,李谨安心里当然受用,可是她万万没想到,她那个小妹妹准备的东西竟然比哥哥准备的还要更好上几分。尤其里面那几件秦汉的东西,说句实在话,就是在王家,都寻摸不到这样的好东西,到时候直接给王采言带出去当嫁妆,才算是真正得意又体面的事情呢。“外头传得风言风语,有鼻子有眼的,说是咱们家出了以庶灭嫡的事情,嫂子这才赶着把儿子送到你身边呢。你和我说句实话,世民为什么会来长安?”李谨安很是忧虑的样子。谨欢无语到特别想把李谨安的脑袋切开给看看,看看她脑子里面到底是进了多少水。“阿姐这是说得什么话,咱们家这么会干出这样的荒唐事儿呢,以后还是不要再提了。”谨欢出面斥责了小白菜一顿。李谨安颇有几分委屈,她这也是为了娘家好,怎么能叫荒唐呢。“那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儿!”“什么怎么回事儿?”李谨安喋喋不休的,让谨欢觉得五肚子来火。“就是世民这事儿啊。”李谨安又车轱辘了。谨欢冷笑了两声,狠狠拍了一下桌子,在桌面上留下了一个清晰的掌印,“早就和你说了,这事儿根本就没那么复杂,就是嫂子想把世民送过来让我给管教着,哪来这么多的问题!”李谨安觉得有点委屈。又不是她一个人这么觉得,是大家都这么说啊。第256章 大唐盛世还好, 一个看不明白眼色拎不清事情的娘亲还有个聪明女儿, 王采言见情况不对,连忙好说歹说地支走了李谨安。子不言母过, 她一个当女儿的,万万没有说娘亲不是的道理,也只能打着自己的旗号赔罪了。“行了,你是个聪明孩子, 小姨心里明白,你娘这人呢, 在家被养废了,你多看着她吧。”谨欢也不和王采言来虚的, 明明她阿娘那么聪明的人,怎么就生出了这么个笨女儿呢,谨欢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来着。王采言俏脸一白, 却还是施了一礼, 应下了谨欢这句话。李谨安脑子进水拎不清楚也就算了, 王采言心里却是明明白白的。就拿她的婚事来说好了, 小姨为自己筹谋了那么多,最后还把最合适的送到她跟前让她择选, 这样的事情,换做她亲娘, 那是绝对做不到的。这份恩情,她王采言死都会认。一家人是不用说两家话,可是她到底姓王啊, 若是小姨不乐意,何苦要费这个功夫呢。王采言不是白眼狼,李家的情,她记住了。“去吧,你是个好孩子,小姨记得呢。”到底还是个孩子,谨欢忍不住又出声安抚了一句。王采言眼睛一酸,偏过头去答应了一声,“小姨放心,我都晓得的。”这风不管再怎么刮,只要李家人自己不拿当回事儿,众人嚼了又嚼,没了意思,自然也就不说了。窦氏原本在家还担心着呢,怕二儿子在长安城不习惯,哪知道这个臭小子如鱼得水的,成天都乐乐呵呵的,窦氏接了两回信,气得就不乐意再管了。乐吧乐吧,等到开始学习的时候,有的你哭的。不过现阶段的李世民还是很高兴的,因为谨欢正忙着呢,没时间管他呀。营建东都的事情,打从杨广继位就开始了,历时十个月,征调民夫百万余人,才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新洛阳城。建成之后,各家都在里面置办了不少产业,李家自然也不例外。不过这些事情谨欢都没插手,而是尽数交给了李渊,反正他离得近,事情交给他也是应该的。“皇帝近日在朝堂之上频频对我等发难,看来是要对我们这帮老臣下手了啊。”高颎显得很是忧虑。这是谨欢暗中在长安置办的宅子,挂在了暗卫的名下,没人知道这是李家的宅子。谨欢总不能在自家明目张胆地见高颎吧,所以一般都会选择这里。再加上也没人会想到她和朝廷重臣结交,所以到目前为止,倒是不用担心其他问题。“皇帝的位置也坐稳当了,他身边的忧患都已经除了,该杀的杀,该圈的圈,也该轮到你们这些不听话的大臣了。”谨欢冷笑道。“去年先是刘方攻下占城,接着又是韦云起率病攻打契丹,如今直接迁东都洛阳,咱们这位陛下啊,心里的主意深着呢啊!”高颎这几年也暗中联络了不少人,只是为了安全考虑,并没有策反,而是和他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只希望到了日后能为谨欢所用。至于现在嘛,他是绝不可能让谨欢暴露而陷入危险之中的。“洛阳重要,迁都一事我的这位表哥做的还是妥当的,只是十月而成,这一座洛阳城下,又不知道埋着多少民夫的尸骨啊!”隋朝的劳役太重了,杨广想做的事情太多,百姓因为服役到最后十不存一,活不下去了,自然要造反的。“至于刘方,这里头猫腻可不少呢,他前脚把占城给打下来,后脚占城王商菩跋摩就在比景、海阴、林邑三郡故地复了国,此一战,我军阵亡十之四五,不然刘方怎么半路就病死了呢。”高颎和杨素,一个是左仆射,一个是右仆射,只是两人侧重不同,高颎主要负责的还是政事。并不是他不想插手军事,但是皇帝防备着,他还能怎么办呢。“哎,只去年一年,先是修阳渠汴渠,再是修洛阳,禅定寺那边也还没完工,还想要再修建新的行宫,便是倾尽天下之力,可有这么多征夫可调啊!”高颎一脸无奈。他这一辈子,除了谨遵先父遗命,奉谨欢为主之外,其他无不是为国为民。如今眼看着皇帝大肆消耗民力,他自然是坐不住的。“高大人,你现在着急有用吗?且看着吧,这才只是个开头呢,咱们这位陛下啊,所图甚大呀。”“您这是?”谨欢直接展开了河道图,这是她贿赂系统得来的现阶段的最详尽的天下河道图,但凡是从前开凿过的河道,图上都标绘的清清楚楚。“看这儿,皇帝今年修阳渠故道和汴渠故道,西段自洛阳西苑引谷水、洛水循阳渠故道,东段走汴渠故道入淮水,二者并为通济渠,除此之外,今年还修了东汉开的邗沟直道,自山阳至杨子入长江。如果之后疏浚汉代的屯氏河、大河故渎、白沟,再疏浚春秋吴运河、秦朝的丹徒水道和南朝运河——”高颎的目光随着谨欢的视线在地图上游移,看着她将一道道河流连接起来。“——那么到最后,整体的工程就是黄河水进入汴水,再由汴水进入淮河的通济渠;还有从淮河进入长江的邗沟,从京口到达会稽,引沁水向南到达黄河,向北到达涿郡,这些河渠南北连通,您觉得如何呢?”哪怕以后世的眼光来看,杨广倾尽国力开凿的这一条大运河都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更不用说南北交流不畅的现在了。可想而知,一旦这一条大运河开凿成,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都将开启到一个全新的层面。除此之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能加强,可以说,这一条运河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更不用说一旦完成,运河两岸的经济将会发展到怎么一个新态势了。高颎面色大变,隔了良久才感叹道:“陛下非常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