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
作者:狐丘      更新:2023-06-25 01:27      字数:6571
  而各国使者虽然在来路上已经跟着队伍学了不少的汉话,但是当他们真正到了大汉之后,还是因为不同的习俗闹出了各种各样的笑话, 可把负责这些外国使团的人忙得个昏天黑地。要不是念着自己的俸禄和上国的身份,真的恨不得直接将这些蛮夷给赶回家了。而学宫之中这些时日的主要探讨课题, 就是这些各国使者。刘据白日里在学宫听人辩论,回来又得整理自己的思路跟刘彻报告, 剩下的时间也不空闲,还得追着大姐和表哥问他们这一路的见闻,可把刘据宝宝给忙得够呛。只是忙归忙, 但是丰硕的收获让刘据宝宝觉得甘之若饴。唔嗯, 今天的刘据宝宝, 又是沐浴在知识中的一天呢。“怎么了, 瞧着你们都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弟弟早已经是手腕成熟的帝王,侄儿还在慢慢地成长之中, 而卫长公主一回来,原本还要谨欢掌舵的女学也尽数全都交回了卫长公主的手上, 甚至于连几个妹妹的教育问题也都被她一并给接过去了。这段时间的谨欢,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悠闲。废话,当然是悠闲啦, 难不成她还会成为一个空巢老人,觉得孤单空虚寂寞冷么?别开玩笑了。没人烦她正好,瞧瞧这春光多曼妙,就该蒙头睡大觉!“果真是夏虫不可语冰,那些蛮夷之人,哼,不提也罢!”刘彻气愤道。谨欢也懒得去问刘彻朝上又出了什么幺蛾子,要是真出了什么刘彻比较麻爪的情况,那他这会儿的表现可不会这样,现在还能有心情援引一句《庄子》,而非是直接骂娘,可见事情还完全在刘彻的掌控之内,她完完全全没那个担心的必要。于是乎,谨欢只能摆出一个冷漠的表情,平淡地应了一声之后,转而关心起刘据的学业来。刘彻顿时就不高兴了,“阿姐,你都不关心我!”刘彻大宝宝表示他不高兴了,他委屈了,要闹小情绪了,必须要阿姐的关怀才能恢复过来。“可是这些对你都不是问题啊,陛下要我关心什么呢?”谨欢打了个直球,刘彻一听就眉开眼笑。嘿嘿嘿,没错,他阿姐说得有道理,这个夸奖他接受了。小情绪飞走,刘彻又开始例行考校儿子,真心不是他想拔苗助长,而是他等得着急啊。刘彻简直恨不得这小子现在就有个十六七岁能够让他托付朝政才好呢。大汉的国土这么大,对吧,他这个当皇帝的,不得多出去巡狩巡狩啊。老是呆着这长安城里,谁能憋得住呢。仲卿还能时不时地去去边关耍一耍,可他呢?反正自打刘彻彻底掌权之后,能够外出撒欢的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顶了天,也就长安附近,又或者是上林苑跑跑。说好的皇帝富有四海呢,说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呢,他都去不了,屁的王土啊。“据儿,你觉得朝廷该怎么对待那些使者?”刘彻方才说“夏虫不可语冰”也是为了这事儿。这几年大汉的发展是飞速的,火药这些杀伤力大的武器还处于保密状态,单单就是那些莹白如雪的糖和鲜艳惹眼的绢布就足以让那些使者们走不动路。更别提还有各种新式美味的吃食了,据负责接待那些使者的官员们回禀说,他们第一顿招待这些人的时候,连碗碟都被舔得干干净净的。要是这些人只想做这方面的生意倒也罢了,但是这里面总还是有部分有识之士的,有不少人把脑筋给打到了学宫出产那些工具上。这年头虽还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可是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很明白这些工具的重要性,白白让外族人得了,是绝无可能的。不过这些使者也不是没脑子的,他们私底下贿赂了一批官员,让他们在朝上为自己说好话,将大汉捧得高高在上的,表示自己国家愿意永久与大汉交好,只希望大汉皇帝能够体恤他们的子民生计艰难,教会他们如何制作和使用这些工具。这些东西的好处纵然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实质性的好处,比方说名利什么的,却没有落在这些人的头上。这帮子蠢货被人这么一捧,登时就飘飘然了,于是今天上朝的时候,就开始大放厥词,说什么天。朝上国,理当恩泽天下百姓之类的假大空,听得刘彻是火冒三丈,恨不得当场就将那些官员尽数裁撤了才好。“交易可,赏赐却是不必过丰。”刘据宝宝也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的。刘彻暗暗点了点头,“行,你继续说。”“是,”刘据应了一声,端正了自己的姿势,将自己的想法款款道来。其实刘据的中心论点还是之前谨欢无意中在学宫里说漏的一句话,谁的呢?魏源先生的。作为一个知识的推土机,谨欢已经完全忘记了她到底为什么会说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样的话,只是她虽然忘了,学宫众人却因为对她的崇敬而将这句话记了下来,并且因此而思考得更加深远。“就拿大宛举例,大宛善于饲养名马,便可以此定下盟约交易,大宛若是想要大汉的种种便利工具,需得每年定时以何种价格售卖我大汉多少良马,而其中公马母马的比例也得定下,若有其中一方毁约,则来日兵戎相见,也是师出有名。”这样的方案细细论究起来已经十分公平了,而之所以要定下类似的方案,原因也有点近似于“千金买马骨”。大汉想要与西边各国交好,也得摆出一个交好的态度来,毕竟谁都不是傻子,可以任由别人欺负。再加上大宛等国离大汉的距离也确实够远,在疆域远远还没有拓展到那里的时候,交好总是比交恶要来得更加划算的。刘据提出来的方案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是中心思想已经摸准了,刘彻为此很是高兴。不过心里高兴归心里高兴,考校还没有结束呢。“那此番赏赐各国,你觉得该赏些什么比较好呢?是金银绢帛,还是粮食白糖?”这也是今日朝堂之上谈论的一个问题之一。刘据冲谨欢眨了眨眼笑道:“那些西域小国不是都说景仰我大汉文化嘛,多多赏赐一些书籍就好了呀,我观学宫之中,儒家的书籍多得很,父皇大可以多多赏赐一些嘛。”想要金银珠宝?想要绢帛布匹?美得你!送你们几箱子书,回去好好学习去吧!不过兵家法家什么的就别想了,儒家治国呢,就多多赏赐一些儒家的书籍就好了嘛,三纲五常啥的,多有学习的必要啊。至于说会不会学成一个腐儒,嘿嘿嘿,谁知道呢。“小滑头!”刘彻显然对刘据这个答案很是满意。其实一开始,刘彻也是自矜上国的身份,觉得那些不过是些个边陲小国,一国人口,也不知道能否抵得上一个长安城,刘彻很不将他们放在眼里。若是从前的刘彻吧,赏也就赏了,反正家大业大,他浪费得起啊。但是现在的刘彻,在被谨欢教育了那么多回之后,已经有了几分守财奴倾向的皇帝陛下十分不愿意在外族身上浪费钱财。反正儒家那些书都是董仲舒当年主导修撰的,自打董仲舒这厮一蹶不振,不知道到哪里去之后,这些书就被彻底束之高阁了,现在还能拿来废物利用,简直就是再好也没有了。至于说那些小国使者拿到这些书会是什么反应?皇帝陛下才不高兴管呢,他表示,朕要嫁女儿了,你们要不要观礼啊?要不要?当然要啊!各国使者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可是在答应了之后他们才想起来,观礼归观礼,他们该送的礼在哪儿呢?两手空空去观礼?对不起,他们的脸皮还没这么厚。对此,负责接待他们的官员微笑表示,大汉已经在沿路开设不少驿站,我们的鹁鸽可以一路远飞送行哦,来回一次很“便宜”哒,要不要送啊?各国使者摸了摸钱袋,咬了咬牙,送!送信回去反正是国王掏腰包,但是要是没东西可送,到时候直接丢脸的就是他们了呀。在霍去病和卫长公主出发之前,婚事其实已经暗地里定下来了,虽说没有公布,但是朝野上下也俱都是心知肚明。之所以没有明示,只是因为这二人远走的一路上还不知道有多少艰难险阻,回来时又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这才没有宣布。而今俩人都已经平安归来,那么婚事自然也就提上了议程。在他们西行的这一年多里,霍去病的冠军侯府已经里里外外的整个都重新修砌了一遍,皇帝陛下还经常敦促负责修建的人,让他们务必要做到尽善尽美。朕的掌上明珠啊,就这么嫁人了,朕舍不得啊!比起忧愁的老父亲,卫子夫这个当妈的可靠谱多了。(记得看有话说)第211章 大汉长青大汉到现在, 也嫁了不少公主了, 一切也都渐渐有了规矩。只是这得宠的跟不得宠的公主总是不一样的,尤其卫长公主的身份还比较特殊, 她是嫡长公主,而且还是有实权的那种,这里头代表的意味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卫长公主身为金枝玉叶,刘彻又是个再护短不过的亲爹, 她自然没有人敢来说道。即便是有,顶了天也就是背后嘀咕两句罢了。可是霍去病就不同了呀, 虽说不足弱冠的年纪就封了侯,端可称得上一句少年英雄, 前途无量,只是这身份上的缺陷到底还是不可弥补的。父亲有,母亲也有, 可是谁认他了吗?就是霍去病封侯之后, 也没少人背后里骂他是“私生子”, 更别提现在了。此番出师西域, 可说是人人有功。张骞作为领队之人,被封博望侯。卫长公主和霍去病的则是加了封邑, 其余人等,也都各有赏赐, 人人都兴高采烈,甚至有那眼光长远的,已经开始谋算起下次出使, 又或者是要不要自己组织队伍向西一趟了。不提那些西域货物在长安出售得到了利润,便是将绢帛布匹运到西域各国去贩售所能得到利润,也是暴利。有了这一次成功的经历之后,两边的商队往来频繁,只怕已成定局。卫子夫也知道外人对于外甥身份的议论,说实在的,她从前也曾在意过这些。可当她意识到,即便她如今贵为皇后,育有太子,仍旧有人在背后以“舞女”称她时,她就明白,一个人的出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她所能改变的,只有让那些背后轻贱她的人照旧还得跪在她面前请安罢了。若就是为了这些无聊之人的几句说辞,就白白放过了外甥这样的一个好女婿的人选,卫子夫自己就得先呕死。上回儿子闲谈时说得那些话,别的她倒是都没记住,只把一句“有车有房,父母双亡”给记住了。不是她诋毁自己姐姐,而是生而不养,她届时又有什么颜面去充母亲的款儿,摆婆婆的谱呢,更别提那个到现在还龟缩在平阳县的霍仲孺了。当然了,这些都是次要的,毕竟女儿身为公主,天生的身份优势就在这里,要是能被一个所谓的婆婆给拿住了,皇帝估计都能气死了。卫子夫真正在意的还是女儿喜欢霍去病这件事。她的人生没有选择,但是她希望女儿可以幸福。更何况除了霍去病,还有谁能够纵容幸儿做出远去西域这样的事情呢。幸儿这辈子能找到这样一个如意郎君,也就够了。但是因为某些人嘀嘀咕咕在背后说坏话的行为,还是让卫子夫心里觉得有些不大痛快,干脆来找谨欢商量起了卫长公主的陪嫁事宜。十个指头还有长短呢,即便都是自己的侄儿侄女,会偏心也是正常的。在大清的时候,她最在意的是保成,可是最偏心的,还真就是自己亲自养大的小六。到了大秦,那就更没别人了,公主殿下那些年的私藏,但凡是不带走的,尽数都进了扶苏公子的私库。至于现在嘛,除了将来要留给刘据的东西,在剩下的几个孩子之中,卫长公主占的还真是大头。不仅是因为卫长公主的容貌和谨欢有几分相似,更重要的是,这孩子的性格她喜欢,嫁的又是她视如自己子侄的霍去病。事实上当卫子夫到了朝阳宫,看到谨欢准备的那些陪嫁之后,她很有种去皇帝私库洗劫一番的冲动。“殿下,这是不是,有点太多了啊?”卫子夫心里有点忐忑。卫长公主是谨欢的侄女,她出嫁,谨欢这个当姑姑的,给份添妆很正常。但是人家那是给一份添妆啊,朝阳宫里这些个珠光宝气的箱子,都差不多是一份嫁妆了,这让她这个当母后的有点不大好意思啊。“啊,多吗?”谨欢仔细想了想,从前茉雅琦他们出嫁的时候,她给的确实不如现在多,但是那时候的侄女也多啊,光是康熙一个,就给她弄了十几个侄女,更别提还有常宁隆禧他们了。要是人人都给这么多,那公主殿下也离破产不远了。但是现在就不同啦,阖宫上下拢共加起来现在才四个女孩子,富可敌国的公主殿下壕气冲天地摆摆手,表示这些都是洒洒水,麻麻地啦。“今日前来,本就是想与殿下就幸儿的嫁妆问题商议一二,外头对这桩婚事可谓是褒贬不一,加重了嫁妆,也只是对这些人震慑一二罢了。”在封建社会,嫁妆的多寡,几乎就能体现出这个女孩子在家中的地位,以及家中的父母长辈对这桩婚事的看法。如卫子夫所言多加几分,确实可以让一部分“有心人”看到皇家对于这桩婚事的看重。可以说是最简单,同时也对即将成婚的小夫妻二人也有利的最优方案了。谨欢闻言表示赞同,并且兴致勃勃指着满院子的箱子道:“这法子要得,不过还能再加一些什么呢?”卫子夫无奈道:“殿下,您这儿已经太多了,事实上有了您这一份,都不用再从内库挑选了。”原本卫子夫想的是跟谨欢商量好了之后,再去搜罗皇帝的内库的,哪知道谨欢这里准备的数量完全超乎卫子夫的意料之外,有了这些,要是再从皇帝的内库里搜刮东西,那么卫长公主的嫁妆就真的太多了。卫子夫是有心给女儿做脸,但是也没准备给女儿惹祸啊。“好吧。”谨欢也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心里虽然有点舍不得,但是想想以后还有几个侄女儿要出嫁,想要坑皇帝,还是很简单的,于是也就这么答应了下来。不过刘彻在看到他阿姐为他女儿准备的嫁妆之后,可能是受到了什么刺激,主动又加了不少东西。几相叠加之下,卫长公主的嫁妆可以说是超出了规制两倍之多,堪称是真正的十里红妆。而长安城里许多人家在见识到这一份丰厚到让人无话可说,可以说是这些年最为丰厚的一份嫁妆之后,都可以说是非常后悔了。天哪噜,这那里是娶回来个金枝玉叶啊,这根本就是娶了一个金娃娃,娶了一座金山啊!瞧瞧那些东西,少说也是战国时候的,咦,怎么还有西周的?娘亲啊,那难道是殷商时期的?作为一个扫荡了六国,不,加上秦国,作为一个扫荡了七国国库的女子,深藏身与名的公主殿下表示,不过就是些小玩意儿罢了,本宫这里还多得很呢。与此同时,苦逼兮兮在长安等待的各国使者也终于收到了回信和用来送礼的宝物,并且交代他们,一定要和大汉搞好关系,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事实上在收到使者们的信之后,各国国王就已经意识到了和强汉交好可以给他们带来的好处。鸟为食死,人为财亡,哪里能给他们带来好处,他们自然要往哪里去。至于说已经逃走的匈奴,呵呵呵,在他们面前耍什么横,有本事和大汉的军队耍横去啊!皇帝皇后亲临,大将军征婚,各国使者观礼,卫长公主和冠军侯这场婚礼,在举行了三月之后,依旧是长安城内众人口中的谈资。不管是看见的还是没看见的,每个人都兴致勃勃地讨论着那一场奢华至极的婚礼。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众人口中的男女主角,却悄悄地领了军令,往陇西去了。“姑姑,据儿也想去啊!”自从七日前卫长公主和霍去病悄悄动身离开长安之后,刘据就开始了他的日常卖惨之路。反正就是各种装可怜卖惨,中心思想总结起来只有一个,他也想出去玩——不对,作为一个应当忧国忧民的皇太子,出去体察民情,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嘛?“咚!”谨欢狠狠地赏了刘据一个脑瓜崩,那叫一个清脆悦耳,装惨装得正起劲儿的刘据也顾不得装惨了,被下狠劲儿敲了这么一下,他现在是真惨啊!“怎么了这是?”刘彻一进门,就看到了榻上捂着脑门晃来晃去,还直嚎的儿子,“傻了?”谨欢难得顺着他的话来了一句:“嗯,傻了。”刘彻已经习惯了被怼,谨欢这陡不然地顺着他的话头说了一句,他还有点不适应了。“阿姐,你今儿这是怎么了?”怎么没怼他呢?这不正常啊。谨欢瞪了刘彻一眼,没好声气道:“贱皮子啊你!”刘彻这才放心地呼出一口气,没错了,这是他亲姐,正常得很嘛。“据儿又干什么了惹你生气了?”一瞧就是被揍了,倒霉孩子,该!“说是想要代替他姐姐姐夫,去巡视民情嗯。”谨欢直接掀了刘据的底。什么毛病都是,有这么个想法,你跟你亲爹说去啊,他才是皇帝呢,他要是真同意了,谁还能不让你走是怎么滴了?一个劲儿地就知道在她跟前哭惨,怂包,烦得很。这绝对是谨欢误会刘据了,他就是不怂,才会在谨欢面前哭惨啊。不然就算他磨得他父皇同意了,到时候在谨欢这儿给否了,刘据相信,他父皇绝对做得出为了讨好亲姐姐把亲儿子给卖了的事情。(记得看有话说)第212章 大汉长青谨欢只当刘据是犯怂, 刘彻却看穿了儿子的小心眼, 不就是想着仗着谨欢点头,逼得他不得不点头嘛, 个熊孩子,跟自己老子都玩起心眼儿来了。于是乎,刘彻毫不客气地把儿子给揭穿了。反正你都百分之一百的肯定朕会卖儿子了,要是不如你所愿的卖一卖, 岂不是让你这个傻儿子失望吗?刘据:“……”我走过最深的路,就是我父皇的套路。“这样啊, 唔嗯,据儿, 你就这么想出去?”出乎刘彻和刘据的意料,谨欢并没有把刘据提溜起来揍一顿,相反, 她居然很正经地思考了这个问题。刘据一看有门儿, 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 生怕晚了一步, 就被姑姑拒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