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
作者:狐丘      更新:2023-06-25 01:27      字数:6569
  只要没傻了就行, 听完宫人回禀说皇帝没大碍之后, 谨欢很是心大的催着刘据睡觉去了。小孩子嘛,不能熬夜的呀, 就得好好睡觉才能长高高呢。那么这个时候的刘彻在哪儿呢?他出宫了。这一夜具体发生了什么,众人都不得而知,只是皇帝第二天没开小朝会罢了。皇帝不开小朝会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有资格参加的知道皇帝“病了”之后, 委婉地表示了一下自己的担忧,然后各回各处, 处理该处理的政事去了。没见着这么忙嘛,那么多事情要做呢, 皇帝生病就生病嘛,他们又不是太医咯。“姑姑,父皇今天去哪儿了?”刘据等人也很是奇怪。刘彻是个静不下来的性子没错, 可是这些年政务繁忙, 刘据也还没长大到可以托付政务的地步, 所以尽管内心躁动, 可刘彻还是一直乖乖地呆在皇城之中。刘据早就习惯了每日必定有一餐是和刘彻一起用的,哪知道从今天早上到傍晚, 都没见到刘彻的身影。谨欢故作惊讶:“啊?我不知道啊,我今天一整天都没出朝阳宫呢, 你父皇不在宣室殿?”呸,这丫根本就不在皇宫,他在大将军府呢, 至于说为什么会在那儿……摆出一副生无可恋脸来给你看哦!“咦,那父皇到底去了哪儿呢?”刘据疑惑地挠了挠头。“行啦行啦,你父皇又不是三岁小孩子,你还怕他丢了吗,快去洗手,准备用膳了。”“哦。”刘据的注意力迅速被转开,小肚子也配合地“咕噜”了一声,看到一桌子的美食,谁还管父皇在哪儿呢。不在正好,没人跟他抢吃的了。不过就是皇帝一天没出现罢了,大家也都没怎么在意,反而第三天又一切照常了。大约唯一不怎么正常的,就是皇帝笑得有些渗人吧。“咦,你怎么笑得这么风骚啊!”谨欢嫌弃地踢了刘彻一脚,捂了捂眼睛道:“真是要瞎眼了。”刘彻下意识摸了摸脸,他笑得很奇怪吗?不不不,他来不是讨论这件事的,是讨论皇姐的婚事的。“婚事?谁的?”不管是谁的,反正不是她的就行了。“长姐的。”谨欢顿时以一种“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皇帝”的目光望向了刘彻,“哦哟,你这算不算是打击报复啊?”让你觊觎朕的男人,朕就给你找个男人!所以说小心眼的男人啊,不好惹嘛。刘彻咳了两声,“阿姐,你想到哪里去了,朕是觉得呢,这段时间事情比较多,都忘了关心长姐,这夏侯颇死了也有好长一段日子了,再说了,一个马上风死的倒霉鬼,替他守着,也不好听嘛,所以吧,朕觉得呢,还是赶快给长姐找个新对象比较好。”“那依陛下这么说,陛下心中已经有了人选了?”谨欢懒得梳理各种社会关系,所以列候她也记不大清楚。她见到人若是一时之间认不出来,都会直接拉名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多好呢。“确实,朕觉得南皮候不错。”“南皮候,你是说,窦桑林?”谨欢想了半天,才在记忆深处找出这么一个人来。要是真给平阳介绍对象,谨欢记忆最深刻的也就只有之前王太后和平阳试图塞给谨欢的那个废物,也就是谨欢便宜舅舅的儿子,田恬。因为之前王太后试图撮合谨欢和田恬的事情,让刘彻又给田恬记了一笔小黑账。等到王太后死了没多久,刘彻就以田恬穿短衣进宫,犯不敬之罪的名义废了他的爵位,着实让谨欢痛快了好长一段时间。她在意的并不是王太后想撮合她和这个渣滓,而是这个渣滓竟然敢顶着“武安侯”的封号!我呸,田蚡算是个什么东西,田恬又算个屁啊,居然敢被封武安侯?还真是脸大跑马,死都不要脸!只是这个封号是当年王太后给自己弟弟定的,刘彻也没办法,要他自己拟定的话,绝对不会昧着良心定这个封号的,尽管他的良心也没几两。可是但凡是个不瞎的,都能看出他们跟这个封号的差距吧,还真是反讽满分呢。“朕想了想,现在也就窦桑林和长姐年纪相仿了,剩下的不是太小就是太老,都不合适。”谨欢嘴张了半天,才犹疑道:“可是窦桑林是咱们晚辈啊!”没错,就是这么坑,哪怕年纪都差不多大,但是窦桑林是比他们小一辈的。窦桑林是窦家人,他们老子景帝继位的时候,封了窦桑林的祖父窦彭祖为南皮候,因为窦彭祖是景帝的表兄。爵位承继,到了窦桑林这儿,其实窦家已经散了。窦家因为太皇太后而带来的荣光也已经渐渐不再,甚至因为皇帝的打击,窦家人都开始慢慢夹起尾巴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平阳和窦桑林赐婚?谨欢下意识给刘彻比了个大拇指。狗屁的最毒妇人心咧,朋友,你丫更狠毒好嘛!不过狠毒归狠毒,这也并不关她的事情。皇帝要打击报复,她还能拦着不成?再说了,以平阳的手腕,对付一个惶惶不可终日的窦桑林,还不是手到擒来?说不定窦桑林还得感谢皇恩呢,毕竟平阳公主下嫁于他,那可是一张给他的保命符啊,他供着都来不及呢。刘彻和谨欢说这事,也只是支会他一声罢了,事实上他们俩说话的这会功夫,旨意已经发下去了。至于说接到旨意的平阳是个什么想法嘛,那他们就不得而知了。这位姐姐太能找事儿了,索性就一次性多给她找一点儿事儿忙活忙活,他们也好安生安生。“哎,不知道幸儿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商量完这个,姐弟二人又对坐愁起孩子来,“昨儿皇后还跟我打听了幸儿的近况呢,只是这些日子都没有鹁鸽回来,我也只能胡乱诌了一番,好叫她放心。”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卫长公主这一去,又何止千里之遥,只怕是万里都要有了。“表哥你看,这像不像姑姑提到的那种作物?”日日都要经历风吹日晒,哪怕卫长公主的行囊之中带了不少“白露”的保养品,原先娇养出来的雪肤花貌也还是晒黑了不少。为着这个,卫长公主私下里也没少感叹。长安城里的人都当姑姑这些年没晒黑是因为“白露”的功效呢,可是自己亲身体验过就知道了,这样的烈日和风沙,谁晒不黑啊,姑姑那可真是例外中的例外了。“我看很像,叫黄桂他们来看看。”霍去病仔细观察了一番之后,招了招手,命人到后面叫黄桂他们去了。他们这一次出行的任务很多,而谨欢交代给他们的,就是发现沿路的新作物。只要是大汉境内没有的,都要想办法带点回去,以供研究。包括黄桂他们这些农事学院的人,这次跟着出来,也是为了这些植物。黄桂很快就匆匆跑来,仔细绕着植物观察了一番道:“有点像,小心挖起来,先养着吧,看看什么时候能结籽,到时候好保存。”以他们现在的情况,想要携带成株回去是很难的,因为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长安。故而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尽可能的养着,若是能留籽那自然是最好,要是不能,那就先慢慢养着,回头再找办法。他们这一路走来,也路过了不少国家,自然也随之发现了不少新作物,卫长公主有种预感,他们这一次回去,一定可以给姑姑一个大大的惊喜。“怎么样,累吗?”霍去病帮着黄桂把这株植物整理好后,黄桂就匆匆回去了,正赶上他们休息的时候,他得抓紧时候把它种起来。卫长公主摇了摇头,比起在宫里的时候,她黑了不少,也瘦了不少,可是眼中的星光,却让霍去病越发沉迷。“表哥莫要小看我,怎么说我也是姑姑教出来的呢。”卫长公主摸了摸腰间的软剑道。一看到她这个小动作,霍去病就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他刚刚觉得脖子那儿突然凉了一下。上一回他们遇上了一小队出来游窜的乌孙人,那帮孙子倒是想占个便宜来着,结果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一个都没跑掉,连带着马匹都便宜了他们。那是卫长公主第一次杀人,当软剑轻易地划开敌人的喉管,鲜血喷涌而出的时候,她的确傻了几秒,可是转瞬之间,她的心就再次静了下来。她在战场,面对的是她的敌人,既然是敌人,那就应该杀杀杀。此战过后,队伍之内再无人敢小看这个瞧起来娇娇弱弱的公主。甚至还有些个胆小的,走路都开始绕着卫长公主走了。卫长公主对此毫无芥蒂,不过是一些暂时的同行之人罢了,她身为公主,何须在意呢。事实上她唯一在意的,也只有霍去病一个人的看法罢了。出乎她的意料,那双眼中,不但没有惊惧和避让,反倒满是柔情和惊喜。卫长公主很是疑惑,表哥他,难道不觉得自己太凶恶了吗?不,霍去病当然不会觉得,事实上霍去病当时正要去保护卫长公主,也正正好看到了她杀人的那一幕。在霍去病眼中,挥舞着软剑收割人命的卫长公主,简直美的惊心动魄,让人心惊胆战!第209章 大汉长青之前那一段路, 包括焉耆, 龟兹等国,这些国家长年在匈奴的统治之下, 哪怕前番卫青和霍去病领军大胜,吓得匈奴人向西向北逃窜,这几个小国也还是有起了不轨之心的。看着大汉的队伍丰硕富饶,还有起心想要行劫掠之事的, 包括卫长公主那次动手杀人,也是因为这件事。“过了这一段就好了, 前面就是疏勒,等过了疏勒, 咱们就能到贵山城了。”趁着休整的工夫,张骞拿着谨欢特意重新精绘的地图来找两人商议。群龙无首固然让人忌讳,但是掌权的太多, 也会多增事端。故而这次出行之前, 刘彻就把规矩给定好了。掌管整个队伍的行进, 包括各项外交事宜的, 自然是张骞。学宫之下诸人就由卫长公主负责,有谨欢给她压阵, 那些人也都服气她。至于说最重要的防卫工作,当然就是交给专业人士霍去病了。三人相辅相成, 这一路行来,配合得倒是越发默契了。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磨合,张骞也渐渐抹去了心中原本的担忧, 这俩位都是好说话的,而且没有他往日印象之中那些王孙公子的习气,不得不说,这一点让张骞着实松了一口气。不过想想也能猜到,要是他们真是这样,刘彻估计还不怎么敢放他们出来办事儿呢。“这贵山城,就是大宛的都城?倒是不知道这贵山城是个什么样子。”对着张骞手中的这张地图,卫长公主再次修改起了她手中的那张地图。军事学院的这些课她虽然没有进修,但是她可以跟着谨欢学习啊,自打出了陇西走廊,她就开始对照着一路行来的景致绘制一副更加精细的地图,这也是出行之前谨欢交代她的。卫长公主也明白父皇心中的报复,也很想报姑姑当年的远嫁之仇,更希望等到弟弟继位的时候,大汉能够再度开疆拓土。所以,她要细细描绘下这一切,要让朝野上下都看到,你们瞧,在我们没有看到的地方,还有那样广阔的天地等着我们去开拓,等着我们去发掘呢。张骞微微一笑,神色中免不了的是一丝倨傲,而这样的倨傲,是因为他明白,自己的背后,是一个越发强大兴盛的大汉。“不过一个西域小国,倒是出产一些不错的东西,别的倒也罢了,倒是那苜蓿,用来饲养牛马还是不错的,剩下的,也就是马匹了。”一说到马,霍去病的眼睛就亮了,这回一定要想办法多多搞些马回去,若是能就此和大宛达成交易自然是最好,便是不能,也得想方设法。自打见识过了谨欢训练骑兵的手段之后,霍去病当真是做梦都想训练出一只属于自己的骑兵队伍。“不是说还有葡萄美酒吗?姑姑临行前还嘱咐我带葡萄回去来着。”卫长公主笑着冲淡了俩人对话中的严肃之意,又不是正经场合,何必这么紧绷着呢。张骞皱着眉头:“那酒瞧着色泽倒是不错,只是没劲儿,喝着跟个果饮似的,反倒是上回宫里赐宴那酒,是真来劲儿,连我都喝醉了。”要知道张骞可是千杯不醉的海量,可是那酒不仅香,而且后劲儿还足,一小坛,足足放倒了一片人。“这酒乃是酒坊依照学宫之中研究出的方子新酿制的,取用的新鲜的高粱加上大麦小麦,九蒸九晒,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说是琼浆玉液也不为过了。”霍去病解释道。这酒一出酒坊,就全被拉进了宫里,除开学宫那边还有点存货,外面都没多少人尝过。不过霍去病倒是听说坊市上有一家酒坊的酒味道也很不错,只是不抵这酒香醇罢了。其实要说最好喝的,自然还是公主殿下的那些个私藏,没人知道她到底是怎么酿制的。可是那些酒啊,怎么说呢,当真是非琉璃白玉杯不可相配啊!而且除了他们几个,也没人知道公主殿下还有这一手,他们也不愿外泄这个消息。废话嘛,本来存量就少,他们还得计较着喝呢,要是再多几个人知道,那可怎么办呢?舅舅还有陛下帮着抢呢,他现在可暂时还是个孤家寡人呢。“反正有咱们大汉没有的作物,一并都是要想办法带些回去的,至于说有没有什么新鲜作用,学宫那边总是能够研究出来的。”相比起还被蒙在鼓里的张骞,卫长公主心里可是透亮儿的。她姑姑就是想吃这葡萄了,她作为侄女儿,还能干吗呢,当然是想尽一切办法都得给弄回去种活了呀。难得她姑姑想要个东西,她要是还不能做到,那她也真是白出来一趟了。对于卫长公主这个说法,张骞还是很赞同的,甭管有用没用,但凡是咱们没有的,都先想办法搞回去再说嘛!这会儿还是沿用的秦历,以每年十月为正月,队伍是春日里发出的,过年的时候,鹁鸽送回来的信说他们已经到了大月氏,在月氏呆上一段时间,估计就要开始回程了。可哪知道之后的信上又说,他们准备暂时向大夏那边绕一圈,谨欢估摸了一下范围,都快到印度河了,可见这帮熊孩子浪的有多远。等到他们在身毒那块儿,也就是后世的印度浪完了之后准备回程的时候,谨欢他们都到上林苑避暑去了。刘据又蹿高了一截儿,难得避暑有休息的时候,天天撒着欢儿地在外面跑马,小孩子家家的,倒也不觉得累,可就是把自己给晒成了一个黑煤球,看得谨欢甭提多嫌弃了。卫子夫也已经习惯了长女不在身边,而自己三不五时能收到一封短信的日子。她也已经慢慢看通透了,她这一辈子是肯定要被困在这深宫之中了,但是女儿能有机会在外一展羽翼,她是很开心的。而且自打她想通了之后,她对石邑和诸邑也越发纵容了起来。按照谨欢的估计,这俩孩子百分百也得被养野了。同时,卫子夫对后宫管得也越来越松了。真心,松不松的,也没什么太多区别。要说从前皇帝还愿意进一进后宫,表现一下他还没有“无能”,那么自从刘闳出生,刘彻就彻底破罐子破摔,再也不愿意进后宫了。也就是偶尔在她的椒房殿留宿一晚,至于说到底是不是纯洁地盖着棉被睡觉,反正后宫里其他人不知道就行了。对了,刘闳就是王夫人生的那倒霉孩子,这都快两岁了,亲爹才终于良心发现给取了个名,可见这厮到底有多渣。女儿有了四个,三个是卫子夫生的。儿子也有了俩,太子也是卫子夫生的。而现在,皇帝更是有“独宠中宫”的架势,要说从前卫子夫对于外面的传言,还有些担忧,现在也已经无所谓了。狗屁的“生男勿喜,生女勿悲,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把这里头改成……算了,她也没什么可抱怨的,总而言之,最后得了实惠的是她就行了。至于说日后能不能给皇帝陪葬?呵呵,谁稀罕呐!在和女儿的日常交流中被日渐洗脑的卫皇后已经越来越嫌弃丈夫了,可以说,在刘彻不知不觉之中,原本那个可以说是以夫为天的女子,已经彻底将他抛在了脑后。爱咋咋的吧,反正只要她儿子还能坐稳皇太子的位置就行了。再者说了,有长公主殿下在,卫子夫也不担心谁能把她儿子给拱下去。谁有本事谁上啊!连带着原本最喜欢蹦跶的平阳公主在被赐婚给南皮候之后都已经消沉下去,更别说其他人了。现在的长安城,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平静,至于这平静的湖面知道到底有没有涌动着暗流,这并不是她一个不问政事的皇后需要插手去管的事情,她只要管理好这个后宫就行了。去程因为一路上有许多小国要去交流交流,还要不少东西等着要搜罗,故而出使的一路很慢,但是回程就不一样了,一个个的都归心似箭,赶起路来那叫一个嗖嗖嗖的,待到大雪满长安的时候,出使了一年多的队伍,终于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之中回来了。这一日,长安城早早就准备好了,主街上的雪早就被清扫的一干二净,全城的卫兵也都守在了路两旁。寒冷的天气也抵挡不了民众们的热情,他们可是听说了,这一回的队伍后面,可还跟着许许多多其他小国的人呢,只是不知道那些人又是长得个什么模样,是跟他们相差彷佛呢,还是个绿眼睛红毛的怪物呢?队伍一路缓缓行来,打头的,自然就是张骞,霍去病,还有卫长公主。在卫长公主出使的这一年多里,她的几个妹妹们也没放下女学的工作,而且在她做了那么多先期准备工作,她们接手之后又有人在旁辅助的情况下,她们的进度也很快。不说将女学开遍整个大汉,至少现在长安城附近,是被她们开遍了。而她们也许下了大愿,日后一定要将女学同她们父皇办的蒙学一样,开遍大汉,好让姑姑为她们自豪。而几个公主心中最崇拜的对象现在在干嘛呢?她在琢磨既然有了葡萄酒,那是不是该开祁连玉制作夜光杯呢?毕竟她还是个基三的秀秀啊。葡萄美酒不配夜光杯?抱歉,强迫症接受不了!第210章 大汉长青他们这一次西行的收获是巨大的, 不论是带回来的各种新鲜作物和马匹, 还是赚得盆满钵满的商队,就是跟随着队伍前来长安试图交好大汉的各国使臣, 也让长安上下看到了新的商机。一时之间,长安城内可说是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