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
作者:狐丘      更新:2023-06-25 01:26      字数:5830
  “我确定,只是不知道陛下敢还是不敢!”谨欢故意激将道。刘彻当场就应了下来,若不是在马车里不方便,还有写成文书的架势呢。谨欢推辞道:“这倒是不必,今日有长平侯作证,口头预定即可。”“那赌注是什么?”“唔嗯,赌注,赌注我还没想到,等到我想好了再说。”谨欢眨了眨眼睛说道。“行,那朕的赌注也等过完年再说。”至于说为什么过完年再说,那当然是只要过了年,他阿姐就输了啊。哎呀呀,难得能赢她阿姐一回,这赌注到底该要求什么呢?是要加餐呢,还是干脆就要个厨子?还没赢呢,刘彻就很是正经地思索起这个严肃的问题来。谨欢看着一副胜券在握模样的刘彻,怡然自得,似乎一点都不担心自己会输。卫青小声地问了一句,“殿下,您似乎很确定自己会赢?”卫青可好奇了,陛下瞧着得瑟吧,殿下瞧着也很轻松,两人看起来都像是自己要赢的架势,可是怎么可能两个人都赢呢。“这个嘛,山人自有妙计!”呵呵哒,开玩笑哦,她把地图拉到最大,都能看到找到张骞了。已经进了关,距离长安还能有多远呢,别说还有冬天了,谨欢估摸着不等秋天过完,张骞就该到长安了。谨欢这么确定,那是因为她开是个开了外挂,有上帝视角的人啊。搁旁人眼里,说不准连骨头都快烂没了。故而对于这个赌,刘彻还是挺有把握的,要是当着谨欢的面儿还要点形象,在马车里也不好太嘚瑟,刘彻说不准都要哼两声来庆贺一下了。唯有一概都不明白的霍去病两下里打量了一下,啊,公主殿下看起来好有把握啊,那他果然还是相信殿下比较好吧。要是谨欢能知道霍去病的想法,那她肯定得夸奖霍去病一句,“识货啊朋友”!自打和谨欢定下这个赌注之后,刘彻头一回希望时间快点走,能够快点过年,至于说他对于臣下的那一丝丝愧疚之意嘛,大概已经被他给吃掉了。其实也不是希望张骞不回来,刘彻自然还是盼着张骞回来了,只要别是今年回来就行。只可惜,天不从人愿。“爱卿你竟然回来了?”刘彻目瞪口呆地打量着面前显得枯萎又沧桑的张骞,脑海中残存的印象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突然一下子就变成了眼前这个憔悴不堪的中老年人,说实在的,刘彻有点方。“微臣有辱陛下使命,未能与月氏联合,耽搁多年才能回朝,还望陛下恕罪。”张骞行了一个大礼请罪。其实说是请罪,但是张骞心里也明白,他这么多年坚持归国,而且虽说没能联系上月氏夹击匈奴,可是一路上的见闻都有着价值,若能一一禀告,陛下不仅不会怪罪他,相反,肯定还会奖赏于他。只是不知道为何,陛下的情绪有点奇怪,好像有点纠结,有点高兴,又有点不大高兴的样子。还好刘彻心里震惊归震惊,这一番纠结的情绪也很快就被他翻了篇。“爱卿能够归来已经是上上之喜,何来有罪之说呢,快快请起。”“谢陛下!”张骞这才起身,向刘彻禀告起了他这些年的经历。要说当年领着那一百多号人向西的时候,张骞的心里还是颇有一番壮志的,只可惜,他命不太好。刚过了河西走廊,就被一队匈奴骑兵给发现了,之后被押送到王庭,羁押了十年之久,趁其看守松懈,这才一举逃出生天。“微臣等人逃离之后,经听闻乌苏已经归附匈奴,月氏西迁,故而经由车师折向西南,沿着塔里木河,在翻越诸多山岭之后,到达大宛。”“大宛?”一听这个,刘彻立刻就来劲儿了,“那大宛马,你等可曾看到?”张骞很是惊讶:“莫非陛下已经见识过了大宛马?要说这大宛马,确是良骏。”“哈哈哈哈,这事之后再提,还是继续说吧。”张骞应了一声,继续向刘彻报告起了他一路的行程。第192章 大汉长青原本张骞当初出使西域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联合月氏, 哪知道等到他真的千辛万苦到达月氏之后, 月氏人却婉拒了他的好意。原因呢,也很简单。月氏西迁之后, 虽说远离故土,但是新国国土富饶,又远离旧敌,两相比较之下, 月氏人自然不愿再多生事端。张骞在月氏逗留了一年多,也始终未能够说通月氏王, 无奈之下,张骞只得动身返回大汉。哪知道他倒霉点太高, 虽说绕路打算从羌人的地盘转道归国,可谁让羌人也投了匈奴呢。若不是前些时日匈奴王庭再次内乱,张骞还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回来呢。“月氏虽没有合作之意, 然大宛早听游商说我大汉富庶, 愿与我大汉互通往来, 只可惜为匈奴所隔, 不能拜见上朝。”说完了月氏,张骞这才谈起了这一路所见所闻的其他各国, 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大宛。大宛人口几十万, 善于养马,也善于酿造葡萄酒。和归属游牧民族的匈奴乌孙不一样,大宛人定居一处, 以种植为生,而非以牧马放羊为生。这样的生活虽说相对稳定,但是也让他们的战斗力远远不如匈奴乌孙,是以在张骞露面之后,他们也算是找到了另外一条摆脱匈奴人剥削的路,那就是联合汉朝。这要搁之前,也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是现在?刘彻沉吟半晌之后什么都没说,只是让张骞回去好好休息,并且还派遣了医者去给张骞调养身体,也赐下了大笔金银,至于其他的赏赐,想来也是不会少的。张骞知道帝王心中必定有着自己的考虑,再加上他久未归长安,许多事情都已生疏,也确实需要一段时间来休整休整,了解一下现在的局势,顺带再把从前的关系重新再拉拢一下。张骞走后,刘彻就命人召了卫青进宫,君臣一起去了朝阳宫。谨欢先前曾经提过一些关于西边各国的事情,因此也奉上了那一幅勾勒精准的地图,但是关于西边各国,因为不曾踏足,倒是没有画过,如今有了张骞献上的这张更加抽象的地图,刘彻觉得,也许阿姐能把地图给补全了。说真的,在见识过谨欢那张山川河流都一一勾勒清楚的地图之后,类似于张骞这样的简笔画,的确很让刘彻嫌弃。只可惜,就算现在的军事学院里已经强行加上了这一门课程,学生们的进展依旧特别“喜人”。认图简单,画图忒难,对此刘彻也只能自己安慰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总会有成功的一个的。倒是卫青天赋还算可以,虽说画出的地图不如谨欢,也比那些个抽象的简笔画好上许多。“阿姐,这是张骞带回来的地图,你看看,可能补足?”谨欢带回来的那份地图早就被刘彻命人备份了许多,军队之中的高级将领们就差要求背上了。“我先看看。”谨欢接过了张骞那张抽象画,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说真的,自打见识到了现在地图的水准之后,谨欢都觉得李广迷路并不是这老头自己的错了,这么抽象的地图,要是空间想象能力比较糟糕的人,看不懂才是常事吧。像她画出来的新地图,这老头不就很轻松就看明白了嘛。看完了地图,谨欢忍不住叹了口气道:“这地图画成这样,若非我早就听人说过一些,我手下的人也跑过一些地方,单凭着扭扭曲曲的蚯蚓线条,谁能把地图给画出来啊!”就算没有这张地图,谨欢也能把地图给画出来,这么说,不过只是多做一番铺垫罢了。白露寒露已经备好了笔墨纸砚和糕点,笔墨纸砚是为了画图的谨欢准备的,而糕点嘛,呵呵哒,显而易见咯。晒盐法和制糖法也都被学宫众人“改进”了一下,谨欢熟悉的白如雪花的白砂糖也终于重见天日。除了大笔的赏赐赐下,制糖的工坊也紧锣密鼓地开始建造。盐倒也罢了,可是糖这个东西,看起来就是个金贵的,哪怕事实上不贵,可是它所能带来的经济收益,作为一个皇帝,刘彻看得是一清二楚。要说有钱,作为一国之君,刘彻自然是有钱的。只是谁让他雄心壮志,可偏偏又性好享受呢,不能搜刮民脂民膏,那就另辟蹊径来充盈国库和他的私库呢。白砂糖自然几乎可称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刘彻要是不做,那他才是傻子呢。谨欢已经足够有钱,而且这些事情她也做了太多,并没有额外插手,只是又让手下陆续开始“研发”各类纺织工具,着意开始招收女工罢了。要说秦汉两代的风气相比较起后世来,那还是很开放的。其实这么说也不准确,遍数整个封建朝代,在宋以前,都还相对可以。等到了两宋,程朱理学兴起,封建礼教就开始吃人了。至于说现在,如王太后这样二嫁的女子都能当皇后,什么不能呢,谨欢招收女子做工,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她唯一需要倾注心力的,还是她的女学和女子入仕之事,幸好她现在的条件又比之前好上一些。莫说她现在手下的人手足够,就是韩非留下的那些个文章,都足以让她把那些个文人给喷个狗血淋头了。桌上的糕点吃完,寒露又重新奉上了一壶清茶,等到茶也被喝得差不多,谨欢的地图也算是个勾勒出了一个大概。刘彻和卫青都是见识过谨欢的手速的,对此并不感觉到奇怪,看到谨欢停笔之后,两人一前一后过来,打量起了被补足之后的地图。刘彻想得是开疆拓土,卫青想的是荡平外寇,君臣二人的心思相差不少,但是心中的急切倒是一样的。“姑姑,姑姑。”刘据今日的描红和练武都结束了,先去找了小豹子,这才摸到谨欢这里来,刚一进门,就看到了亲爹和亲舅舅头碰头的不知道在商议着些什么东西。谨欢看着刘据脚边的小东西,忍不住弯下腰揉了两把豹头。小豹子虽然抗拒别人的亲近,对于谨欢倒是不抗拒,不仅没有后退,甚至还主动蹭了蹭谨欢的掌心,看起来一派爱娇之态。“据儿,小花现在体型还小,你带着它到处走动倒也罢了,等到小花大了,你再带着它这么走,就得注意了,别的不说,至少不能出朝阳宫,或者是你自己的宫苑。”谨欢下意识就交代了两句。倒不是说猛兽一定会伤人,像是当年的小白,那老虎都快懒成精了。成日里不是趴着晒太阳,就是打瞌睡,要不是偶尔还会吼两声吓得不明就里的人尿裤子,谨欢都要怀疑扶苏当真养了只大喵了。只是猛兽虽不会伤人,却也得提防着有人借此作文章。小花现在还小倒也罢了,可等到小花长成一只大豹子,到那时,免不得会有人借此机会寻衅。并不是怕了这些寻衅的人,只是省得麻烦罢了。刘据的注意点却完全不在不能让小花出门这一点上。别人怕小花他是知道的,就像母后前几天来看他的时候,不就被小花给吓到了嘛,可是小花明明才那么一丢丢大啊。“姑姑,你不要据儿了吗?”这才是刘据的注意点。“这话又是从何说起啊?”谨欢看着面前眼睛红通通的小家伙,这一言不合就落泪的架势,吓得连忙把他给抱了起来,先吓唬了一句:“不许哭,好好说话!”刘据抽噎了一下,收了收泪珠,这才撅起小嘴委屈巴巴地说道:“姑姑说让据儿去别的宫室呀。”那边刘彻和卫青也已经看完了地图,正好听到这一段,坏心眼的亲爹忍不住火上浇油道:“对啊,你不是长大了嘛,长大了就得自己住啊,你看父皇我,是不是就是自己住的?”前几天父子俩又为了一盘吃的杠上了,刘彻说刘据人还小,没长大,肚子也小,吃不完要孝敬父皇。刘据就说自己长大了,能吃得了,而且那么多都被父皇吃了,当爹的也该关爱儿子。父子俩对视半天,最后自然是小的胜了。小心眼的亲爹被梗了一回,都不愿意再多等几天,一遇上机会就开始欺负儿子了。刘据大惊失色,短短的小胳膊连忙环上谨欢的脖子,头也一个劲儿地往谨欢的怀里埋,就差把整个人都钻进去了。“不不不,据儿没长大,没长大,据儿还是小孩子,不要离开姑姑,不要走,不要走……”谨欢抬头瞪了刘彻一眼,示意他给自己闭嘴,这才拍哄着刘据道:“是,据儿还小,所以现在据儿还会住在姑姑身边,可是据儿还是会长大的呀,就是雏鹰长大要飞离父母,据儿长大了,也要自己独居一宫的呀,这样才能证明据儿长大了嘛。”“不要不要,据儿不要。”刘据坚定地摇头,双臂依旧紧紧地缠着谨欢。谨欢一度怀疑小家伙是不是有肌肤饥渴症,在他才会一个字两个字往外蹦的时候,就格外地依赖被人抱,就是到现在能利落地到处溜达也是一样。当然了,这个被人抱也不是谁都可以抱的,基本除了至亲,谁都别想抱到这个小东西就是了。“可是不自己住就娶不到媳妇了哟?”刘彻继续插嘴。第193章 大汉长青刘彻一时哑然, 嘿, 这倒霉孩子!怎么说话呢,亲爹是你能拿来开玩笑的嘛!刘据浑然不觉自己方才说了什么, 仍旧一副理直气壮的小模样,可不就是嘛,他父皇一个人住在未央宫,可他明明就是有媳妇啊。骗宝宝, 坏父皇!刘据准确地用小眼神表达了这样的信息。刘彻对此毫不在意,儿子嘛, 当然得趁着年纪还小不懂事的时候尽量耍着玩儿啦,不然等到长大了, 那就不好玩儿了嘛。对于这个死不悔改的亲爹,刘据宝宝也很无奈,只能继续抱紧姑姑的脖子, 表示出自己不想离开的决心。谨欢拍了拍刘据的后背安抚道:“据儿现在还小, 所以据儿呆在姑姑身边, 由姑姑保护着据儿, 可是再过个十年二十年,姑姑就要老了, 那时候据儿是不是要长成大男子汉,来保护姑姑呢?”对付小孩子嘛, 对于谨欢殿下来说,那还不是手拿把抓的事情,so easy!“保护姑姑?”刘据怔忪了一会儿, 眨巴了两下眼睛,突然间像是明白了什么,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嗯!据儿要长大,保护姑姑!”小家伙信誓旦旦说道。谨欢登时眉开眼笑,“好好好,姑姑就等着据儿长大来保护姑姑了。”姑侄俩在这厢亲亲热热,刘彻在那厢却是又酸又苦。明明是他姐姐,亲的!明明是他儿子,也是亲的!为什么眼里都没有他!今天的皇帝陛下,依旧非常暴躁,同时也非常想要火烧朝阳宫,然并卵,怂,不敢。“陛下。”卫青轻声叫了一声,试图提醒一下刘彻。怎么着也是皇帝呢,还是要点形象比较好,对吧。“仲卿啊!”刘彻霎时就觉得感动万分,瞧,还是有人关心他的不是,至于那俩,哼!卫青:“……”貌似发生了些奇怪的事情?额,算了,还是别追根究底了吧。转天,对于张骞的封赏就下来了。封“太中大夫”,包括一路跟随张骞的堂邑父,也得了个“奉使君”以作旌表。刘彻这次的封赏还算大方,需知谨欢带回来了那些个匈奴兵,也不过是赏了个闲职,安置在上林苑了。当然了,这也是谨欢的想法,这些人虽说被她收服,但是具体心里想法如何,谁能知道,她也无意追究,将他们荣养在上林苑,也就行了。得了详细地图,又听张骞说了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状况,刘彻是很有心再次派人西行的。若说这领头人,自然最好就是张骞。只是张骞被困匈奴多年,原本身强体健,现在也被磋磨得厉害,不好好休养个一两年,就这么直接再次向西的话,说不得命就送在半路上了。刘彻从不做竭泽而渔的事情,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再让张骞领队西行。当然了,更重要的是,刘彻有意将匈奴给打趴下之后再向西。这样一来可以保证队伍的安全,省得再次出现像张骞这次一样,一扣压就是十来年的事情。二来嘛,也是为了向那些国家展现东方上国的威势,以起到震慑之用。两相叠加之下,明年开春的出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两年卫青留在长安,一直在按照谨欢之前教导的方法训练精兵,谨欢从头至尾都没有插手,只是在背后提供训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