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
作者:狐丘      更新:2023-06-25 01:26      字数:5218
  “小花!”刘据又重复了一遍,丝毫不管他亲爹已经露出了一副天崩地裂到底表情, 执拗地打算叫这只小东西小花。“姑姑,不可以吗?”刘据宝宝圆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问道。被这么充满着崇拜和期许的眼神盯着, 别说公主殿下本身就是个宠孩子没有原则的人了,就算有原则, 原则也跟一只豹子要叫啥没关系啊!“好,就叫小花!”公主殿下拍板定论道。刘彻:“……”都别拦着朕,朕要去猎一只老虎回来, 要叫苍龙!“咳咳, 时辰也不早了, 今儿猎了这么多东西, 赶着新鲜,吃烧烤好了。”谨欢在哪儿, 那大师傅就必须在哪儿啊,尽忠职守嘛。“啊, 那就回吧,回吧,回吧。”皇帝陛下一马当先, 率先上马回去了。至于说猎只小老虎什么的,回头再说嘛,先填饱肚子要紧呐!在上林苑一连呆了三天,还有政事要忙活的刘彻和卫青依依不舍地回去了,谨欢和两个孩子留了下来,继续教导他们练习骑射。哦,主要是霍去病,刘据宝宝顺带,毕竟他还是一个人没有马腿高,只能默默练习蹲马步的小宝宝啊。没奈何,逍遥日子过不到半个月,学宫那里又出来“新东西”了。刘彻兴奋地直接就从学宫跑来了上林苑,喘得上气不接下气的,眼神却发着光,“阿姐,阿姐,这个学宫,建的实在是太好了!”这是刘彻现在心中唯一的想法。之前谨欢要划分学院的时候,刘彻心里没说什么,但是明面上还是觉得有些浪费。主要是他觉得吧,农事才是民本,农业才是要抓的大头,至于说什么军事学院和政法学院,也确实各有各的重要性。军事学院培养出的都是未来的将领,熟读兵法,长于作战,这都是精英人才啊。政法学院更不必说,能治国平天下的人才,永远都不嫌少不是。唯有科技学院,刘彻完全不理解。而且墨家的人还被分了两支,在农事学院那边搞出各种新式农具的时候,科技学院这边的墨家还在伙同道家阴阳家的人不知道在鼓捣些什么,说真的,刘彻完全搞不明白他们在折腾什么。这些人,真的不是在炼丹吗?他还没到好长生的地步呢。然而今日,刘彻才终于明白,这些人的价值所在。刘彻听谨欢说过,一将可抵百万兵,刘彻觉得,他现在可能明白这话的意思了。火药,可抵百万雄兵啊!在这个还是冷兵器,甚至于冷兵器都还相对落后的年代,热武器给人带来的震撼力,是前所未有的强大。尽管这火药在谨欢眼中依旧是粗糙无比,可是在刘彻眼中,这些东西,远比黄金还要珍贵。“这是自然,若非如此,我何故要组建学宫呢。”谨欢矜持地抬着下巴说道。刘彻急忙点头,一点都不觉得他姐这话说得过分。在铁打的事实面前,他姐说什么都是对的。“阿姐,朕有意明年发兵。”刘彻眼神坚定道。去年的一场大胜并没有打得匈奴乖觉,今年夏天,匈奴再度发兵攻打代郡,幸而谨欢“内。幕消息”透露得早,早早防御,这才勉强僵持下来,匈奴兵最后只能草草收场。若是放在文景两朝,这样的“胜利”就足以让人高兴了。可是现在的龙椅上坐着的是刘彻,这样的“胜利”刘彻不想要,他想要的唯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谨欢握拳说道。刘彻闻言更喜,“阿姐此言极是,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啊?”谨欢一愣,哎,等等,她貌似又抢了谁的台词?“阿姐,你怎么了?”刘彻看到谨欢神情不对追问道。谨欢揉了揉额角,“没什么,没什么,既然学宫里出了这么个好东西,我怎么着也该回去看看才是,寒露,白露,快收拾东西,准备回宫。”在回城的马车上,谨欢才又问起系统她说的这句话到底源自于哪儿。要说这话吧,搁在后世,那可真是快要说烂了,别的先不说,光是每年的各种作文里,引用的就多不胜数,至于说这句话的出处,倒是许多人不知道。“系统,我到底抢了谁的明言啊?”钢针,她有点小心虚啊,实在是这话忒有名了。“陈汤的。”“陈汤?我还盛饭呢,等等,这个陈汤又是谁?”“陈汤是汉元帝时期的大臣,距离你还有很远,不用想太多。”“元帝?”谨欢默默在心里拉了个表,“那不就是据儿的曾孙?”额……那还是算了吧,这也隔得太久了,算了算了,不管了,反正她又不是无赖第一回。系统:“……”既然都打算无赖了,那还有什么问的必要啊,摔!回到长安城后,谨欢让寒露包里先带着行礼回去整顿,自己直接就带着刘据还有霍去病,跟着刘彻去了学宫。刘彻嫌弃地指了指儿子,“据儿也带去?”霍去病怎么说都是个大孩子了,带去自然无妨,但是刘据这个小豆丁?皇帝陛下总感觉儿子会影响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来着。“带啊,为什么不带,让据儿早点了解这些有什么问题吗?”谨欢特别嫌弃地白了刘彻一眼。学宫的秘密,她不打算告诉刘彻,但是却准备将其中部分告诉刘据,至于说学宫里听命于她的那帮人,她无意将他们暴露,但是至少要让他们知道,她属意的继承人,是刘据,这就足够了。刘彻揉了揉鼻子,“好吧,带去,带去。”“火药之事,事关重大,现在谁在那儿看着?”打从一开始,谨欢给学宫设定的机密程度就是最高级,就是守着的兵士们,也是排好了班,一日十二个时辰,日日不休的。原本刘彻还觉得谨欢有些过了,毕竟就农院那边,成日里不是苗就是木头,哪会有人偷这玩意儿呢,苗容易死,木头又笨又重,全带回去还不一定会装呢。然而等到火药“研发成功”之后,刘彻又开始佩服起他姐的先见之明来。难怪要派这么多人巡守呢,实在是火药这东西,太重要了啊。要知道大汉内部现在也不是特别团结呢,总有特别积极想要作死的,要是让这些人得到了秘方,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仲卿在那儿守着呢,朕也下了命令,加强学宫的防卫,绝对不会出事的。”刘彻回道。其实谨欢也就是这么随口一问罢了,她心里清楚,就甘罗留下来的那帮心眼比蜂窝煤还多的家伙呢,就算写了方子,那方子上也不会标注好剂量。可偏偏火药这东西,最重要的就是剂量,若是只知道原材料而不知道剂量,呵呵,那乐子可大了去了。“此事到底事关重大,陛下既然有意在明年对匈奴用兵,那么这东西就是最大的惊喜,万万不能让这个东西落入别人手中。”谨欢神情严肃道。刘彻点了点头,“这是自然,此物的重要性朕很明白。”说话间,马车已经停在了学宫门前,卫青正站在门口等着他们。一行人下了马车之后,迅速往科技学院的方位而去。要说现在的学宫里,超过半数的人是谨欢的人,甚至于科技学院和农事学院,这俩学院除了学徒,剩下的都是谨欢的人,甘罗当年算计到何等地步可想而知。每每想到这里,谨欢就不由得庆幸当年给出的那一瓶小红药。就这么一瓶小红药,坑来了好用到要上天的甘相,不仅能理朝政,能怼始皇,关键是隔着时空,他还能遗泽于她。无话可说,我甘相超级棒!“陛下有……”“快快免礼,朕已将公主带来,诸位还要再与公主细细讲一遍才是。”刘彻打断了众人行礼的动作,指了指谨欢催促道。为首之人微微抬头看了谨欢一眼,心中的情绪那叫一个复杂。呵呵哒,主子可比我们要了解这东西,皇帝你让我们在主子面前班门弄斧吗?“行了,原理我大概知道,只说现在稳定性如何,攻击性如何可有做过实验?实验规模呢,怎么转化成武器使用?”谨欢无意去听那些繁杂的原理,她问的,是在场众人最关心的问题。只是刘彻卫青他们原本就对这东西不甚了解,哪怕知道火药的威力和影响,想问问题,也总是问不到点子上。一听谨欢这么问,刘彻和卫青的注意力迅速就集中起来。为首之人按照谨欢的问题一一详细地回复起来:“稳定性还有待改进,现在只做了小规模的试验,打算明日去做大规模的试验,看看多少的量能开多大的土石,这些都得计算清清楚,至于武器……”就这么一个问一个答,等到众人心里都有了方案,刘彻和卫青,包括霍去病也都明白的差不多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陛下,时辰不早,早些回宫吧。”“行,那就先一起回去,朕这还有些其他问题。”至于这些“其他问题”,摆明了跟火药没多大的关系了,而是关乎于明年春上的出兵之事。原本今天谨欢带刘据来,只是为了让手下们认识认识刘据,免得以后找不到人。哪知道他们在那里严肃地一来一回讨论了半天,小家伙就跟着听了半天,不仅没有不耐烦,也没有闹脾气,小脸绷得紧紧的,瞧着可严肃了。等到上了车,谨欢才有心思转过来逗弄刘据,“据儿,可累了?”刘据宝宝严肃地摇了摇头,问出了自己琢磨了好长时间的问题,“姑姑,你们说这个东西打仗的时候很有用,那明年打仗为什么还要舅舅去呢?”马车这是正好一个颠簸,谨欢一个没在意,差点没滑下来。“据儿,这是你自己琢磨的?”日哦,这孩子成精了!第191章 大汉长青单纯的刘据宝宝点了点自己的圆乎乎的小脑袋, 眨巴着眼睛问谨欢道:“姑姑, 据儿哪里说得不对吗?”诚然,在他们这些大人的眼中, 这个问题其实是有点蠢的,一个名将对于一场战争的意义到底在于哪儿,关于这一点,谨欢的经验比卫青还要丰富。但是, 但是,现在的刘据, 才是个三岁的宝宝啊。三岁的宝宝,任务除了吃喝拉撒睡, 还能有什么?好吧,生在皇家的孩子,这时候已经开始习武认字了。刘彻和谨欢的眼中一齐闪过惊喜之色, 就是卫青, 嘴角也不免浮现出几丝笑意, 唯有霍去病, 一脸正经地想要给刘据解释到底是为什么。“表弟,火药固然有用, 但是并非有了火药,战争就能胜利的, 利器若是掌握在蠢笨之人的手中,也有可能会成为掣肘己方的武器,唯有这就是舅舅要领兵出征的意义, 你明白吗?”霍去病以尽量简单的方式给刘据解释了一下。只是刘据到底还小,能提出方才的问题已经差不多是他现阶段的极限了,霍去病这个解释虽然直白,可是对于刘据而言,还是不足以让他听懂。“不明白。”刘据很直接地摇了摇头。姑姑跟他说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可以说不懂,但是不能装懂。刘据很好地贯彻了这一说法,并且将它落实到行动上。“额……”霍去病登时就卡壳了,将求助的目光转移到了谨欢身上。在霍去病看来,公主殿下最善于教导人了。谨欢接收到了霍去病求助的信号,伸手将刘据抱了过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衣裳下摆道:“咱们就拿里飞沙做例子好不好?”里飞沙?哦,姑姑的大马,据儿知道!“好。”刘据点了点头。“假使现在有最好的马具,马鞍,马镫,长鞭,辔头,能够帮助制服里飞沙,那么据儿能够制服里飞沙吗?”谨欢循循善诱道。刘据想了想,摇头道:“不能。”“为什么不能呢?”“因为里飞沙太高了,据儿矮,够不到。”刘据直白回答道。“对了,因为据儿现在的条件还不足以让你能够驾驭里飞沙,就是有那么多辅助条件也不行。这马呢,就是匈奴,辔头鞍鞯呢,就是火药,据儿不行,可是你舅舅比据儿高,武术也比据儿好,在有了这么多帮助的情况下,他就能驯服里飞沙了,同理,尽管有火药,据儿还是不能去打匈奴,但是若是你舅舅带着火药去打匈奴,那么是不是会轻松呢?”谨欢用最简单形象的比喻给刘据解释了一番。这一番话虽说说得有些颠三倒四,大人们听着兴许有些绕,小孩子却会相对容易一些,更别提刘据还是个聪明孩子。“嗯,据儿明白了。”刘据兴奋地点了点头,握了握自己的小拳头,“据儿也要快快长大,要去打匈奴。”刘彻闻言哈哈大笑道:“有志向自然好,但是若是等到你长大能领兵的时候父皇还没把匈奴给解决了,那朕可真是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了。”要搁从前,刘彻兴许还不会说这样的话,可是在见识到了火药的威力,意识到科技学院还能拿出更多更新更好的东西之后,刘据心中很是坦然,他自信,十年之内,不,也许并不用十年,汉家大军一定能够扫平匈奴,荡平漠北。“不知张骞何时才能归汉啊!”刘彻沉吟道。作为一个很有进取心的皇帝,在见识了谨欢带回来的那些个稀奇古怪的好东西之后,刘彻对于西域那些国家的好奇心更强了。别的不说,光是那些大宛名马就很让他眼馋。如果能够拓展商道,那么到那时,又将会有多少新鲜的东西流入长安呢?其实早在建元二年的时候,刘彻就已经命令张骞率人自河西走廊向西,出使西域月氏等国,试图同月氏联手,夹击匈奴。只是一晃十三年过去,张骞却一直未归。说实在的,刘彻真的以为他或许已经葬身沙海了。只是想想当年送行时张骞发下的豪言壮语,让刘彻觉得,兴许有朝一日,张骞还能回来。谨欢笑了笑道:“既然陛下说到张骞,那么不妨同我打个赌如何?”刘彻顿时来了兴趣,“哦?什么赌,阿姐不妨先说?”“我赌张骞今年必定回转。”谨欢言辞凿凿道。刘彻扬了扬眉,略有不信,事实上不仅刘彻不信,就是卫青,似乎也不是很相信。唯有霍去病,他对张骞之事并不了解,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人,奉命出使西域已经很多年了,只是一直没有回来。说句实在话,朝中很多人都认为张骞已经挂掉了。“阿姐,这已经逢秋了,你确定要打这个赌?”刘彻给谨欢留了点余地。实在是谨欢给她自己留的余地太少了,这没几个月,一年就要过去了,他阿姐偏生还打赌说张骞今年就能回来,说真的,刘彻自己都不信。这都十几年了都没回来,难不成他阿姐一说就回来了?那也太扯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