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作者:麻辣香橙      更新:2023-06-23 15:19      字数:5705
  “搞定,走吧。”杨边疆打了个响指,“我们去买点儿饭吃。”杨边疆骑车带着冯荞,径直去了公社饭店,其实就是个三间屋的小饭馆儿,进去的时候里面空荡荡没什么人,他们自己找了张桌子坐下,招手叫服务员。“吃什么?”年轻的服务员端着个本子,面无表情。“油煎包行吗?”杨边疆问冯荞。“行,我什么都行。”冯荞笑。她这是头一回下饭馆,感觉挺新奇的。杨边疆跟她说,吃着等着,冯东、冯亮马上就该来了。“一盘油煎包,两碗米饭,炒个辣椒鸡蛋,再来一个小凉菜。”“油煎包荤的素的?”杨边疆问素的什么馅儿,服务员说韭菜的,想到韭菜味儿大,怕小姑娘不喜欢,杨边疆要了荤的。服务员在本子上画了几笔,报了钱数。吃饭是要先给钱的,一块零六分,再加七两粮票。杨边疆付了钱和粮票,服务员转身走了。“同志,先给拿点儿水。”杨边疆喊了一句,对冯荞笑,“你吃油煎包,我还是米饭吃得饱。”很快服务员把两碗二米饭和一碟小凉菜端了上来,两个满满的粗瓷大碗,白米和小米混在一起的二米饭,那时候白米金贵,小米却便宜。服务员随手放下一个热水瓶,冯荞便自己拎起来,给两人倒水喝。“刚去当兵的时候水土不服,那地方高寒,连空气都稀薄,缺氧,弄得胃不好,吃不得硬饭,就养成了爱吃米饭的习惯。高粱米饭、二米饭吃得多,白米饭不常吃,有时候连队晚上吃玉米发糕,我不爱吃,中午就使劲多吃一碗米饭,晚上随便喝点粥凑合过去。退伍回来以后,咱这儿不是水稻产区,家里都吃的煎饼,米饭就吃得少了。”等菜的功夫,杨边疆随意跟冯荞聊起当兵的生活,冯荞听得新奇,心说怪不得他总喜欢跑到小食堂,悄悄拜托她做米饭吃。很快服务员把青椒鸡蛋和油煎包端了上来,两人就低头吃饭。虽说是饭店,可那青椒鸡蛋炒得实在普通,一碟子小凉菜是好几样杂菜拌在一起的,倒是挺爽口。一盘油煎包冯荞没吃完,剩了两个,杨边疆负责打扫战场,随手夹起来就吃了,碗里盘子里都划拉吃光,不然剩饭剩菜是浪费,是要被教育的。“杨大哥,钱我得跟你一人一半。”走出饭店,冯荞便开始在身上翻找零钱。“下回吧,下回让你请。”杨边疆笑,“就你事多,我工资可比你多。下回你请我行了吧?”冯荞坚持要给,杨边疆无奈:“别给我,我裤兜里不好装零钱,还容易丢。要不等会儿你请吃瓜子冰棒,正好连冯东他们一起请,好不好?”公社门口有个小卖部,有瓜子、水果糖之类的零嘴儿,冰棒没有。杨边疆去查看占地方的马扎,冯荞就跑到小卖部买了些瓜子和一把水果糖,等她回到戏台的时候,冯东跟冯亮已经来到了,正站在边上张望。冯荞忙招手叫他们过来。“晚饭没吃吧?”冯东一见面就关心这个,“喏,给你俩带的。”“什么呀?”冯荞接到手里,发现是一包卷好的煎饼,用干净的笼屉布包着。冯亮说,担心他们晚饭没得吃,二伯娘给带的煎饼,特意炒了小咸鱼卷着。“二伯娘真好——可是,我肚子都吃撑了,不知道你们带饭,我们下馆子吃的。哎,早知道就不用花钱吃了呀。”她一说,那三个就都笑了,一个说她“小抠门”,一个骂她“小精细鬼”,笑的冯荞撅了嘴,只有冯东一个大好人,没忍心笑话她。冯东把那包煎饼拿过去,说再带回去就是了。戏台上一阵铜锣声响起,大戏开场了,唱的竟然不是惯常看的样板戏,是一个挺有趣的地方戏曲,演员画着红红的脸蛋,扎着白头巾,做北方的农民打扮。戏台下边闹哄哄的,哄小孩的,闲聊天的,张家长李家短,其实乡村看戏图的就是个气氛,戏台上扩音设备也不行,演员咿咿呀呀地唱,唱些什么都听不太清楚。那三个怕周围混乱,人多的地方什么人都有,还有小孩四处乱跑乱撞,三人就让冯荞夹在中间坐着。其实他三个人就没怎么看戏,冯东跟杨边疆小声地聊天说话,说到什么高兴的两人就一起笑了。冯亮则忙着评论演员,一会儿说这个太丑了,一会儿说那个脸蛋抹得红红的像猴屁股。冯荞倒是认真看了一晚上的戏,可惜闹哄哄听不清楚,大概就是讲一个叫李二嫂的寡妇,突破恶婆婆阻力改嫁的故事。冯荞给他们吃瓜子,那三个人磕瓜子,都说不吃水果糖,冯荞索性就自己吃,等到戏演完了,才发现不知不觉一把水果糖快让她吃光了,有点小心疼,赶紧把剩下的几块糖收了起来,舍不得再吃了。杨边疆把带来的四个马扎用麻绳拴在一起,一边两个挂在自行车大梁上,四个人就跟着散场的人群涌出戏场。走到农具厂门口的时候,杨边疆随手把一串马扎仍在锁死的大门旁,说明早来了再收进去。月光亮堂堂的,杨边疆推着车子也没骑,四个人趁着夏夜的凉爽,一路走着聊着回家去。走到半路冯亮忽然说饿了,跟冯东要煎饼。“二哥,把那煎饼给我吃,看了一晚上戏,肚子里又空出来了。”“你一说,我咋也有点饿了。”冯东嘀咕。怪不得二伯娘总骂他们是饿死鬼投胎。结果那三人你一块我一块,把带着的煎饼全吃了,让冯荞嘻嘻哈哈笑了半天,说他们都是大肚汉。那年代的人饭量大,个顶个能吃。☆☆☆☆☆☆☆☆冯东和冯亮一直把堂妹送到了家门口,对比往常看电影,今天回来的并不算晚。院子里却静悄悄的,冯荞推了推门,门从里头插上了。冯荞心里有点不高兴,平常不管谁晚归,都会留门的。农村风气淳朴,夜不闭户也很正常,不知道今晚这门是谁插上的,原因却不难猜,冯小粉今晚看戏没去,只有她一个人晚归,而冯老三从来不管闩门这样的碎事。“冯荞,咋回事?门插上了?”冯亮抬脚踢了一下。冯东告诫地捅了他一下,扬声冲院里喊了一声:“三叔,睡了吗?我们看戏回来了。”很快就听见一串轻悄细碎的脚步声,有人跑过来了,木板门随即拉开,寇小胭的小脑袋探了出来。“二表哥,三表哥,大表姐,你们回来啦?”“回来了。”冯东说,“小胭,你关的门呀?”“不知道。”寇小胭摇头。“行了,我进去了,二哥三哥,你们回去吧。”冯荞走进家门,瞥了眼东屋,没有点灯,也没有动静。西屋还亮着灯,冯小粉正靠在床头,一脸烦闷的样子,见冯荞进来,就翻了个白眼。她自从跟王振龙的事情之后,这阵子整天就像谁欠了她的米还了糠似的,好像谁都对不住她,动不动就撂脸子给人看。“大表姐,今晚唱戏好看吗?唱的什么戏?”“好像叫什么李二嫂改嫁。”冯荞说,“还行吧,看戏蛮好玩的。”寇小胭眼巴巴的没吱声。冯荞一想,这倒霉孩子恐怕还没看过戏呢,电影都没看过几回,因为电影队一年也不到村里来一回两回。去镇上或者外村看电影、看戏的话,冯荞有冯东他们带着,冯小粉哪里都敢跑去,只有寇小胭年纪小胆子小,又没人带她,她就只能独自留在家里。看着寇小胭眼睛里羡慕的光,冯荞忍不住有些同情她,毕竟还是个小孩子。可是家里这个关系状态,冯小粉不带,她把寇小胭带出去看电影,寇金萍怕又要找茬儿拿寇小胭出气了。第31章 相亲(第一更)送完冯荞, 冯东和冯亮兄弟俩一起回家去。乡村的夏夜静谧安闲,月光明亮,照的星星都少了, 空气也凉爽宜人,脚步声走过,偶尔传来几声狗叫。冯亮跟冯东肩并肩走着, 一伸手, 勾住了二哥的肩膀。“二哥, 你说这个杨边疆,人看着倒是挺不错的。”“那是,人很仗义的。我们从小光屁股一起长大的。”冯东瞥着弟弟, 得意了一下下,“你小时候最皮,怎么讨厌怎么来,啥事气人干啥事, 鬼心眼子还多, 我那时候就不爱带着你玩。我跟边疆虽然不一个村,可是两个村子也就不到三里路, 那时候小孩都喜欢跑去西大河洗澡玩水,一起就认识了, 后来就一起割草一起玩,一起捉鸟、打架。”“发小, 真朋友一个就够了。”冯亮替他哥总结发言。“那是。我这人嘴拙, 比不得你那嘴皮子好, 边疆也不是鬼心眼子话多的人,我就跟他合得来。”冯东说起好哥们,侃侃而谈,丝毫没觉得顺便把亲弟贬损了一顿。冯亮咧嘴一笑,选择性耳聋。“你别看他这人表面上挺随和的,纯爷们,厉害着的,他不惹事,谁惹上他谁倒霉,小时候就是这样。上初中的时候,学校里也不怎么上课,整天搞批.斗闹革.命,一个个牛气冲天的,有个小子看我不顺眼,半路上截住要打我,被边疆一脚踹了个仰八叉,老半天没爬起来,从那以后看见我俩就躲。”“嗯,有性格。”冯亮忽然问,“他还没有对象吧?”“没啊。咱妈正说要给他说媒呢。问这干嘛,你要给他介绍一个?”“我自己还光棍一条呢,我给他介绍一个?”冯亮没好气地瞪了冯东一眼,两人说着话已经走到了自家门口,冯亮一手扶着门站住了,小声嘀咕:“我看他对冯荞挺好的,看戏的时候,他一直注意冯荞,帮她提醒前面挡着的人,还帮她赶飞虫,挺关心的。”“那是,咱俩谁跟谁呀,我妹妹就是他妹妹……”冯东话没说完,听到弟弟后半句,猛然琢磨过来,顿时不乐意了。“……哎,你啥意思你?”“没啥意思啊,我就说这事儿。”冯亮嘴里啧了一下,“哎,你说他会不会……”“你这人啥意思?你是不相信我朋友,还是不相信咱们冯荞?”冯东质问。“这不是相信不相信的事儿……唉,跟你这种人说不明白。”冯亮摆摆手,懒得再跟冯东讨论,推门进去。“哎,你把话说明白,啥叫我这种人?我是哪种人,你又是哪种人?”冯东跟在冯亮后头进去,嘴里却还在谴责,“冯亮,你小子怎么净是歪心眼子呀。”“二哥,我说你还真够迂的,怪不得找不着对象。”冯东:……这小子,他自己不也光棍吗。☆☆☆☆☆☆☆☆二伯娘一直念叨要给杨边疆说媒,从杨边疆帮冯荞进农具厂工作就开始念叨,结果念叨了几个月,愣没具体行动。农村大忙季,她这人又有点拖拉随性,一直也没具体实施。结果这几天回了一趟娘家,喜滋滋回来说有头绪了。“妈,你真要给杨边疆说媒啊?亲妈哎,你可想好了,你自己家还两个小光棍呢。”吃饭的时候二伯娘说起这事,冯亮便笑嘻嘻地打趣他妈,“妈,你可把账算清楚了,真有好姑娘,你还不自家留着?”“滚你娘的。”二伯娘笑骂,“你猴急什么,我给你说媳妇,我给你说个老母猪行不?”太伤自尊了!冯亮撇撇嘴:“妈,我不急,真不急,可是咱家不是还有一个打光棍吗?”说着往冯东那边努努嘴,还故意冲着冯东挤眉弄眼。冯东只管专心吃饭,压根就没搭理他。“你二哥也是该说媳妇了,哎,这不是穷吗。”二伯娘说,“我这趟回娘家,跟你几个舅妈说过了,叫她们都去给你二哥物色物色。不过我说的这个姑娘,不能介绍给你二哥,她是你小舅妈的堂妹,跟冯东差辈分呢。”冯亮噗嗤一笑:“二哥,这万一要成了,你跟杨边疆不也差辈份了吗。”“一边去!她嫁过去就是婆家的人,谁跟她论辈分。”二伯娘转向冯东,“冯东啊,你明天就去跟杨边疆说,你舅妈说这姑娘挺漂亮的,杨边疆年纪可也不小了,我看这亲事能成。你跟他定个日子,就在镇上相个亲,行不行?”“嗯,知道了。”冯东第二天去找杨边疆一说,杨边疆表情有些为难。想了半天,还是答应了相亲。这媒人毕竟是二伯娘,面子不好薄,二伯娘也是一片好意。再说他这也二十二了,人生大事总得解决。于是这天在小食堂吃完午饭,杨边疆就去约定的地点相亲,冯荞陪他一起去的,在二伯娘的号召下,冯荞也跟着去凑凑热闹。到了地方,冯东、冯亮陪着二伯娘已经到了,女方还没到。二伯娘一看杨边疆就急了。“哎你这孩子,你咋就自己来了呢?你爸你妈呢?你家里人咋不来?”“婶子,我没让他们来。家里也忙,我寻思人太多女方也难为情,我的事我自己都能做主。”杨边疆歉意地笑笑,相亲这事,结果还不一定怎样呢,不是家里不操心他,他其实就没跟家里说,反正真能合适,再说也不迟。等女方一来,杨边疆终于明白二伯娘为什么嫌他单刀赴会了,女方来了浩浩荡荡一大堆人,男女老少都有,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光年轻姑娘就来了三四个,也不知道哪个是正主儿。一大堆眼睛盯着杨边疆看,杨边疆心里着实尴尬了一下。“就是这小伙子,姓杨,退伍军人,退伍后安置在农具厂当工人,别看他显得有点黑,本来可不黑,人家原先在部队上晒的,慢慢就该变白回来了。”二伯娘其实还想说,比她几个月前见到的,杨边疆已经白回来不少了呢。杨边疆点头笑笑,瞥见冯荞靠在二伯娘背后俏皮地笑,心里实在尴尬的不行,真后悔答应来相什么亲。“认识认识,就是这姑娘。”二伯娘指着三个姑娘中间的一个介绍,那姑娘中等个头,圆脸,人长得倒也清秀,见杨边疆看过来,顿时各种忸怩,满脸羞红地躲到另一个姑娘背后去了,还把脸埋在那姑娘身上,那姑娘于是把正主往前边推,两个姑娘扭成了麻花。女方一堆人见了自家姑娘的表现,明白姑娘这是看中了害羞呢,就纷纷说笑起来,姑娘的妈妈便开始询问杨边疆的详细情况。多大啦?家庭什么成分?家里哪些人?哪年退伍的?在农具厂具体干啥?工资一个月多少?家里有房子吗……女方妈妈问,二伯娘都给回答了。杨边疆不自觉地瞥向二伯娘身后的冯荞,见她眼睛亮晶晶的笑着,一脸兴趣盎然,两人目光相接,杨边疆忍不住警告地悄悄瞪了她一眼。这小毛丫头,看他的热闹看得挺开心啊。“怎么样啊?”冯东用胳膊碰碰杨边疆,小声问他,杨边疆扭头笑笑:“那什么,我觉着不太合适。你帮我跟婶子透个话,下午还上班呢,我得先回去了。”“要说人长得还行,就是太不大方了,扭扭捏捏的一直躲在别人身后,到现在也没听她说一句话。”冯亮凑过来,客观评价了一下。“那行,你先走吧,我跟我妈说。”冯东过去跟二伯娘嘀咕了一句,二伯娘忙回身走过来。“边疆啊,你到时间上班啦?那你先走吧,可不能耽误上班。”二伯娘往女方那边努努嘴,小声问:“咋样啊?”“婶子,您看……谢谢您替我操心,就是感觉不太投缘。”杨边疆抱歉地笑笑,跨上自行车。“冯荞,走了。”“哦,就来。”冯荞正看热闹看得起劲儿呢,一听杨边疆喊她,笑嘻嘻跑过去问:“这就回去啦?”“不回去你还想干啥?”杨边疆给了她一个“我叫你笑”的眼神,骑车带着冯荞走了。☆☆☆☆☆☆☆☆搞笑的事情却在后头,不大一会子,杨边疆跟冯荞才回到厂里,冯东来找他了。“我妈非叫我来。”冯东脸上带着某种可疑的神色,一边说,一边努力憋着笑,“就是刚才女方那边,不是还来了两个姑娘吗,一个是她亲妹,一个是堂妹,刚才女方那边的长辈说了,说三个姑娘,你看上哪个都行。”杨边疆:……杨边疆:你还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