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作者:麻辣香橙      更新:2023-06-23 15:18      字数:6195
  不得不说,农具厂师傅们的生活水平相当不错了。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在六七十年代,有手艺的工匠绝对算是高收入群体。那个年代工业发展上不去,很多东西都得靠工匠。而当时不论城市乡村,木匠都算是很吃香的。婚丧嫁娶,盖房、打家具,还有修理桌椅板凳都离不开木匠。比如徐师傅他们吧,农具厂工资比一般工厂和单位都高,甚至比公社书记还多几块钱。除了固定的工资,他们农具厂订货多挣钱多,师傅们内部发的福利也就水涨船高。不光如此,厂里分为木工和铁匠两个大组,带头的师傅自己管事做主,时间也没那么死,有时师傅们还能接点儿私活。收入高了,生活水平也跟着高了。厂里有的师傅抽洋烟,戴手表,个个都有自行车。吃饭上头自然也舍得,食品厂就在隔壁,猪肉七毛二分钱一斤,还得有肉票才行,寻常农民家里不到过年过节哪舍得吃肉啊,小食堂照样买来吃,每隔几天都要去割一块。两顿饭下来,吃的冯荞直担心,她在小食堂吃午饭很是方便,可这饭钱只怕也让她掏不起。你说她干一天活才七毛钱,要是再花上好几毛吃饭,可真是要心肝肉疼了。冯荞心里寻思着,实在不行,往后午饭别在小食堂吃了,她自己带煎饼吧。吃饭时徐师傅对那碟子凉拌芫荽很是喜欢,青绿芫荽配上红辣椒,看着赏心悦目,吃着清爽脆嫩又可口。徐师傅还交代说,往后这个菜要勤做,开了春的芫荽反正也便宜。“白菜猪肉炖粉条也好吃,可惜图省事没做米饭,这个菜要是配着高粱米饭吃才下饭呢。”杨边疆笑着惋惜,他多年在部队,吃惯了米饭的。吃完饭徐师傅就摸着肚子,开玩笑的口气说:“冯荞啊,明天轮到我做饭,干脆,你帮我做了吧,你替我做饭,我回头给你买糖吃。”冯荞赶紧答应着,说行啊,买糖吃就不用了,她在家也是每天都做饭的。“丫头啊,你要是这么说,那你往后可有活干了。”徐师傅笑着打趣,“咱们这厂里女的本来就少,统共六个人,她们还都是住在镇上的,不在小食堂吃。咱们几个大老粗打铁砍木头行,做饭却是外行,中午轮流做饭,好歹就是煮熟了能吃,味道可就不敢讲了。这两天你炒菜,他们一个个吃得肚子溜圆,你要是主动愿意帮忙,这帮大懒汉还不都推给你呀。”第18章 小妹子第三天可巧轮到杨边疆做饭,还没下班呢,他就跑到冯荞的工房招手叫她:“冯荞,我师父有事找你。”冯荞赶紧跑出去,才发现被骗了。杨边疆把她拉进小食堂,笑嘻嘻指着锅灶,叫她先把米饭闷上。“今天咱吃一顿米饭吧,小妹子你帮帮忙,我怕我淘米淘不干净。”农具厂最不缺烧火的东西,木工组到处都是刨花和碎木片,随便哪儿抓一把就足够烧的了,小食堂还烧着用大铁桶改制的那种锯末炉子,用来供应茶水,也不用人在跟前看着。冯荞淘米下锅,一半白米一半高粱米,把米饭闷上了,又跑回工房干活。等她下班回来,杨边疆已经把几样菜洗净切好,就等着她来炒了。青蒜苗炒鸡蛋,炒豆芽,红辣椒炒雪里蕻,凉拌芫荽,再来一个萝卜粉丝汤,八个人吃饭,四菜一汤加高粱米饭,在这七十年代简直是奢侈了。冯荞一边做饭,一边心里头算账,鸡蛋按五分钱一个,光这一顿就炒了六个。她在小食堂连吃三顿午饭,怕不得吃掉她一天的工钱,恐怕还不够呢。这么下去可不行,冯荞心里决定,从明天起,不能在这儿吃了。“冯荞,我师父叫我跟你商量个事。”杨边疆看着冯荞忙忙碌碌,笑着打开了话头。“啥事呀?”冯荞一听徐师傅有事,忙认真以对。“就是关于做饭的。我师父跟一起吃饭的几位师傅提议,想把以后做午饭的事儿都交给你。你也看见了,我们几个大男人,做饭炒菜可不拿手,还都不勤快,以前都是买饭吃,整天图省事买烤牌、买二面馒头,有时候忙了菜也不炒,直接买的卤菜熟食,花钱多还没吃好。统共七八个人吃饭,早晚各自回家,也只在厂里吃一顿午饭,又不值当再专门请个做饭的,上头也不会批准。”“杨大哥,做饭我能做,顺手做点饭也累不着,就是……我往后也不一定常在食堂吃。”冯荞心说,这么下去她也吃不起呀。“先别急呀,我还没说完呢。”杨边疆说,“我师父的意思是,也不能叫你长期多干活、多挨累,就叫我来问你一下,这个小食堂本来就是师傅们合伙吃饭的,轮流做饭,饭钱大家按顿均摊。他们几个的意思,往后你出人工,他们出钱,就不要你分摊饭钱了。你看行不行?”冯荞心里先是一阵高兴,很快却又犹豫起来了。小食堂平常八个人吃饭,她管做饭,那七个人帮她分摊饭钱,乍听起来挺好的,她也就不用为饭钱发愁了,可是——好像她每天端起碗都吃着别人的饭,心里怪别扭的。冯荞心思飞快地转了好几圈,还是觉得不合适。她想了想说:“杨大哥,你看我自己也要吃饭,我抽空帮忙做饭也是应该的,也累不着,哪能叫其他人分摊我的饭钱么,这可不好。”“有什么不好的?你做饭多辛苦,我们吃得好了,也不用整天去公社饭店买烤牌、买馒头,其实我们算下来还省钱了呢。”“那也不行。”冯荞坚持,“那样……我会觉得……好像我整天吃白食似的。”杨边疆一拍脑门,感慨于小姑娘的玲珑心思,笑笑出去了。吃过午饭,冯荞忙着主动收拾碗筷,徐师傅叫住了她。“冯荞啊,你坐下歇歇,把那碗先放下,叫他们洗。”说着用下巴一指旁边一个年轻学徒,“做饭不行,洗碗还不行吗。”小学徒笑嘻嘻地赶紧端起一摞碗出去了,徐师傅招呼冯荞在凳子上坐下。“冯荞啊,刚才边疆给你说的事儿,你看这样行不行?总不能光叫你一个人做饭,要不厂里每个月多给你补六块钱,算是你负责做饭的工钱,跟上头报账的事我去对付,你看行不行?”冯荞一琢磨,这个好,忙点头答应了。正经八百的工钱她当然能接受,估计六块钱也差不多够她每个月的饭钱了。“那做午饭的事儿就全交给你了,买菜你不用愁,叫他们随便抽个人就买来了。”徐师傅说。“这安排好,咱们也不用每天买烤牌吃啦,钱都给做烤牌的挣去了。”铁匠组的张师傅尤其高兴,他不喜欢做饭,偏偏还长着一张好吃的嘴。“那往后想吃什么,可以找冯荞丫头点菜吗?杨边疆啊,你家的这个小妹子,当时招工还不想要呢,可真没招错。”“那是。”杨边疆咧着嘴笑,转头叫冯荞:“冯荞,咱明天吃米饭行吗?”张师傅:“哎边疆你这小子,我刚说要点菜呢,你倒先走上后门了。”厂里招的临时工都是关系户,在其他人眼里,冯荞是杨边疆介绍进来的,说是他家里亲戚,她自然也就被贴上“杨边疆家小妹子”的标签了。☆☆☆☆☆☆☆☆孔志斌躲在家里,耐着性子啃了一段时间的分解因式和几何图形,以他两辈子的智商和理解力,这些题目不算难,孔志斌又增长了不少信心。他以前听说过,七七年高考试卷很简单,因此语文他觉得没什么好担心的,临时复习也复习不来,地理、历史凭他几十年的见识阅历也好办,英语就只能随它去了,数学和政治是他眼里的提分科目,要是能考多点分,他高考就绝对没问题。而说到政治,孔志斌眼下也找不到什么能用的复习资料,这些年风向一变再变,估计也没有什么编写成册的政治书,他能想到的,就是近期那些报纸、文件之类的资料。所以,孔志斌决定再去找一趟陈茉茉。闭门复习一阵子,孔志斌终究还是惦记着陈茉茉。每天早上,陈茉茉的声音都会在广播里响起,播送一些上级指示、公社通知之类的,那甜软上翘的尾音就像小钩子一样,勾啊勾啊,勾得孔志斌心里发痒。瞅着下午太阳偏西了,生产队上工的人们还没回来,村子里静悄悄的,孔志斌把自己收拾了一下,背了个旧军用黄书包,一路躲着人出了村子,跑到公社去找陈茉茉。孔志斌家里没有自行车,其实整个冯庄村,也没几家有自行车的,这毕竟是个偏远落后的穷村子。农民们习惯了步行,然而孔志斌上一世毕竟是坐惯了汽车的,他本来就偏瘦弱些,再加上这段时间整天躲在小屋子里看书复习,一路走下来已经累得头上冒汗,心里骂娘了。孔志斌暗暗发誓,等他飞黄腾达了,他也要像那些名人巨富那样,学着做做公益。头一桩,就先捐出一笔钱来,把脚下这条崎岖坑洼的土路修成四车道大马路,在路口竖一块石碑,写上他孔志斌的名字,哪怕就为了他孔志斌偶尔回老家风光一下也行。对对,还要像京东那哥们儿,过年过节回老家看看,给这冯庄村的老头老太一人发一沓子钱,让整个冯庄村都对他感恩戴德。其实说白了,孔志斌上一世也不过是个有些身家的暴发户,搭上了八十年代经济发展的好运,先富起来了,在周围老百姓眼里他是大老板、大有钱人,其实跟“名人巨富”还是不沾边的。不过这一世,孔志斌有足够的信心,要成为撕葱老爸那样的名人巨富,在富豪榜写上他孔志斌的名字。带着这样的畅想,孔志斌一路微喘着来到公社大院。传达室的人盘问了他两句,听说他来找陈茉茉,瞅了他几眼就让他进去了。孔志斌在广播室门口探探头,见陈茉茉正坐在桌子旁边,和对面的一个中年男人说话。“陈茉茉!”孔志斌站在门口喊,“陈茉茉,我找你有点事儿。”“怎么又是你!”陈茉茉软软的尾音带着抱怨,她嗓子甜,听起来反倒像撒娇似的,“我这正上班呢,你到底有啥事呀?”“我找你借点儿东西。”这时对面坐的中年男人站了起来,笑呵呵问道:“小陈,这你朋友啊?”“原先冯庄村的人,就是认识罢了。”陈茉茉说,“王主任,先不用管他,您坐呀。”“嗐,坐了这半天了,你们年轻人聊。”那人说着起身走了。孔志斌从陈茉茉的称呼中猜到眼前这人肯定是公社“革.委.会主任”之类的干部,闪身往旁边让了一下路,却也没当回事。这样的乡镇干部,在乡下老农的眼里挺了不起,可放在重生一世的孔志斌眼里,也就是个芝麻绿豆的小角色。兴许是孔志斌不卑不亢的从容样子,那个王主任反倒有些注意他,走时还多看了他两眼。“你到底有什么事呀,我很忙的。”陈茉茉微微拧着眉毛。“我想跟你找一些政治资料,近两年的报纸啊、文件精神啊什么的。”孔志斌迈进屋里,在刚才王主任坐的椅子上坐下.看着陈茉茉娇美的脸蛋。“茉茉,你还是不相信我的话?你现在不信,到时候会后悔的。”“我现在真的很忙。”陈茉茉强调了一句,“你说的事情,明显是不可能的,我也都打听过了,不管哪一级的文件指示,可没提到你说的那件事。”“我有可靠的消息来源。你不听我的,到时候再复习迎考可就来不及了。”“你这个同志,你还真是固执地自说自话,国家的政策,是工农兵学员推荐上大学,就你这种情况,还是别做梦了。”陈茉茉说完,用一种“神经病”的眼神看着他。孔志斌只好无奈地说:“你不信就算了,我反正是为了你好。茉茉,我知道你一心想回城,可如果不招工、不高考,几年之内你是不可能回去的。知青招工的话,我们这整个偏远小地方,一年都没有几个名额,根本轮不到你,这你自己也清楚。”陈茉茉被他说中心事,抿抿嘴,神情忧郁地望着他。孔志斌正打算趁热打铁,屋门光线一暗,一个人走了进来,背对着门,望着孔志斌嘲讽道:“呦呵,这哪儿蹦出来的臭泥腿子,还真是没脸没皮,又跑来纠缠茉茉了。”第19章 不规矩孔志斌认出来人是那个民兵营长赵红兵,他不甘示弱地回了一句:“你说话客气点儿。”“呦呵,跟你客气?”赵红兵转向陈茉茉,挡在陈茉茉面前一副保护者的姿态:“茉茉,这个人是不是又来纠缠你?”孔志斌活了两辈子的男人,不用想也就明白了,这个姓赵的明显是想追求陈茉茉。漂亮有才情的女人谁都喜欢,不过眼前这个赵红兵,实在让孔志斌联想不到“情敌”之类的词,七十年代,民兵营长?这种人在他眼里,根本就不算个角色,跟地痞流氓就是同义词。孔志斌重生的心理优势如此,却不知道赵红兵眼中的他,就是个土鳖下三滥罢了。“赵营长,你别乱说,这位同志就是来找我借书的,要借一些报纸什么的。”陈茉茉说。“乡巴蛋子还看报纸?”赵红兵嗤笑,“茉茉,他这明摆着是找借口纠缠你,这种人就是给脸不要脸,我记得上回,他对着农村老妇女都耍流氓呢,你可不要理他。”“我请你说话客气点儿!没素质。”孔志斌一股怒气往上冲来。“跟你这种人客气?你自己说,你总是来找茉茉做什么?懒蛤.蟆想吃天鹅肉,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你嘴巴放干净些!陈茉茉,你可都听见了,这种人满嘴喷粪,就是个地痞流氓,你跟这种人来往,只能降低你的格调。”孔志斌气的指着对方。“你指谁呢?怎么地,你还想动手啊?”赵红兵拿手一推孔志斌,孔志斌抬手挥开,结果两人就推搡到一块去了。陈茉茉喊了两句劝不住,只好气的在一旁跺脚。这一吵吵,很快就惊动了人,一堆人都跑到门口围着看,指指点点地议论着。等到那个王主任挤进人群,呵斥了几句,推搡谩骂的两人才分开。再看陈茉茉,一张娇美的脸蛋气得通红,眼泪在眼圈里打转转。“赵营长,你怎么说动手就动手呢,我可没叫你管闲事。还有这位孔同志,你要借的书我没有,请你赶紧走吧,不要打扰我工作。”陈茉茉抹着眼泪,扭头跟王主任哭诉:“王主任,这事跟我没关系,你一定要相信我呀。”王主任批评了赵营长几句,说他工作时间乱窜生事,然后就赶苍蝇一样挥手撵孔志斌出去。☆☆☆☆☆☆☆☆孔志斌觉着,今天的脸真是丢光了。重生的他总有着一种俯瞰众生的心理优势,这却让他心里更加愤恨难平,暗暗发誓:等将来他发达了,一定要让这个姓赵的当面打脸难看。孔志斌离开公社大院,在小镇唯一的一条大街上转了一圈,琢磨着怎么能弄一套高中课本和复习资料。大街走到底,统共一个公社饭店,一个农机站,供销社的几间店面里冷冷清清的,店员的脸比他们店面还冷。走过食品站的时候,孔志斌往里头伸了伸头,到底没进去。他重生回来这么多天,连一口肉都没吃上,真是够煎熬的。想他上辈子那是吃惯了鸡鸭鱼肉的,如今重生回到这年代,顿顿饭地瓜煎饼卷咸菜,还不一定管饱,简直叫他情何以堪。买点肉解解馋?算了吧,别说兜里没钱,就是有钱,买回去他爸也得骂,这不过年不过节的,作死买什么肉吃,浪费钱。食品站过去就是农具厂。孔志斌听他妈说了冯荞到农具厂做工的事,他记得上一世没有这事情。上一世,冯荞就一直在家干农活,嫁到孔家之后,又继续给婆家出力干活。孔志斌倒也没去多想,他现在的心思,除了想着陈茉茉,就是想着复习高考,对冯荞的事情根本懒得多关注。兴许因为他重生了,有些事发生了蝴蝶效应吧,不过孔志斌丝毫不会去担心这些,他重生了,他掌握着这个时代的先机,在他眼里,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孔志斌瞥了两眼,从农具厂门口匆匆经过,拖着两条累酸的腿往家里赶。然而天不凑巧,还没走到半路,阴沉的天空竟下起雨来。春雨沥沥淅淅一直下,没多会儿,孔志斌的头发、衣服就往下滴水了。这前不搭村、后不靠店的,孔志斌一路淋着雨走到冯庄村,雨越下越大,孔志斌已经淋成落汤鸡了。他匆匆跑到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下,寻思着好歹躲一躲,缓口气再走。就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从他刚刚经过的路上快速骑过来,就在前边不远的巷子口停住了。骑车的人穿着黑色雨衣,身形高大,一条长腿稳稳撑住自行车,让后座的人从车上下来。孔志斌盯着那辆自行车,寻思着再穷也得想法子买一辆,不然他出个门也太不方便了。然后他惊讶地发现,车后座的人竟然是冯荞。“杨大哥,谢谢你啦。”冯荞罩着一件宽大的深绿色雨衣,淋湿的刘海贴在额头上,俏丽的小脸泛着健康活泼的笑容。她因为没有自行车,这几天下了班都是杨边疆顺路捎带她一段,平时带到岔路口,冯荞自己再步行两里路回家,今天因为下雨,杨边疆不放心,就一直把她送到了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