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作者:麻辣香橙      更新:2023-06-23 15:18      字数:6271
  第16章 农具厂“住小洋楼,开小轿车,钱多得花不完。那气派那富贵,你现在想都不敢想。”冯小粉被寇金萍说得一愣一愣的,小洋楼,小汽车,这些东西对于冯小粉来说,还真是想象不出来,作为一个一直生活在七十年代农村的小姑娘,别说见过,她连听都没听说过。还说什么有钱的大老板……冯小粉愣愣的想了半天,一撇嘴笑了。“妈,你听你说的什么呀,还大老板,那不成了地主资本家了吗,那要真有这样的,还不得批.斗死他呀。”“嗐,真是跟你说不明白!”寇金萍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冯小粉,说,“小粉,你就没听过广播吗?村头大喇叭整天喊,那四人.帮都打倒了,风头已经变了,我跟你说,用不了十年,孔志斌就能混得富裕起来,一步步变成我说的那种有钱人,吃香的喝辣的,想买啥就买啥。”“真有那样的呀?”冯小粉听得眼睛都直了,老半天回过神来,咂咂嘴慨叹:“哎,那冯荞赶明儿嫁给孔志斌,真有这享福的命?”“什么冯荞,别提她。小粉,你自己说,你就不想过上那样的好日子?”“对呀!”冯小粉立刻来了精神,“妈,你赶紧跟我说说,咋样才能发财过上那样的好日子?”“笨!”寇金萍点着冯小粉的脑门说,“你要是嫁给孔志斌,那好日子就是你的,就轮不到她冯荞。我跟你说,孔志斌就是现成的金大腿,你只要抱住了,你将来就是有钱人的好日子。”“嫁给孔志斌?”冯小粉吃惊地叫了起来,寇金萍赶紧一指头戳过去,瞪了冯小粉一眼。冯小粉讪讪摸着脑门,放低声音抱怨道:“妈,你胡说什么呀,孔志斌跟冯荞订婚了的。再说了,我又不喜欢那个孔志斌,我干嘛要嫁给他。”“说你傻你还真傻了吧,孔志斌哪里差了?我跟你说吧,你妈为啥能给人掐算姻缘?你妈呀,差不多就是能看到几十年后的事情,我是你亲妈,我还能哄你?等孔志斌成了大老板,多少年轻漂亮的女人都想巴结他呢。你自己想想看,住小洋楼,开小轿车,穿金戴银,坐飞机跑到外国去买好东西……你现在嫁给他,将来他发达了,这些可就都是你的。”冯小粉差点听傻了。“所以说,你往后也长点脑子。冯荞不是要去镇上农具厂做工吗?赶紧让她去,让她一边呆着去。你往后多跟孔志斌处处,俩人多接触接触,妈再帮你想想法子,让你嫁给孔志斌。等将来孔志斌发达了,跟着享福的可就是你了。”冯小粉愣愣看着她妈,这一晚上听天书似的,觉得自己脑子都不够用了。她愣了老半天,使劲晃晃脑袋,拍着自己的脸说:“妈,几十年后的事情,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我看你八成是癔症了。再说了,我又不喜欢孔志斌,孔志斌是跟冯荞订婚的,他那个弱鸡样子,我可不稀罕。我赶明儿要嫁的人,一定是个强壮有力的男子汉,肯定得比孔志斌强。”“你说你这个笨丫头,榆木疙瘩,怎么就不开窍呢!”寇金萍白废了一晚上口舌,气得拿手指使劲戳冯小粉的额头。冯小粉忙捂住额头,嘀咕道:“笨笨笨,就知道嫌我笨,不笨都被你戳笨了。”一边说着,一边爬起来跑了。冯小粉跑回西屋,外屋冯荞正坐在床沿上洗脚。冯小粉不知怎么的,心里忽然就有点别扭的感觉,悄悄打量了冯荞两眼,见冯荞心情挺好的样子,才想起来她自己今晚生气的原因,想起冯荞要去农具厂做工了。冯小粉故意放重脚步,吊着个脸往里屋走,谁知冯荞连一个眼神都没给她。冯小粉走到里屋门口,掀着挡门的布帘子准备进去,回头瞥一眼冯荞怡然自得的样子,又停住了脚。“冯荞,你真要去镇上农具厂做工啦?”“对呀,我都跟人家说好了,我爸刚才也答应了。”难得冯小粉有个正常语气跟她说话,冯荞心情好,就很自然地回应了她。“那……”冯小粉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那你能不能跟人家说说,我也想去,行不行?”“你干不了那个活,你也做不了那个主。”冯荞笑笑,语气中不无嘲讽。“你妈要是想让你去,她早就说了。再说了,我这也是捡了个巧,这机会还是别人不去让给我的呢,我帮不了你。”“哼,我还不稀罕呢!”冯小粉一甩布帘子,赌气进去了。☆☆☆☆☆☆☆☆冯荞去农具厂做工的事就这么定下了。出于礼数,她第二天等二哥跟杨边疆那边说定以后,就自己跑到生产队长家,跟队长说了这事,往后她要是不去队里上工,总该跟生产队报备一声。队长也没说啥,队长他媳妇还拉着冯荞嘱咐了几句,叫她自己多小心。下午,二哥带着冯荞步行去镇上,七十年代的人民公社,连个集贸市场都没有,统共就厂、站、校那几个单位,农具厂左边挨着农机站,右边就是村子的民房。杨边疆从工房里迎出来,仍旧穿着一身摘了领章帽徽的半新军装,看来是退伍时候穿回来的。“冯东,送来啦?”杨边疆笑着迎上来,一边拍着满身的锯末,一边打量着冯荞,笑笑说:“小妹子要来,我原本是不赞成的,这厂里的活可不轻松。”“杨大哥,你放心,我什么活都能干,你介绍我来的,我保证不给你拖后腿。”冯荞赶紧保证。“我这小妹,那天也跟你说过了,很小的时候亲妈就不在了,她在家早早就当大人使,什么活都干,该干的活从来不躲懒。”冯东拍拍杨边疆的肩膀,“边疆,这一点你放心。”“那就让小妹子试试?”杨边疆咧着嘴笑,“我已经跟我师父说过了,只要她干得了这活儿,虽说是临时工,其实往后这厂里缺不了活,能长期干。我们农具厂几位师傅手艺好,这次是人家大城市工程单位指定要的货,通过公社主动找上我们农具厂的,光这批货,就足够我们干上几个月的了,再加上平时社员零碎来买的农具,整天不闲着。”七七年,社会生活日趋正常,集体经济也开始复苏了,农具厂这样的单位,再加上手艺好,肯定很红火。杨边疆一边介绍,一边领着冯东和冯荞在农具厂的大院子里转了一圈,四处看看,又带她去看工房和小食堂。“厂里现在有六临时工,都是娘子军,刘师傅的妹子、李师傅的儿媳妇,还有我师嫂,都在厂里帮忙。暂时没有宿舍,中午厂里有个小食堂,我们几个路远的自己轮流做饭,你中午可以不用再跑回家,在食堂吃。”“不过这一早一晚,走路上下班也怪远的,你一个小姑娘家,路上叫人担心。”冯东心细地考虑着一圈,说,“可惜家里也没有自行车,大嫂结婚时倒是买了一辆自行车,我回去跟她说说,叫她借给你骑着上下班。”“那可不行。”冯荞赶紧说,“那是人家大嫂陪嫁的,她可爱惜着呢,整天擦得锃亮,我这又不是用一次两次,我可不能借。”其实这事冯东也有点为难,就随口说:“这事回去再说吧,边疆带你熟悉一下,你就好好干,有事就跟我说,在厂里有啥不懂的你就问边疆,他跟我从小光屁股一起长大的,不是旁人,你有事尽管找他。”“对,有事跟我讲一声,把我当你二哥就行了。”杨边疆笑。冯荞第二天就去上班了。说农具厂的活辛苦,其实在冯荞看来,对比田里的农活还算轻松的,就在工房里干活,不用风吹太阳晒的。这一批加工的都是砌砖抹墙用的小工具,冯荞去的当天做的都是泥抹子,也叫抹刀,现成加工好的刀板,木工组做的圆形木手柄,一头粗一头细,冯荞和几个临时帮忙的工人就负责把这手柄安装上去,仔细磨掉粗糙的木茬,再加固一根钉子,要保证钉子钉得平滑,位置要对,不能凸出来磨手。当然啦,做什么事也都没那么简单,做得不好,管事的师傅也是要骂的,一根木刺没磨平,师傅来验收的时候就会生气训人。反正在冯荞看来,没有什么好辛苦的,就算累点儿心情也舒畅。她干活认真,人又踏实,一同干活的统共几个人,对她也都挺和气。杨边疆那边的木工组可就不一样了,厂里最大的机器就是一台大带锯,很粗的木料用带锯解开,锯成一块块厚木板,再加工成各种需要的规格形状。开带锯是个绝对的技术活,木料怎么锯需要经验,一个弄不好就浪费料子。杨边疆就是负责开带锯的,当然他不是做主的,他是跟着他师傅。他师傅姓徐,是这厂里木工组做主的头。尽管是集体制工厂,可木匠有木匠的规矩,谁当家还是按着辈分资格来。杨边疆按着规矩,称呼厂里另外两位师傅带着姓,李师傅、刘师傅,叫他自己师傅不带姓,一口一个“我师父”。他还有个师哥,姓李,他师嫂也跟冯荞一起干临时工。其实说来说去,整个农具厂也就十几个人,算上冯荞他们几个临时帮忙的,也就不到二十个人。其中有一半就住这镇上或者附近的,中午饭可以回家吃,留在小食堂吃午饭的也就七八个人。冯荞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做人做事要勤快,二伯娘说,走遍天下端着碗,都喜勤快不喜懒。冯荞珍惜这工作,做起事来就格外用心。第一天上班,冯荞中午下了班就赶快跑去小食堂帮忙,铁匠组的张师傅正在手忙脚乱地做午饭,见她来帮忙,就喜滋滋使唤她洗菜洗碗,又问冯荞会不会炒菜。冯荞说会,张师傅就丢下铲子叫她炒。第17章 小食堂冯荞接过铲子,炒了一个土豆丝,干红辣椒炝锅加点醋,炒的酸辣口味的;看看篮子里的菜,再来一个白菜炖豆腐,一个红辣椒炒小咸鱼,桌上徐师傅打好的两个鸡蛋,她又快手快脚烧了个菠菜鸡蛋汤。徐师傅买了烤牌(一种铁炉烤制的发面饼子),八个人吃饭,应该足够了。这时节冬储的菜都吃差不多了,春菜却还没下来,老百姓家家饭桌上咸菜碟子做主。冯荞一边炒菜,一边感叹着这些师傅们吃得可真好,村里人待客都没有这样的饭菜。也不知道这一顿饭得交多少钱,这样下去,她一天七毛钱的工钱,她可吃不起。吃饭的时候,徐师傅尝了一筷子酸辣土豆丝,嗯了一声问:“今天这菜谁炒的?”“新来的冯荞丫头炒的。”张师傅说。徐师傅又吃了一筷子辣炒小鱼干,点点头:“我说嘛,打铁老张炒不出这味儿来,这丫头炒菜蛮好吃。”冯荞早上是步行来的,为了保证能在八点钟之前赶到上班,她早早就起了床,家里又没有钟表,天蒙蒙亮,听着队长敲钟了,村民们去生产队上工了,冯荞就出了门往镇上走。等她一路走到农具厂,大门都还没开呢,冯荞心里窘,只好在附近溜达了几圈,瞅着农具厂开门了才进去。下午下班不用担心迟到,时间就宽松多了。冯荞一整天心情都挺好,哼着歌儿出了农具厂大门,沿着路边往家走。杨边疆骑着自行车从后头过来,看见她就下了车。“冯荞,上来,我捎你一段。”冯荞站住,望着杨边疆,犹豫了一下。她到底是个十七岁的姑娘,平时除了冯东和冯亮,也没跟哪个男青年近距离接触过,而杨边疆对她来说,毕竟还不算熟悉。“上来吧,咱俩正好顺路,我要是丢下你不管,冯东该骂我了。”杨边疆差不多能猜中小姑娘的心思,这不难猜,那个年代男女之间接触还是比较保守的,而他跟人家小姑娘还不熟悉。于是杨边疆笑笑说:“这太阳都快要落了,你这么走下去天该黑了。我骑车把你捎到小罗庄村东的路口,我就到家了,剩下一段路你自己走。”冯荞抿嘴一笑,赶紧道了谢,跳上自行车后座。杨边疆一边骑车,一边问她第一天上班还适应吗。“挺好的。”冯荞说。“那就好,我师父刚开始一听你才十七岁,就不想要了的,说小姑娘说不得骂不得,怕你干不好。我们农具厂能有人专门来订货,靠的是手艺和质量,你别看我师父说话随和,手艺上头很严格的。”“徐师傅人很好。”冯荞笑。两人一路聊了些厂里的事儿,杨边疆有心地给她说了厂里一些情况,不多会儿到了两村之间的岔路口。冯庄村和小罗庄村离得不远,往西一拐就进了小罗庄村,去冯庄村则还要再往南走二三里路。“用不用我往前送送你?”“不用了,杨大哥,这就太谢谢你了。”冯荞跳下车,蹦蹦跳跳地小跑着往家走,剩下这么点路走回去,就轻松多了。☆☆☆☆☆☆☆☆冯荞第一天上班高高兴兴的,冯小粉却生了一天闷气。倒不是因为干活累的,冯荞不在家,冯小粉直接把更多家务往寇小胭身上一推,反正寇小胭受气包子也不敢反抗,她自己其实也没多干多少。反倒是冯荞不在家,没人跟她拌嘴干架了。问题还是出在寇金萍身上。一大早寇金萍带着两个丫头出工,去村东的麦地里锄草,找了个空挡问孔母,说最近咋都没看见志斌呢?孔母说,孔志斌这阵子身体不舒服,生了点小病。孔母心里也明白儿子没病,就是装病躲在家里,写写画画看看书,也不上工,门都不出,孔父气的骂了好几回,孔志斌就只说身体乏力不想出去。结果寇金萍就十分关切地说,哎哟,咋生病了呢,可真叫人担心。转脸就叫冯小粉去探病,还振振有词:“你看你志斌哥病了,你姐就只顾自己跑去做工,问都不问一声,真是咱家过意不去。小粉,你赶紧去看看你志彬哥,堂屋柜子里还有几个鸡蛋,给你志斌哥拿去补补身体。”孔母也只觉得寇金萍一下子热情关切的有点奇怪,冯小粉心里却明白她妈怎么个心思,当着孔母的面,冯小粉就说:“妈,要去你去,我跟孔志斌也不太熟,我不去。”“你说你这孩子,你志斌哥又不是外人,还有啥不好意思的。”寇金萍一个劲儿冲冯小粉使眼色。“哎呀不用,志斌他也没啥,小病。”孔母忙打圆场。寇金萍如意算盘没打成,暗地里恨铁不成钢地又数落了冯小粉一通,弄得冯小粉心里也憋屈。看见冯荞高高兴兴下班回来,冯小粉真觉着最近哪哪都跟她作对,骄纵惯了的小性子也就跟着来了。“我们在家干了一天的活,你可好,磨磨蹭蹭才回家,我们饭都做好了,你可真是小姐命,光等着吃现成的。”冯荞心情正好着,懒得和她吵,瞥了她一眼说:“谁还不是干了一天活?我也累了一天了,你可别找茬。”“我怎么找茬啦?明明是你躲懒。”冯小粉气的跺脚,冯荞却只当没看见,理都没理,拿了衣裳去井台洗,她今早怕迟到走得太早,换下的衣裳都还没顾上洗呢。从冯小粉的性子来说,要是冯荞跟她大吵一架,她心里兴许就发泄舒服了。冯荞爱答不理的,她偏偏觉着更委屈了。冯荞洗衣服,寇小胭做好饭,也端了个盆出来,蹲在井台跟冯荞一块儿刷鞋子。冯小粉被无视了,一个人坐在院里的石台上生闷气。寇小胭小声问起冯荞今天上班的情形,干的什么活?活儿累不累?管人的师傅凶不凶……冯荞就跟她聊了起来,两个小姑娘嘀嘀咕咕说着话,有时还咯咯笑一阵子。冯小粉坐那儿瞅着,自己跟自己生够了气,忽然问了一句:“冯荞,听说孔志斌生病了,你知道不?”这事冯荞前几天就听说了,孔志斌一直躲在家里不露面,她想找孔志斌谈谈都没成。天已经挂黑了,冯荞把衣裳晾起来,分神回了一句:“听说了。”“那你不去看看他?”“他妈不是说他不碍事吗,就说有点乏力。那天他背你来家,不是还好好的吗。”“那……那你也应该去看看呀,你跟他订婚了的。”一提起孔志斌背她的事儿,冯小粉心里越发烦躁。其实她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一种十分纠结矛盾的心理,她整天跟冯荞对立惯了,总是看冯荞碍眼,在寇金萍的态度影响下,习惯性地欺负冯荞,如今想正常交流一下都不知该怎么说了。“这是我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冯荞随口回答,心说她跟孔志斌的关系梗在这儿,还不知道怎么样呢,她一个姑娘家,这个关口她怎么跑去探病?天落黑后,冯老三和寇金萍浇园回来,一家子坐下来吃饭,寇金萍一直没说什么话,冯老三询问了冯荞几句,又问她一天开多少工资。“说是一天七毛,干不好会扣工资,还要减去一顿中午饭钱。人家说我才十七,又是个女的,还不一定要我干几天呢。”冯荞心里有防备,就故意没把话说死。“那就好好干。”冯老三半天给了一句。☆☆☆☆☆☆☆☆第二天中午,冯荞一下班又跑去小食堂帮忙,正好轮到木工组的刘师傅做饭,他带的学徒小赵跟在一旁打下手。俩人一看冯荞挺高兴,忙招呼她掌勺炒菜,杨边疆做完了工作,也来帮着洗碗洗菜打下手,徐师傅乐的一旁抽烟休息。这天刘师傅去买的菜,小白菜、红萝卜、粉条和芫荽,还割了一斤猪肉。冯荞就炒了个白菜猪肉炖粉条、辣炒萝卜丝,一把翠绿的芫荽也单独做了个菜,拿热水稍稍一焯,加点油盐醋和红辣椒凉拌。饭还是买来的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