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
作者:贺端阳      更新:2023-06-22 00:52      字数:7206
  荀成已经走到了苍临的衣箱前,将衣箱的盖子敞开,皱着眉头在里面挑挑拣拣:“你好歹也是上柱国大将军的小公子,怎么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苍临见他这副样子更是疑惑,在他印象里荀成一直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现在居然挑起了衣服,难得地升起了几分好奇心:“你待会究竟要去做什么?”荀成终于找到了一件合适的衣服,也不在意苍临,直接将自己身上的湿衣服换掉,而后才在桌前坐了下来:“在宫里无趣的很,约了人一起去品茶,顺便过来看你一眼。”“约了人?”苍临忍不住问道,“还品茶?我真的是忍不住想问一下这个人究竟是谁?”“哦,你认识的,苏和。”荀成顺手从苍临桌上拿了一块糕点塞进自己嘴里,“他约的我,那什么,之前偶然帮了他一个忙,他大概是想向我表示一下感谢吧。”贺鸿仪回到皇城之后,荀成毫不意外地成为了功臣,毕竟这几年来没有他在朝中里应外合,贺鸿仪大概也没那么容易就入主皇城。但苍临清楚的很,荀成当初做那些,并不是为了今日的权贵,他并不在意这些东西,他只是为了除掉陈原,尽管苍临一直没有问过,荀成跟陈原究竟有怎样的仇恨。“苏先生?”苍临微挑眉,从他恢复贺鸿仪家公子的身份之后,就跟苏和再没有过什么直接的接触。他与伏玉一起跟着苏和学了三年,最是了解此人的脾气秉性,也知道他对贺鸿仪这种人是如何的厌恶,现在他的身份袒露在他面前,苏和大概对他失望的很。但是他还需要这个身份,所以也不打算去对苏和做任何的解释。只是偶尔的时候他会想,如果伏玉还活着,如果伏玉知道了他的身份,是不是也会对他十分的失望?“你那个先生,大概是读了太多的书,又有一个太圆滑的爹,到了他这儿反而变成了这副样子。在翰林院被人针对还不自知,我看不下去便帮了他一把。”荀成说着,又喝了口水。苍临只想着不去讨苏和的嫌,再加上苏坤那人本事大的很,人人都知道当初他与陈原交好,现在贺鸿仪当政,他的位置居然也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甚至还趁着新皇登基加官进爵,让苍临在暗中忍不住怀疑,当初苏坤大概就与远在西北的贺鸿仪有所勾结。有这样的爹在,苍临倒是一直没有担心过苏和的处境,现在听荀成说起才突然想到这人是如何的脾气秉性,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明日我会去趟翰林院。”荀成笑了起来:“呦,开始摆起将军府小公子的威仪了?”苍临垂下眼帘:“苏先生对我有授业之恩。更何况,当初他对伏玉也好的很,伏玉在宫里,人人都欺他是傀儡,唯有苏先生,是真的拿他当皇帝来对待。如果伏玉知道苏先生被人欺负我没有管,一定会生气的很。”荀成脸上的笑容淡了一点:“人都没了,你还在意他会不会生气。”苍临抬眼冷冷地瞪了荀成一眼,荀成只好无奈地摆了摆手:“是我说话不恰当,当我没说。”他转过头,目光从苍临的房内扫过,终于还是没忍住又开口,“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这房里的布置,是把当日长乐宫原封不动的搬了过来吧?那边那个书案,衣箱,还有你榻上那两个枕头,被褥。你是放不下了,还是就不打算放下了?”苍临垂下眼帘:“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没有什么放不放下之说。”“那,你亲自去监工淳熙帝皇陵建造一事呢?”荀成道,“现在满朝上下都知道你与那早逝的淳熙帝感情深厚,加上你前几日推拒了贺鸿仪给你找的亲事,朝中有人开始传言你好男风,并且喜欢的就是……你以为贺鸿仪就没所察觉吗?”“这本来就是事实,也没有什么可掩饰的,若不是我发现的太晚了,也不会到今天这个地步。”苍临淡淡地说道。荀成低低地叹了口气:“纵使事实如此,但也没必要表现出来。贺鸿仪对皇位已经蠢蠢欲动,将来总有一日,这天下会姓贺,到时候不提复不复仇的事儿,你甘心让你那两个哥哥坐那个皇位?你以为到时候会有你的活路?”“我不甘心,所以我故意如此。”苍临抬眼看向荀成,“贺鸿仪虽然认回了我这个儿子,但对比他那两个从小养在身边的儿子来说,我还是个外人。如果我野心勃勃,如果我表现出我对那个皇位巨大的渴望,反而会引起他的警示。但如若我足够谦逊低调,兄友弟恭,对他足够孝顺,又对一个已经葬入皇陵的人情深难忘,极易感情用事。贺鸿仪最多只会觉得我是一个不是那么有出息,但是很听话的小儿子,我那两个看起来感情很好,但都对那个皇位耿耿于怀的便宜哥哥对我也会放松警惕。”他微微翘了一下唇角:“你觉得,这样是不是更好一些?”第六十三章南夏建兴二年, 建兴帝伏宽下诏, 以自己年幼不能亲政, 上柱国大将军功勋卓越,为南夏开疆扩土,众望所归为由, 禅位于贺鸿仪,贺鸿仪三让之后,终于在亲信的劝说之下, 接受了建兴帝的禅让, 于武英殿登基为帝,定国号为周, 改元元征。立长子贺赭齐为太子,次子贺殷治为楚王, 幼子贺苍临为晋王,各置府邸, 参议政事。封南夏逊帝伏宽为越国公,车服礼乐仍循南夏旧制。至此,苟延残喘了几年的南夏皇室终于再也支撑不住, 彻底亡国, 伏家坐了数百年的江山从此易主。不过这些都跟苍临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南夏皇室对他来说唯一在意的只有那个人而已。那个人不在了,这江山换谁来坐对他来说都没有什么关系。他每日大多的时间都呆在自己的新府邸,除了例行上朝,入宫跟贺鸿仪问安, 再不然就是到皇陵去看看淳熙帝陵的修建情况,剩下的时间都呆在府里,读书练字习武。对比其他两位皇子门庭若市,访客诸多的府邸,他的府里也冷清的很,除了荀成几乎再没有来客,荀成大多数的时候又都是直接翻墙而入,从来不会走正门。新帝已经登基,朝臣也开始各做打算,虽然如今太子已立,但贺鸿仪正值壮年,变数极大,将来这个皇位由谁来坐,还未必说得准。太子与楚王都是从小跟着贺鸿仪在军中长大的,到如今已有自己的亲信,一个想要坐稳太子之位,另一个又想要上位,在朝中也开始了明争暗斗,各自拉拢人脉。太子贺赭齐在河东与赵楹僵持数月,虽然没能拿下河东,却拖住赵楹,让贺鸿仪的计划得以实现。而楚王贺殷治则跟随贺鸿仪从西北直至皇城,一路上鞍前马后,更是讨得贺鸿仪欢喜。却唯独苍临,他既不是嫡出,又不是在贺鸿仪身边长大,父子感情并不深厚,他在朝中也并无基础,朝臣们的抉择之中很容易就将他忽视。不过也总会有人剑走偏锋,毕竟其他两位皇子的亲信都是他们这几年在西北所积累,还有就是妻族的关系,原本南夏朝中的这些旧臣就算选择了阵营,也很难受到重用,而苍临虽然暂时看起来在势力之上不及其他两位皇子,但如若能用心经营,也未必就没有机会得到那个皇位。但苍临却根本不懂一样,丝毫不理会这些人的试探,每日本本分分,在贺鸿仪面前唯唯诺诺,面对两个兄长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底气,久而久之,那些对苍临还抱有希望的朝臣,也渐渐打消了在他身上的心思,苍临那两个斗的正凶的便宜哥哥几经试探之后发型苍临对自己似乎并无威胁之后,便不再理他。连贺鸿仪本人也逐渐发觉自己这个几年不见的小儿子除了乖巧听话,再没有别的本事。到底不是自己一手调教,总归是差了一点,这样的儿子封个闲散王爷也就罢了,至于皇位,是万万不能考虑的。荀成向苍临复述这话的时候,嘴角忍不住向上勾了勾:“现在连你父皇都这么说了,朝中只怕再没有愿意在你身上押注的人了,你现在的存在感可是降到了最低,一切都按着你的计划进行了。 ”苍临笑了一下,顺手拿起茶壶斟满自己面前的茶盏,先放在鼻尖前嗅了嗅,然后才喝了一口:“我倒是没想到你居然会叫我出来喝茶?”他们现在正坐在茶楼二楼的一个雅间里,他们的位置正对着下面的台子,一个中年人正在上面说书,时不时地博得满堂喝彩。“现在满朝上下除了我谁还乐意叫你这个没出息的晋王喝茶?”荀成也端起茶盏,喝了一大口,朝着那说书先生看去,“这茶楼可是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那说书先生好像也是代代相传,只要他在这儿的时候,这里都热闹的很。”荀成说完,偏过头看了苍临一眼:“你每日除了在府里看书写字,一点人气都不沾,就是苏和那人都比你有趣。”苍临挑眉,轻笑:“你最近提苏先生的次数倒是多了不少,好像你们上次喝茶之后还多了不少的联系?”荀成随手抓了一把瓜子,靠在椅背上漫不经心地嗑着瓜子,听见苍临的话他顿了一下,状似不经意回道:“我以前一直觉得他那个人是个迂腐的书生,上次聊过之后才觉得他那个人也挺有趣的,你也知道,我不大看得上朝中的那些人,稍微能聊的来的也只有你,你一半的时间闷在府里,剩下的一半时间去皇陵,我总要打发时间嘛。”“哦?”苍临微挑嘴角,“这么说来,你是拿苏先生打发时间?”他抬了手朝着下面指了指,“那苏先生刚好在下面,你要不要去打发打发时间?”“嗯?”荀成顺着苍临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果然看见一个身着青色长袍的清瘦身影站在门口,正侧着头听身边的小厮说着什么。下一刻,荀成就吐出口中的瓜子皮,没等苍临回神,就从雅间里消失,再抬眼这人已经出现在楼下,正搭着苏和的肩膀,凑在他身边熟络地说着什么。苍临抬起一只手撑着自己的下颌,看着苏和先是一脸惊诧,随即面上的表情慢慢和缓下来,甚至还露出了一点笑意。苍临认识苏和已久,最是知道他的脾气秉性,若不是十分相熟的人,是不会这般相处的。他印象里的苏和也是一个有些孤僻不合群的人,但现在却跟荀成开始交好。他的唇角扬了扬,这样也好,所有人都要逐渐地告别过去的那个自己,按照一种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来生活。只有他一个人留在过去就可以了。苍临愣了回神的功夫才发现下面那两个人已经不见了踪影,还没等反应,雅间的门被人推开,荀成将苏和直接拉了进来,口中还说着:“苍临,看我带了谁上来,你们苏先生今日来了晚些,连位置都没有,幸好碰见了我。”自从贺鸿仪回到都城之后,苍临就一直避免直接与苏和接触,他不知道如何跟苏和解释,也担心面对他的质疑,苍却没想到自己会跟苏和在这样的时候碰面,他怔了怔,跟着才回过神来朝着苏和施礼:“苏先生。”那边苏和比他还要诧异,瞪着他愣了半天,直到看见苍临施礼,才想起什么一般朝着苍临躬身施礼:“微臣见过晋王殿下。”二人面对面施礼,让站在旁边的荀成忍不住挑眉:“那什么,这里毕竟也没有外人,你们两个是不是太过客套了些?”苏和站直了身体,朝着荀成勉强笑了一下:“不论何时,礼不能废。”苍临微微皱眉,他其实一直都知道依着苏和的脾气秉性面对自己的时候态度不会再如当初那般,但现如今真的到了这种时候,面对这样生疏的苏和,让他多少会觉得有些失落。他其实不在乎很多人很多事,但是苏和毕竟还是不一样的,因为在过去的那几年的时间里,他与苏和所有的接触里,都有伏玉在场,在他心里,苏和是少有的几个能与他一起思念伏玉的人。可是这人与他的关系现在变成了这样,那他关于伏玉的纪念是不是又要少了一些?他微微闭了闭眼,让自己平复下来,朝着苏和露出一点笑意:“当年虽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先生有所隐瞒,但毕竟先生对我来说有教导之恩,尊师重道是也是先生所教,礼自然不能废的。”苏和看着苍临,表情很是复杂,半晌,他才开口:“晋王殿下客气了。”苍临的目光在苏和脸上停留了一会,又看了一眼旁边一脸莫名其妙的荀成:“我府里有事原本就打算回去,只是荀大人觉得一个人在这里多少有些无趣,先生来了正好解救我,我就先回去了。”苏和犹豫了一下,最终一躬身:“那臣恭送殿下。”苍临笑了一下,转身朝外走去,还没走几步,苏和的声音突然在背后响起:“殿下。”苍临回过头来,带着些许疑惑:“先生,何事?”苏和看着苍临,思索再三,终于还是开口:“臣听说您现在在监督淳熙帝陵寝的修建?”苍临笑了一下:“啊,是的,那毕竟是他要长眠的地方,总要让他满意。满朝上下大概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他的喜好了,我亲自看着,也更放心一点。”苏和慢慢地蹙起眉头,垂下眼帘,许久之后,只是发出一声低叹:“昔人已逝,还望殿下节哀顺变,早出走出来。”苍临点头:“多谢先生。”说完,推开雅间的门,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雅间内苏和慢慢地坐回椅上,低声道:“当日我见着他那么难过,只以为时间慢慢久了他就会放下,却没想到快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他好像还没走出来一样。”“因为他从来就没想着要走出来。”说话间荀成也坐回了椅上,顺手又抓了一把瓜子,“说起来,那小皇帝现在还不错?”他给苏和倒了杯茶,“说起来,那小皇帝现在到底在哪里?”苏和从他手里接过茶盏,轻轻地摇了摇头:“当日我把他送出了皇城,至于之后他去了哪里,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不管去到哪里,都应该远比他在皇城里要自在的多,也算是求仁得仁吧。”荀成挑眉,嘴角露出一点笑意:“求仁得仁吗?希望是吧。”江南,距离都城千里之外的一个小渔村,景色优美,鱼米富足。正是盛夏,又是晌午时分,最为炎热的时候,渔村外的湖上飘着一艘小渔船,船上坐着一个少年,穿着松松垮垮的衣衫,裤腿上挽,露出白皙瘦削的小腿,伸进微凉的湖水里。他手里还提着一个钓竿,鱼钩垂进水里,大半天都没有动静。少年大概等的乏了,就着这个姿势打起瞌睡来,直到一只手拍在他肩头,他在蓦然惊醒,注意力慢慢地集中,看了身后人一眼,打了一个呵欠:“怎么了?有鱼了吗?”他身后的是一个只有八九岁的小孩,肤色黝黑,一双大眼睛明亮有神:“玉哥哥,这都一个晌午了,你还是一条鱼都没钓到,一会我爹娘回来发现我偷偷把船划出来,一定会骂我的。”这少年正是伏玉,他伸手在小孩脸上捏了一下,回手将钓竿提了起来,不出意料的一无所有,他撇了撇嘴,又重新把饵料挂到鱼钩上,将钓竿顺回水里,盯着被波动的水纹看了一会,转过头来百无聊赖地戳了戳那小孩的脸:“不是你说这个位置鱼多的嘛?今天是忠叔生辰,我想带条鱼回去给他吃嘛。”小孩避开他的手,伸手往水里指了指:“我站在这里都能看的到鱼,可是玉哥哥你好笨,一条读钓不到。我看李叔早上捕了不少鱼回去,你不如去要一条。”伏玉伸手拍了拍小孩的头:“那怎么一样,要来的鱼跟自己亲手钓的鱼是不一样的。”他将小腿从水里收了回来,站起身,伸了伸胳膊,“我昨夜没怎么睡好,回船舱里躺回,你看鱼竿若是动了记得叫我。”小孩嘟了嘟嘴,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伏玉站在船头,朝着远处眺望,湖光山色,景色宜人,是他一直以来所期待的生活,但他偶尔还是会觉得很失落,就好像有什么东西被他遗忘在那个冷冰冰的皇城。伏玉垂下眼帘,自嘲一般笑了笑,不,这还不是他所期待的生活,因为之前的几年里,他所期待的生活里,都是有另一个人在的。第六十四章伏玉这一觉睡了足足有两个时辰, 等他醒来的时候已是暮色西垂, 原本答应帮他看着鱼的小男孩正蜷在他身边睡得香甜。渔船摇摇晃晃地飘荡在湖面上, 与远处的湖光山色融为了一副俊逸的山水画。伏玉揉了揉自己的眼睛,靠在船沿上愣了一会神,才完全清醒过来, 他起身去看自己的鱼,发现连鱼竿都不见踪影。伏玉站在船边低头盯着水面看了一会,湖水清澈, 能看见游来游去的鱼儿, 但这些鱼里没有一条属于他。“玉哥哥?”小男孩也醒了过来,揉着眼睛来到伏玉身边, “你在看什么?”“哦,没看什么。”伏玉笑了一下, “我只是突然想起我曾经在老家的荷花池里养过几条鱼,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它们的新主人对它们好不好。”小男孩懵懵懂懂地看了伏玉一眼,歪着头想了想:“玉哥哥,你老家的荷花池很大吗?有没有邱员外家的大?”小男孩用力地张开双臂, 认真地形容到, “邱员外家的荷花池有这么大,一到夏天里面开满了荷花,可美了。”伏玉自然没见过邱员外家的荷花池到底有多大,只是胡乱地应了一声:“嗯,差不多吧。”他抬手点了点小男孩的鼻尖, “你从小在这湖边上长大,荷花池有什么新鲜的?”小男孩摇了摇头:“可是,我没见过带荷花池的大宅子啊。”他伸手拉了一下伏玉的衣角,“玉哥哥,将来你要是回了老家,能不能带我一起去看看呀?”伏玉面上的笑意淡了一些,半晌才轻声回道:“我虽然很想答应你,但是,我大概这辈子都不会再回去了吧?”“为什么呀?”小男孩忍不住问道。伏玉站在船头朝着远方眺望:“因为那里已经不是我的家了。”说到这儿,他又摇了摇头,“那里其实从来都不是我的家。”小男孩仰起头看着伏玉的脸,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今天的玉哥哥似乎有点难过,但是又不知道他为什么难过,他看着伏玉眼里的水光,小声问道:“玉哥哥,你不开心吗?”伏玉低下头看他,嘴角翘了翘:“是有点吧。”“为什么呀?”“为什么?”伏玉捏了捏他的脸,脸上漾出笑纹,眉眼弯弯,“还不是因为你刚刚偷偷睡觉,害的我今天没有钓到鱼,晚上没东西给忠叔过生辰啦。”小男孩嘟着脸,含糊地回道:“是因为玉哥哥太笨啦,所以钓不到鱼。”他抬头看向伏玉的眼睛,犹豫了一下,还是安慰道,“我们去摘莲子吧,忠叔可喜欢吃莲子啦,我们摘到莲子就可以给忠叔过生辰啦。”伏玉眼里的水光已经消失不见,他将船桨拿起:“那好啊,我们先把船划回去。”毕竟在湖边住了大半年,摘几颗莲子对伏玉来说不算是什么难事,尤其他身边带着的这个小男孩石头生在湖边长在湖边,对这周围的一切都熟悉的很,两个人很快就摘了一竹篮的莲子。伏玉帮着石头把船拴好,又把石头送到一直送到家门口,又因为石头随口说了一句今日是程忠的生日,从石头爹那儿得到了一条大鱼,一手提着竹篮,一手拎着鱼笑眯眯地朝着家里走去。当日苏家的人将他跟程忠送出都城之后,就再没过问他们二人的去向。伏玉知道这都是苏和的安排,苏和知道他想要的是彻底告别过去,而苏家兄妹也是他过去的一部分。更何况,那个时候都城的形势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将来究竟会发生什么,这样不管是对苏家的人还是伏玉二人来说,都更为安全。伏玉理解苏家的举动,因为苏家看起来对他们不闻不问,却给他们准备了足够二人生活大半辈子的盘缠。伏玉带着程忠在都城附近短暂休整,同时考量未来的去处,按着伏玉原本的打算,是想要远离都城去往西南的,但现在陈原占了那里,最终一路南下,赶赴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