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作者:贺端阳      更新:2023-06-22 00:52      字数:7770
  伏玉的眸光闪了闪,脸上慢慢浮现笑意:“好啊,那你记得不要吵醒我。”话落,手腕一抬,饮尽了杯中之酒。伏玉微微闭了闭眼,将酒盏轻轻地放下,夹了一大块的蟹肉塞到嘴里,道:“今日这蟹确实好吃的很。”苍临瞧着他的样子不由笑了起来:“好吃的话,我再替你剥一只。”伏玉眼睛眨了眨,将泛起的水光隐藏:“好啊。”众人也都放下了酒盏,瞧着伏玉只顾自己吃蟹,只偶尔跟身边的皇后说上几句话,剩下的大多时候,目光都放在身侧的那个小太监身上,显然跟往日一般,并没有搭理其他的人意思,便也各自低下头在身边人的伺候下,吃起蟹来。偶有一两道不甘心的目光,在对上苏皇后笑意盈盈的眼眸时便不由自主的退缩。伏玉今日似乎心情格外的好,连带胃口都很好,专贡的蟹个头都不小,他足足吃了三只,又喝了大半壶的黄酒,瞧着时候差不多了,跟苏皇后对视了一眼,又给自己斟了一杯酒,索性站起身来,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滑过:“朕今日心情不错,就与大家再喝一杯酒,之后朕就要回宫休息了,也省的朕在这里,大家都不怎么舒服。”说完,他抬起手臂,但酒还没等喝进口中,整个人晃了两下,突然软软的倒了下去,手中的酒盏跌落在地,溅起一地的酒水。在伏玉倒在地上之前,一只手臂飞速揽住了他的腰,将他整个人扶住,才让他不至于当着满殿的人摔倒在地。苍临将这人抱在怀里,却在视线触及他的脸时变了脸色,伏玉面色惨白,已是没有了意识,暗红的鲜血从他的口中溢出,已经浸湿了衣襟。一旁的苏皇后已经惊叫出声:“陛下!陛下这是怎么了!快去传御医啊!”苍临跪坐在地,让伏玉靠在自己的肩头,胡乱地伸出手去擦他唇边的血迹,却发现伏玉整个人好像凉透了一般,感觉不到一丁点的温度,就好像是……死了。这个念头刚刚涌上来,苍临就用力地晃了晃脑袋,他抬手想去探伏玉的鼻息,手抬起来,却忍不住颤抖,就好像隔着什么一般,始终伸不过去。苍临盯着自己的手看了一会,突然将手握成拳,藏在背后,好像只要这么做,伏玉就会如他最初以为的那般只是喝醉。但一只更为纤细的手指伸了过来,完成了苍临刚刚的动作,跟着苏皇后的哭声在苍临耳边响起:“陛下他好像……没了气息。”苍临听见那几个字缓缓地抬起头,看着苏皇后那张梨花带雨的脸,一字一句地问道:“你刚刚,说什么?”他一个小小的内侍,竟升起了让人畏惧的气势,苏皇后下意识地就止住了哭声,胡乱地摇了摇头:“不,我不知道,御医呢,御医在哪?”大殿内已然乱成一团,背着药箱的御医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来不及再施礼,跪倒在地,抬起了伏玉垂在一旁的手腕,小心翼翼地把脉,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冷汗沁满他的前额,良久,他转过身跪向苏皇后,语带哭声:“陛下,陛下他殡天了。”这一声如炸雷一般落到殿中,所有人都愣在原地,无论如何也不曾料想到,好好的中秋佳宴最后会变成这样。大家慢慢恢复意识,大殿之中陆陆续续地响起了哭声,却不知道究竟有几个人是真的难过。苍临一直坐在原地,伏玉还靠在他的肩上,只要他低下头,就能看见伏玉紧闭的双眼还有微长的睫毛,还有那张染血的脸。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突然抓住伏玉的手,搭在自己的肩上,让伏玉整个人伏在自己背上,一手撑着地,一手扶着身后的伏玉,慢慢地站了起来。御医抬起头就看见这一幕,不由大惊:“你这是要干什么?”苍临目光落在他身上,没有停顿,只是冷冷地说道:“我答应过今日要把他背回去。”说完,不管跪了满地抱头痛哭的人,一步一步地朝着殿外走去。有内侍先回过神来,仓皇地要去拦他,苏皇后慢慢地站了起来,出声喝止了那内侍:“陛下总要回长乐宫的。你们两个跟本宫一起过去。再找一人去通知百官。”说到这,她抬手抹去了脸上的泪痕,“今日这殿中的所有人,都看起来,没有本宫的命令,一个都不准离开。”说完,她一甩衣襟,大步跟了出去。皇城内的人几乎都在这正阳宫赴宴,宫中静悄悄的。苍临背着伏玉,手里连灯笼都没有,只借着天上的月色缓缓地前行。其实他早就适应了这样的夜晚,但今日却走的尤其的缓慢,因为他肩上还背着一个人,因为他答应了那个人,一定不会吵醒他。月色皎洁,映在两人身上,苍临走了一会,脚步突然顿了下来,他侧过头,朝着伏在自己肩头那人轻轻开口:“伏玉?”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但他好像也并不怎么在意,他仰起头,看着那月亮,涩声道:“我经历过太多这样的夜晚,也看过各种各样的夜色,其实一直很想跟你一起赏赏月。”说到这,他的声音微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才又继续说道,“所以,你睁开眼看看好不好?”第五十八章南夏淳熙三年可谓是多事之秋, 先是西南边陲小国西里侵犯南夏边境, 不过十数日的时间连下南夏四城, 南夏朝中无将可战,最终由太尉陈原亲率大军南下迎战。西南的战事还没好转,驻守河东的上将军赵楹又迎战河西贺鸿仪之子。这两场战事不管是胜是负, 都极其耗费南夏的国力,待战事了结之后,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才能恢复过来。却没想到, 还没等到战事结束, 中秋之日,后宫的家宴之上, 淳熙帝饮下毒酒,毒发而亡。南夏皇室近些年来历经浩劫, 到淳熙帝时已经血脉单薄,淳熙帝年少膝下并无血脉, 突然驾崩对南夏来说已是重创,何人继位成了满朝上下最为顾虑的事情,加之现在陈原正在西南, 协理朝政的正议大夫苏坤态度莫明, 尽管淳熙帝尸骨未寒,连谋害他的凶手都还不曾查明,朝中的一些人已经蠢蠢欲动,将隐藏许久的心思逐渐暴露出来,目的直指那个明显后继无主的皇位。但不管朝中如何的勾心斗角明争暗斗, 又将掀起怎样的波澜,皇城之中平静的仿佛一潭死水。淳熙帝的尸首已经入殓,灵柩停于长乐宫之中,只待葬入皇陵。永宁长公主亲自进到宫里,帮助苏皇后料理淳熙帝的身后事。月明星稀,皇城里静悄悄的,那日在宴席上的所有人都还被苏皇后关在正阳宫中,由大理寺的人入宫专门调查害死淳熙帝的凶手。永宁长公主帮着苏皇后将一切料理妥当之后,不放心府中的幼女,匆匆忙忙地出了宫。白日里前来哀悼的朝臣也已离开,长乐宫中只剩下苏皇后兄妹二人替淳熙帝守灵。因此也没有人察觉,长乐宫主殿的屋顶正坐着一个人,手里捏着一个酒壶,正对着清冷的月光,久久地静坐。一个人影悄无声息地摸了上来,站到他的面前,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开口:“我找了你一整晚,你居然躲在这里。”苍临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然后收回了视线,就好像根本没看见那人一样,回手拿起酒壶,喝了一大口酒,才慢吞吞地回道:“这皇城里已经成了这个样子,谁又会介意我一个小太监究竟去了哪里?”荀成也不介意他的态度,在他身边坐了下来,这个位置只要微低头,就能看见长乐宫前的空地,昏黄的灯火从里面映出来,甚至还可以看见里面晃动的人影。荀成转头看了苍临一眼:“苏皇后已经回正阳宫了,现在下面守灵的,只有那个苏和,你不下去看看吗?”白日里长乐宫人来人往,荀成觉得苍临不在那种时候出现也很是正常,现在天色已晚,所有的喧嚣都已经散去,苍临或许也想下去看看。毕竟曾经他们几乎形影不离,苍临当日不惜自己的性命也要保住那小皇帝的性命,却没想到在一夕之间小皇帝就没了命。荀成虽然不怎么理解,但也想象的到苍临会何等的难受。苍临又喝了一大口酒,才缓缓地摇了摇头:“我不敢。”前一晚他将伏玉的尸首背回了长乐宫,看见程忠由惊慌到茫然之后到痛不欲生,却说不出一句话来。他不知道要跟程忠说些什么,也不知道要如何解释,明明晚宴之前还是两个人说说笑笑地一起出门,到最后变成了他背着伏玉的尸首回来。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再之后,苏皇后带人来了长乐宫,强势而又果断地把他从伏玉尸首边推开,他怔怔地站在一边看着他们替伏玉更衣洁面,再后来,朝臣得了消息入宫,哭声充斥着长乐宫,听进苍临耳里,只让他觉得胸口刺痛难忍。后来他便借着夜色翻上了屋顶,在这上面枯坐了一整日,在这种时候没有人会在意他一个小太监的存在,长乐宫里的所有人都忙忙碌碌来来回回。苍临就坐在屋顶,听着下面的所有声响,却连下去看看都不敢。他坐在这里,只要看不见那冰冷的棺椁就可以当做下面的一切都与伏玉没有关系,就可以假装他只是像先前的很多个晚上一样,等待荀成的一个考验,等天色渐亮,他身心疲惫地推开长乐宫的殿门,还可以看见伏玉躺在他们的床榻之上,睡得香甜。下面的哭声清楚的传进他的耳内,将他所有的幻想击溃,他既不敢下去看一眼装着伏玉的棺椁,却也不想躲到别处去,只能把自己束缚在这个屋顶。仔细算起来,荀成认识苍临已有三年,已经足够熟悉苍临的脾气秉性,也得到了苍临难得的信任。却是第一次见到他这副样子,就好像有什么东西被抽离了他的身体,让荀成下意识地想起一句古语——哀莫大于心死。荀成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安慰一下苍临,但自己又确实不善此道。犹豫了一下,伸手从苍临手里拿过酒壶,倒进自己嘴里,喝了一大口之后,才道:“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小皇帝死了,你也不用再死守在这皇城了。依着你现在的身手,加上现在的局势,只要你想离开,没有人能拦得住你。”苍临突然侧过头看了荀成一眼,黝黑的眸子看的荀成没来由的心虚,半晌,苍临冷冷地开口:“这件事是不是贺鸿仪做的?”荀成一愣,摇了摇头:“他上次的密信里并没有提过这件事,我不知道是不是上次刺杀的事情失利之后让他对我起了戒心,还是压根这事就跟他没有关系。毕竟现在他的注意力应该都在河东的战事之上,未必会想到此。”苍临垂下眼眸,手指滑过房顶的瓦片,轻声道:“正阳宫里关着的那些人没有胆量做这件事,伏玉,伏玉死了对她们也没有什么好处。原本能得到好处的只有陈原和贺鸿仪,但是陈原先前有无数的机会对伏玉下手,没有必要选择自己不在都城的时候,毕竟西南那边在贺鸿仪的搅合下,已经让他足够头痛,他才离开都城没多久,很多人已经按捺不住,这个时候害伏玉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处。”他慢慢站起身,朝着西北方向望去:“贺鸿仪搅乱了西南,让陈原不得不离开都城,又派自己的长子去河东牵制赵楹,这个时候伏玉死了,他可以像他之前计划的那样,将此事嫁祸于陈原,然后以为伏玉报仇的名义,率大军回城。我猜测若是按照他的计划来说,用不了多久,他会重新回到这个皇城。”他转过头来,看着荀成,缓缓地说道:“所以我哪里都不会去,我就留在这儿,等着贺鸿仪回来,我要让他血债血偿。”苍临的声音不高,但是最后几个字却仿佛是从牙关里挤出来。荀成为他话里的恨意所震惊,半晌,才说道:“虽然,虽然我一直觉得,依着你的本事,有朝一日说不定会有大作为。但现在的你毕竟无依无靠,连个帮手都没有,即使贺鸿仪回京,你一时半会都不会是他的对手。”苍临别过脸,唇角露出一抹轻笑:“我忍的了,也等的起。”说到这,他垂下眼帘,轻声道,“我曾经急着带伏玉出宫,甚至想着,如果,如果我们能按他说的那样过上自在的生活,我或许可以放下所有的这些恩恩怨怨,只要他在我身边。可是现在他不在了,我再也没有什么顾虑,我有一辈子的时间,可以慢慢地跟贺鸿仪算这个账。”荀成皱起眉头,他看了苍临一会,最终还是说道:“我知道这几年来你跟那小皇帝朝夕相处,关系不错,现在他突然驾崩,你十分难受。但毕竟人死不能复生,等过段时间小皇帝葬入皇陵,所有的一切都成了过去,你也就慢慢放下了。”苍临笑了一下,轻轻摇头,他抬手按在自己心口,抬眼看着荀成:“放不下的。”他轻声道,“人都没了我才明白,他对我真正意味着什么。”他的声音苦涩,似乎还带着一丝哽咽。良久,他轻轻地摇了摇头,“罢了,时候不早了,你走吧,我想一个人待一会。”荀成微微挑眉,看着苍临的这副样子,最终只是低低地叹了口气,将酒壶放在苍临脚边,翻身从屋顶跳了下去,很快就消失在夜色里。苍临一个人站在屋顶,抬起头看了一眼天上同样孤零零的月亮,弯腰将脚下的酒壶捡了起来,抬手将酒壶中剩下的酒倒进嘴里,将辛辣冰凉的液体大口地吞了下去,举着空酒壶愣了一会,将那酒壶随手丢在屋檐上,咬了咬下唇,最终还是翻身跳下了屋顶。第五十九章长乐宫内一片寂静, 苍临深吸了一口气推开了殿门走了进去, 一眼就看见了停放在殿中央的棺椁, 他盯着那棺椁看了一会,才慢慢偏开视线,转向一直安静坐在角落里的苏和, 微微躬身:“苏先生。”苏和起身,目光落在苍临脸上,不过一日的时间, 苍临整个人就好像失去了精气神一样, 面色苍白,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颓意, 看的苏和都觉得于心不忍,他轻轻地叹了口气, 走到苍临面前,闻到苍临身上的酒味, 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出去转转,你大概也想单独跟他待会。”说完,苏和朝着那个棺椁看了一眼, 转身出了门。厚重的殿门缓缓地合上, 空旷的大殿内只剩下苍临一个人,对着一座冰冷的棺椁。苍临愣了愣,微微闭眼,靠着棺椁坐了下来,抬起颤抖的手指轻轻地覆在棺木上, 然后将脸也贴了上去,他心里清楚,这大概是他与伏玉最近的距离了。过段时日,伏玉将和他的先祖一样葬入皇陵,永远留在地下。棺木上雕刻着繁复的花纹,伏玉毕竟是天子,哪怕人尽皆知他只是一个傀儡,但死后依旧保留着天子的体面,一切都依制而行。苍临用手指细细地抚过那些纹络,只觉得自己的心口好像都搅在一起,疼痛难忍。他闭着眼,轻轻开口:“你不知道我有多想跟你一起去了,可是我却不能,我要亲手杀了害死你的仇人,我要帮你看着这江山还有天下百姓落入一个牢靠的人手里,我要替你为忠叔养老送终,这些事不做完,我没有颜面下去见你。”长乐宫空荡荡的,没有任何人能给苍临一个回应,许久之后,他突然落下泪来,低声道:“所以你在下面的话,能不能再等等,等我完成了这些之后,我们一起去投胎。”呼啸的秋风顺着敞开的窗子吹入殿内,吹熄了窗口的几根烛火,大殿内的光线暗了不少,苍临却好像没有察觉一般,就那么靠坐在棺椁旁,一动不动。殿外,苏和还站在门口,夜间风里凉的很,吹在他身上让他忍不住瑟缩起身体,好像这样能让自己稍微暖和一点。大殿之内一片寂静,只能看见晃动的烛火,还有蜷缩在棺椁旁始终没有动作的人影。苏和缓缓地收回视线,发出一声长叹。“怎么,这种时候觉得苍临可怜了?”突然的说话声让苏和一惊,他扭回头,看见一个年轻男人从夜色之中走了出来,正是负责护卫皇城安危的备身郎将,荀成。苏和微挑眉,目光落在荀成那张似笑非笑的脸上:“荀大人这话是何意?”荀成双手负在身后,斜倚在长乐宫前的石柱上,在夜风之中竟然带着一点慵懒的意味,他偏过头看着苏和,唇角带着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苏先生任帝师也有三年,据我所知,与先帝师生情谊深厚,但小皇帝突然驾崩之后,先生你虽然表现的有些难过,却丝毫不觉惊讶,仿佛一切都在你的预料之中。”话说了一半,他便如愿地看见苏和微微变了脸色,勾了勾唇角,继续说道:“那一日在正阳宫中,大家所饮的酒都是从一坛酒中倒出来的,却偏偏只有小皇帝一人中了毒,若不是正阳宫中皇后的亲信,又怎么可能避开试毒,顺利得手呢?小皇帝驾崩之后,皇后就像事先准备好一般,将所有的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并且,绝不假他人之手,长乐宫中原本的内侍都被各种各样的原因从殿内遣了出来,在群臣入宫之前由皇后的人将小皇帝入殓封棺。”他抬起头,看着苏和,缓缓地说道:“就好像,那棺椁里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一般仓促匆忙。”苏和怔了片刻,突然露出了一丝笑:“我倒是没想到,荀大人是个讲故事的好手。”他转过头朝着身后的主殿看了一眼,“陛下驾崩之时,苍临就在旁边,难道你觉得他现在的这副样子,也是作伪?”“让人假死的办法我听过不少,更何况,关心则乱,因为在意,所以连亲自确认都不敢。”荀成摇了摇头,“说起来,那小皇帝倒是心狠,明知道他死之后苍临肯定难受的很,却仍然做了这么个局,并且,连着苍临都一起隐瞒。”苏和发出一声轻笑,他转头,对上荀成的眼睛:“那苍临对陛下是不是又足够坦诚呢?”荀成一愣,随即失笑:“怪不得,我说这小皇帝这次为什么突然设计了这么一出,并且舍得连苍临都瞒着。原来是知道了苍临的身世。”他笑了一会,感叹道,“说起来,还是我小瞧了他。”他摆了摆手,“这样也好,好歹他那个人还好好的活着,等将来苍临知道,余生也多了一点安慰。”“将来?”苏和敏锐地察觉到他的用词,“既然你已经知道了真相,却不打算告诉苍临?”“苍临是个能成大事的人,为了那小皇帝,几欲随他一起归隐山林,现在让他以为小皇帝死了也好,最起码他会有动力做一些原本就想做的事情。”说完他露出了一个有些狡黠的笑,“更何况,欺骗他的人又不是我,那真相也不该由我来告诉。况且我觉得,说不定将来的某一天,等苍临冷静下来,他会自己发现真相,那到时候不是更有意思吗?”苏和微微眯起了眼睛,目光紧锁在荀成脸上,半晌,他终于忍不住开口询问:“你究竟是谁的人?陈原,还是贺鸿仪?”“苏先生,”荀成语带笑意,“这个世上哪有那么多的非黑即白是非分明,我谁的人都不是,我只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至于这事情遂了谁的意,又恰好帮了谁的忙,我是不会在意的。 ”话落,他挥了挥手,“时候不早了,我得回去休息了,谢谢苏先生今日帮我解惑,我就不打扰先生,”他顿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天边清冷的月亮,“在这冷风之中赏月的好兴致了。”说完身形一闪,很快就融入了夜色之中,独留下苏和一个人在冷风之中站了一会,终于忍不住摇了摇头:“这秋夜还真是凉了。”语落,他推开了身后主殿的门。苍临还靠坐在棺椁旁,微闭着眼,就好像已经进入了睡梦之中,连殿门打开,冷风吹进来也没有任何的反应。苏和看着他的这副样子,多少有些于心不忍。虽然名不正言不顺,但其实苍临也算是他的学生,并且对比起来,要远比伏玉更有天分,也更勤奋一些。没有先生不喜欢这样的学生,他也不例外。只是伏玉毕竟是南夏最后的血脉,这几年来大概没有人比苏和更直接地看着那小皇帝的境遇,也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伏玉有多渴望离开这个牢笼。南夏皇室气数已尽,仅凭一个伏玉是无力回天的,他若能逃离这里,也算是为伏家保住了这最后的一丁点血脉,也是他这个为人臣子之人应做之事。至于苍临……依着他的出身来历,还有他的天赋能力,却守在伏玉身边当一个小太监,实在没办法不让人去怀疑他的目的。苏和想起那日在御花园中伏玉看见那封信之后的表情,最终做出这个决定大概他也纠结了许久。只是现在看着苍临这副样子,苏和忍不住觉得,不管苍临留在伏玉身边究竟是什么目的,但是最起码此刻,他是真真切切的难过的。苏和站在苍临面前沉默了一会,先是起身将敞着的窗子关上,将风声隔绝在窗外,走到苍临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道:“苍临,夜深了,回去休息吧。”苍临缓缓地抬起头,目光在苏和脸上停留了一会,似乎是在分辨眼前这个人究竟是谁,然后他垂下眼眸,轻轻地摇了摇头:“我以前都是在这里休息的。”长乐宫的主殿是伏玉的寝宫,而苍临自打入宫以来就一直与伏玉住在一起,而现在,这里成了伏玉停柩的地方,苍临也就没有了住处。苏和目光在这殿内转过,似乎是考虑了一下,而后开口:“不然你去看看程忠吧,白日我见过他一面,看起来不是很好。他抚养陛下长大,现在陛下突然没了,大概难以接受,你去看看他,陪他说说话,不然陛下,陛下泉下有知的话,也不会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