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
作者:贺端阳      更新:2023-06-22 00:52      字数:6283
  从西南到西北,两处受敌,所幸南夏泱泱上国多年累积,倒也能够应付。但可怜的是两处的百姓,不得不远离故土,流离失所。但不管西南西北战局成何种形势,都城之中依旧是一片安静祥和。陈原离开之后,皇城之中的氛围似乎也轻松了不少。出乎伏玉的预料,那个荀成居然没有每日派人跟在他身后,由着他在宫中四处闲逛,甚至连荀成本人几乎都不曾出现,以至于伏玉几乎都要怀疑陈原命荀成负责护卫皇城只是一个幌子,为了恐吓那些有心的人,实际上此人早就跟着陈原一同去了西南。临近中秋佳节,御花园中的桂树纷纷开了花,散发出阵阵清香。难得这日早课之后,苏和没有急着回府,伏玉瞧着他心情不错,索性邀他去御花园逛逛同赏桂花。苏和虽然为帝师已久,几乎每日都进宫,但为了避嫌,也为了避免落人口实,他每日准时出现在长乐宫,课后直接回府,绝不逗留,因此对宫中情况其实并不怎么了解,更别提四处闲逛。伏玉怀里抱着小黑,引着苏和朝御花园走去,边走还边跟他介绍路过的地方,苏和专注地听着,也不多言。直至到了御花园,小黑看见熟悉的景色,在伏玉怀里不再安分,伏玉弯腰将它放下,看着它又钻进树丛,才收回视线,回过头对苏和道:“这宫里看起来哪里都不错,却是这御花园最让人心情舒畅。”苏和点了点头,抬眼望向身边的桂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鼻息之间登时都是桂花香:“这里景致确实是不错。”伏玉顺着他的视线朝那桂树看了一眼,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今日正阳宫给我送了一份桂花糕,说是皇后亲手做的,我还没来得及吃,刚刚应该给先生尝尝的。”苏和笑了一下,藏下眼底的失落:“既然是皇后送给陛下的,也是皇后的心意,臣又怎敢逾越。”伏玉皱眉:“这里又没有外人,先生何必这么说?”说完,他抬眼看向一直安静站在身侧的苍临,苍临立刻会意,“我去取回来,顺便拿壶茶过来,陛下与苏先生一同到前面的亭子里等着,刚好一边赏桂花,一边吃桂花糕。”伏玉弯了眼角:“好,还是你最懂我。”苍临朝他笑了一下,快步走了,没有看到他身后伏玉脸上的笑意垮了下来,难得浮到脸上一点纠结。伏玉引着苏和到那个亭子里坐了下来,苏和从怀中摸出一封信递到伏玉手里:“你让皇后帮你查的事情都在这里了,她知道你们二人每日形影不离,怕找不到合适的时机,所以将它送回了府里,托我转交于你。”伏玉盯着那封信看了一会,终于慢慢地伸出手,将那信接了过来,他笑了一下,抬眼看向苏和:“这信上的东西,先生看了吗?”苏和垂下眼帘:“嗯。”话说到这里,他忍不住低叹了口气,“这几年来,我看他言谈举止不似一个普通内侍,加之天赋颇高,对他倒很是赏识,却没想到……”伏玉的手指紧了紧,将那信封都捏皱:“听先生这话,想是跟我预料的应该有些相似。”苏和安静地看着他,忍不住道:“想当年我被家父要求入宫当你的先生,本已经十分不满,进宫之后又发现你字都不识几个,已是十分失望,只以为自己遇到了一个蠢材,可是这今年时间下来才发现,你看似愚钝懦弱,实则通透机敏,只不过,被这皇位束缚而已。”伏玉笑了一下,朝着苏和晃了晃手里的信封:“先生现在说这话,就仿佛是在嘲讽我了。”苏和摇头,终于叹道:“一会人就回来了,你还是先看了这信,待会我好把这信带出去毁了,以免留下纰漏。”伏玉唇边的笑意淡了些许,终于点了点头,伸手将那信封拆开,打开里面的信纸。这几年他跟着苏和识了不少字,读了不少的书,虽然还是比不了历朝历代那些从小就熟读诗书的明主,但最起码看上这么简单的一封信倒是很容易。那信上的内容本就不算多,寥寥数语,概括了一个人的出身来历,伏玉匆匆看过,就已经会意。他将那纸张重新折好,塞回信封中,重新递回给苏和笑了一下:“多谢先生了,至于皇后那里,我改日有机会,亲自道谢的好。”苏和凝眸看着他,良久,才缓缓开口:“你打算如何?”伏玉笑,反问:“先生以为我该如何?”“当断则断。”苏和道,“虽然我名为帝师,应当教授你如何为明君爱子民,治理天下,但现在局势如此,仅凭你一人,也改变不了南夏皇室的颓势,我每日教你的那些治国韬略也不能帮你从权臣手中夺回大权,更何况我知道你素来志不在此。”说到这里,他轻轻摇了摇头,“说到底我不过是个书生而已,这种时候,百无一用。”伏玉轻笑:“先生何必妄自菲薄。”说到这,他垂下眼眸,沉默了一会,“给我几日好生考虑一下,待我想得怎么办,还要劳烦先生跟皇后,毕竟我这个所谓的国主,才是真正的,百无一用。”说到这,他突然笑了起来,“不过我这里若是能解决的话,皇后那里也算是了结了一个大麻烦。”苏和将那信封重新藏回怀里,长长地叹了口气。伏玉面上倒是还带着笑意,他转过头,借着亭子的地势朝着长乐宫的方向望去,远远地看见一道身着青灰色内侍服的身影朝着御花园快步而来,伏玉盯着那身影看了一会,竟觉得眼底有些酸胀,一种说不上的意味浮上自己心头。他偏回头,收回自己的视线,低声道:“他回来了。”第五十六章苏和完成了苏皇后的嘱托之后, 便不想再在宫中逗留, 吃了几块桂花糕, 便找了借口离开了。伏玉靠在亭子的围栏,偌大的御花园中只剩下他们两个人。苍临办事总是很妥当的,不仅拿了桂花糕, 还顺便拿了一壶酒,伏玉顺手将酒壶拿了过来,和着桂花的香味轻轻嗅了嗅, 酒香扑鼻。伏玉弯了一下唇角, 将酒倒在酒盏中,递了一杯给苍临:“先生走了这酒却不能浪费, 刚好咱们两个一起喝喝酒赏赏花。”两个人都不是爱酒的人,即使是某些宴席上, 伏玉的酒盏里倒着的都是清水。若是仔细回想两个人上一次一起喝酒好像还是刚被陈原捉回宫的时候,那时候程忠在后殿养伤, 他们两个人守着一个炭盆,一面吃烤红薯,一边喝着酒。那时候他们两个人都是第一次喝酒, 伏玉醉眼朦胧地给苍临讲那些自己喜欢的古代侠客的故事, 讲自己终有一日要离开这个牢笼,自由自在,快意人生。一转眼之间居然过了这么久,而他们二人身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虽然看起来一个仍旧是傀儡皇帝和小太监,但都不再是当年那两个软弱可欺的少年。苍临盯着那酒盏看了一会, 突然笑了起来:“这里到寝宫毕竟有点远,你今日要是醉倒了,我大概只能叫人抬你回去了。”伏玉朝着他摇了摇手指,唇角带笑:“那就看看咱们两个今日谁先喝醉”说完,拿起酒盏,轻轻地碰了碰苍临的,还不等对方反应,手腕抬起,将杯中酒喝了个干净,另一只手拿着空酒盏在苍临眼前晃了晃,“怎么样,不敢喝嘛?”苍临的目光在他那带着分明挑衅意味的笑容上停留了一会,伸手将那酒盏拿起,微仰头一饮而尽,酒盏翻转,眉眼微挑:“你想喝那便喝就是了,反正你想做什么我都会陪你。”伏玉一双眼锁在他身上,半晌才噙着笑意问道:“不管我干什么,你都会陪我吗?”苍临给两人的酒盏填满了酒,闻言跟着笑了起来:“不然呢,不陪着你我还能做什么”伏玉歪了歪脑袋:“我也不知道,不过不管干什么大概都比陪着我有出息吧?”说到这,他的语气突然认真了几分,“苍临你想不想做官,我看历朝历代也不是没有内侍为官的先例,你莫不如改名换姓去考个功名,也省的白费了你每日勤勤恳恳看的那些书。”说完,他又喝了口酒,朝着苍临笑起来:“归根到底你都不该是个普通小太监的命。”苍临微微皱起眉,有些困惑地看着伏玉,半晌,轻轻摇了摇头:“那不是我想要的。”伏玉很快就又喝光了杯中的酒,撑着下颌看着苍临:“那你到底想要什么呢?”你隐姓埋名处心积虑地留在我身边这么多年,是想从我身上得到什么呢?伏玉想到这儿,勉强弯了一下唇角,自己身无长物,仅有的值得别人垂涎的,也不过是身下那个皇位,和那个皇帝的名号而已。他好像突然就想明白了,苍临这般忍辱负重,不惜伪装成一个小太监,还能是为了什么?那个人在西北蛰伏三年,为的不也是这个位置吗?伏玉突然觉得心底酸涩难耐,让他忍不住抬手遮了遮自己的眼睛,生怕一时按捺不住,眼泪从眼眶里滚出来。自己从未如此信任过一个人,甚至想着余生漫漫,只要苍临陪着自己,大概也不会觉得无趣。可是现在他才明白,苍临并没有那么简单,他有他的目的,以后也会有他要做的事情。从苏和手里看到真相的那一刻,伏玉居然不觉得愤怒,只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像苍临那般的人怎么会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太监,又怎么可能如他所想的那般一直陪在自己身边呢?他只是觉得有点难过。苍临放下酒盏看见伏玉抬手遮着自己的眼睛,有些诧异:“你怎么了?”伏玉揉了揉眼,不怎么高兴地回道:“刚刚起风,眼里进了沙子,难受的很。”苍临将他的手拉开,发现他一双眼睛已经被揉的通红,无奈地叹了口气:“你这么去揉,只会让眼睛更难受,我来看看沙子究竟在哪。”伏玉应了一声,乖顺地坐在那里,揉着苍临轻轻地翻开自己的眼皮,一言不发。苍临仔仔细细地看过,又替伏玉轻轻地吹了吹:“舒服一点了吗?”伏玉快速地眨了眨眼睛,点了点头:“好像好多了。”苍临弯唇:“那就好。”伏玉抬起头,刚好看见苍临的笑脸,他闭了闭眼,又给苍临倒了杯酒,垂下眼眸盯着那酒盏看了一会:“苍临,你有没有什么事想跟我说?”苍临一愣:“什么事?”“比如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或者以前没来得及告诉我的事。”伏玉用手指点了点那酒盏,“刚好今日有酒,不都说把酒言欢嘛,有什么话借着酒意说说,明日酒醒全都忘了,就当成什么都没发生。”苍临沉默了一会,随即摇了摇头,他垂眸:“咱们两个每日形影不离,哪有没告诉你的事?”他将杯中酒喝尽,朝着伏玉笑了一下,“还是说,你有没告诉我的事情?”伏玉的眼里有莫名的情绪闪过,苍临还未来得及辨别,就已经消失不见,再看见的就只有伏玉脸上的笑容,伏玉给两个人填满了酒,笑道:“这不是喝着酒找点事情聊嘛。以前难得咱们两个闲聊的时候,都是我给你讲故事听,我会的那些故事你早就听腻了,所以就想听你说点什么嘛。”苍临拿了一块桂花糕喂到伏玉嘴里:“我一向不擅这个你也不是不知道。”伏玉笑了一下:“是啊,我都知道。”他长长地吸了口气,“好了嘛,那就喝酒好了,今天也学一下那些文人骚客,喝酒赏花,只不过可惜我不会作诗。”酒是好酒,桂花也确实很好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伏玉喝了不少的酒下肚,但他毕竟不怎么喝酒,酒量一般,没过一会就升起了醉意,不等苍临开口劝他回去,就趴在石桌上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苍临听着他的呼吸声简直哭笑不得,现在已经入了秋,纵使身上衣物足够多,但也耐不住酒后睡在御花园里吹着冷风。他叹了口气,弯腰轻轻拍了拍伏玉的脸,意料之中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只好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伏玉的头,伸手拉过伏玉的手臂搭在自己肩上,然后将他整个人背了起来。伏玉伏在他背上似乎不怎么舒服,轻哼了几声,动了动自己的身体,将脸埋在苍临颈侧,继续睡的香甜。温热的呼吸扑在苍临颈间,微微有些发痒,苍临侧过头看了一眼,唇角却忍不住翘了起来,双手托着伏玉的膝窝,朝着长乐宫缓缓地走去。伏玉对比几年前长高了,也更结实了一些,所幸现在的苍临再不是当日那个瘦弱的少年,他把高大的伏玉稳稳地背在自己身后,居然也不觉得吃力。不过他今日也喝了不少的酒,倒不至于像伏玉那般醉倒,头昏昏沉沉地,身上又背了个人,所以走的格外的缓慢。一路往长乐宫走去,居然也没碰见人,苍临也不觉得疲累,反而心情更好了几分。秋高气爽,他仰起头发现天空一片湛蓝,脚下是松软的落叶,身后是那个跟他相依为命的少年,他竟然生起了一种,天地之间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的错觉,他可以背着那个人一直走完这一生。但到长乐宫的路程毕竟只有那么长,苍临走的再慢,还是到了长乐宫的门口,他侧过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伏玉,伏玉还兀自睡的香甜。他勾了勾唇角,继续往殿里走。正巧看见程忠迎了出来,看见伏玉这副模样,不由一愣:“陛下怎么了?”苍临唇边噙着笑,语气里带着宠溺:“刚刚在御花园赏桂花喝了点酒就醉倒了。”程忠这才松了口气:“快送进去吧,我去让人煮点解酒汤送来,一会睡醒了喝一点,也省的难受。”说完,他抽了抽鼻子,凑近苍临闻了闻,“你也喝了?”“嗯,喝了一点。”苍临弯了眼角,“忠叔解酒汤也带我一碗吧。”程忠看着他笑眯眯的样子也跟着笑了起来:“看这幅样子倒是喝了不少酒,往日里哪会笑成这样。”他伸手拍了拍苍临的肩膀,“快进去吧,你也睡一会,解酒汤好了我叫你。”苍临点了点头,背着伏玉迈过高高的门槛,进了内殿。第五十七章七日之后, 正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按照惯例, 苏皇后在正阳宫摆了一桌“家”宴,请了各个宫里那些许久都见不到伏玉这个皇帝一面的莺莺燕燕,伏玉这个深入简出的皇帝在这种场合也不得不露一次面。后宫有了苏皇后之后安生了不少, 人人皆知苏皇后之父是正议大夫,与陈原交好,此次陈原离京还将朝政交由其协理。即使是她那个看起来没什么存在感的兄长也是帝师, 每日负责教导皇帝。加上苏皇后本人也并不是什么好招惹的类型, 她虽然年纪小,不对于后宫的事情并不是很清楚, 但她从府里带着却都是能人。更重要的是,时间久了, 这些人也终于发现,伏玉这个皇帝既不像他那个父皇那样沉迷修仙炼丹, 也不像某些朝代的昏君一样沉迷女色,他宁可每日带着个小太监在宫里转来转去,也不愿意去后宫宠幸谁。所以日子久了, 这些人也逐渐灰了心, 少有的几个还存着某种心思的,却也一直找不到什么机会。但不管怎么说,有些形式总是要走一下的,像中秋佳节这种阖家团圆的日子,不管是皇帝或者皇后, 又或者是这些宫中的贵人们,总得表现几分。苏皇后在这种场合总会表现的十分得体,倒也让伏玉省了很多的麻烦。她视线从殿内扫过,笑吟吟地开口:“今日是中秋佳节,刚好前一日有人送了一筐上好的蟹到御膳房,大家也一起尝尝鲜。”说着,她朝着一旁的内侍招了招手,“吃蟹怎么能无酒?前几日太尉府不是送来了几坛黄酒用来佐蟹嘛,索性今日过节,干脆尽了兴。”说完,她偏头看向伏玉:“陛下以为如何?”伏玉弯唇,点了点头:“都依着皇后就是了。”苏皇后脸上漾出笑意,在旁人看来就是伏玉的回答让她十分愉悦,一时之间在场之人全都脸色莫名,却只有一直安静地站在伏玉身侧的苍临正低着头专注地为他剥着蟹。伏玉其实很喜欢吃蟹,尤其这个时候专程送到宫里来的都十分的肥美,但他并不太耐得下心来将蟹肉从蟹壳之中剥离出来,又素来不喜欢吃饭的时候身边有旁人在,所以这种事从来都是苍临代劳。这样的场景在旁人看起来或许只是一个小太监在为小皇帝剥蟹肉,但是当事的两个人都清楚,苍临之所以会这么做,只是因为他愿意。苍临将蟹肉剥的完完整整,盛在小碟里放在伏玉面前。伏玉低头看了一眼,执著的手微微顿了一下。坐在他身旁的苏皇后将他的表情都看在眼底,状似不经意地轻轻碰了碰伏玉的手臂,随手拿起已经摆在她手边的酒壶,替伏玉斟了酒:“刚好这蟹肉剥好了,陛下就着黄酒一起,才更有味道。”伏玉笑了起来,顺手将酒盏拿起来,放在面前嗅了嗅,朝着苏皇后道:“朕不胜酒力,若是醉了,皇后可别笑朕才是。”苏皇后弯唇:“陛下说笑了,臣妾怎么敢?”伏玉翘了翘嘴角,将视线从殿中转过:“难得能与诸位一起,倒是要谢谢皇后这场家宴了,所以,不如拿起酒盏,与朕一起饮了这杯酒。”伏玉既然开口,自然没有人会迟疑,满殿的酒盏都举了起来,伏玉捏着酒盏的手却突然紧了紧,他侧过头看了苍临一眼,压低了声音道:“苍临。我要喝啦。”苍临先是一愣,随即嘴角上扬,轻声道:“喝吧,喝醉了我再把你背回去就是了,正阳宫到长乐宫总比御花园近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