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
作者:椿嘉月      更新:2023-06-22 00:04      字数:4590
  “姐,这前院儿是不是可以种点菜?”程冬至兴奋地问。超市倒是有新鲜蔬菜,可她不方便拿出来,只能自己偶尔偷着啃条黄瓜,吃个西红柿啥的。不能总让大姐和太婆吃咸菜呀!那样会缺乏很多营养。王春枝思索了一会儿,点点头:“这个不碍事,村子里有人家种哩!地是社里的,院子是各家的,种点菜没得事。”“那咱们种啥好?”“啥容易活种啥,黄瓜,南瓜,大白菜,辣椒,茄子,豆角,都行!咱们换着茬种,每个月都有吃的!”“啥时候能开种?”“还早呢!这土还没化冻呢。”被大姐这么一说,程冬至顿时对春天充满了期待。一想到到时候院子里都是青葱翠绿的瓜菜,她的心里乐开了花,桌上的盘子里总算能见点儿绿啦!比起这件事,更让程冬至开怀的还是邓翠兰告状事件的余波。王老太和周杏儿之间的较劲暂时告一段落,她目前的主要敌人重新变回了邓翠兰,并且开始咬死了当初搬空她柜子的就是这个脸酸心硬货,绝不会有其他人。邓翠兰偷鸡不成蚀把米,重新变回了王家食物链底层的人,她的三个宝贝蛋儿们为了碗里的几口糊糊也从来不帮帮她,王有才也不好帮得太明显。周招娣减轻了不少家务负担,王秋枝也总算得到了解放,能上桌吃饭了。除去这些变化,最要紧的还是王老太对太婆屋子那边的决定。“以后谁也不许靠近那老不死家里一点儿,河道也要绕着走!谁敢过去找不痛快,社里的干部不找你麻烦,我也要弄死你!”并且,王老太总算“想通”了一件事,瞪着程冬至道:“我说你怎么不咋喝糊糊呢,原来被糠团子撑饱了!那东西是能经常吃的吗?也不怕把你肠子撑坏了,到时候我可没钱让你看大夫!”程冬至看出来,王老太并不是真的关心她的身体,如果真的关心,为啥不说多给她一点糊糊呢?至于她为什么要这样说,那就不是她思考的问题了。程冬至如今也学得脸皮厚了些:“哎!我知道奶最心疼我啦!”王老太的脸抽了抽,继续转过去臭骂邓翠兰:“在那磨蹭啥呢!还不赶快把地扫了去喂鸡!”断尾村的春天来得较为晚,可终究还是来了。与麻雀子一同来报告春光的还有一场洋洋洒洒的春雨。那天社里的人都在地里劳作,忽然就兜头兜脸地下得人反应不过来,老队长黝黑的脸被淋了个湿透,过半晌才激动不已:“下雨啦!”这个好消息传遍了整块地区,大家兴奋地又跳又嚷,连身上的衣服湿了也不怎么在意。有什么比一场贵如油的春雨更让人激动的呢?去年秋收的时候,老队长还在忧心天的干旱,没想到在这个要紧的时候水就续上了。不管后头有多少雨,这场大雨已经奠定了今年不歉收的基础,地里的种子总算能有个较为湿沃的怀抱,能发出绿油油的苗儿了。王春枝也非常欢喜,不仅仅是欢喜庄稼的收成,更是欢喜院子里不久后的收获。妹儿真是一个有福气的人哩,才想着吃自家种的菜,这老天就开始不干了。就在王春枝幻想着院子里哪块地方该种哪些菜的时候,旁边两个人的谈论引起了她的注意。“今年是个好兆头哇!”“老天爷疼咱们,不叫咱们再饿一年的肚子!”“要是今年收成好,村里的学校怕是要再办起来了。”“好,好哇!我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把咱家那小子送过去!”“还是要读书,不认字和咱们一样一辈子刨土,能有个啥出息?”……王春枝猛地瞪大了眼睛,这是真的吗?吃夜饭的时候,王有才也在和王老太讨论这件事。“娘,今天听社里的人说,村里的小学怕是要再捡起来哩!”王老太漠然:“饭都吃不饱,整那没用的玩意儿干啥!有这钱给社里多买几头牛不好吗?”王雪花不高兴了,噘嘴道:“我要去念书!念了书才能去城里找工作!”王老太顿时和软了:“好好好,咱雪花儿有志气,不愿意做那受穷的人,娘肯定送你去!”王有才见王老太松口,慌忙趁热打铁:“雪花儿爱念书是好事,有这么个好学的老姑带着,下面几个侄子肯定也不差!”王老太岂会听不出他的弦外之音,锐利道:“咋?你那意思是想把你家的三个儿子都送去?”王有才忙摆手:“去两个就够了,二蛋儿念过书,不用去。”其实是二蛋儿贪玩,打死都不愿意念书,当年去了不到几个月就被老师劝退回来了。被劝退的时候他本人比谁都高兴,压根没有一点儿失学的难过。王老太骂:“你想得倒是美!家里哪来这么多闲钱,你知道念书多少钱一年吗?”第33章王有才顿了顿, 仿佛思索了一阵子, 然后把早已算好的数字报了出来:“咱们村小学的话, 一年学费也就六七块钱,俩娃加起来才十几块, 也……不算太多?”“十几块!你上下嘴唇一碰倒是容易,这叫小钱?能买多少粮食了!再说去学校买书买本子买笔不要钱吗?天天带米菜过去,那边蒸饭的又是个漏勺子, 天天给你漏一点,一年能漏多少你心里没点数吗?还动不动整出一堆破事儿, 费钱的地方多着呢!”王老太破口大骂。断尾村的小学有一间破旧老房作为食堂使用, 但不出售饭菜, 只负责用大蒸锅把学生带过去的饭菜连着饭盒热一热,多少有点儿扣头,不然老师的饭怎么来?现在当然是没有这规矩了,老师的伙食和工资由学校承担, 最终分派在学生们的家长头上。娃娃们都饿得东倒西歪了, 谁还好意思再去从他们的饭盒子里扣呢。可王老太的话也不无道理,家里多一个孩子去上学, 损失的不仅仅是学费,更有家里少半个劳动力的损失,比家里更耗费的口粮, 以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来的临时活动。比如组织一起去看英雄电影, 或者听什么怀念演讲活动, 做家长的难不成还能严词拒绝吗?既然答应, 那就少不得又要收拾出看得过去的衣服鞋袜(有时候活动还会有具体要求),做俩饼子,以及种种咕噜麻烦的事情,不仅耽误了地里的工分,对于吃饱饭都困难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经济压力。王有才被驳斥得无言以对,只是有些不服气地咕哝了一句:“那雪花这个丫头都能念书,俩小子不念说不过去……”王老太手中的筷子狠狠指点着王有才的鼻尖:“你家那两个是读书的料吗?二蛋儿啥样他们也啥样,你信不信?雪花从小就聪明伶俐,她一路读到县里去了还怕找不着工作?”在旁边剁鸡食的邓翠兰听到这个后嘴唇动了动,可终究是不敢说什么。王雪花聪明伶俐?死老太婆还真敢吹!之前在学校里读了大半年,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清楚,说出去也不怕人笑话。王春枝听得心里有些动,她知道王老太必然不会答应,可还是试探了一下:“奶,要不让冬枝儿也去呗!和老姑在学里也有个做伴儿的。”王老太还没开口,王雪花就尖利地叫喊了起来:“就她?想得美!她配吗?!”王春枝不乐意了:“都是一个祖宗生地,她不配你就配啦?你是骂爷还是骂奶呐?”“我说不准她去就不准!她要是去,我就不去了!”王雪花激动得脸都扭曲了。“行啦行啦,别嚷嚷了,冬枝儿不去,我说的!”王老□□抚好爱女,对王春枝道:“你不是认识字吗,平时教教她不就得了?冬枝儿一个丫头念什么书,以后还不是在村子里找个种地的嫁了?会做饭生孩子就行!”王春枝气得差点笑了,凭啥王雪花就是嫁给城里人,我妹儿就得嫁村子里的?“那我也顺手儿教教老姑,还能给家里再省一笔呢,是奶?”王老太没了词,干脆直接转移话题:“这还八字没一撇的事呢,先嚷嚷啥?也不怕到时候搞不起来惹人笑话!赶紧吃都!”王春枝横了王雪花一眼,筷子默默地在碗里画着圈,吃起来有些心不在焉。不管有多难,她都必须把冬枝儿给弄到学里去,不然妹儿这一辈子就糟蹋了。程冬至从头到尾都没吭声。倒不是因为她不想去学校,而是她盯着的,是另一个地方。晚上泡脚的时候,程冬至对王春枝说:“姐,县里的小学是不是比咱们村里的好?”王春枝诧异:“那肯定的呀,你问这干啥?”程冬至说:“奶不让我上村子里的小学,那我去县里的小学上学?”王春枝有些愁:“哪有这么容易?那得有县里的户口啊,你和我一样户口都在断尾村里,咋去得了县里的小学?”程冬至很早就开始留心这问题,旁敲侧击地问过好些人,心里有谱:“我咋听说支书家的小五儿去的是县里小学,他不和我一样也是村里的孩子吗?”“有这回事?那我可得好好问问高二傻!”王春枝瞅准了一个高爱国调休的日子,带着满满一篮子大鸡蛋去了县里高家。一回生二回熟,如今王春枝和高家所有人都打成了一片,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漂亮聪明的姑娘。尤其是高爱国的二姨三姨,几乎是要欢喜死这个脾气和她们一样火爆的妞儿了,有时候王春枝隔了些日子不来,她们还要三遍五遍地问高爱国,比高爱国心里还盼得慌。为啥?因为她每次来都能拿来好些她们十分想要的东西!比如大个儿硬皮鸡蛋,精细米或面,还有一些市面上根本淘腾不来的特殊用券,以及她俩最缺的布票!别人看到王春枝接近高爱国,都想着她为的是占高家便宜,可只有高家人心里明白不是这样,他们更需要她。这回王春枝才进门,高爱国的母亲就笑呵呵地迎了上来:“小虎,赶紧去把你春枝姐的碗拿出来,给她泡碗糖水!”叫小虎的男孩立即虎头虎脑地抱碗去了,王春枝熟悉地往炕上一坐,把篮子放在炕桌上:“婶儿,这次来我也没提啥好东西,就带了点儿家里的蛋过来,给孩子们补补身子。”高母乐得合不拢嘴:“我买过那么老些家的蛋,就没一家比你家的强!这还叫没提啥好东西?你这孩子,就是太客气了。爱国出去买煤球了,晚点就回来,你可不许先走了!”“不走不走,我还有话问他呢!”王春枝和高母寒暄了几句,终于把话题转到了县小学上。“婶儿,我家妹儿也到了念书的年龄了,我呀就是吃了念不进去书的亏,想着怎么地也不能再耽误这孩子了。你说咱爸妈都不在身边,我这个做大姐的不替她愁,谁替她愁哇?”高母是相当了解王春枝家里是个什么情况的,很是同情:“你奶怕是不肯?怎么说都是好大笔花用,以前都未必肯,现在年成难越发不行了。”“她不肯就算了,我那要死的小老姑也跳着脚不让我妹去呢,你说这关她什么事,霸蛮得很!”“还不是被你奶惯坏了?那你是咋想的呢。”“村子里的肯定行不通,别的不说我还怕那死老姑揍我家妹儿呢。这不琢磨着,想办法偷偷把她送县里这边来念小学吗?婶儿你是这县里的熟惯人儿,知不知道有啥门路把乡下的孩子送来读?”“法子倒是有几个,你要听哪个?”“婶儿你都说给我听听!”王春枝的眼睛顿时亮了,好家伙,居然不但有法子,还有好几个法子呢!“原先是一个法子也没有,现在县里读书的孩子少了,学校也闹饥荒,这不就腾出空儿来了吗?现在是这么个情况,要么去参加那边儿的招生考试,成绩好就能进;要么走校职工那边的名额,还有个法子就是交借读费,那个可就贵了!咋说一学期也要差不多几十块,都是当爸的在这边儿做事,孩子随妈户口在乡下的人家没办法才这样。”这个时候的城里户口属于非常稀缺的资源,虽然县城户口比不上大城市户口那样俏,但很多方面的便利也是农村户口没办法赶上的,所以男方不是正式工的话,孩子都是随母亲的户口留在乡下,非常难转过去。王春枝迅速地把这几条在心里过了一过,心里顿时模模糊糊有了个谱儿,忙拉着高母不住地问细节部分。高母心疼她和冬枝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自己所了解到的包括不方便对外头说的内部消息,也全都一股脑告诉了王春枝。王春枝听完,心中即是欢喜又是忧虑,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哪种情绪更占上风。她心里存了事,怎么都坐不住了,也等不及高爱国回来就直接告罪回去了,高母怎么留吃饭都留不住,只好嘱咐她下次早点过来。